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论坛

聆客音频
 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0787|回复: 72

R300 SM维修手册真的错了吗?是真的吗?以视频和实物证实!回顾一段音响生产管理因素

  [复制链接]

213

主题

3481

帖子

101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1-12-4
发表于 2020-2-12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家电论坛,众多有奖活动等你来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全中文说明书 于 2020-2-13 09:56 编辑



R300 SM维修手册真的错了吗?是真的吗?以视频和实物证实!回顾一段音响生产管理因素



第一节  视频和实物证实SONY PCM-R300 DAT卡座DIR引脚实际情况。
第二节  工厂设计和生产的产品以及维修手册杂谈。
第三节  点评某些网络传言,以及带来的消极因素,纠正其多个谬误。
第四节  反对看图说话,提倡实践和实际动手来检验真理,提倡交流礼仪和教养。





第一节  视频和实物证实SONY PCM-R300 DAT卡座DIR引脚实际情况
新的一年开始,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新的气象,把一切烦恼全部抛到过去。《是真的吗?》节目重新回归家电卡坛。哈哈!!
春节期间网络上有人说R300替换磁鼓那个帖子的SM手册“有错”,(以下将被那人认定“错误”的R300替换上R500磁鼓那个帖子简称为A贴https://www.jdbbs.com/thread-8466231-1-1.html)还有个杜比降噪的贴子里面也热闹https://www.jdbbs.com/thread-8563176-1-1.html,(以下简称C贴)看了下,然后乐了。
来看到的是网上这个的“大作”和“结论”(以下将此人的贴简称为B贴https://www.jdbbs.com/thread-8563274-1-1.html),如下图:

1.JPG
1A.JPG

是真的吗?是真的吗?有请“黄西”来给各位解答,哈哈!
作为收集各种手册的人,在早几年,不管是在老论坛,还是在新论坛笔者都已经反复提醒过,这个SM手册每个细节未必正确已经老调门了,并非什么新鲜话题,但是这次碰到的这个,偏偏就真的不是那么一回事。
SM手册是及其容易出问题的,这个在第二节再详细谈论具体原因,但是关键未必每种手册出问题的方向都一样,SONY PCM-R300这个是个典型特例。在N多年以前,估计是2012年笔者开始玩第一批次的R300以及其它型号台式机器吧,到2014年底清理每个批次的剩余的报废零件之前,为了留念,保存了一些当时拍摄的被替换下来的R300原配报废磁鼓的实物照片和视频,并且写了些尚未发出的稿子,可以作为证据,最近翻箱倒柜终于找出来。

好,对于一些不太懂行的看客解释下,正常的DAT机在工作时候,磁鼓是逆时针旋转的。决定磁鼓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对于DAT中期开始采用了集成到鼓电机内部的通用三相电机驱动模块的磁鼓电机来说,是由一个标称为DIR(SONY标称)的引脚是高电平(5V)或者是低电平0V来决定旋转方向的。B贴写手所抨击的,正是一张位于R300中的图纸的原理图中DIR引脚被连到正5V上,与图纸配的PCB板走线不符合,他自认为是“错误”的,(该DIR引脚问题被A文作者作为R500磁鼓替换到R300机器内部时候的必要考虑的因素并要采取必要改装措施),大张旗鼓地贴在家电的卡座论坛版块中。

3C 伪装贴.JPG

以下是测试条件,中间的橙色线为地线,旁边红色线为正极5V电源,黑色为DIR引脚线,其余为启动和伺服调速条件,既然网上这个人只看了一张图就能声称所有的R300卡座磁鼓的DIR接地才是正确的,R500磁鼓无需处理就可以直接接上去,所以是R300手册的原理图纸“画错了”,现在就将DIR引脚接地,所以为了让拍摄结果看清磁鼓旋转方向,当时笔者在磁鼓上粘上纸条,A文作者们可以检验下照片中的接线,然后查看百度网盘视频中的第一个编号视频,看R300磁鼓是朝什么方向旋转的?


视频
百度网盘地址链接:https://pan.baidu.com/s/1dOZweN2cw9c2-tuwskGu3Q
提取码:0jwv

下图,DIR黑线和橙色地线用鳄鱼夹短接。对应百度网盘第一视频。

4 DIR接地.JPG


结果出来了吧,顺时针旋转,显然不是那个人(B贴写手)信心满满所要的结果,那么继续看下DIR如果接正电源5V,是否可以正常逆时针旋转?
5 DIR接正.JPG

请查看百度网盘中的第二编号视频,很明确,是逆时针的工作状态了。

其实R300机器的版本是有好几个的,不仅是两种版本,而磁鼓方面确实存在两种不同的磁鼓且旋转方向是相反的,并且对应各自的机芯驱动板,问题就是可以泄露出来并且流传到网络的仅仅是其中一款版本的图纸而已,也存在另外可能性,就是只用一张图纸,配上工艺部们配发的版本文件声明单就可以涵盖不同配置的版本以便生产和调试,维修部门使用(详见第二节)。
如果有心关注在很早以前的老卡坛DAT贴子的人,早就有高人的贴子曾介绍过(非SONY品牌)的某款便携类型的同型号DAT机,在磁鼓替换的时候居然发现旋转方向相反的情况,在修机搞机的人当中早不是什么秘密。正如同雅佳卡座7100,9100,GX75,95的加载电机,时而碰到正极连正极的版本,时而碰到正负标示要颠倒的版本一般。

下面更精彩,网盘视频中第三编号视频还有把这个正极性驱动的磁鼓,给放到接地驱动版本的R300机芯旁边,不安装上去,就是拿张纸给绝缘,垫一下,连上驱动板的插座,然后看下,打开电源,放入一盘带子,结果一看,同样都是R300磁鼓,怎么插进去后,磁鼓倒过来转呢?同时还注意到,两台R300的磁鼓外观上有明显区别,一个磁鼓是有四个大洞的,另外一个没有。
8 正极磁鼓上机.JPG

接地驱动机器的机芯

9 四孔磁鼓样貌.JPG

作为对等,网盘视频中第四编号视频反之,把接地驱动的磁鼓,给放到正极性驱动版本的R300机芯旁边,接上去看下,是不是也是倒过来转呢?

