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论坛

聆客音频
 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thomascd

磁带好听的又一原因,分享一下

  [复制链接]

86

主题

2601

帖子

16

威望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3-1-15
发表于 2024-9-27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对现代的DAC有什么误解吗?你说的这种问题在早期可能存在,但现在完全没有这样的说法了……

点评

高精度的DAC应该已经很好解决,但是否绝对解决不确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2-12 11:15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423

帖子

4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24-12-26
QQ
发表于 2025-2-11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提高模数转换时的位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2480

帖子

15

威望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2-5-24
 楼主| 发表于 2025-2-12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theurgy 发表于 2024-9-27 09:38
是不是对现代的DAC有什么误解吗?你说的这种问题在早期可能存在,但现在完全没有这样的说法了……

高精度的DAC应该已经很好解决,但是否绝对解决不确定

点评

请自行度娘“Sigma-Delta调制”  发表于 2025-2-13 18: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51

帖子

4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6-6-29
发表于 2025-2-12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在杞人忧天了,被那些外行忽悠了!,现代数字技术发展了40年,还是这样的话,早回到模拟时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2480

帖子

15

威望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2-5-24
 楼主| 发表于 2025-2-12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摘录一段关于1541的文章:

据马兰士首席设计师K.I.称谓TDAl541A为:“这枚芯片其实是近乎完美的设计,只要其余线路配合得好,比任何24bit晶片还要靓声。CD机重播余韵精细度不够是因其数码系统只是在一特定动态范围内工作,低过最低有效数位(LSB或LSD)和高过最高数位(MSB)的信号,都不能馈入数码系统内,因为低过LSB的信号无法推动解码器,正是余韵在中途猝然消失的原因,高过MSB的会使解码器出现与音乐无关的怪声及高频刺耳现象。TDAl54lA采用一个比较聪明的办法,在LSB上注入了2~3dB的噪声,作用是使最弱音信号的电平混合了噪声电平后提高了2~3dB,避免触及LSB的危险界限,令CD的余韵听起来更畅顺通透自然。”所以,笔者建议朋友们选择DAC时尽量选择使用PCM63、1702、1704之类芯片的DAC。
    当下决心更换自己所用的。DAC时,依然选用了TDAl541A。在开始设计时,选定的工作方式为经典的4倍取样电路。与SAA7220P/B搭配,在之前已对比过将TDAl541A工作在8倍取样与无数字滤波器的NOS方式下的音质表现,感觉还是4倍取样最好,8倍取样时的动态凌厉,音色稍显清丽;而NOS方式时,中低频醇厚,但高频却表现不佳,如设置模拟滤波电路的截止频率高,则高频显得稍硬,与中低频难于融合;如设置截止频率低时,虽然可以与中低频融合了,但又觉得分析力不足,最终,还是在4倍取样时音质最为平衡,全频过渡自然。

     我的意见不要迷信模拟,也自然不要迷信数码,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数码那么完美为什么还有各种不同的DAC, 不断的在进阶,音质还各不相同,为什么有的烧友并不喜欢最新的芯片而是迷恋老的芯片,迷恋R2R芯片,如果数码那么好为什么不用手机解决一切发烧音乐的问题?说实话我DVD的24比特96KHZ的音质我就不觉得比某些16比特CD机的好听。

点评

请讲解一下1比特的CD机又怎样?与多比特CD机比较,哪个更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2-12 20: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525

帖子

0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1
注册时间
2004-1-27
发表于 2025-2-12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thomascd 发表于 2023-5-22 12:06
由于磁带固有噪声,先把音乐电平提高一点,然后播放时衰减一点,这样就把音乐电平和磁带电平同时衰减,由 ...

但是前提是你的机器能比较好的回访磁带的高频信号,然而很不辛的是大多数使用普通磁头的机器做不到,然后一开dolby就发闷了,只能干瞪眼,用能较好回访高频的磁头及比较好的机器例如台式机才能开dolby也不失真
漫不经心最愉快,二话不说最爽快
香港弦声音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954

帖子

0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6-12-14
发表于 2025-2-12 20:10 来自家电论坛网手机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offee_bean 于 2025-2-12 20:25 编辑
天朝大奥 发表于 2023-6-7 17:14
用电脑做示波器44.1khz采样 10kHz就失真严重了,176khz才能正常

想当年飞利浦和Sony的CD格式之争要是飞 ...


这个格式之争纯属以讹传讹,飞利浦从来就没有提出过176kHz/14bit这种记录格式。他们打小算盘想用14bit到是真的,那是因为当时他们已经有14bit的DAC了,幸亏SONY明智地坚持16bit,否则CD规格比现在还要低。至于采样率,当时除了44.1k和44.056k之外别无其他选择,最后仅仅出于好记的原因选择了44.1k
既然已有14bit的DAC,那自然不能浪费了,飞利浦的工程师采用4倍超采样技术弥补比特数的不足,首批上市的机器就装备了4倍超采样。以上就是真相。
网上那篇科普176k/14bit格式之争的文章我也看过,大概是贴主将4倍超采样后的176.4kHz脑补为记录格式了。然后就一传十十传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44

帖子

0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24-4-22
发表于 2025-2-12 20:32 来自家电论坛网手机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thomascd 发表于 2025-2-12 13:56
摘录一段关于1541的文章:

据马兰士首席设计师K.I.称谓TDAl541A为:“这枚芯片其实是近乎完美的设计, ...

请讲解一下1比特的CD机又怎样?与多比特CD机比较,哪个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2480

帖子

15

威望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2-5-24
 楼主| 发表于 2025-2-13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d6x 发表于 2023-11-2 13:42
听听钢琴去,就知道卡座先天残疾,没一个能听的。学钢琴的都知道,数字音乐开始才让人听到了真正钢琴应有 ...

钢琴声对磁带机抖晃率要求较高,但如果抖晃率在0.1%左右或一下,就听不到颤动了,而只要不是太次或状态不好的卡座,基本都能达到这种规格,收录机或随身听要差些,但好的机器也能轻易达到0.1%以下。而有追求的卡友对抖晃率甚至达到0.02-0.04%, 这就稳如老狗了

点评

直接用无损转录到DAT上,一台天龙的DTR-80P DAT随身听作保姆机就好了,完全无视抖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2-14 12: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193

帖子

1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5-2-12
发表于 2025-2-14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thomascd 发表于 2025-2-13 10:07
钢琴声对磁带机抖晃率要求较高,但如果抖晃率在0.1%左右或一下,就听不到颤动了,而只要不是太次或状态不 ...

直接用无损转录到DAT上,一台天龙的DTR-80P DAT随身听作保姆机就好了,完全无视抖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50

帖子

3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8-2-17
发表于 2025-2-15 08:10 来自家电论坛网手机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chopin 发表于 2023-11-2 12:48
从来没有觉得卡带好听:底噪大,失真大,频响差...
只是当时受物质条件限制,无奈地选择

还有那抖晃,对时序敏感的环境,如此高的抖晃是不可接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44

帖子

0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24-4-22
发表于 2025-2-15 10:12 来自家电论坛网手机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买过几本郑国川编写的书,里面讲胆机声音之所以讨人喜欢,是输出变压器的功劳,并不是胆的功劳。受此启发,磁带机声音之所以讨人喜欢,我认为也是磁头与磁带功劳。磁头本质就是变压器,它里面是线圈,与磁带产生磁力反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活动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手机版|客服: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 QQ:895456697|广告合作|账号注销|家电联盟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207号 ( 京ICP证041102号,京ICP备09075138号-9 )

GMT+8, 2025-5-10 04:42 , Processed in 0.104062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