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论坛

聆客音频
 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北美之声
麦尼塔4K蓝光机
高清先生8K
楼主: 李榜

[其它] 唱片鉴赏与随想……

[复制链接]

105

主题

7860

帖子

399

威望

版主

Rank: 10

优秀斑竹奖

交易诚信度
13
注册时间
2005-2-10
发表于 2013-12-31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8k影音专家 多珀doopoo
{: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7860

帖子

399

威望

版主

Rank: 10

优秀斑竹奖

交易诚信度
13
注册时间
2005-2-10
发表于 2014-1-1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不知道是否喜欢欧美爵士、乡村类型的音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355

帖子

16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2
注册时间
2007-6-28
 楼主| 发表于 2014-1-1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音联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355

帖子

16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2
注册时间
2007-6-28
 楼主| 发表于 2014-1-2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榜 于 2014-1-2 21:48 编辑

阿卡多版本罗西尼弦乐奏鸣曲--.JPG
《唱片鉴赏与随想……罗西尼-弦乐奏鸣曲全集》
       帕格尼尼,1782年生于热那亚,是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被认为是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小提琴家。他精湛的技艺,他对小提琴演奏技巧的发展,对于有志于任何乐器的演奏家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他最初从父学习。自1810年起,他以小提琴大师的身份出访,首先在意大利,1828年起去国外巡回演出,所到之处无不引起轰动。他生前曾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但从不对外发表公布,只供他自己演出之用;他长得尖嘴猴腮、骨瘦如柴;但他的演奏技巧无与伦比,常常令人叹为观止。
       在帕格尼尼生前荣耀显赫的同时,人们也开始在议论有关他那无与伦比的演奏绝技是得到了魔鬼的相助,以至于在他1840年病逝于法国尼斯后,他的家乡——意大利教会曾拒绝他的灵柩回国安葬。或许是上天也看不过眼了,他的遗骨最终还是被允许得以回到他的家乡安葬了,但这已是在帕格尼尼谢世近一个世纪之后的事了。
       这个世界虽大,但常常有太多相似的地方。人如果长得太漂亮——红颜薄命!人如果生得太有才华——遭人非议!这在东西方的文明发展史中好像也是一脉相承的。帕格尼尼生前为他数以万计的观众奉献了自己的一切;而在他死后,还是这些人却把他拒之于千里之外。悲哉!人类就是这样一种怪异的动物,有时真的很不地道啊!
       这六首小提琴协奏曲首首优美动听,由世界著名的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家阿卡多担任小提琴独奏,他那毫无瑕疵的演奏技巧再次得以展露无遗。
       他演奏使用的是一把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价值几百万美元的意大利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

帖子

0

威望

新手上路

Rank: 1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3-10-9
发表于 2014-1-2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噢,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355

帖子

16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2
注册时间
2007-6-28
 楼主| 发表于 2014-1-3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榜 于 2014-1-3 11:30 编辑

