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论坛

聆客音频
 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znd06

[器材用家] ZND音响真HIFI玩家俱乐部

  [复制链接]

24

主题

4042

帖子

16

威望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6-8-28
 楼主| 发表于 2015-1-7 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nd06 于 2015-1-9 02:23 编辑
8388 发表于 2014-12-4 19:06
说的挺好,有视频录音吗?

        原本比较拒绝录音试听,认为低级录制+不确定的低挡再重放会大损系统形象。近来的实践证明,此法具有可行性,其作用在于横向比较,而不是绝对音质。
       就凭一个MP3单声道隔空气转录能听出个所以然吗(手机录音)?答案是肯定的。
       有经验的烧友无需参照即可辨出本相,退一步A/B/C系统录同样原文件播放内容,完全能听出差别。
       虽然此种录音很粗糙,绝对音质不咋的,但仍包含了声音的多项基本特征,比如声音的软硬度,顺畅度,尾音长短(自然度),通透性(透明度),谐波染色量,动态锐度(鲜活度)等等,足已做出基本判断,重要的是要建立真声概念,以真声衡量才知被录系统有多少转基因成分,否则这个判断可能不是HIFI的。
       建议用品质好些的2.1电脑监听箱系统试听,以便反映较多录音信息(虽然这一段也存在又一次失真,但它属于公共的,听音时都计在内反推便是)。

       先上一段试听: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YzNTI4OTQ4.html   
       选自雨果发烧碟1,--梁祝(选段)。有兴趣的朋友可找原盘,用自己系统播放,手机录下,再电脑播放与之对比。看看有啥不同。
      
       这是手机MP3录音,有压缩,失真较大,特别是高频段,原声当然很好(500Hz--8kHz实测失真度小于0.1%)。对比只能照我提示方法,录音再放。不要误认为这就是终极声音,有基本常识都应理解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84

帖子

0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1-5-19
发表于 2015-1-7 19:24 来自家电论坛网手机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znd06 发表于 2015-1-7 05:59
原本比较拒绝录音试听,认为低级录制+不确定的低挡再重放会大损系统形象。近来的实践证明,此法 ...

晕,无语,你是全世界最任性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4042

帖子

16

威望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6-8-28
 楼主| 发表于 2015-1-8 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8388 发表于 2015-1-7 19:24
晕,无语,你是全世界最任性的人!

         我20年前弄出的声音与大家类似,当时几乎试遍现行所有方法,包括各种功放电路。因常有些现场录音的事,对真声印象深刻,对比电声,发现电声通透度无论如何不似真声,多少会有些笼罩感。后经研究发现问题来自传统功放的基本原理错误,造成音尾损失,修正后才能出完整声。这是客观现实存在,属物理层面。能否理解看个人悟性。
   一段综合录音,人声、交响乐、钢琴、小提琴: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YyMzAyMzQ0.html
   ZND大静电播放的卡门序曲: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Y1MTI2Mjk2.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84

帖子

0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1-5-19
发表于 2015-1-8 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znd06 发表于 2015-1-8 05:00
我20年前弄出的声音与大家类似,当时几乎试遍现行所有方法,包括各种功放电路。因常有些现场录 ...

音响就是成人玩具,喜欢就是最好。

点评

这是真任性,无须探寻。喜欢就好,不好也好。若不喜欢:好也不好。主观至上,爱谁谁。赞一个。  发表于 2015-1-8 16: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4042

帖子

16

威望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6-8-28
 楼主| 发表于 2015-1-9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nd06 于 2015-1-9 14:50 编辑

       横向比较指不同系统都经空间声波转录,而后在同一放音平台播放对比。分析差别。
       下面用三套不同系统录制的相同内容,实听比较,点评。
       A: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YyMzAxMTgw.html

       B: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YyNjY2MTM2.html
       C: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Y0NDE0NjU2.html
       A属于调试很好的传统系统,单听似乎无懈可击,但传统调声方法是靠附加失真实现的,细听能感知带有较丰富的附加谐波成分,这不属于现场真声,应该是所谓好前级或胆功放所为,另外仍不够通透,犹如幕布相隔。
       B系统则扯开了幕布,听者完全进入演奏同一空间,声音透明,毫无阻挡,有穿透力,细节、泛音秋毫毕现,(排除谐波失真保持原声态)。
       C的声音干净,也基本不带染色,不过显出驱动失真的常态,即尾音缩短,声音显得憋屈,舒展不开,有闷罐感(特别是琴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84

帖子

0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1-5-19
发表于 2015-1-11 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znd06 发表于 2015-1-9 14:44
横向比较指不同系统都经空间声波转录,而后在同一放音平台播放对比。分析差别。
       下面用三套 ...

