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510142
威望14
金钱36470
交易诚信度18
主题66
帖子1555
注册时间2008-7-28
最后登录2024-5-21
高级会员
   
交易诚信度18
注册时间2008-7-28
|

楼主 |
发表于 2010-12-25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Bladelius让我重新认识了“欧博”
BladeliusTHOR MK2到位这么久,由于身在哈尔滨,始终没有开声。恰赶上圣诞节回来,于是随手将其接到“欧博”CD120linear和“世霸”ConcertinoDomus书架箱上,随手拿过一张林海的《流动的城市》(风潮TCD-5249)放入机器。
以往,“世霸”ConcertinoDomus一直与“欧博”CD120linear和“欧博”a100III linear接在一起,也就是放一些New Age或World Music听,轻轻松松的享受一些身心的舒缓,没有刻意地去辨别那些聆听的要素。可是今天的初一开声,我突然有了一点震动,怎么呢?我怎么发现林海的那架钢琴偏向右方呢?难道是BladeliusTHOR MK2的左右声道不平衡?不过不经意就能感受到的钢琴泛音的丰富和声音的饱满却也是以往未曾在“世霸”ConcertinoDomus上没有过的。
但是还是对钢琴偏向右方是否是因为BladeliusTHOR MK2的左右声道不平衡的担心多一些,换张人声试一试。从碟架上抽出刘紫玲的《唱东方2》(兰楚森FS-00A32)放入碟仓,选中第2轨“鼓浪屿之波”,音乐响起、过门、人声出现,呵呵,担心是多余的,刘小姐的嘴牢牢地定在两只音箱的正中间,那么肯定是林海在录制《流动的城市》时,钢琴的摆位是稍稍偏离正中央位置的,呵呵,心放下了。不过且慢,怎么音箱正中后方多出来很多以往未曾有过的信息,怎么回事,不会是机器的本底噪声吧?太可怕了,怎么回事?
切到下一曲,怎么类似本底噪声的那点声音消失了?还是不确信,接着换碟,上小提琴,弗莱德曼上场(RCA09026-61210-2 ERICK FRIEDMAN),第一曲“流浪者之歌”开播。咦,怎么不像记忆中的弗莱德曼了,以往的弗莱德曼很肆意、稍显放纵的呀?今天的琴声冷静了些、细腻了些、委婉了些,吉普赛人悲怆的情绪宣泄转为了发自内心的如泣如诉;而背景呢?似极几千米高的冰峰,纯净透明,哪里有本底噪声存在的痕迹?呵呵,我又错了,原来弗莱德曼是有内涵的——粗犷苍劲却是满含深情,原来BladeliusTHOR MK2是有内涵的——真实、透明兼且信息丰富。呵呵,好机器原来是这样的!
欲罢不能了吧?接着来。
试试男声。拣出两张碟——小刚《曾经吟唱》(晶音TM-743)、布仁巴雅尔《天边》(普罗艺术NMS-10099-2)。
一直最喜欢小刚《曾经吟唱》这张碟,尤喜其中的第9轨“雁南飞”,配乐简单但恰如其分,人声毫不突兀且与配器结合的恰到好处;对比起来,布仁巴雅尔《天边》在过往的器材播放中就显得配器稍嫌繁复,个别音轨的自然声加入稍显突兀了。那么今天听的结果又是如何呢?小刚依旧是那么动听,人声依旧是那么具有磁性,小刚还是那个小刚。接着来《天边》第9轨“呼伦贝尔大草原”,咦、咦?前一段的河流声、马嘶声、马蹄声、铃铛声、蒙古女人的长调,哪里有什么突兀的地方,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么;布仁巴雅尔的歌声从背景中不疾不徐地走出来,OK呀,这就是天籁的声音,这真是自然的声音,这才是真实的布仁巴雅尔么?!呵呵,我低估了这张碟的价值,原来这张碟的录制水准在《曾经吟唱》之上啊!原来,在BladeliusTHOR MK2到来前我犯的错误还不少呢?
抬头再看看出声的“家伙”们,呵呵,“欧博”CD120linear,我原来低估你了,你是源头的那个“家伙”,其实过去你没有扣留任何信息,原来是中间的传递者不够尽职尽责呀?原来你今天遇到了BladeliusTHOR MK2这个伙伴,才使得自己的英雄本色尽显无遗呀?!呵呵,这才是今天我发现的——我过去犯的最大的一个错误,在你身上犯的。
那么是不是还有很多错误呀?肯定会的,如果我把CD机再换上NAIM?换上Arcam?换上百宝士?换上Ayre?
[ 本帖最后由 简迷离 于 2010-12-25 22:3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