10 接地磁鼓上机.JPG

被测试正极性磁鼓的原貌,其实无孔版中也有接地驱动的。

11 无孔磁鼓样貌.JPG

11A PDF插页1.JPG

当时实测两种不同电机的电器参数
DIR引脚正极性驱动类型磁鼓电机  2768rpm极限转速 空转电流75毫安。
DIR引脚接地性驱动类型磁鼓电机  2459rpm极限转速 空转电流63毫安。
正极性驱动磁鼓手拧阻转感觉力矩大,DIR接地驱动的感觉偏软,无力。
高达48级伺服精度,乖乖,这个指标可比松下VHS录像机磁鼓高出好几倍!结论,在R300机器中正极性驱动的磁鼓显然换用了另外一种集成伺服模块,也可能线圈和磁铁也做了一些调整,要比接地驱动类型的伺服响应速度强悍地多。

11B 极限速度.jpg


最早期的DAT 7010 7030 1000ES使用诸如CX20174这样原始的驱动芯片,磁鼓内部没有集成任何东西,就是线圈和霍尔传感器,一大长排的FPC聚酰亚胺柔性电路板连到驱动板,霍尔传感器输出为非常微弱的信号,暴露在不屏蔽的空间中太长连线,易受外部电场干扰,况且同一排线内就有大电流的功率脉冲同时在跑,CX20174作为早期的伺服芯片,内部对伺服过程中精度控制性能也是有限的,所以磁鼓电机伺服是发生了一个世代的进化的。

中期开始,几乎绝大多数SONY卡座都变成了 CXA20115A,此时SONY用上了通用三相电机驱动芯片,(UVW三相功率驱动部分和压控转换以及霍尔传感信号的分析处理部分以及各级保护电路等各单元全部都集成到了一起,做成小玩具,小工具,小电锯等各种东西都可用的驱动芯片)一古脑集成到了磁鼓电机内部去,从实际测量上来看,依然是采用比较原始的模拟直流电压控制调速,且调速部分从单片机脉冲指令输出后外包给运放和三极管等外部电路完成,CXA20115A只负责将磁鼓PG和FG型号以及主导轴的FG信号放大整形去噪音,然后变成单片机可以识读的TTL电平标准脉冲信号反馈回单片机,本身不具备功率输出等功能了,这种不是现代比较通用的直接PWM调速驱动方案,早期直流调速对于DAT的磁迹锁定来说是够了,当时做通用三相电机驱动芯片的厂商已经很多,各家出品的驱动芯片引脚的定义也各不相同,SONY去买哪一家的驱动芯片集成到磁鼓电机内部就是灵活的事情,看成本和客户配置需求,因此也就会出现DAT机磁鼓电机驱动的引脚配置定义存在变数的可能性,即便是在同一型号中,也可能发生变化。
R300采用了CXA8010M作为磁鼓和PG FG放大,以及主导轴FG放大,目前还真暂时找不到SONY的台式卡座中第二台卡座采用了此芯片,甚至R300的爹DTC-A6也不是用这一片。所以R300作为SONY卡座体系中非常特殊的一台机器,在磁鼓驱动方面存在特殊性,也可能和发布的时候就已经进入到硬盘录音机时代,客户订单的苛刻条件程度决定。

虽然普遍认为PCM-R300是基于黑色民用机DTC-A6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低成本专业机,但是两者相差1年左右,其中颇有故事,应该是有多个不同客户配置要求的订单来源共同组成了R300的几个版本,见到的R300的实物版本众多,见下图两台比较,同样都是R300,差距咋这么大?

12A.jpg

12B.jpg



12C.jpg

12D.jpg

有一个悬念,R300几个版本的实际PCB板,真的如同PDF文件中绘制的PCB那样吗?所有的R300都采用CXA8010M吗?
再来一个悬念,在SONY品牌中,除开R300存在DIR引脚正极性驱动的版本,还有哪几个型号的卡座也是有的?
最后一个悬念,在SONY卡座有DIR引脚的型号当中,DIR引脚除开接正电源,接地之外两种可能性之外,还有没有第三种情况?为何还要有这种情况存在?
所以没有实践只看个图,能看出啥名堂?

A贴的作者在2011年首次买R300到2013年初开始打理大量的各型号机器的时候见到的一批R300统一都是和原理图一致的DIR正极性驱动的版本,直到接近2013年底,才接触到其它架构版本的R300,而A贴的写成是在2013年初,有没发布在老卡坛已经遗忘,在2018年加上了个幽默的开头一段,发布在家电论坛。因此,R500磁鼓经过这样处理,让DIR脚始终接地不受各种R300版本影响,是非常妥当的措施所以也不必耗时修改原文,而且也想在适当的时间,有空建个新贴把R300两种版本的情况写上来,现在正正好时机。

好了,到此然后再看看写B贴的人的话,

2.JPG

3B.JPG

13.JPG


13A.JPG

13B.JPG
13C.JPG


哎!怎么说呢!看了R300两个磁鼓这个结局,对于B贴的写手来说,B贴的写手目的是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结果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啊!此处不许笑!!!

