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368064
威望10
金钱113805
交易诚信度16
主题261
帖子5266
注册时间2007-1-13
最后登录2025-5-2
高级会员
   
交易诚信度16
注册时间2007-1-13
|
我插个嘴,本人菜鸟一只,仅供参考,SL600的高阻尼特性,功放最好是有足够的功率储备和大电流能力和巧劲不能光大力不活泼,不然,遇到音乐中间一些低电平的信号,一般的功放恐怕就推不好了,
再就是我推荐你尝试一下子松下的超A类,音色很平常,但是性能上是可以的,松下超A线路具有纯A类的推动力,但效率极高损耗小失真极低,仔细看一下所有松下超A线路的功放(中高档次),我发现他们的特点都是功率最大只有100w不到,一般都是60W左右,这也说明松下的超A类不是忽悠人的技术,松下还倡导虚拟电池供电和纯直流前级,强调的都是低失真,无负反馈,推力超强,至于音色,速度什么的,就很一般了。建议买个500元以下的玩一玩,先推正常再说
下面引用松下功放介绍说明里的一句话,我觉得正好适合SL600的特性和推动难点。忠实于输入信号的控制电压这句话看着平常,一般的功放要做到这点成本高,这也是为什么SL600不好推的原因,SL600效率低,应该通过现象看本质,SL600为何设计的效率那么低?这恐怕要从听感上来分析了,简单的说,SL600追求准确,平衡,纯净的声音,当然做到这些并不很难,SL600除了具备这些素质,它还追求“真实”因为自然界的任何声音都不是毫无变化的,也就是说,自然界的声响是具有活性的,据个例子数字音频和模拟音频的听感,数字技术在录音采样的时候,因为需要格式化全部声音变为数字,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保留什么去掉什么(去掉是因为想保留大数据量,CD技术的容量格式无法满足,所以需要去掉一些通常认为听不到的一些细节)实际上数字技术犯了一个错误,数字音频只是听感干净,好处理,便于保存,但他过于夜郎自大,认为自然界的东西是可以量化的,是可以全部用数字记录下来的,可实际上呢,数字音频听感很不连贯,因为少了很多微弱信号,听起来不自然,高级音响都在努力地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为何低价器材有数码声,听起来刺耳,而高档器材用一些手段软化声音,使听感“自然”这是一个无极的东西,百变龙SL600也不例外,他在满足了各种技术指标之后,诉求活生感,自然感,这就使得他的效率要低,要用高阻尼,低效率来软化声音,使之具有自然的音质特征,我觉得用手拍豆腐来比喻很恰当,手施给豆腐一个力,豆腐会动,担不是手拿开就不动了,还需要颤几下,这个特点放在听感上,会使声音变活,变得不再有数码声的僵硬感。因为就算你说同一句话,这句话的音量大小都不是恒定不变的,但是你把这句话录下来放一遍,就会觉得这是录音机的声音,大脑很精密,能分辨自然的声响和机器量化的声音,就这么一个道理,所以,想要控制“豆腐”是很难的,不能没有力度,又不能力度过大,把豆腐拍扁了,拍到极限(推到极限声音就太满,会发死)但又不能力量太小,太小了的话,一些细微动作难以在豆腐上面体现。这就是我对SL600的一点看法和心得。
松下功放说明部分:此电压控制放大器是摆脱目前的供应负担,要忠实于输入信号的控制电压,电流的放大器驱动电流供应,以推动扬声器已被排除的不利影响,如改变扬声器阻抗
[ 本帖最后由 mingzezone 于 2009-5-5 00:2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