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375847
威望13
金钱17934
交易诚信度0
主题6
帖子1034
注册时间2007-1-23
最后登录2025-5-6
中级会员
  
交易诚信度0
注册时间2007-1-23
|
下面这篇感受我本发在其他论坛,贴在这里做一备案。
毕竟我的cello之路是从这里开始,一点一滴的感受都可以记录下来,以后看看或许会很有趣。[s:97]
我是linn cd12用家。在单独用cd12自己解码进入前级的时候,hifi因素是比较好的:音场深远,背景安静,定位清楚。但是cd12速度比较慢,高低频有一定妥协,听大曲目是不过瘾的,所以我系统常态是用cd12做转盘输入cello DAC,再从cello DAC 输入cello suite前级。但是这样一来,音场变浅了,背景不够静,大曲目的时候定位什么的比较一般。我经常想这是因为转盘和DAC之间所谓时差抖动之类造成的硬件问题,又或者是我器材背面是大幅玻璃造成的反射共振,应该不可解决,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这样的声音。
今天上午认真看了Rock版发的那篇《李哥谈hifi》。其实文章多年前我也看过,不过已经完全忘记了,所以当学习重新读一次。其中讲到,如果电源相位混乱,会造成音场浅,定位混乱嘈杂的情况。我心头一动,就想,会不会是我的系统当中也有相位错误的问题呢?正好,我前级suite是配合了一部cello palette的(调色板),其中有一个旋钮是调整相位,分成左180度/右180度/0/180度四个位置,其中最后180度一栏的作用,是把左右声道一起反向180度的意思。我记得就是两年前刚刚摆好器材的时候随便拧过一下,声音都没有认真试过。所以我打算晚上专门试试。
这次我用穆拉文斯基DG版的柴五来做调整依据,这个曲子第二乐章我比较熟。没有反向180度之前,第二乐章开始的低频是从两个音箱中一起涌出来,量比较大,接着的长号声音颗粒较粗,而且不是很拿得准吹奏的具体位置,再接下来的长笛声音有点“叫”。听到这里,我把palette旋钮调到180度反向,重新开始听……一开始的低频一出来,第一个感觉就是低频比刚才干净,深沉,但不够反向之前多,不够之前浮,然后发现这些低频基本就是从右声道下方出来的,我心里打了个突,那里确实是常规的低音大提琴的位置所在。低频慢慢地,柔和地,深沉地奏出,背景似乎更安静,更深,然后长号出来,明显就是在右后方长号组的位置,跟着的长笛十分婉转,完全不刺耳,接下来左边的弦乐器部跟进,十分清楚。我担心自己被自己暗示了,赶紧再把相位归0,重新听一次。再调到反向180度,听多一次,经过这四次比较,我可以十分确定,改变相位之后,效果是有明显提升的。原来长期存在的定位不准确,音场浅,背景嘈杂,高频有点硬等等小问题,都明显得到改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