不然很伤某人自尊!既然此人送了一个“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的话给A贴作者,现在事实和真相公布出来了,大家可以帮想一句话返送给此人,可以跟帖在下面,哈哈,另外希望大家踊跃来劝架呗。当然后面还有涉及到C贴杜比贴子的,大春节过后,希望混战能够终结,所有心结都能解开,笔者觉得没有什么解不开的心结。
我相信A贴作者没有利用PCM2600的端口错误来作为诱饵,诱使B贴写手掉入事先精心准备好的包围圈,陷阱,埋伏什么的,或许PCM2600的端口问题真是A文作者眼花看错了,所以B贴写手也不用“恶意揣测”了。A贴成贴为2018年6月,没有人能有诸葛亮,姜子牙那样的神人只要掐指一算就能未卜先知,早在两年之前就预先埋设八阵图的才能,这个贴纯粹是天然形成的,当然好人看了很乐呵,心怀不轨的人看了会遭殃!纯属意外效果




第二节  工厂设计和生产的产品以及维修手册杂谈
说到SM手册(Service manual),任何曾经在IT行业多个公司的生产和研发部门任职的人都知道的,其实情况满复杂,一个产品在公司研发开始到消费者最后环节,存在很多手册,包括Design artwork,Design Manual,Mold engineering file,Circuit Design Document ,Online operation manual, Online assembly manual, Online Repair Manual, Online Packaging Manual, User Operation Manual, Service manual等等,实质上研发和生产部门是有准备这样多的服务与每个子系统的众多手册。
一般配套齐全的生产部门有划分为板卡车间(或者分成贴片线,插件线,回流焊线,清洗线等等),然后就是补焊线,调试线,在线维修组,装配线,打包线,仓库等部门,除开打包线,各部门都有自己对应的特定图纸,不然一部复杂的机器根本不懂的如何整,而在客服层面,也有涉及到售后维修部分。然后就是分布在各环节的PQC,LQC,以及最后出品的OQC。
图纸的源头,研发部门每个公司结构差异巨大,有的是研发一部二部三部独立部门,有的是一个部门划分一组二组三组等,从电路原理图Schdoc的设计,其实也是划分小组各自完成每人分配的部分,PCBdoc的Layout也是,看公司组织结构不同,有的研发部门只管产品本身的设计,而后生产过程中的细化管理,各子部门需要的特定对应的配套图纸是由一个叫“工艺部”的组织来完成,或者是PQC的上级部门来完成,而一些实力小的企业,所有的一切都是研发部门全包了。不管怎样,人多手杂,各种状况也是有的。
   同样也是会出现“若产品规格变化,熟不另行通知”的情况发生,原理图更新了,PCB插页却来不及更新,或者永远不会有精力去更新,就像R300这样的例子几乎是电器企业常遇到的,其实不是原理图错了,是PCB插页来不及更新就要发图出去,LAYOUT的过程以及在线仿真等通常比较费时麻烦,因为研发部门人手普遍不够又必须在PCB的LAYOUT完成之前就要立即发图出去,有时关键点,部门会附带一份不是夹在图纸页中的独立的工艺文件,对特定部门指出哪些个部件已经变更,Component list变更表到位,需要做“特采”申请,这样省时省力,所以有时就看不见图纸PCB插页一同升级了。
    了解日系企业了解台企的人也都知道,日本,台湾对图纸的管理比较保守,为何经常看到日本的Service manual中总会缺页,残缺不全,有的只有机械图,没有电路,有的有局部电路,没有机械部分和PCB板部分以及调试说明,日企对客服各部门的管理非常保守,不该知道一些资料的部门通常不会给无关的资料,某些机器能够流出的完整的资料通常都是级别非常高的总工级别的,或者是总客服级别的完整手册集。而生产线内部的在线手册通常不可能流出的,在线板卡,装配,调试,返修这些环节的图纸管理非常严格,定期版本更新,旧版回收销毁。




第三节  点评某些网络传言,以及该文章带来的消极因素,纠正其多个谬误。

先来讨论这一个网络文章,B贴https://www.jdbbs.com/thread-8563274-1-1.html
《探讨机器维修手册(service manual)中的一些标注性错误》
这个文章从表面上来看,有点像是和网友“探讨技术性问题”的贴子,而其贴子实质目的可以在以下专门的章节中揭露出来。
其作者B贴写手因为企图达到其它目的来写贴,急火攻心,所以通篇错漏,一句话就有多个错误点,所以此文没有实质上的学术探讨价值。
14A.JPG


B贴现在是一句话中就是三大错点,特别指出来。
上图中,哪个告诉他R500乃是R300的“后期机型”????既然B贴写手整天到处挑刺,难道就没有看到这个吗?
14B R300.JPG 14C R500.JPG

  

看清罗,R300是1997年10月推出, R500是1997年7月推出。
笔者给个其它信息,R300发售价格945美元,R500发售价格1750美元,这些都是倒背如流。
R500,R700为SONY推出的最后一代的录音棚以及广播应用的中端专业业务机,R300为SONY推出的最后一代企业级低端专业机。

这句话的第二个错点“以”的用法,
在小学语文课里面,中文“以”和“已”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定义,什么叫“磁鼓的排线以改成了软排线”?应该是“已改成了”才对,小学语文不过关。

第三个错点,什么叫做“到了R500”??普通电线和FPC两种接插件方式,并非“早期机器用普通电线,后期机器改成软排线”而是同时存在的不同的架构体系高低搭配的问题。
下图是1987年DTC-1000ES的器件料表,明明是FPC柔性电路板插座(非专业的人经常称为薄膜排线)。
14D 1.JPG


下图是FPC的插座照片,美国最先采用,而后日本采用FPC插座以及柔性电路板应用年代也很早,柔性电路板材料是聚脂薄膜或聚酰亚胺。
14D 2.JPG


然后再看B文写手下面这段“大作”。
14E.JPG


上面第1点已经说过了,B贴写手还以为很正确,强调了两遍。
接下来第2点,这两种磁鼓,谁告诉他的“只是定义顺序的不同,机械物理结构是一样的,也就是完全通用的???”
14F R300磁头.jpg

