家电论坛

京东旗舰店
 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PLV-Z5

5D MK II的视频能秒杀摄象机,最近想入个玩一下,能把多少价位的秒掉

[复制链接]

158

主题

4629

帖子

47

威望

特级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10-12-16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8k影音专家 多珀doopoo
原帖由 司徒家家 于 2010-12-16 22:53 发表


你倒是挺喜欢百度的,不过百度出来的你看懂了吗!

看了你的理论,你的D300和3个牛头是白买了!


你还真能转移话题,那我来问你,允许弥散圆的直径代表什么?

我来问你, 1/2英寸的小 DC 和 36 x 24mm的 DSLR的允许弥散圆的直径能相同吗? 既然它们是不同的,请问:你那个景深和传感器尺寸无关的理论是哪里来的???给个出处先?

景深的计算公式是固定的。 莫非你还能推导出一套完全不同的景深计算公式? 那你比上面的还厉害,都不是获得诺贝尔奖了,而是应该自己去开创一个奖项哈[s:14]
我所拥有的SONY “白镜海岸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694

帖子

29

威望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交易诚信度
6
注册时间
2006-8-1
发表于 2010-12-16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术业还是需要专攻的。如同摄像机也拍不好相片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主题

4629

帖子

47

威望

特级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10-12-16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司徒家家 于 2010-12-16 22:57 发表


他本来就不懂,说的那些都是百度来的!自己以为卖了D300和3个牛头,就是专业人士了,其实呢,还不如一个刚入门小MM懂的多!你多翻翻他的帖子就知道了,概念性错误一堆,百度来的东西都瞎理解!


你先别管我懂不懂.

至少我看得懂常量变化会引起最终结果的变化. 可你连这个最基本的都不懂!

别的不多说,请先回答,如果你说传感器尺寸和景深无关的话, 请问这个固定的计算公式中的 δ(允许弥散圆直径)变化了,景深值会不会发生变化? [s:14]

我所拥有的SONY “白镜海岸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主题

4629

帖子

47

威望

特级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10-12-16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司徒家家 于 2010-12-16 22:57 发表


自己以为卖了D300和3个牛头,


这个又说错了!

偶目前的装备是 D700 + 14-24mm/F2.8G、 24-70mm/F2.8G、70-200mm/F2.8G VRII、200-400mm/F4G VRII、24mm F1.4G  共5支头哈。 偶不是专家,偶是器材党。没办法,好这个!(偶从来没用过什么 D300)
我所拥有的SONY “白镜海岸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908

帖子

0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0-7-17
发表于 2010-12-16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jxs 于 2010-12-16 23:04 发表


你还真能转移话题,那我来问你,允许弥散圆的直径代表什么?

我来问你, 1/2英寸的小 DC 和 36 x 24mm的 DSLR的允许弥散圆的直径能相同吗? 既然它们是不同的,请问:你那个景深和传感器尺寸无关的理论是哪里 ...


你懂怎么多,怎么尼康,佳能,索尼没请你去设计镜头啊?你要是去了,70-300/2.0头指日可待了!

我来给你百度下

弥散圆circle of confusion):物点成像时,由于像差,其成像光束不能会聚于一点,在像平面上形成一个扩散的圆形投影,成为弥散圆。当使点光源经过镜头在像平面成像,如果此时保持镜头与相平面距离不变,沿光轴方向前后移动点光源,则像平面上成的像就会成为有一定直径的圆形,就叫弥散圆。 它也被又译为弥散圈弥散环散光圈、 模糊圈、 散射圆盘  弥散圆大小取决于镜头孔径(光圈)和点光源偏离程度(物距),而对其判断往往与相关的图像形式密不可分,观测条件,视力状况都对其有影响,清晰与否是最大弥散圆的主要判断依据。在现实当中,观赏拍摄的影像一般是以投影、电视电脑屏幕或者放大成照片等形式来观看的。也就是说人眼所感受到的影像与放大率、投影距离及观看距离有很大的关系。若这个圆形像的直径足够小,成像会足够清晰,如果圆形再大些,相片会显得模糊,在这个临界点所成的像被称作容许弥散圆。如果弥散圆的直径小于人眼的鉴别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实际影像产生的模糊是不能辨认的,这个不能辨认的弥散圆就成为容许弥散圆permissible circle of confusion)。如果此圆形足够小,肉眼依然可被视为点的合焦成像。这个可以被接受的最大直径被称为容许弥散圆直径在摄影中,通过弥散圆判断图像是否锐利进而判断景深的深浅。  由于真实的镜头并不能完美的将所有光线汇聚起来,所以,即使光线通过在最完美的焦点,所成的像依旧是不能称作点。而这个镜头所能形成的最小的像,我们称其为最小弥散圆( circle of least confusion) 。  通常情况下,肉眼分辨率为二千分之一至五千分之一。人眼在明视距离(眼睛正前方30厘米)能够分辨的最小的物体大约为0.125mm。所以,弥散圆放大在7寸照片(这是个常用尺寸)也只能是0.125mm以内,也就是图像对角线长度的1/1730左右。  这个1/1730左右的容许弥散圆大小对于任何大小的底片或者CCD都适用,因为它们放大出来的7寸照片,都可以将弥散圆控制在0.125mm。所以蔡斯公司制定的标准就是弥散圆直径=1/1730底片对角线长度。

