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23569
威望144
金钱71019
交易诚信度1
主题16
帖子811
注册时间2001-11-21
最后登录2020-11-30
超级会员
     
极品音响特约嘉宾

交易诚信度1
注册时间2001-11-21
|
曾经为自己的MK LCR35系统配过不少AV功放和后级(前级是MC-8B)
总结下来:
1。宝丽音是不错的选择,A21,A51乃至老款HCA1000X3,HCA1206都比较配,空间表现尤好,但是中频同其它同级箱比取向是薄一些的。
2. NAD M25,T973,T773(合并)C916(桥接3声道 90WX3),要较宝丽音厚润,力度也雄厚,但分析力和瞬变要慢些,也是比较配MK的
3. 合并机中哈曼7300,745I,PIONEER AX10I都很配MK,更低型号推LCR系列不推荐。
4. 莱斯康CX-7,LX7一套西装配LCR35,HIFI各方面元素都很好,但好像缺乏些生动感和飘逸感,没有一种让人很兴奋的感觉,有种距离感。配S150会否有突破就未知了?
5.拜事通9BSST,目前最满意的配搭。密度,瞬变,力度和韵味都是以前为MK所试过后级之冠,比宝丽音A系还要高出两班,尤其是中频的密度和润泽感,弥补了MK这方面的不足。估计配S150也不弱吧。
6.配线: AQ,忠实线,超时空,KIMBER都合适,而且未必需要很高端型号,如AQ TYPE 6/8已经非常合适。
CARNAR 4F11S也可以,但过于直白,在较软调的空间会合适些。
目前自用的是由百线生兄用瑞士线材炮制的DIY喇叭线,感觉声音水平上远高于上述线材。
MK箱有遇强越强的特点(不是每种箱都有这个特性的啊!),对于AV我的观点是必须用大马拉小车合并机只能听到个大概,低端合并机更加是暴敛天物,高端的前后级(至少是要配多台后级)才让您知道它的庐山真面目。
原帖由 NOTHING 于 2007-7-26 08:36 发表
对于这个问题,偶以前也头痛了很久:[s:97]
1 左中右喇叭线应该要一致;
2 mk的设计(上半身+速度),注定不会很醇厚。。。。矛盾啊,呵呵。 但并不是说,换了器材,人就厚声了!看各个录制音轨和演员的声带而定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