同时,R500是属于DATM-5X系列架构的机芯,R300是DATM-1XX系列架构的机芯,因此在磁带的包饶角度相对于机芯总水平轴线,从上垂直往下看的角度上,两个不同体系的机芯的磁鼓的磁带扫入扫出角是存在夹角差的,A贴中已经明确贴出的几张照片就有在调整之前的状态,可以说明问题了?有实践过DAT维修的自然看地懂。DATM-5X系列机芯配套的磁鼓,在磁刀位置上的标准高度是高于DATM-1XX系列机芯大约80微米左右,需要在磁迹调整的时候同时升高磁带总高度。













再说B贴的第3点,这个不知如何说起,R500目前没发现DIR正极驱动的版本,况且前人文章专门强调做相应措施确保任何情况下都是接地, 能换磁鼓的人没有任何会傻呼呼莫名其妙接5V,所以有些矫情,或者阴阳怪气。
如果按B贴说的没必要做任何措施,看了B贴的文章的人正好一头撞上正极性驱动的R300驱动板,那么R500磁鼓DIR脚才是真正接了5V,此处正是爆笑情节!


能够替换磁鼓的人通常都是会自己搭建个类似我上面展示的平台事先看下驱动起来的情况,主要是查PG,FG波形以确定高价弄来的磁鼓的传感器是否正常完好(此处就可验证PG,FG引脚位置,有经验的都知道这个是很容易失效的部位),否则退换货,同时都会验证PCB板的PG,FG接口是否匹配,所以任何原理图真出现类似PCM2600 PG,FG接口错误的连线绘制并不影响专业人士替换磁鼓的过程和结果。倒是R300以及另外几款型号的SONY卡座存在DIR正极性驱动版本的情况,需要A文特别提醒,因为DIR引脚容易被替换者忽视,这正是A文存在的价值。


除开B贴之外,在另外的贴子当中,B贴写手也有一些错谬之处。
14G.JPG

A贴作者在努力解决D7/D8的AK5344模拟采样芯片的采样波形问题,建议不采用市售(小黄豆)钽电解来作为VREF电容,而B贴写手偏偏要焊接上小黄豆,(小黄豆现在假货众多,不提倡了,因为有新的替代品)且声称试用光纤录音没问题来故意否定和抹黑A贴作者的劳动成果。
结果却是,D7/D8数字录音方式根本和AK5344模拟采样芯片无关,又自演一个现世的爆笑片段。

14G1.jpg
B文作者说话语气乃是相当“不俗”的,可以说是盛气凌人,颐指气使!要求别人一定要“谦虚”,否者就会像他自己当即现世演的这个段子般!在基础的电子学上两个运放的负反馈是可以共用一颗电解到地的,并不会如他所“教诲”的“变成单声道”见右下角图解说明。







14H 聚吉的脸.JPG
14I 聚吉的脸2.jpg

聚吉电池实物的照片是后面加上的,大家可以到B贴作者以前在其它地方多个回帖当中,要求别人不要“恶意揣测”,不要“臆想”,问题是该回帖以及此人以上揭露贴子的各种表演究竟算什么?“客观”吗?
聚吉电池明明标示有毫安时的数值,他却要到处问和2400mah的电池比较是什么情况?前面一贴还声称质量和手感无法和日本镍氢电池比,其实压根就没见过聚吉电池嘛,什么情况这是???春晚一定不如这个好看!

现在谈论这样的网络行为的消极影响。
B贴写手在“谈论技术”,谈论技术是加引号的,最终是要达到其它目的,为了一些恶念而伪装自己,写出来的东西本身也是乱七八糟,不明白的坛友看见,最终会被被误导的。
同时,这样对论坛的风气也是非常破坏性的。
同样,论坛是否提倡以达到其它目的,特别是对陈年旧事寻衅报复为目的伪装成“谈论技术”为幌子逃避版规红线的人身攻击行为?




第四节  反对看图说话,提倡实践和实际动手来检验真理,提倡交流礼仪。

应该是大多国人都知道赵括这个历史人物,赵括是怎么完蛋的大家耳熟能详吧?
图纸最终是为实际产品服务的,如果不存在实物产品,图纸也就是废纸或者不可能存在。相信在卡座以及旧货领域没有人专门玩图纸不玩机器的,实际的产品是主,图纸为服务与实际产品的附带品,笔者提倡卡友在实际修整维护卡座等爱好品的时候,以实践为主,图纸为辅助参考,多学多掌握相关知识,互相良性沟通交流,笔者一贯提倡“互通有无”,遇到各种实践上不同结果,也要相互尊重,以笔者上面的例子证实实际产品存在高度复杂性,你手上的未必就是全部的情况,因此相互尊重应当高过一切是重点,避免旧时老卡坛的两个高人的飞轮直径之争类似的事件重新上演,图纸的问题也是存在高度复杂性,以上节文章已经分析清楚,图纸和实物的实践存在相互验证和依存关系,不是单方面的,由于一般玩家通常只接触少量的实物,难免视角比较窄,也要考虑到几十台,上百台实物会出现什么复杂情况,因此再次强调不管抱着什么目的来家电卡坛里交流,注重礼仪,礼节,相互尊重,和气,以实践,和理性交流,不主动挑衅,不挑刺,这些尤为重要。

对于杜比贴里面出现的一幕就是典型的反面例证,待人接物,说话,礼仪,最基本的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常识不应该被抛到脑后吧,如果是爹妈养的小皇帝,来到社会上混,也至少要意识到论坛不是你家床铺,其他人都要娇宠你一个吧!
C贴的回复者回复的内容没有针对任何人,但是有些人对特定的历史恩怨的几个网友存在较强的攻击性情节,纯理论性的,纯图纸性的东西有时被用作武器来达到满足内心对历史事件报复的欲望,实在不应该!
https://www.jdbbs.com/thread-8563176-1-1.html
15 1.JPG
15 2.JPG

然而是属于刚被释放出来,依然没有悔过和改变的样子。
15 3.JPG



希望在新的一年开始,所有有恩怨情仇的,都能被放下,人生少了禅悟,不能放下各种心结,最终受累的都是自己。所以新的一年开启,希望所有怨念都能散去。






翻些DAT机MD机中文说明书,DAT磁带代录,调音等,3D打印仓盖,旋钮,见fzmcu.taobao.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主题

3481

帖子

101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1-12-4
 楼主| 发表于 2020-2-12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各种不同版本的机器情况,都可以发上来讨论哈!
翻些DAT机MD机中文说明书,DAT磁带代录,调音等,3D打印仓盖,旋钮,见fzmcu.taobao.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主题

3481

帖子

101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1-12-4
 楼主| 发表于 2020-2-12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全中文说明书 于 2020-2-17 10:30 编辑

提倡文明,提倡礼仪!