1/2英寸的小 DC 和 36 x 24mm的 DSLR的允许弥散圆的直径能相同吗? 既然它们是不同的,(你老大的原话)

你还谈什么弥撒圆,笑掉人大牙哦

百度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些人利用百度歪曲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908

帖子

0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0-7-17
发表于 2010-12-16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jxs 于 2010-12-16 23:14 发表


这个又说错了!

偶目前的装备是 D700 + 14-24mm/F2.8G、 24-70mm/F2.8G、70-200mm/F2.8G VRII、200-400mm/F4G VRII、24mm F1.4G  共5支头哈。 偶不是专家,偶是器材党。没办法,好这个!(偶从来没用过什么 D ...


有器材没技术的人见的太多了!D300也许是我记错了!

睡觉了,不和棒槌废话了!

[ 本帖最后由 司徒家家 于 2010-12-16 23:1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主题

7849

帖子

13

威望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交易诚信度
10
注册时间
2006-4-19
发表于 2010-12-16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手段又来了!说不过了人家了,找借口了

你不是离开数码影像行业也很久了嘛!改行做传媒的啊,现在又离开,准备做什么啊!

对了,你做什么,要看在讨论什么!


废话那么多干嘛
别老在旁边煽风点火
有本事一起上
蜂鸟正好有两台FZ20
价格都是1100
你也加一份
我毫不介意多一台这机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主题

4629

帖子

47

威望

特级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10-12-16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司徒家家 于 2010-12-16 23:15 发表


你懂怎么多,怎么尼康,佳能,索尼没请你去设计镜头啊?你要是去了,70-300/2.0头指日可待了!

我来给你百度下

弥散圆(circle of confusion):物点成像时,由于像差,其成像光束不能会聚于一点,在像平面 ...


你转的这个说明了什么啊???[s:14]

我问你,是不是容许弥散圆直径越小,景深越小.  那DC片幅的容许弥散圆直径 能和 DSLR的 容许弥散圆直径相同吗?[s:14]

看资料不能断章取义, 如果一部 DC的传感器对角线尺寸是 135全幅尺寸的 1/n的话,那实际上它的弥散圆直径也是 135画幅的 1/n。 弥散圆直径还是随感光元件画幅大小而变化。

举个实际例子的话:

35mm SLR:
Nikon FM2,如果用75-150/3.5镜头,镜头设在150端,对焦距离4米,光圈5,容许弥散圈直径:0.035mm。
经计算,得出景深范围:
前景深:121mm,后景深:128mm。景深:249mm。景深范围:3.879米-4.128米。
数码相机:
Nikon 995,8-32mm/2.6-5.1镜头,镜头设在31毫米端,相当于135的147mm。光圈定为5,对焦距离为4米。容许弥散圈直径:0.011毫米(1/1.8英寸传感器)。
经计算,得出景深范围:
前景深:745mm,后景深:1188mm,景深:1933mm。景深范围:3.255米-5.188米。


传感器的大小带来的允许弥散圆直径的不同,直接导致了景深的差异。

---------------------------------------------------------------------------------------------------------------------------

最后科普一下:

δ =Wh/Rh

可比较 CCD 有效像素不同的两款摄像机其容许弥散圆直径与景深范围。 式中: Wh 为 CCD 像面的水平宽度; Rh 为水平像素数。通过上式。

有效像素越多则允许弥散圆直径越小。所以,两款 CCD 尺寸相同的摄像机由于其有效像素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允许弥散圆直径。 CCD 尺寸相同的情况下, 高清 摄像机比标清摄像机的允许弥散圆直径要小得多。同理,当 CCD 尺寸改变时容许弥散圆直径也按比例改变,即 CCD 尺寸与容许弥散圆直径成正比。

可知: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得知摄像机允许弥散圆直径后。摄像机弥散圆直径越大,则景深越大;弥散圆直径越小,则景深越小。


[ 本帖最后由 zjxs 于 2010-12-17 00:13 编辑 ]
我所拥有的SONY “白镜海岸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3554

帖子

22

威望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4-1-10
发表于 2010-12-17 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的争论真够专业的, 怎么看都像是器材专家, 赞一个[s:20]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59

帖子

0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0-12-12
发表于 2010-12-17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52110 于 2010-12-16 23:00 发表


