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1275536
威望2
金钱10798
交易诚信度0
主题100
帖子4089
注册时间2015-6-13
最后登录2025-5-15
中级会员
  
交易诚信度0
注册时间2015-6-13
|
嗯,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
解析是发声单元的基本标准,比如早期单元达到的频响是20HZ-20KHZ,中期能达到5HZ-30KHZ,后期能上到3-8000KHZ,这是生产单元时就决定了的,不管这个单元用什么壳,木也好,塑料也好,它的解析不会变。
有了单元的解析后,通过耳机腔体的构造,来确定声音的定位,层次,分离,这是耳机的构造决定的,最常见的例子是封闭构造通常不如开放的好,因为封闭的构造让声波不能自然散发,在腔体内多重反射造成混乱,常说的山洞音就是之一。
确定了构造以后,还有耳棉和滤网,属于后期调音,最常见的例子就是高密加厚的海棉滤网让声音变糊,但是不刺耳,低密滤网让声音清晰,但高频刺耳。
还有音色,属于声音曲线,通常和振膜有关,比如CD3000的生物振膜就偏娇,CD950的金钢石振膜音色偏硬,某些铝振膜的音色偏亮,纸盆振膜偏软等等。
所以在我认为,耳机的整体素质,是由单元的标准+振膜的音色+耳机腔体的构造+耳棉等后期调音共同构成的,并不是解析高了就等于素质高,我们试想一下,拿CD3000的单元出来直接听,没有腔体没有耳棉,还能听得到什么定位分离吗?不可能的吧。
我再说下动铁或是圈铁听磁带的问题,磁带素质并没有不高,但是我们听到的并不是磁带的声音,而是磁带+放大电路的声音。
磁带机的放大电路是什么水准就不用说了吧,一台磁带随身听的发售价才几个钱,主要的技术都放在怎么读带更精准上了,放大电路才投入多少成本?有两百块没有都不知道。
再想想我们现在的耳放,动不动就上千上万,你拿几千块的耳塞插在百来块的耳放上听,能不说素质低吗?
磁带机真正的水平应该是开盘机+耳放,你拿什么动铁都不会觉得素质低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