中国民歌《瞧情郎》--.JPG
《唱片鉴赏与随想……中国民歌-瞧情郎》
       说实在的,在我个人的唱片柜中是找不到多少张录有中国民乐的CD唱片的,并不是我不“爱国”,或者说“崇洋媚外”的光去听一些西洋音乐,而是民乐唱片的录音水准实在是不敢恭维。本来民族乐器的基本音调就比较靠上,即中高频的能量感比较突出和强调,再加上录音观念与录音技术都比较落后等因素,所以,那些录有民乐的唱片总是给人以非常嘈杂、中高频尖利生硬、不耐久听的感觉,基于此,很多音响发烧友或音乐爱好者不是没有那个“性子”把一张民乐唱片从头到尾的给听完,而是因为那太难了——耳朵根本就受不了那个“洋罪”。
       我在深圳的一个朋友黄振成先生,也是过去与我在同一家音响公司的同事,他手上有两张“文凭”:一张是电子专业学校毕业的大学文凭;另一张则是某市古琴专业班的毕业生。至今,他对古琴的学习、演奏以及拜师钻研等工作从来也没有停止过。也许是后者对他的思想与心灵所起的影响和作用更大一些的缘故吧,他平时基本上都是用“民乐”唱片来对音响器材进行“校声”的。刚开始,他的这一做法让我很不习惯,因为除了他以外,真的,至今我还没有见到过第二个主要以“民乐”来对音响器材进行校声的人;用古典音乐对音响器材进行校声,或许这是全世界音响业界的一个主流做法吧。不过我也可以看得出,他对民乐的那份投入和热爱确实是发自内心的,毫无做作之感。
       也许是他对民乐的那份执着和狂热让我感动了,也许是基于他毕竟是民乐方面的“专家”的缘故,又或许是我也想借助于他来调整或改变一下我对民乐唱片的一些看法或成见吧,一日,我对他说:请您帮我推荐三到五张您认为是最经典的民乐唱片,要求:一旋律要美,二录音要棒,三内容要好的。其实,我说“三到五张”,是因为我对此原本是不抱什么太大希望的,无非也就是想尝试一下而已。
       两天以后,他给我列了一个清单,其中就包含着这一张《瞧情郎》唱片。说来他还真不愧是搞民乐出身的,他帮我推荐的这几张唱片在当时还都“断货”了,随后我用了将近四个月的时间才把这几张唱片给买齐的。他说:其实这几张唱片从上市至今,这么多年了一直都是这样的,经常是被卖断货的。唱片店进多少货就能卖出去多少货,从来就没有“压”过货的。
       在这之前,我一直都认为弦乐的声音是最娇艳迷人的,她总能让听者陶醉在梦幻般一样的旋律之中而不能自拔。然而,当我听过《瞧情郎》这张唱片以后,我则要收回我过去曾经说过的这些话了。
       以前我也经常听古典音乐中的一些合唱曲目,包括宗教音乐、歌剧,还有童声合唱等等,的确,这些合唱音乐都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每一次的聆听,几乎都能让我感动和陶醉得忘乎所以然;而合唱音乐中的一些东西,比如那种特殊的人声音色,那种壮观的气势和规模感,那种迷人的感染力与震撼力,则是其它的音乐表现形式所不具有的,也是无法比拟的。然而,自从聆听过这张《瞧情郎》唱片以后我才恍然发现,原来我们中国民族音乐的合唱歌曲也是这般的娇艳、动情、抚慰和悠扬。无论是男、女声的领唱,还是男、女声部的合唱,尤其是女高音合唱声部的音色竟是那么的甜美、水灵、飘逸和性感,真可以用“迷死人”来形容也不失为过,我甚至认为,其女高音合唱声部音色的感人与迷人程度已在弦乐音色的表现之上了;同时,我还惊喜地发现,与西洋的合唱音乐相比,《瞧情郎》明显得多出了一份抒情和娇美,这也是在我所听过的一些国外合唱音乐中所从来没有感受过的。
       深圳有一位很资深的“音响鉴赏家”欧阳为立先生,他曾经用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对我说过:判断音响器材或搭配是否好声的“标准”是,同样的一张CD唱片,假如我们用这一套音响器材或搭配去听时,它能让我们身上起“鸡皮疙瘩”,即像触了电一样的、有“一麻一麻”的感觉时,毫无疑问,这就是好器材或好搭配。
       我认为:“激情”是依靠人们不断地去“创造或激发”才会有的。基于此,这种“鸡皮疙瘩”是不会那么容易就在人们身上起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阅历的增长,这种起“鸡皮疙瘩”的情况或现象就更是难得会出现了!
       只要您的音响器材档次够高班,或器材的搭配调校到位,我想,在您听这张《瞧情郎》唱片的时候,一定也会与我一样,其整个周身都会被那娇美性感的声音给激发的“一麻一麻”的。假如这种“激情”没有出现,我认为,问题要么是出在音响器材或搭配上,要么就是出在听者的音乐素养或耳力上。
       正是由于《瞧情郎》这张唱片的介入,从此使我改变了对中国民乐唱片的一些看法和成见,也使我加入了不断地购买与欣赏中国民乐唱片的行列之中。虽然我的中国民乐唱片目前已经“增加”了不少,不过它在我的整个唱片收藏中所占的比例还是比较小的。然而令人欣慰的是,这些为数不多的中国民乐唱片,却都是在我的音响系统上“上机率”最高的唱片之一,尤其是这张《瞧情郎》更是如此。而《瞧情郎》这张唱片所独有的、能激发我周身“一麻一麻”的特殊功效,更使得我对它是爱恋有加。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香港弦声音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355

