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55960
威望111
金钱170175
交易诚信度0
主题10
帖子1499
注册时间2003-12-22
最后登录2018-1-3
禁止访问
交易诚信度0
注册时间2003-12-22
|
先说说人道这对儿1090si吧!
从外观来看,米拉奇1090很朴素,乍看的确没有什么特别过人之处,其115.1cmX29.4cmX24.2cm的体积让她显得非常壮硕,像在上面的照片里面那样,跟与其同门孙子[s:14]辈儿的OM-9喇叭相比高度要高些,厚度没有9那么大,但是宽度一样。拥有着32.3公斤的重量,这喇叭真是够沉的。累得我跟人道气喘吁吁的。
虽说这1090从外观上看没什么特殊,其实这样讲不太公平,因为很多人的观念并没有随着时代而改变,其实这喇叭当时在设计上面可是画了不少功夫哦!因为AV时代已经逐渐的到来,很多人都希望买回来的音响能够加装成为一套影院,对吧?这种想法其实很实际,也很正常,毕竟这年头儿纯Hi-Fi玩家不多了。。。。但是无论用家是否使用大屏幕,也都不希望喇叭的正面的面积过大,因为那样肯定会带来摆位方面的种种问题和困难,除非非常的有米。。。。呵呵[s:14]...所以喇叭厂家自然而然的会考虑到这个问题,会尽量把喇叭的正面做的窄些,只要喇叭单元能够拧得上去就成了。所以,一般来讲,我们常见的那些质地非常好的喇叭在正面板上面只有高、中音单元,而低音单元则越来越趋向与有源式设计了。当然,我这里说的1090克不是这种喇叭哦。。。。嘿嘿,只是借题发挥一下。。。。[s:14] 米拉奇从创厂开始就主张喇叭采用双面发声的Bipolar的设计形式,因为他们认为只有双面发声才能真正的营造更为阔大的音场,同时能够模拟出乐器本身向四周为发声的现象。就像我们去音乐厅,不管是数十人的大型管弦乐团还是单独或者几个弦乐器材的独奏或者三重奏,我们在现场听到的声音都是来自四面八方的,虽然直达音占的比率较大,声音自然较清晰,但是从四周为反射过来的堂音则润饰了乐器本身,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带来了更多的现场演奏时的细节以及更加烘托了音乐本身所带来的气氛,因此我们一般在现场听到的音乐更加的温暖,时常还伴有回音的共鸣,清晰透明中还会带着浓厚的情感。而这双面发声的好处即为此。。。可以参考上面的图示体会一下。。。呵呵,[s:14][s:14][s:14]
就我自己来说,由于自用米拉奇的OM-9,所以我对这种双面发声的喇叭经验相对来说不少,而且对这种喇叭有着特别的好感,因为这样设计出的喇叭更够让声音更加宽广,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两只喇叭中间。这次又有机会摆弄这爷爷辈儿的1090,我很是兴奋。。。
从由于包装很大,所以费了半天劲才把这喇叭从箱子里面折腾出来,首先需要的就是“流氓”一下,嘿嘿,脱掉衣服的1090虽然不是很时髦,双极导向孔,前后面板上各镶有一支1英寸镀钛球顶高音单元,同时还各镶有一支6寸半的聚丙烯盆中频/低频单元,人道讲,这些单元中用了玻璃纤维,用以减少立波,同时也有利于散热和不使声音失真而取得更高的功率。这单元还是很有的可说的哦,其中另一种减震材料由羊毛和人工纤维构成,它被用来减轻箱内回声,但是这种回声无法完全被MDF材料控制。 不过出色的单元一眼就能识别,令人惊讶的是这中低音单元的工艺是真TNND好啊![s:17] [s:17] 。喇叭的最高功率是175瓦,频率响应是32Hz-20Kz+/-3db,其灵敏度在实验室的静音环境中是85db/W/M,在一般家居环境下是89db,不算很好推[s:18], 其最低阻抗6欧姆;值得一提的是用在1090的大哥M-1si和M-3si里面的是纯钛质球顶而不是布质的哦。 [s:19] 给她穿好衣服后,可以看到,喇叭的上面板和底座均是钢琴漆的,加上面板抛得黑黑亮亮的,显得非常华丽,顿时好感倍增啊! [s:20] 喝点儿水,接着说。。。[s:14]
由于时间仓促,加上过于劳费体力,所以我和人道并没有刻意调教这喇叭的摆位,我们只是将这对儿1090放在我通常放OM-9的地方靠前一点儿,两只喇叭之间相距约2米左右,与后墙相距约1米6,与两边侧墙的距离基本保持一样,差不多1米不到,然后我俩坐在距音箱约2米5的的地方开了声。。。。
