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709152
威望26
金钱18580
交易诚信度6
主题40
帖子705
注册时间2010-7-16
最后登录2023-12-4
高级会员
   
交易诚信度6
注册时间2010-7-16
|
马勒的"第九交响宿命"
怎样迈过这个坎?马勒想来想去,或许还找了象中国算命师风水师中的高手帮助想办法出主意。终于有了,马勒肯定这是最好的,万无一失最有意义的办法,什么办法呢?
第一,搞个大规模的朝贺,于是有了个千人大合唱的"马勒第八交响曲"。用中国民间整法一一冲下邪气。
第二,来个人生情感总结。一个偶然机会,马勒读到一部中国大唐诗歌的德文版,虽然那翻译在中国人理解有点滑稽和有不知所云之感,但对西方人,以他们人性天生的浪漫特点,接受起来也许就是那么容易简单吧。而马勒作为西方古典音乐浪漫至泛滥的终结者,接受起来更胜一筹。。。。《悲歌行》、《效古愁夜长》、《青春》、《采莲曲》、《春日醉起言志》、《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一读这些诗,悲欢离合一一人生最大的情感缩影,就会突兀浮现你我脑海,对情感浪漫有余,音乐才气横流的马勒的触动,更是入木三分。他精心选了这6首唐诗作为他交响曲的主题,完成了中西文化珠帘碧合的旷古绝唱。对这部交响曲怎么命名,本应取马勒第九交响曲的,但马勒写完这部作品后,十分激动,他万万没想到唐诗的意境竞和自己平生以来在此时此刻想要表达的情感思想如此的契合,天为神地为实,对第九宿命回避也罢直面挑战也罢,这对马勒都不重要了,马勒左思右想,深思熟虑,一定要取个富有个性的曲名,于是有了《大地之歌》。今天我们感谢马勒,让我们得以欣赏这部反映人性本质、真实情感流淌的交响曲。作为中国人对这部交响曲更多有一份亲切和感受。
第三,超越死亡。自完成《大地之歌》后,马勒豁然开朗,似乎什么都想通了,什么都不怕了。什么死亡,什么肩负世纪之交古典音乐或去或从的压力,马勒都不怕了,马勒从此如释重负一身轻松。1909一1910年马勒完成了一部新交响曲,马勒一开始就毫不犹豫地写下标题:第九交响曲。一年后,1911年马勒因心脏病辞世。马勒虽然没避开"第九交响宿命",但马勒从容地作出了告别安排,从实际意义上超越了死亡,超越了"第九交响宿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