帖子

16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2
注册时间
2007-6-28
 楼主| 发表于 2014-1-4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榜 于 2014-1-4 20:23 编辑

《奚秀兰经典金典18首第二集》--.JPG
《唱片鉴赏与随想……奚秀兰经典金曲18首》
       记得三、四年前(1998年),深圳福田区教育局的张奋成老师曾在他的听音室对我说:最近买了两张崔岩光的CD唱片,很贵的,大概一百六、七十元钱一张,我听过以后觉得非常好,无论是演唱还是录音都堪称是一流的。随后我们便一起欣赏这两张“靓碟”……
       由于崔岩光所演唱的一些歌曲都曾经是奚秀兰以前“首唱”的、或者是“唱红”的歌曲,基于此,我提议把奚秀兰的唱片也拿出来与崔岩光的唱片同场去做一个试听比较……之后我们又在一起进行了试听心得的交流。
       作为一名专业歌手,崔岩光的歌唱功底与演唱技巧是非常好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我认为崔岩光最大的问题是:她的演唱始终都进入不了歌曲的“角色”之中。以“天涯歌女”和“月圆花好”这两首歌曲为例,听崔岩光的演唱,那种感觉始终都是飘浮在“上面”的,沉不下去。也即,她的演唱感情与歌词内涵很难融为一体,我们可能会说:“这声音真美”!但您却很难与这种“声音”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再来听奚秀兰的演唱,一下子就把我们的整个身心给带入到歌曲内涵所要表达的意境中去了,使听者与歌者很容易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换一种方式去讲:崔岩光就像是一位穿戴华丽、养尊处优的贵夫人,手中却拿着一块“烤红薯”在吃——根本就不是那回事,明显是在做秀;而在奚秀兰那里我们就能明显地感觉到她非常质朴贤淑的一面。
       现在来谈这个事情,不由得又使我想起了前段时间(2002年5月)中央第三套有一个专题节目,当时正在对故事片《柳堡的故事》中“九九艳阳天”歌曲的曲作者高如星女士进行采访,这首歌曲在五、六十年代是非常出名的,用高如星女士的话讲:很多人正是通过“九九艳阳天”这首歌曲才知道还有这么一部《柳堡的故事》的故事片的。
       过去,每次听由我国著名歌唱家张振富与耿莲凤所演唱的这首歌曲,都让我为之感动和陶醉。而当这次的专题采访行将结束之际,由大陆著名的“歌星”屠洪刚也即高如星的儿子来演唱这首歌曲——天哪!幸亏我早已是无数次地欣赏过了这首非常动听和迷人的歌曲了,否则,要是让屠洪刚作为这首歌曲的“首唱”,或许我真得要怀疑那个年代的人们其审美能力是否有问题——他唱出来的这首歌曲那里还有什么“美”可言呢?!好在屠洪刚自己也很知趣,并非常谦虚地说道:我真没有想到这首歌曲这么难唱啊!
       一位伟人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曾经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也即搞艺术工作的人需要到基层下面多去体验生活,有了生活根基的艺术,它才会有思想、有灵性,也才会有感染力,我们也才能会与这样的艺术产生共鸣;否则,没有思想、没有灵性、没有感染力的“艺术”,充其量也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美人或工匠而已。
       说句心里话,现在歌坛上的“工匠”是有点太多了……;而那些有感染力的艺术家,真的,则又显得是太少了……
       奚秀兰的歌听起来非常的“飘柔舒缓”,可以说,这种特征是贯穿在她的每一首歌曲里面的。她唱“天涯歌女”、“月圆花好”及“绣荷包”这样的抒情歌曲时是那样的轻柔漫妙;而像“阿里山之歌”这样一些原本是比较激昂慷慨、粗犷豪放的歌曲,经由她唱来,竟也会变得是如此细腻甜美、柔情似水,别有一番滋味。也即,任何形式的歌曲只要经奚秀兰一唱,都会“染”上她独有的“味道”。这是一种什么“味道”呢?简单地说就是这种声音非常得“养人”!所谓“养人”即“补品”也!身体好的时候可以用,身体不好的时候更应该拿来用;心情好的时候听起来会眉飞色舞,心情不好的时候去听倒还可以化解心中的郁闷。它的这种“特质”,很有点像发烧友常说的“传统英国声”的感觉。
       “传统英国声”即指人们对于九十年代以前,英国一些颇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音响器材、其声音风格走向的一个大致称谓,这其中又当属经典的BBC LS3/5A音箱最具有代表性。曾几何时,这种毫无“棱角尖刺”、“淳厚朴实”的“传统英国声”,不知征服了多少发烧友和音乐迷,给无数个家庭、情侣带来了幸福美好的生活激情与浪漫回忆,也使得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成为音响市场上颇为主流与时尚的不二选择。可惜啊!可惜!随着人们音响文化素养的提高,“专家和学者”的大量涌现,人们现在都转而去追求一些所谓的“更真实、更中性、更原汁原味”的音响器材去了,昔日的“传统英国声”已风光不在,而更让人们关注的则是:这种“传统英国声”正在我们的音响生活中慢慢地消失或变异……
       如果您是一个有“文化品味”的人;如果您是一个对“传统和经典”都很感兴趣的人;如果您是一个懂得“欣赏和收藏”艺术品的人;如果您是一个非常想了解和欣赏“传统英国声”是一个什么概念、却又苦于找不到那些“正宗”的“传统英国声”的音响器材了,或者说受限于经济条件等因素,不妨就把这张奚秀兰专辑唱片给买回家吧——也许从奚秀兰的歌声中,您多少还能感悟到一下昔日“传统英国声”的本来面目和迷人风韵吧!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主题