1090喇叭可以说是属于米拉奇Bipolar设计的成熟代表作品之一了,前面单元和后面单元的发声相位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就是当前面的单元向前推出的时候,后方的单元向后推出,模拟的是一个向前后同时发声的球面波,所以宽阔的音场以及轻松的发声和OM-9一脉相承,不不,是OM-9继承了1090才对。呵呵呵。。。。当然,听着很轻易的就能体会这双面发声设计的的确确让声音更加接近现场。。。 [s:20] 由于前后各有两支相同的单元,所以这1090比传统设计的喇叭单元多了一倍,因此发声面积也就大了一倍,这些都是这对儿喇叭的绝对优势所在。呵呵。
当时推这喇叭我用的是Sim Audio Celeste W-4070,这台机器由于长期都在使用,所以所出来的声音已经相当柔滑,高频的质感很好,而且非常柔软,特别是在弦乐器方面,这机器自然而然的会泛着一层柔和温暖的色彩,在播放mozart piano trio 的时候,我发现1090的音色介于亮和暗的分界之间,但是更接近暗一些的感觉。毕竟平时一直听OM-9,这喇叭的声音明显要明亮而且更为通透,所以听惯了后感觉这1090的高频不太够味儿,但是听了一会儿越来越发觉这喇叭的亮度其实很适合听音乐,因为你想想,我们平时听现场的时候声音哪儿有那么亮呢?即使坐在最接近舞台的地方,以狠劲的距离听演奏,各种乐器齐发声,大鼓等被猛击时所带来的音压早就超过120db以上了,可以一点儿也不会觉得吵啊?!用Celeste W-4070推1090,这喇叭的低频表现也相当让人满意,蔡大姐的渡口开始的那几声鼓,可以形容是铿锵有力,就像一拳一拳直接打在胸口。。。 [s:18] [s:18] (如果在更大的空间中使用的话,我觉得只需要把音量钮增加一些就可以了!)1090的低频相当有厚度,强健而且低沉,音场当然是米拉奇一脉的宽广,发声也算轻松,所以在我的这个客厅里面我和人道均有被声音团团包围的感觉,算是很理想了!
从音质来讲,说实话,听惯了OM-9以后,1090的音色并没有让我很兴奋,特别是高频部分,个人觉得亮度相比9来说还是不太够。但是1090喇叭有着米拉奇一向的特点,在各个乐器和嗓音方面有出色的表现,同时细节上面也很好,能够让大多数人满意了。说道1090的高音部分,刚才我说没有9好,但是相比其他喇叭来说,算是很不错了,舒展方面不错,我个人感觉,在一般或者小音量下甜美有加呀,但在增大音量时有些“硬”,这个也许是我的音源的缘故,这里就不献丑了[s:10] [s:10]。播放norah jones 的"shoot the moon"时,音乐周围的空气表现十分细致。在我和人道头一次播放该CD时,我俩同时感觉这对儿喇叭高音好像没响,往近了仔细听,慢慢才发现其实是我俩的错觉。在norah的歌声中,1090像很快的“消失”了似的。开始我认为,也许是米拉奇在夸大这一效果,但在我放入民歌蔡琴的时后,声音离箱感依然,而且口形和定位十分接近“精确”。说实在的,其实真的很少有机会能够遇到这样的喇叭,几乎就是随便一放,声音就很不错了!比我开始接触OM-9时的感觉有过之而无不及。。。 [s:17] [s:17] 当然,这1090的声音也相当厚实,比OM-9还要厚声,特别是在人声的表现下,感觉歌者好像都非常健壮,哈哈哈,肥硕的蔡妹妹。。。。 [s:14] [s:14] [s:14] ,也许这是老一代米拉奇喇叭共同的特点吧!
后来人道晚饭后回去了,我自己又看了看1090在影院系统中的表现以及游戏(Metal Gear Solid 3-Snake Eater)的“性能”,呵呵![s:14],在播放“珍珠港”和“脚都是”以及“under world”的时候,1090的低频表现可以说不算费力,而且也算干净,这一点不容易。后来在玩儿MGS3的时候,我只用了1090这对儿喇叭,这游戏的音乐以及配音可圈可点,1090让我特别注意了她的中频表现,在战斗中敌兵们的“哇哇”声被过分强调了。而在用OM-9时虽然该强调性仍然存在,但并不是那么强。可能这个还是我在摆位上的缺陷所致,由此看出双向发声的喇叭在喇叭的摆位方面还是很关键呦! [s:33] [s:33]
好啦,非了半天话,也该总结一下了,1090的确是一对儿非常非常超值的喇叭,虽然她的音质并非天衣无缝,但她有着延展性很好的低频,稍稍强调了点儿中频,但不至于让人不舒服,高音亮度适中,清晰而且算是甜美的说了!
这喇叭的确值得为其弄个好功放的,真的!人道,好好心思一下吧!用她来听音乐,不论你听啥,绝对不会让你感觉累!呵呵!
小弟不才,各位DX多指教!今儿个累了,改天再说说我那OM-7吧![s:14] [s:14] [s:14] [s:14] [s:14] [s:14] [s:14] [s:14] [s: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