既然有人提出一些问题和看法,显然有些朋友并不明白最近发生事情的前因后果,那就有必要把整件事情的前因全部都给叙述出来,让大家来评判,希望所有看客都能公平全面一些看待问题。

R300替换上R500磁鼓那个帖子简称为Ahttps://www.jdbbs.com/thread-8466231-1-1.html该文作者以下称为(A文作者)
伪装成“技术讨论贴”的那个说R300图纸错了的贴子简称为Bhttps://www.jdbbs.com/thread-8563274-1-1.html其作者以下也称为(B贴写手)
杜比降噪的贴子简称Chttps://www.jdbbs.com/thread-8563176-1-1.html

第一节,       事件的来龙去脉之----2018年前因
第二节,       2019年10月24日红字喷人连环贴事件爆发
第三节,  再次伺机第二次挑事
第四节   禁闭释放出依然准备挑事




第一节,事件的来龙去脉之----2018年前因
2017-2-27 A文作者发布了关于WD40第一篇文章
推荐淘汰WD40的电子行业专用喷雾剂飞利普philips-390cc ...
https://www.jdbbs.com/thread-8275412-1-1.html

2018-3-10 A文作者发布第二篇关于WD40的文章
你喷的是啥子WD40?全面解析“WD40”,卡座,随身听与WD ...
https://www.jdbbs.com/thread-8426205-1-1.html

2018-4-25 网友cyberbloc发布关于WD40的文章
奉劝各位玩家,WD40慎用,你今天偷的懒都会在以后加倍偿 ...
https://www.jdbbs.com/thread-8447578-1-1.html

而印象当中,2018310附近,忘记了是前还是后,B贴写手也曾经发布一篇记忆中貌似标题为《为WD40正名》的文章,但是这篇文章现在搜不到了,希望版主或者管理员能否帮忙找一下,将链接取上来,A文作者虽然没有在那个帖子里面跟帖留言,但是非常清晰记忆着那篇文章的主贴里面,B贴写手明显情绪激动,文字有些偏激,回帖的不少兄弟不同意他的观点,自然也有些调侃或者质疑他的回复,由于当时忙,没有多少留意这个贴子后续的进展。

A文作者在WD40问题上立场从来都是一致的,甚至大体上是和B贴写手一致的观点,WD40不是不能用,关键是要会用,用错了地方和方式会损坏一些特定的材料,也有一些和B贴写手不同的观点,A文作者用贴文揭示WD40其实是个公司的注册名称,默认是指该公司的第一款产品,也就是金属干燥润滑清洁剂,主要服务对象是金属除锈和防锈保养,而WD40公司本身就有专门针对电子产品的清洁润滑喷雾,家电的兄弟如果能用到正品,尽量用WD40针对电子电器的专用喷雾,并且在贴子中给出详细的信息。同时也呼吁,因为WD40山寨假货众多,也可以选择其它品牌的针对电子电器的产品,未必非要吊死在WD40一棵树上。

好,先看下当时公布的整个互联网大家对WD40金属干燥润滑清洁剂对高分子材料和橡胶是什么总的舆论

A文作者关于WD40的文章,全部对事不对人,只对物品和认知和观点说话,依据事实和证据,但是在2018年的贴子中,B贴写手曾用(或者说是一贯)这种态度来说过话。注意B贴写手是对人不对事。



A文作者是这样的态度回贴的



然后此人依然是这样的态度。别人,以及广大大众的认知都是个屁,他的意志高于一切,成千上万的网友对WD40的认知都是“误人子弟”,他的认知宇宙最正确!



其实关于各种和电器生产线相关的化学品,A文作者早在毕业之后因为职业特性就接触过不知多少,助焊剂,清洁剂,润滑剂,锡膏,洗板水,转战过多少个IT生产线上出来的干部,闲休的时候帮过朋友店铺修机器,这些化工品基础和实践都是很多年杠杠的经验,虽然不能说非常专精,至少大致的化学特性还是了解的。
然后此人有些强词夺理的态度。





A文作者说话一直是诚意的,其实看每个人的说话态度,有的人看起来为何总阴阳怪气。总的来说,A文作者曾天真认为这个人就此没什么了,一切都恢复平静,其实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恰恰说明某些人在内心埋下一种莫名其妙的记恨报复情节,可以从2018年一直闹到2020年。





在这之后,此人因为WD40估计也和不少其他人杠上,A文作者不再讨论WD40,因此也没啥关注他有何表演。至于为何他独立写出来的那个为WD40正名的贴子是否改了标题还是咋滴,反正现在不好找到。能找到贴子的可以顶上来看看他当年说话的那种态度,我想很多在跟帖中怼他的兄弟不是因为不喜欢WD40,而是他的那种说话态度,趾高气扬,颐指气使,盛气凌人、目空一切,这样和论坛上的人交流,哪个会喜欢处于他脚下抬头和他说话?


