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53771
威望56
金钱19585
交易诚信度2
主题4
帖子280
注册时间2003-11-27
最后登录2023-4-4
特级会员
    
交易诚信度2
注册时间2003-11-27
|

楼主 |
发表于 2006-5-25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线,很多朋友都怂恿我玩线。他们觉得线材大有讲究,有的认为换线如同换器材,甚至线材可以令系统起死回生。
我觉得,任何线材都是串联在系统中,一定会对系统产生影响,一定会对系统的音色、速度、频率还原和响应等等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问题是你喜欢不喜欢这种变化而已。
线材毕竟是配角,如果系统本身有问题,你不要指望换线材后能够使系统起死回生,这是不可能的事(MISSION IMPOSSIBLE)。而买线材更是令人头痛的事。在把线材连接到你系统开声之前,你永远也无法知道这根线材会带来怎样的后果。看着这些价格不菲的线材,实在是下不了决心掏钱。
最好的办法是 - 把系统调试到差不多后,借线材来试听,好就付钱,不好就还线。因此,在我目前的系统里,还没有一根发烧友看的上眼的线。
此外,在朋友当中,有的喜欢平衡接法,有的喜欢单端接法。对我来说,怎样接都无所谓,只要自己喜欢就行。我通常是两种接法都接,想听哪种,就听那种。感觉是 - 平衡接法音场宽阔,单端接法聚焦准确。
在朋友当中,以喜欢RCA接法的为多。他们当中有的人甚至对平衡接法嗤之以鼻。但是当器材之间相距稍远时(如果超过1,5米时),RCA的接法就有了限制。用平衡接法吧,有的器材却没有平衡输入、输出端。只能一端用CANON头,一端用RCA的头。
再说回平衡接法吧。第一先要看清楚它的接法是美国接法还是欧洲(日本)接法。两者接法的唯一差别是热端和冷端正好反一反(美国2是热端,3是冷端;欧洲和日本反一反)。
其次,为了防止接地线在器材中地连接造成具有小电阻的回路而产生交流哼声,还要考虑屏蔽层的接法。有的人喜欢把接前级输出一端的接地屏蔽层开路(如范登豪),有的喜欢把接后级输入端的屏蔽层开路(如EPOS兄);有的却把两端屏蔽层都接上(如STRIGHTWIRE)。究竟哪一种是最适合的呢?
再说长度吧。有人说RCA接法最好的长度是1米,最长不应该超过1。2米。可是我用同样的线做了一对1米和一对1。5米的信号线,试听下来,却听不出差别。至于平衡线,在网站上面查询,一般最长的都是两米长,但是有的网站可以订购100英尺长的。按照理论来说,平衡接法的优点就是共模抑止效果好。这样,线材再长,所受外界的干扰会相互抵消。但是,长度相差悬殊的平衡线,在实际试听时,效果也相同吗?
再想下去,就更复杂了。使用铜线还是银线?两端接头的要求?焊锡是否一定要用含银焊锡?那些用电池提高电位的线材原理?。。。。。。。
最后我明白,如果只是想,或听别人说,但不去试验,那么我最终不是变成一个笨蛋,就是变成一个疯子 - 我必需做点什么!
实际上,我现在的情况也提供了试验的理由: 具有平衡输入、输出的器材增加了。边上的器材架和前面的器材架距离较远,也就是说必需考虑用长喇叭线加短信号线的方法,还是长信号线加短喇叭线的方式。。。。。
准备工作开始了。我买了几十个没有人看的上眼的几元钱一个的RCA和CANON接插件,又买了几十个NUETRIK的RCA和CANON插头;买了几十米3元钱、五元钱一米的信号线,也买了几十元一米的PROCO、CANARE和镀银的QED信号线,以及几十米CANARE 喇叭线、几十米4平方毫米的华敏喇叭线、几十米STRIGHTWIRE喇叭线。。。。。
把三台JC-1、一台2000P和一台V6I, 总共五台功放从右面的器材架里搬出来,放到前面去;把C-2800、390S、9000EP、PROJECT 转盘和CELLO ONE MEGA等等全部搬到右面的器材架。然后坐在工作室里一根线、一根线的焊好、量好,在系统里面接好。像呆子一样地坐在皇帝位上,每换一根线,反复播放人声、弦乐、爵士、交响和爆棚等熟悉的同一片断,再试验另外一根线。。。。。
唉,发烧真TMD累!(对不起,说了句粗口)。那些天,做梦都在说:“接线,我要接线。。。” |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