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135788
威望0
金钱11549
交易诚信度0
主题24
帖子258
注册时间2005-4-12
最后登录2024-9-22
初级会员
 
交易诚信度0
注册时间2005-4-12
|
90年代最好的消闲就是逛书店的音象柜台。7.9一盘的引进版, 声音过得去。音质最好的当然是宝丽金的原版带,从内到外都彰显正品的气质(一拿上手就知道了)。 外国原版进口磁带也属于这类。 后来去北京上学在五道口买过打口带, 音质也不错。暮春时节, 找个闲适的下午去北大外面的书店翻书买录音带在记忆中也是很好的享受。
在广州这边, 很多轻人都是自己“点录”歌曲的, 那时街头有些专门代客录音的铺头, 设备都是进口的(当时流得一地口水), 音源有大碟(黑胶)和cd。空白带须自带或在店里买, 基本上都是tdk d或索尼ef一类,他们不接受国产空白带, 因为质量太差。录音费记得好像是点录10元一盘, 专辑便宜些, 空白带费用另算。 一盘带子录好的总价格在16~20左右。 如果音源是cd价格贵些, 黑胶就便宜些。 一般默认cd音源, 如果某首歌没有cd他们会告诉你用黑胶录(会先征得你的同意)。 这些铺头也录一些当季的热销金曲做成专辑出售, 这种比点录便宜些。 例如,每年的十大劲歌金曲。
92~93年翻版cd开始出现。 我记得最早在海印, 基本上都是发烧碟,价格在三十左右,质量比较好。 后来开始有流行歌, 价格降到25。 再后来就是10块了。 有了cd, 磁带退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