2018-4-25 网友cyberbloc发布《奉劝各位玩家,WD40慎用,你今天偷的懒都会在以后加倍偿 ...
网友cyberbloc的主贴也是显然对事不对人,他是修过不少机器用上了WD40金属润滑干燥剂,谈下实际的感受而已。A文作者当时已经不关注此事,所以下面的都是最近才挖掘出来的东西。

然后此贴又激起他的强烈反应,哪里有这样发帖的?简简单单一句话,一个跟帖不就完了,这么激动干什么?



然后网友模拟王其实也是对事不对人。





可见此人在这个小小而简单的问题上面一直执拗着。



自此再无其它动静。本以为风平浪静了,但是到后面出现的事件,到底和前面的WD40问题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这个只要到最后稍微分析一下就一目了然了。记住上面几个出场的人物很重要。










第二节 20191024日红字喷人连环贴事件爆发

在风平浪静很长时间之后,A文作者几乎完全忘记了什么WD40的问题,消失在记忆的海洋中。然后突然在1024日,25日这几十小时内出事了,其实A文作者此时老长时间都没上家电了,也是后面偶然上来一看,四个老贴被人翻起来,而且有个贴还喷了红字!好像这段时间A文作者没在家电得罪过谁啊?按照基本的礼貌礼仪原则,真有问题的话出于避嫌也应该隔很长时间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来提问啊,一个正常人怎么会这样搞事情?下面就是很不正常的了:
https://www.jdbbs.com/thread-6234756-1-1.html
https://www.jdbbs.com/thread-7416878-1-1.html
https://www.jdbbs.com/thread-7714139-1-1.html
https://www.jdbbs.com/thread-8421297-1-1.html















三个老贴是半夜跑来挑起来,一个贴是下午。
先不讲其它的,在中国貌似每个地方的文字习俗里面,都有在通讯中不准使用红色字来引用他人讲过的话,以及在正常交流中不得使用红色字的规定吧。


其实一开始看到这种势态,明显让人第一印象就是“来者不善”,且说话阴阳怪气,技术探讨重在对事不对人,而这几个回贴明显是对人不对事,颠倒过来了。A文作者想任何一个人看到这种态势都是火冒三丈,早就忘记了这个人的ID,记不起来和此人什么瓜葛?莫名其妙的。
简单点评他所挑出事件四个首贴
红字喷人贴这个先来,A文作者原文对日本设计师将D7,D8结构设计中,把高发热的DC-DC变换器和法拉电容还有EL升压变压器一古脑全部放在一个空间的做法予以批评,DC-DC变换器会发热,法拉电容恰恰最怕热,一发热就会泄露释放腐蚀性气体,然后旁边偏偏是裸露的容易受腐蚀影响的EL变压器。三个最不应该靠近的东西偏偏却挤在一起,因此对此种设计师的低级错误予以批评。但是B贴写手却跳出来,不仅为设计师没有底线的盲目维护,还莫名其妙指责A文作者。理由荒唐,纯粹为了指责而指责。
如果这种设计在B贴写手心目中如此完美,为何后面的D100M1,却分别将EL背光模块,DC-DC模块,还有法拉电容给分开老远?要知道D100的内部空间可比D7,D8小得多!对于这种显然刻意要黑白颠倒,故意搞事的情况落到任何人身上看看都会什么反应?

然后就是C330C306,还有塑料壳等系列的电解,原本A文作者早在老卡座天地论坛和人讨论的时候就已经提出疑问,为何塑料壳的电解是单数而不是双数?为何原理图上麦克风感度放大器反向输入端左右声道的电解是耐压不同的,而其实在很早就开始收集D7,D8随身听,20092011年间共收过4台,成色有烂有新,其中为了解决模拟采样芯片AK5344的录音杂噪问题反复试验,对于C330,当时只量了一台机器,其中的MIC SENS开关的2,3,5,6引脚全部导通,(仅代表一个版本的情况)因此C330C306实质上并联了的关系,而当时依据日本HIFI音频设计规范,两个声道的器件应该材质和走线对称且都位于PCB板的一面,所以在同一面没找到C330,于是当时A文作者写下了比较武断的判断说不存在C330电解了,而B贴写手在PCB另一面照片上发现了C330电容,原本是件好事,但是事件的发展出人意料,在A文写手用仪表测量后反复向B贴写手承认C330确实存在之后,因为B贴写手找到电容问题存粹是为了达到另外的目的而前来挑事,电容只是个工具而已,因此原本的好事也就变成了恶性事件,如何演变且看下文分析。任何看客看了这事背景真相相信都会火冒三丈,A文作者看了哭笑不得。

再来就是背光贴,由于日本工程设计的严重缺陷,D7,D8里面,DC-DC变换器和法拉电容还有EL背光模块三个模块全部堆在一起,所以EL背光变压器内部的超细线圈的漆包线长期遭受腐蚀,多半的初级线圈局部短路,根据实际测试的情况,能够保持原始图纸参数的机器我真没看见,几乎所有机器的电压都偏高,升压振荡的频率也偏高厉害,所以我碰到的一些机器EL背光犹如灯泡般锃光瓦亮(坚持不久的),有的就提前衰竭,我量的实际参数就是这样,变压器初级局部短路,L电感值变小,三极管单管LC振荡频率自然会升高,次级输出电压升高,这是基础电学的常识!!!所以原本好几千个小时寿命的EL背光,很多人机器只用了一两百个小时就几乎完蛋。还有D7,D8真的用外接电源用起来,法拉电容寿命只有半年。B贴写手显然只是看图说话,或者没有实际测量到一些极端情况的机器,并且讥笑A文作者,对于D7,D8背光干扰一些耳机的听感早已经是千百耳塞,耳机发烧玩家的定论,B贴写手又是要摆出千百万人皆粪土,唯有他观点宇宙第一的神情,不由令人生厌,而后的回帖发展更是让人哭笑不得。

还有就是这个电池回帖,简直一出滑稽戏,一出口就是拿在手上质感不如日本的,然后后面还要到处问别人,相当与多少毫安时,问题是多少毫安时不会直接看电池上标注的字吗?在各贴当中B贴写手以上帝的口吻教训A文作者“不要臆想”,然后自己没见过聚吉电池,却评判质量和手感都不如日本的。