你已经走进“真高保真”的死胡同了。
香港弦声音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69

帖子

1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4-3-12
发表于 2015-1-15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闲了慢慢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4042

帖子

16

威望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6-8-2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nd06 于 2015-1-17 09:06 编辑
8388 发表于 2015-1-11 07:06
你已经走进“真高保真”的死胡同了。

       走进死胡同的恰恰是传统电声方式。错误理论下焉能有正果?失真怪圈像迷宫般让人徘徊,难以认清。上周差往广深珠,所闻各路名品涛声依旧,何来条条道路通罗马?
       物理原理是严谨的科学规律,哪会屈从个人主观意志!HIFI只有华山一条路。明白原理,转化成型,铸就系统,事实已经完成。至于有几个人能理解、接受是另一码事,悟性各不相同,不必强求。
      
       广州海印货色较多逛了小半天
    P1090877x.jpg
    P1090873x.jpg
    P1090875x.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4042

帖子

16

威望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6-8-28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逛音响市场更多的是看样子。遇响声则当试听练耳,分辨一下失真类型。
       电声产品与其他奢侈品不同处在于;并非贵价一定品质高(声音好)。所谓高档Hi-End神器,多重在形式外观以及品牌价位。有人说卖场里条件所限,再加搭配原因才不尽人意,其实根子还是原理之错,出不来正声是必然的,即便进了人家,有了更高级搭配仍不可能脱胎换骨。
       声音正了在哪儿都能听出来,甚至单声道节目也无妨。从高保真HiFi角度看;丧失真声概念才是听者的主要问题,因此会分不清什么是失真,干冷硬的缺失型失真有被叫做清晰干净的,附加型失真更具有迷惑性,如很多人对谐波失真还会产生好感,居然说很真实,可能卡拉OK加混响也听不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84

帖子

0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1-5-19
发表于 2015-1-23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你的逻辑教科书也应该改了,音乐厅要布满吸音材料,琴不能有共鸣箱。

点评

原始泛音、谐波、混响已存在于录音中,只需如实播放即可,播放系统再次染色就是失真了。  发表于 2015-1-23 15: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4042

帖子

16

威望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6-8-28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8388 发表于 2015-1-23 14:15
按照你的逻辑教科书也应该改了,音乐厅要布满吸音材料,琴不能有共鸣箱。

       哪家教科书也没说过谐波失真不是失真。谐波失真是指由器材系统(如电路、器件、喇叭等)造成的失真。并非指原声中的各种声波,您是真不明白,还是故意偷换概念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84

帖子

0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1-5-19
发表于 2015-1-25 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玩音响学点声学知识是必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4042

帖子

16

威望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6-8-28
 楼主| 发表于 2015-2-5 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PC-HIFI音源
       正确的电声转换是HIFI放音之本,由物理原理制约,并非主观调变。这段做好了,声音如何要看音源。好的LP当然还算可以,只是麻烦些,费用高,片源短缺,噪音难免等等,玩这个要有复古雅兴和耐心。实际从纯音质和整体综合效果来说,PC数码音源已经胜出,但这绝非易事。
       试过很多组合,包括专业解码+高级时钟+苹果电脑;多款国内外专用数字播放器;10W级别的新品等,没见声音满意的。目前仍然仅有本人改造的这个PC-HIFI音源音质独到,高码率不必说,主要看44.1kHz/16bit的表现,整体的平衡自然,高音的细微透彻,纯正无染。方便的可视多功能遥控非常实用,且造价1W以内。(见头像最上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84

帖子

0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1-5-19
发表于 2015-2-7 20:08 来自家电论坛网手机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你脚下绑个铅块,一不小心容易上天下不来。

点评

你大概反感的是态度,实际并不理解内容。既然做到了,没必要假谦虚。  发表于 2015-2-8 04: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4042

帖子

16

威望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6-8-28
 楼主| 发表于 2015-2-9 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PC有通用、价廉、高度兼容、灵活升级、操控多样的优点,却也会存在PC固有的一些问题,如需要一些安装、设置,优化等操作。还有工作中有可能出现停顿之类现象,但作为家用并无大碍。最关键的是声音可以很好,这才是HIFI最看重的。
      需要重申:纯正好音源对应的是;正确驱动的真HIFI电声转换。传统系统未必见好,它们需要一定染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活动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手机版|客服: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 QQ:895456697|广告合作|账号注销|家电联盟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207号 ( 京ICP证041102号,京ICP备09075138号-9 )

GMT+8, 2025-5-6 01:05 , Processed in 0.199351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