1离开媒体很久了,借不到

2你前面认可了FZ20等效2470的光圈焦距,差别只有感光元件大小,我认为这个说法极错


本来我想方便点,用你手上有的机器做个对比,但经过昨天晚上的讨论,我怕以你专业DC撰稿人的水准很难理解“景深”和“焦外成像”的区别

为了避免麻烦,咱们还是用相同系统+同一镜头的方法来对比成像原件大小对景深的影响吧,这样更简单、更直观、更公平,也不容易让你产生歧义,你说是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59

帖子

0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0-12-12
发表于 2010-12-17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jxs 于 2010-12-16 23:26 发表


你转的这个说明了什么啊???[s:14]

我问你,是不是容许弥散圆直径越小,景深越小.  那DC片幅的容许弥散圆直径 能和 DSLR的 容许弥散圆直径相同吗?[s:14]

看资料不能断章取义, 如果一部 DC的传感器对角线尺 ...


哥们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你已经“脱焦”了知道吗?

按你的说法,同尺寸不同感光密度的成像元件也能引起景深的变化?是不是代表D700和D3X用同一镜头会有不同的景深效果?

[ 本帖最后由 ZN21 于 2010-12-17 08:0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59

帖子

0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0-12-12
发表于 2010-12-17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张网上搜到的FZ20照片供参阅

3fc84da70100plnp.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主题

4629

帖子

47

威望

特级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10-12-17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N21 于 2010-12-17 08:00 发表


哥们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你已经“脱焦”了知道吗?

按你的说法,同尺寸不同感光密度的成像元件也能引起景深的变化?是不是代表D700和D3X用同一镜头会有不同的景深效果?


哥哥呀......是你自己没有搞清楚. 135相机套弥散圈的是弥散圈的绝对值,因为 135底片的画幅都一样大,所以不存在所谓的“允许弥散圆”的概念。 因为“允许弥散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这个相对是说相对 135(36 x 24mm)画幅。  135的绝对弥散圆是将人眼能分辨的最小点(人眼能分辨的最小点大小大概是 0.12mm,但这个是以 9 x 14cm的画幅为准的,那么将它反向推导到 36 x 24mm的135画幅的时候, 0.12mm就变成了0.03mm)。所以在 135底片上就把 0.03mm看作是弥散圆直径。

由于在胶片时代,画幅都是固定的,所以不牵扯到这个弥散圆的“绝对值”变化。 但数码时代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各种 DSLR和DC的片幅千差万别,所以 弥散圆直径就成了一个“相对值”,这个相对值就是相对 135画幅的 0.03mm来定义的。任何小于 135画幅的传感器的弥散圆直径都是在 0.03mm的基础上按照画幅比例来计算的。 请你告诉我,在弥散圆直径计算后产身变化的情况下,景深怎么可能保持不变呢?[s:14]  而弥散圆直径的相对值又是直接和传感器画幅大小成正比的挂钩关系,所以景深有怎么会和传感器尺寸无关呢?[s:14]


至于想素密度、弥散圆、景深之间的关系就复杂了,很多都是套用的胶片时代冲印放大底片的概念。这个需要再了解一下。

[ 本帖最后由 zjxs 于 2010-12-17 10:17 编辑 ]
我所拥有的SONY “白镜海岸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59

帖子

0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0-12-12
发表于 2010-12-17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科普一下:

δ =Wh/Rh

可比较 CCD 有效像素不同的两款摄像机其容许弥散圆直径与景深范围。 式中: Wh 为 CCD 像面的水平宽度; Rh 为水平像素数。通过上式。

有效像素越多则允许弥散圆直径越小。所以,两款 CCD 尺寸相同的摄像机由于其有效像素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允许弥散圆直径。 CCD 尺寸相同的情况下, 高清 摄像机比标清摄像机的允许弥散圆直径要小得多。同理,当 CCD 尺寸改变时容许弥散圆直径也按比例改变,即 CCD 尺寸与容许弥散圆直径成正比。

可知: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得知摄像机允许弥散圆直径后。摄像机弥散圆直径越大,则景深越大;弥散圆直径越小,则景深越小。


这是你的原话吧,你拷贝的字越多,错误就越多
因为你根本就不理解,拷贝粘贴只能使你漏洞百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主题

4629

帖子

47

威望

特级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10-12-17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N21 于 2010-12-17 10:11 发表

这是你的原话吧,你拷贝的字越多,错误就越多
因为你根本就不理解,拷贝粘贴只能使你漏洞百出


那你到给我解释一下, DC画幅的尺寸它的“允许弥散圆直径”是怎么来的。请不要叉开话题。 我们讨论的是画幅对景深的影响。 先别扯我拷不拷贝。
我所拥有的SONY “白镜海岸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活动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客服: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广告合作|账号注销|家电联盟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207号 ( 京ICP证041102号,京ICP备09075138号-9 )

GMT+8, 2024-5-16 22:32 , Processed in 0.165820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