1139

帖子

17

威望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1-2-27
发表于 2014-1-5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原创分享
[url=http://weibo.com/u/3244776123?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32447761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主题

1139

帖子

17

威望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1-2-27
发表于 2014-1-5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榜 发表于 2014-1-4 20:22
《唱片鉴赏与随想……奚秀兰经典金曲18首》
       记得三、四年前(1998年),深圳福田区教育局的张奋成 ...

感谢原创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355

帖子

16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2
注册时间
2007-6-28
 楼主| 发表于 2014-1-6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榜 于 2014-1-6 14:26 编辑

《李娜影视歌曲精选》--.JPG
《唱片鉴赏与随想……李娜影视歌曲专辑》
       在深圳工作断断续续也有很多年了,其间充满着酸甜苦辣……,其中与妻女长期的两地分居所带来的痛苦和不便,更成了我身心永远也抹不去的一块伤痕!
       或许素以“快节奏”而闻名于世的深圳永远是属于年轻人(确切地讲应该是“未婚”年轻人)的世界,像结了婚又有了孩子的人如在这个世界里工作和生活,总有“慢半拍”且跟不上节奏的感觉。
       1999年仲夏的深圳,老伴又一次来到我的身边。在与我相伴的近三个月当中,真正属于是我们的时间加起来还不足半个月——我要么去外地出差;要么是搞音响展;否则就是每天晚上大多与加班“为舞”。对于早已“融入”深圳生活的我来说,这一切都是属于很自然、很正常的“特区现象”;然而,对于专程来深圳看望我的老伴来说或许就有些不近人情了……
       由于最近一直在忙碌公司新产品的广告设计工作,晚上加班已持续有十多天了。无奈,老伴也只好“入乡随俗”了!某日晚,我把老伴安排到公司的试音室去听音响音乐,拿出我新近购买的《李娜影视歌曲专辑》CD唱片对她说:除了邓丽君,李娜是第二个唱得能让我感动的人,您要好好得欣赏。老伴则问我:李娜是谁?怎么不太熟悉她唱过什么歌呢?我说:您先慢慢欣赏吧!待会我们再来谈感受。说罢出来就去忙我自己的事情了,留下老伴一人在独自欣赏……
       既然说到李娜就不得不谈邓丽君。一般情况下,一个流行歌手要想长久地深深地博得一位古典音乐爱好者的喜爱,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毫不讳言,我和众多极其平常的音乐爱好者一样,也是先由听“流行音乐”的大军中再逐步慢慢地过度到欣赏“古典音乐”的行列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当时在我心目中颇有影响的诸多新旧歌星们都被逐渐地淡忘了,唯有邓丽君却无法抹去我对她那深深地记忆与思念。无论时间的车轮如何地飞驰,社会生活的环境如何地巨变,我都无法抵御她那纯情甜美的歌喉与她那柔情似水的歌唱所展现给人们的非凡的艺术魅力;而作为她毕生所讴歌的主题——纯洁的爱情,则更为她的歌曲增添了不朽的文化内涵。
