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919360
威望101
金钱9396
交易诚信度0
主题213
帖子3481
注册时间2011-12-4
最后登录2020-11-21
超级会员
     
交易诚信度0
注册时间2011-12-4
|

楼主 |
发表于 2017-8-18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全中文说明书 于 2017-8-18 11:21 编辑
进一步解释我在28楼的。
如果朋友曾经做在激光鼠标的开发平台面前,你所看到的实际情景就会明白的,我就做过,我记得原来他们做过精密位移设备用来移动鼠标,X摇杆摇一圈,鼠标X轴移动0.1毫米,Y轴也是,我是玩命摇了几百圈来看的,和我所看见的和教课书上说的完全天差地别。显示屏幕上显示激光鼠标看到的几十乘以几十点阵的实际图像,在低倍物镜下物体在移动的时候边缘的干涉条纹一直在变化,稍微移动一点距离,干涉条纹显示的物体的形状就变化非常明显,从公司培训班刚出来之前我认为如果不断加大鼠标摄像机的物镜,高倍放大是否可以增加鼠标精度的想法完全被眼前的景象颠覆了。这就是为什么激光鼠发展这么久,物镜倍数始终都是很低,低倍数尚且如此,太高倍数看到的基本就是乱七八糟杂乱无规律变化的运动干涉条纹。
也就是说,鼠标垫也好,磁带表面也好,静止状态下拍一张高清的激光偏振光得到的干涉图是一个样子,但是运动起来是什么样?高倍率下观察这个运动的偏振干涉图又是个什么样子?要知道不仅仅是磁性体才会引发激光发生偏振的哦,在一坨杂物里面能够引起激光偏振的因素太多太多!
就是我上面强调的,噪声远远压过有意义的信号,而运动中随机出现的活动的噪音更是要命。为什么运动起来干涉条纹会抖动?很简单的道理,假设你观察鼠标上的一根纤维毛,它是立体的耶,不是二维平面空间哦,你从一个角度去看它,移动几度你再看它,再加上纤维毛后面的无数背景毛,激光的有效焦距可是很长很长的,那干涉波可是随机跳动的,注意是跳动,而不是平滑移动。为什么是随机跳动而不是平滑滑动,具体可以看物理学光学中激光干涉现象。
所以现在激光鼠标中是采用了单片机内部的软件算法,来将不连贯跳动的物体反射干涉波给“处理”成接近平滑位移量的,低倍物镜可保证识别的图像大体上干涉抖动控制在小范围,这种情况对付鼠标单片机累计在屏幕上XY轴移动距离是有效的,对于识别磁带的位移,并且想控制磁带实现平滑移动则是相当困难,物镜放大后全是杂乱一片。
磁带表面光滑,没有鼠标垫,桌面杂物和玻璃板上的灰尘,所以磁带是需要足够量的放大透镜去将表面凹凸粗糙部分给显微出来,无论是普通光学还是激光摄像,这一高倍率放大不就彻底完蛋了?不放大的话这激光反射的基本没什么可靠的固定参照物。
至于激光CD唱片,MD碟为何可以精确识别光滑表面的位移以及数据,比方对于CD,DVD,蓝光之类的最重要的核心条件就几点,
1,激光光盘拾取体系中有个1/4波长偏光片,仅仅对1/4波长偏振光起反应。
2,CD碟等各种光盘表面在透明聚碳酸酯覆盖下绝对纯净光滑,没有鼠标垫表面的纤维毛,也没有桌面的各种杂色块杂灰尘。没有任何其它杂物存在。(排除了其它所有可能的偏振源,和杂物堆有本质区别)
3,CD碟上的坑点严格遵循1/4波长的深度打出坑点信息,一次性刻录光盘的镜反射面和颜料面严格准寻1/4波长位置。反复擦写的碟片相变结晶态物质对1/4波长光束有调制偏振效果。
满足以上三个条件,所以各类光盘在激光下可以正常做精密伺服工作。这样就理解在杂物堆里工作的激光鼠标不属于精密伺服体系原理,磁带的各种杂七杂八的随机性变化跳动的干涉条纹回波更无法做任何事情(不仅仅是磁性造成激光偏振,还有很多因素哦)。
抛开激光,想用普通光学摄像机的话,那更是困难上的困难。
这样解释就可以理解了吧,哈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