所以这一出来就是一堆贴子,情况及其不正常,逻辑也很怪诞!任何人遇到了这事都会生厌!所有的怪事背后都是有深层原因的。




事件开始之后,下面就是整个事件主要的几个阶段,先取出时间轴线的先后次序的事件过程查看其人的几个行为表现。






A文作者长期用休息时间替论坛的卡座发烧友服务,提供各种配件和解决方案以解决卡友实际问题,此人对A文作者的劳动非但没有好感,还恶意揣测,挑肥拣瘦,百般讥讽,到处挑刺。






A文作者在20191028日下午2点,在https://www.jdbbs.com/thread-7416878-1-1.html贴子里面62楼,告知B贴写手在空闲的时候经过万用表实际测量,证实了C330电容的存在,并且确实是采用了和另一声道不同材质的电容,肯定了B帖写手看图的发现,并陈述的是当年碰到的那台机器,SENS开关的2356引脚全部短路在一起,当时那机器实质两个电容是并联的,影响了当时的判断。
B贴写手原本如果确实抱有诚意只是探讨技术的话,关于这个电容的对话原本就应该噶然而止,不应该有后续的事态进一步恶化的进展了,但是问题是,B贴写手依然非常有劲头的继续下去了,接下去就是变味的技术了,当年SENS开关的短接影响A文作者判断的事实显然削弱B贴写手需要达到的真实目的,B贴写手没有达到他期望的预期效果。于是他开始转向攻击SENS开关短接的问题,这次B贴写手暴露了他电学知识上的肤浅,语气和口气神情变得有攻击性了。





1029日到11月初,此人的主要论调就是日本的设计师如何如何完美,因为A文作者“对日本工程师不敬”,所以前来批判A问作者。然后就是各种没有原则和底线的为日本工程师圆场,找一些可笑的荒唐的理由为电容设计不平衡,以及其它问题开脱。
其实A文作者认为这些都可能是其人心虚,企图遮掩这次闹腾挑衅的真实目的。







第三节  再次伺机第二次挑事


原本以为完事了,该讨论的似乎已经结束??没有,其实事实证明,此人其实没有达到预期的真实目标和预定效果,随时准备找茬。
A文作者总是要和各种地方的人互动吧,总是要回贴或者解答一些问题吧,总不能做哑巴吧?没义务也没道理啊!
然后就是从10月起一个X旺上的朋友,一台77ES的磁鼓替换之后一直没搞清楚,一直怀疑各种电解的问题,换了一个又一个,我指导他调磁迹,11月他按我要求准备好了示波器,不过依然怀疑RF盒内的电解问题,为了确定下他机器状态需要参考几张图片,我就顺便把这个链接告诉他,https://www.jdbbs.com/thread-8466231-1-1.html,他年纪大不会弄链接,我就直接把这个替换磁鼓的贴顶到家电首页让他来看,结果此时B贴写手又平白无故冒出来挑事!

以下就是他继续的表演

1117日开始继续挑事的时候,A文作者此时才去查验此人是否和当年WD40有关,一查果然就是此人!






















第四节禁闭释放出依然准备挑事

禁闭结束之后,在C贴,杜比贴中,网友模拟王也是当年和他WD40意见不一致的,模拟王没跟他说话,但是他一上来就直接针对模拟王卡友,言辞稍微比较毒。




再之后就是发布他的Bhttps://www.jdbbs.com/thread-8563274-1-1.html
《探讨机器维修手册》
因为惧怕再次被网管抓住,为了逃避,所以干脆用伪装的“技术贴”胡说八道一通,并且在贴子的后半部分,选择性的公布几张A文作者怼他的截图,其实质目的依然是谈论D7,D8贴子的实质目的一样,技术不技术次要的,寻衅报复才是实质!
所以贴子中另外的部分充满谬误之处,误导性很大。






2020124日在其人的第5楼,他自己选择性的找出A文作者怼他的截图,却不敢把他自己一些言行公诸于世,继续企图误导公众。


希望有怨念的人,可以静下心听一句话,你若想将自身的怨念转移到别人身上来解脱自身的怨愁,最终会有加倍的愁怨回到你自身里面!所以莫要在起恶念在心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翻些DAT机MD机中文说明书,DAT磁带代录,调音等,3D打印仓盖,旋钮,见fzmcu.taobao.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主题

7509

帖子

101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1-12-17
发表于 2020-2-13 00:55 来自家电论坛网手机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居然这贴还没有人来顶帖附和你来嘲笑我,真难得,哈哈,我先前排占座。
有空了再慢慢回应你,你是我遇见过最难得的奇葩,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主题

3481

帖子

101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1-12-4
 楼主| 发表于 2020-2-13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
翻些DAT机MD机中文说明书,DAT磁带代录,调音等,3D打印仓盖,旋钮,见fzmcu.taobao.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4860

帖子

78

威望

特级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8-4-9
发表于 2020-2-13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若产品规格变化,恕不另行通知”在很多用户手册上我们通常都会看到这样一句话。这不仅限于电子产品。若非接触过大量同类机型的专业玩家,还真不好判别一款产品里面所使用的零件与维修手册上记载的是否完全一致。
总有一种成就感、满足感、喜悦感伴随着各种折腾之后油然而生
香港弦声音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主题

3481

帖子

101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1-12-4
 楼主| 发表于 2020-2-13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咝咝入扣 发表于 2020-2-13 13:23
“若产品规格变化,恕不另行通知”在很多用户手册上我们通常都会看到这样一句话。这不仅限于电子产品。若非 ...