       人们常讲:要“说实话,办实事”。邓丽君的歌不但纯情甜美,而且,更是华而有实。
       李娜亦然。我欣赏李娜是因为她的歌唱非常“从容大气”,好似要包容整个天地一般。李娜唱歌且不论是唱那一首歌,我们都能深深地感受到她是那么的认真和投入。听李娜唱歌,就好似是在听她讲述着一个个既古老久远而又仿佛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且百听不厌的动听故事;并随着流动的旋律,使听者情不自禁地融入到那迷人故事的海洋之中。
        大约过了四十多分钟,老伴过来激动地对我说:李娜唱得太好啦!唱得太美啦!……我则说:请继续接着欣赏吧,让您感动的还在后面呢!此时,我对老伴聆听音响、欣赏音乐能进入“状态”甚是高兴;同时,能在“前夜”为老伴找到一个既能消遣为伴而又不会感到孤寂的好去处甚感欣慰。
        又过了四十多分钟,老伴再一次过来兴奋地对我说:我从来没有听过这么美、这么能让我感动和陶醉的音乐!……
        以后,每天晚上我们一起“加班”,我忙我的事情,她听她的音响音乐;再接着下来就是我们一起欣赏和交流,日复一日……
       自李娜“出家”以后,许多唱片公司都制作出版了她的很多歌唱专辑唱片。经过无数次反复地试听和比较,我个人认为,还是这一张最具有“欣赏和收藏”价值,绝对是上上之选;或者说,如果要听李娜的歌,仅此一张专辑已足矣!
        顺便再说一下:听李娜的歌就像听古典音乐一样,她是需要您“正襟危坐”地来欣赏的,只有这样,您才能进入到她的音乐世界之中,您也才能会被她的音乐故事所深深的吸引和感动……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7860

帖子

399

威望

版主

Rank: 10

优秀斑竹奖

交易诚信度
13
注册时间
2005-2-10
发表于 2014-1-6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mingdvd2002 于 2014-1-6 23:01 编辑

楼主继续别停下,我也来凑凑热闹也

麦克布雷,一个如丝绒般充满感情的歌手,以轻松自在的自信将抒情、灵魂、爵士、古典、民谣声乐等类型音乐融合,赋予人完美迷人的当代风雅。对于我来说只有民谣和爵士才会出现在我的音乐世界里,而麦克布雷一直是我心目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因为他可以将抒情、灵魂、爵士、古典、民谣声乐等类型音乐完美融合在一起的伟大歌手,其独特宽厚滋润的嗓音一直将我流连在美丽的音乐世界里而暂时忘却一切。

饶舌、嘻哈、重金属rock虽然喜欢的乐迷不少,因为它能将你低落的情绪高涨而疯狂的随节拍一起摇摆;民谣、爵士则刚好相反,它可以将你疲惫的身心逐渐舒缓,将你躁动的心安顿下来,尤其在初冬的午后,淡淡的阳光伴随冬日的寒意,窗外树梢凋零着最后几片枯叶,在一缕阳光微微透进窗户的小屋里,为自己泡上一杯咖啡暖手,半倚或蜷缩在舒适的沙发,拧开音响,听那慵懒随性的jazz音乐,一种特别的感觉,暖暖的......
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7860

