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554650
威望0
金钱9598
交易诚信度2
主题2
帖子134
注册时间2008-12-24
最后登录2016-9-4
初级会员
 
交易诚信度2
注册时间2008-12-24
|
AURUM CAMTUS V6F 試聽報告
這樣寫不知是否會讓人錯覺以為我是專業槍手呢?
一直想寫這對喇叭的試聽報告,但一來實在太忙,主要是貼圖很煩;二是有意想再拖一拖,怕自己被“SA”(對不起,不懂打這字)眼嬌所迷惑。所以,一拖再拖。
前周六,忽然又醒悟我的喇叭線可是雙線,可玩SINGLE BI-WIRE(不知國內如何翻,應是單出雙入。這種接法的魅力,我在之前的一對KEF 35.2及JM-LAB 816S上已領教過。尤其我這對喇叭線,說起來還有一段趣事:
線是一位網友自已代理的,名叫SHUMANN,號稱單晶銅。送給我試時,一接上,已將我的STRAIGHT WIRE SUPER QUAD(用德國敏力銀蕉插,一對線價值約1400HKD, 2002年價)擊倒。更通透、寧靜。當時即以2000大洋(HKD)買下。該線每條線有八股獨立PVC管包裹的線,每股又由十幾條細線組成。在雙線接法時,可自行決定幾股接往高音單元,幾股接往低音單元。我之前玩過的單出雙入喇叭線都是每組四股。大家可能都知道,高音單元只需要很小的單流,就足夠;但低音單元郤需要很大的電流。有專家認為低音單元造成的反電動勢對高音單元有影響。就我個人使用的經驗,單出雙入接法是比普通接法更通透、寧靜。我試過二股接往高音,六股接往低音時,最平衡。最好笑是,每條線是紅點兩條絞在一起,沒有屏蔽層。網友說先試聽,若有意買,再正式交我一條有屏蔽包覆的成品線。結果,送來的成品線聲意明顯走樣,暗、悶,初時以為是未煲透,但網友記已煲足了,我用了好長一段時間仍無改善,網友不相信,取回原來試聽的半成品線對比,一接上,半成品線明顯開闊、通透,網友也莫明其妙。
話說回來,按上法重新接後,放上童麗的《零時十分》試聽,見鬼,怎麼以前沒注意童麗啍長音時,是用顫音唱出的(像男歌手唱歌時,明顯看到喉節上下急速顫動)。現在聽得是那麼明顯,清晰!當下,大喜過望,放上台灣第十六屆音響展的唱片,那段聖桑的《骷髏之舞》,讓我聽得眉飛色舞。
自從買了這對V6F,鋼琴碟買多了,交響樂買多了。因為,現在才明白甚麼是“重量感”。我能分得出那是STAINWAY 鋼琴,那是YAMAHA鋼琴,一點也不夸張。這對喇叭最突出的特點是音場再現能力強,音場寬潤、結像清晰,讓人有“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另一特點是有重量感,播管弦樂、鋼琴特別好聽。一位不相識的老燒友看到我在香港review33.com貼的金瑯喇叭同好會後,打電話給我說,他用CELLO的前後級推月亮河,難以置信國產的喇只可達到這水平。他的聽感是“特別真!”(未完,待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