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家电论坛,众多有奖活动等你来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mentsm 于 2017-12-17 22:41 编辑
.........................................
11月3日的发帖“扔的扔、送的送………”已告一段落了,首先向ID潮吹大帝和ID yzmsh两位卡友道个歉,虽然我们之间的没有激烈的语言冲突,但我在回复中使用了“少年”、“同学”、“打脸”、“秀智商”等可能令两位感到不快的字眼。还有部分热情的跟贴,本人在此表示感谢。
楼主只是闲着没事,随手发个磁带图帖,理想的状态是将话题带入到各位卡友一起讨论各自手中的磁带来源、使用情况、磁带类型等等的氛围,真心不想过多谈及个人隐私之事,yzmsh卡友用正向判断最早在16楼的跟贴中就提到:楼主是在日本的嘛?我没有正面回复正是基于上面的理由;再后面还有卡友让楼主一定要晒晒当时录这些磁带时用的设备,本人没应答也是基于前述理由。其实对于帖子前段部分的质疑,本人在30楼、33楼和35楼给出了相应的信息,只要对那个特殊时代有点记忆,应该不至于很快就将跟贴回帖的节奏带入到“楼主不诚实、楼主忽悠、一看就是海淘的、淘宝的洋垃圾”等等的氛围中。
尽管楼主在努力避免涉及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做相应跟贴,但情形还是一边倒的呈否定式。不过,大部分卡友的否定都很委婉、是根据自身的亲身经历做出的,有根有据,楼主觉得都是良性的讨论,说明卡友的整体素质很高。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楼主是多么的奇葩,奇葩到有人在94楼怀疑自己的48年人生是否痴活了!!奇葩到楼主已经给出了那个年代的机器和能与之对应的磁带的图片,还是有卡友用一种含蓄的口吻,比如“照片里的机器支持杜比C?恕我无知”、“不知道楼主认真的听过了其中的几盘带子呢?从头到尾”来质疑。想想也是,你这个中国人怎么可能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拥有绝大多数其他国人买不起的带子呢?而即使你是极少极少部分有钱人,也几乎没可能买到这些带子,更不可思议的是那些带子上录的音乐类型又是绝大多数中国人认为的“都是什么鬼啊”的东东,怎么不是邓丽君、张小英、尤雅、刘文正、徐小凤、保尔莫里亚和詹姆斯拉斯特呢?你这个家伙被“不诚实、忽悠”、被“淘宝洋垃圾”、被“认真听过几盘?”纯属活该,而且在众人一再要求楼主谈谈获得这些带子的途径、谈谈这些带子录音经历、晒晒当时录音所用的设备时,楼主还“羞羞答答、闪烁其词”,坚持不“晒晒”,的原则,所以楼主被“不诚实、忽悠、淘宝洋垃圾”完全是咎由自取。
然,尽管大家同处网络虚拟世界,你不见我我不见你,但被冠以“不诚实、忽悠、洋垃圾”的帽子总是一件不舒服的事,所以楼主在叔可忍婶不可忍的情况下放弃了“不晒晒”的原则,从124楼开始贴出了几组年代照,并开另一贴《一台A9D的悲催命运》来怀念录制主帖中大部分磁带的功臣。
这里顺便提一下ID叫zm690415的卡友,在67楼用了比正常大几倍的字:“你的德性和那位XX说明书很像,我等着被你打脸。记住,我们讨论的是-你说这些带子都是你当年(远早于2002年,看带子上的记录,有几盘是八几年左右)自己买来自己录制的”
我想问问zm690415,“XX说明书”是什么德性? 这个“德性”是否在本论坛到了人神共愤、像过街老鼠人人都可以打的程度了? 是不是只要被冠以“像XX说明书的德性”的就被可以成为你任意嘲弄的对象??
“XX说明书”应该指的是卡友“全中文说明书”,在我记忆中zm690415与“全中文说明书”为一种原版带的属性在2015年中进行过为时比较长的激烈的争论(包括在老卡坛,690415基本通篇红字、大字报),尽管“全中文说明书”用了很多常人很难找到的资料,但结论还是错了,被迫落荒而逃。按理“zm690415”在大获全胜后也该消停了,但我注意到在随后近两年时间里,就在“全中文说明书”根本没有参与的情况下,zm690415还是很多次在相关帖子的借机嘲弄,就像本帖的67楼那样,这种行为很龌龊。我想“全中文说明书”卡友不可能从没有看到过zm690415如此卑劣的发言,只是不想与其纠缠罢了。另外,总感觉zm690415卡友的发言风格与众不同,只要是存在不同见解的讨论贴,zm690415总喜欢在自以为稳操胜券时,以居高临下之态势给对手致命一击。就如本帖,在卡友们的一致否定、特别是5pro卡友和yamsh卡友的有理有据发言后,690415一定嗅到了什么,自认为该是一击致命的时候了,便有了67楼的“大字报”。在另一贴《AR-X实力碾压MA-XG》帖子中,zm690415面对ID音箱盟主的卡友—— “就你这种自大的心态,其实就是狂妄无知,看你ID ,动不动盟主,和家电HIFI论坛那位啥至尊的都比有得一比了”,真是与2015年的《磁带属性一争》如出一辙,尽管ID音箱盟主用到很多磁带的相关知识(金属磁粉、二类金属带等),但结论还是错了,遭到了zm690415的居高临下的致命一击。
不同意见的讨论可以参杂一点不过分的“嘻言”,完全没必进入你死我活的状态。
这个帖子十天之前就写了,到今天下午为止修改了好几次,又几次搁下,因为涉及个别人并想给个别人留点颜面,想想还是算了。但几分钟前看了个别人又在《送、扔、一小撮》的145、146楼里“义正词严”了,我真不知道他哪里来的自信,居然还谈国外的情况,有时间再将修改掉的关于个别人的部分补充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