帖子

399

威望

版主

Rank: 10

优秀斑竹奖

交易诚信度
13
注册时间
2005-2-10
发表于 2014-1-6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mingdvd2002 于 2014-1-7 09:33 编辑

nat king cole,纳京高,一位伟大的爵士歌手,其短暂的生命里发行出版了无数张专辑。

他极其独特的略带沙哑的宽厚嗓音令人陶醉,也是在音响里播放次数最多的一位爵士歌手,甚至每次去听不同的音响系统时,他的一首the very thought of u都是我考察系统的必备曲目,在我的意识里他舒缓和抒情的歌曲几乎成为了疗伤的心灵鸡汤,让人倍觉温暖。喜欢爵士的朋友应该不会忘记他那如冬日阳光般温暖慈祥的歌声.....

nat king,向您致敬!

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355

帖子

16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2
注册时间
2007-6-28
 楼主| 发表于 2014-1-7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榜 于 2014-1-7 21:23 编辑

朱蓬博配图--.JPG
《唱片鉴赏与随想……朱逢博歌曲专辑》
       如果从时间和年代上来讲的话,朱逢博应该算是第一个能让我对歌者产生“崇拜”的歌唱家。
       随着音乐阅历的增长和丰富,生活视野的开阔和包容等,然而对朱逢博歌唱艺术的“崇拜”至今我都还没有减退过,只是因为朱逢博的专辑唱片太少了,不太容易见得到而已。现在我手头上也有几张朱逢博不同时期与录音版本的专辑唱片,不过录音水准却就很一般了。基于此,这些年来我对别人“提及”朱逢博的时候倒不是很多,不过她在我心里面却始终占据着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2002年,我的朋友张经保先生新近购买了一张刚上市的朱逢博专辑唱片《蔷薇蔷薇处处开》。一日,他到我家里来听音响音乐,顺便他也把这张专辑唱片给带来了,当我们一起听过几首都非常熟悉的歌曲之后,我二话没说,立即就把他的这张唱片给“霸占”了。
       这张专辑唱片中的一些经典歌曲有很长时间我都没有听到过了,现在重新来听这些歌曲时,感觉自己又好像回到了很多年以前那个质朴纯真的青春年代。
       朱逢博的演唱风格“清越欢快”,可以说这是她最吸引我的地方,也是她最能让我着迷和激动的地方。不管是在何时何地,也不管是在什么样的心境之下,只要听到她的歌声,所有的烦恼和忧愁都会立刻化为乌有,整个心境马上就会豁然开朗,一下子就能把人的整个情绪给激发上来了。
       朱逢博的嗓音尤如是一个十七、八岁天真纯洁的少女一般,我总觉得,在这样一个轻歌曼舞的少女面前,即使是一个杀人成性的恶魔,也会放下其手中的屠刀,立地成佛的……
       朱逢博在芭蕾舞剧《白毛女》中的两个著名唱段“扎红头绳”和“喜儿哭爹”,可谓是她歌唱生涯中的一个非常经典的唱段,也可以说正是这两个经典的唱段,把她的歌唱艺术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境地——她的演唱与剧情已完全地融为了一体。这或许因为那是一个特殊政治年代的缘故;又或许因为她是生长在一个情感纯朴年代的使然,总之,现代的后人是怎么也唱不出她的那份情感和意境了——我甚至认为,现在不可能,或许将来、永远也不可能了,因为“经典”的意义就在于她的独具性、时代性与时代特征。
       有人说:有什么样的观众,就会有什么样的演员;也有人讲:有什么样的演员,就会有什么样的观众。这说的“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么一个问题。当然,此问题今天不在我们讨论的话题之内。不过,当我们听过朱逢博所演唱的歌曲之后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现在的一些所谓“歌星们”其演唱很少能进入“角色”的,显得很随意和浅薄,也就更不要再去谈论什么“倾情”演唱了,这一点倒是我辈音响音乐爱好者的一个共同感受和共鸣吧!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355