确实,其实当时在工厂实习以及到转正的时候,关于在线图纸的保管就很严格,尤其是计算机行业,图纸按照重要性是划分级别的,厂家内部的在线员工操作图纸是产品设计部门最优先要满足的,几乎在产品生命周期内,涉及图纸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都围绕着生产环节的在线操作图为核心工作。
客服级别的图纸比较马虎,能对付过去就对付过去,对付不过去就插一个文件发放到各级客服以及各地办事处,上面几个字,XX部件改了。
翻些DAT机MD机中文说明书,DAT磁带代录,调音等,3D打印仓盖,旋钮,见fzmcu.taobao.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3

帖子

0

威望

新手上路

Rank: 1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7-11-27
发表于 2020-2-14 18:44 来自家电论坛网手机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R系列与2XXX系列比除了后期机更完善结实,有没有其它优势?感觉2700A比R700要好一些,不知对不对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主题

3481

帖子

101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1-12-4
 楼主| 发表于 2020-2-14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全中文说明书 于 2020-2-14 21:49 编辑
walking3220 发表于 2020-2-14 18:44
请教R系列与2XXX系列比除了后期机更完善结实,有没有其它优势?感觉2700A比R700要好一些,不知对不对啊

2700A和2700均来自中期的民用机 77ES,2700A多了数字的卡农。面板上依然是民用机的典型特征。内部电路板依然是凌乱一些,数量多一些,因为集成度不够高。分出好几块板才能完成功能。
R500,R700从面板上看,本身就是广播级别器材的典型特征,传承了70XX的面板特征。
从功能上区分,2700和2700A应该属于企业级别的业务机,具备时间搜索能力。功能侧重点和R系列不同,对应的任务不同。R500,R700具备串行线控接口,服务于广播体系最后的磁带业务,估计也是把旧带子内容给整理到电脑里面之类的业务了,以及一些辅助性质的录音和播放,不需外加支架可直接插入机柜,因为进入了电脑编辑时代,所以去掉了在机器里的磁带时间定位和搜索编辑功能,但是却具备个绝活,就是在磁带上直接搬移ID码位置的编辑能力,目前在我翻过手册的DAT机中还真没找到第二台机器具备这种能力的,等翻完全部手册再看是否是唯一。
R700音质上比较趋向后数字音频时代的一些标准化的了,没有77ES 2700系列那么“豪放”了,呵呵。所以R700更适合播放后期数字时代制作录制的一些音乐。

翻些DAT机MD机中文说明书,DAT磁带代录,调音等,3D打印仓盖,旋钮,见fzmcu.taobao.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主题

7509

帖子

101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1-12-17
发表于 2020-2-15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vid-ease 于 2020-2-15 22:38 编辑

这个帖子怎么被解除精华了??
全中文说明书的这一段话,这般弄文舞墨的水平,
如果我是吃瓜群众,一直会觉得这就是圣人言啊。
不过,让大家见识一下真正的全中文说明有哪些名言名句好吗?
这个帖子应该继续加精,哈哈。

其他内容就没有必要再说了,再说大家都要看吐了,哈哈

005.jpg


003.jpg

004.jpg



本人以前的旧帖子放在了网站walkman fans.com(中间无空格),需要的可过去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主题

3481

帖子

101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1-12-4
 楼主| 发表于 2020-2-15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活该!
翻些DAT机MD机中文说明书,DAT磁带代录,调音等,3D打印仓盖,旋钮,见fzmcu.taobao.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主题

7509

帖子

101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1-12-17
发表于 2020-2-15 23:01 来自家电论坛网手机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vid-ease 于 2020-2-15 23:15 编辑

祝贺全中文说明书成为卡座论坛板块第一网红,
比当年的凤姐还要出名得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主题

3481

帖子

101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1-12-4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全中文说明书 于 2020-2-17 10:02 编辑
walking3220 发表于 2020-2-14 18:44
请教R系列与2XXX系列比除了后期机更完善结实,有没有其它优势?感觉2700A比R700要好一些,不知对不对啊

77ES,2700系列的声音还是可圈可点的,虽然那时数字音频还没进入规范化标准的时代,但是总的来说,SONY派系的DAT大体上的音质都在一个很相似的范围内,后期的机器会感觉“收敛”一些的音色。
爱华的X1,S200之类的故意搞得很丝滑,柔滑的感觉。
TASCAM的音色和SONY完全不同,值得收。
JVC 听人声不错,密度高,情感突出。
其实决定音质很大不同的,不是解码芯片,而是DSP,在里面有调整输出线性的调音软件,这个才是对音色起到关键作用的,还有数字滤波器也会影响声音。这是每个厂家最大不同的地方。

翻些DAT机MD机中文说明书,DAT磁带代录,调音等,3D打印仓盖,旋钮,见fzmcu.taobao.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3

帖子

0

威望

新手上路

Rank: 1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7-11-27
发表于 2020-2-19 15:07 来自家电论坛网手机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全中文说明书 发表于 2020-2-17 10:00
77ES,2700系列的声音还是可圈可点的,虽然那时数字音频还没进入规范化标准的时代,但是总的来说,SONY派 ...

收了一台TASCAM DAT DA-38 ,还没到,看介绍是用的HI8数播带,早期8轨机,不知道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主题

3481

帖子

101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1-12-4
 楼主| 发表于 2020-2-19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walking3220 发表于 2020-2-19 15:07
收了一台TASCAM DAT DA-38 ,还没到,看介绍是用的HI8数播带,早期8轨机,不知道怎么样。

严格说是DTRS机,8轨,主要电影伴音处理,我貌似是有其SM手册,要翻下电脑,还没整理出来。
翻些DAT机MD机中文说明书,DAT磁带代录,调音等,3D打印仓盖,旋钮,见fzmcu.taobao.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活动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手机版|客服: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 QQ:895456697|广告合作|账号注销|家电联盟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207号 ( 京ICP证041102号,京ICP备09075138号-9 )

GMT+8, 2025-5-1 05:54 , Processed in 0.198346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