帖子

16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2
注册时间
2007-6-28
 楼主| 发表于 2014-1-9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蔡琴老歌》--.JPG
《唱片鉴赏与随想……蔡琴老歌》
       在音响圈中,这张CD唱片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它太出名了,几乎是发烧友或爱乐者人手一张的“发烧天碟”。
       从90年代初、一直到1997年左右,无论是在深圳、广州所有经销音响器材的店铺里,还是在全国各地的大型音响音乐展示会上,处处都能听得到经销商或发烧友正在拿着这张CD唱片播放或试音。人们要是想听人声时,它或许就是第一的选择;人们要是想测试音响器材时,它或许还是第一的选择,可以说,这是一张少有的、通俗的、老少咸宜的,集“欣赏与测试”于一体的“发烧天碟”。
       1995年时,我给平顶山电业局服务公司一位刚刚从事经营音响器材的朋友何建平先生购买了10 张非常经典、种类齐全、专门用来欣赏和试音用的CD唱片,其中就包括了这一张《蔡琴老歌》。
       一个月以后何建平打电话问我:还有没有蔡琴的第二、第三张专辑唱片了?如果有,我还要。蔡琴唱得真是太好啦!那种味道与听其她(他)歌星所唱出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你给我购买的这十张发烧唱片中,我最喜欢、最常听的就是这一张。
       不用说,早在1992年的时候我就拥有了这一张《蔡琴老歌》CD唱片。不知道是否因为“物极必反”的缘故,以后在家里听音响音乐时,我倒是很少去听这一张唱片——因在外面听得实在是太多、太滥了!当时,无论您走到那里都是在播放这一张唱片,自然的也就要跟着去“听”这一张唱片喽!至到1997年左右,蔡琴的第二张专辑《民歌蔡琴》推出后,《蔡琴老歌》在市场上的火爆程度才算是有所“收敛”了一些。
        过去,喜欢听蔡琴歌曲的人主要是集中在音响发烧友与爱乐者这一群体当中,且无论是去那些资深的音响音乐发烧友家中,还是到那些家里使用的音响器材其身价均在数万元乃至于数十万元以上的老板、白领阶层府上,都能看得见《蔡琴老歌》的身影;不过在最近的这一、二年里,喜欢听蔡琴歌曲的人群和层面明显有向“下” 扩展和发展的趋势。为什么处在不同文化阶层、不同经济领域的人们都很喜欢听蔡琴唱的歌曲呢?
       我认为:蔡琴的歌总能体现出一种“成熟厚重”的美感。
       成年人或事业有成的人喜欢听蔡琴的歌,是因为蔡琴是歌艺界中少有的、能把这种“成熟之美”通过其歌声给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的艺人,而这种歌声所要表达的内涵和意境,也正好能与他们此时此刻的工作和生活阅历产生其强烈的共鸣。年轻人喜欢听蔡琴的歌,则是反映出这一人群其极度渴望自身早一天学业有成、妻室双全、生活稳定富庶的美好愿望。
       人们都愿意拿蔡琴的歌来试音,不仅仅因为蔡琴的歌体现的是一种“厚重之美”,它也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音响器材声音走向的一种变相认可和内心追求。所以说——这种“成熟厚重”之美,多少能使人们忙碌浮躁的心境得以平和宁静下来……
       这种“成熟厚重”之美,多少能使那些廉价平庸的音响器材也得以发出讨人喜欢的好声来……
       这种“成熟厚重”之美,多少能使那些靠卖青春色相来滥竽充数的一些所谓“歌星”的唱片相形见绌……
       故,正是这种“成熟厚重”之美,才使得人们得以成就了蔡琴、成就了唱片、也成就了音响器材……

李榜音响文化(博文室内设计)
www.beone.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6

帖子

2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3-10-17
发表于 2014-1-9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听徐小凤比楼主早15年?l厉害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丹拿声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活动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手机版|客服: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 QQ:895456697|广告合作|账号注销|家电联盟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207号 ( 京ICP证041102号,京ICP备09075138号-9 )

GMT+8, 2025-5-6 09:51 , Processed in 0.169325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