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56857
威望97
金钱55806
交易诚信度4
主题17
帖子357
注册时间2004-1-1
最后登录2014-6-5
超级会员
     
交易诚信度4
注册时间2004-1-1
|

楼主 |
发表于 2004-5-10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评Tannoy Stirling/HE喇叭 赖英智
Stirling/HE喇叭,使用25mm高音/254mm双音圈纸盆低音同轴单体。外观尺寸850╳397╳368mm(高╳宽╳深),音箱容积85公升,重量23公斤。
Tannoy Stirling/HE喇叭,二音路同轴单体低音反射式设计。售价:160,000元。总代理:天韵(02-232543211)
原厂公布规格:频率响应35Hz─25KHz,平均阻抗8欧姆,效率91dB,最大输出音压114dB(225瓦RMS),总谐波失真率<1.75%/95瓦RMS(50Hz─20KHz),分频点1.7KHz,建议扩大机功率30至150瓦。这次Tannoy使用了新材料纸盆,并在纸盆外缘加上二个强化悬边,使得这只大单体可以负责35Hz─1.7KHz这么宽广的频域。分频点从1.3K提升到1.7KHz不仅是数字游戏,这说明Stirling/H
试听搭配器材
数字讯源:Pioneer SV-S9/Theta GⅤa。扩大机:Jeff Rowland Concentra、Luxman L-500、Denon AVC-A1D。参考喇叭:Sonus Faber Guarneri Homage、M&K S-150THX/MX-200。线材:Straight Wire Mastro、MIT MI-330E CVT、Luxman JPX-1000R、v.d.H MC Silver IT、Power Source、Onix。
许多音响迷,凭着热情一头栽进音响不归路,从购买第一套器材开始,就在「音乐性」、「音响性」的迷思中打转。好不容易弄妥一套自己满意的音响系统,被朋友一说太干了、太肥了……立刻信心全无,又开始一段寻寻觅觅的过程。音响迷如果真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其实就不会被别人牵着团团转(包括音响杂志在内),他可以执着的往所好之路前进。要以音响彰显身分的,Genesis、Westlake、Wilson Audio都是终极之路;要以音响装潢家居的,Jadis、Sonus Faber、Revel、B&W都能担负重任;要一辈子得到好听顺耳的音乐,Tannoy不就是现成的选择吗?从Kingdom、Westminster Royal以降的所有Prestige系列喇叭,每一款都符合我对「好听」的标准,包括这对新改款,Prestige系列中最小的Stirling HE喇叭在内。
全新改款的「HE」系列产品
第一对HE型号的喇叭是先前评论过的Turnberry/HE,为Hi-End古典系列中的全新产品,Stirling/HE则是从Stirling/TW改款而来。TW代表(Tulip Waveguide,郁金香型导波器),主要作用在改善高频的延伸,例如GRF Memory/TW与皇家西敏寺使用同一只15吋同轴单体,加上导波器后极高频延伸获得明显改善(从22KHz拓展为25KHz)。HE系列主要的改良处是在单体部份,采用了Kultmura公司提供的纸盆材料,针对数字音响的需求所开发,瞬时反应与失真抑制都有长足进步。其余像是van den Hul镀银线、高电流的高音能量调整、重新设计的Bi-Wire分频网络、结合密闭式与反射式优点的DPS音箱结构等,也都是HE的重点。与旧款的Stirling/TW比较,Stirling/HE保留了郁金香型导波器被,二者频率响应是一样的,分频点则由1.3KHz变成1.7KHz,灵敏度从95dB下降到91dB,音箱则整整大了一圈,高度增加20公分左右,容积也增加20公升。这款新喇叭采用一只10吋同轴单体,为双音圈、双磁铁结构,高音装在中低音磁铁的中央后方,再利用前方导波器将高音导出扩散。Tannoy喇叭中音特别丰厚圆满的原因,应该是它们就拿10吋单体(甚至是12吋、15吋)当中音用,不过这也会有问题。频率愈高单体振膜震动愈快,通常要以小尺寸单体对应;频率愈低则反之,需要大尺寸单体推动空气,这二首先来谈摆位。上次试听Turnberry/HE喇叭,采用比较传统的摆位法,距后墙90公分,距二边侧墙50公分左右,稍微内倾把同轴单体的发声轴线对准耳朵,Tannoy发出来的声音完全符合「好听」原则。在空间没有太多改变,搭配器材相同的情况下,把Stirling/HE摆在相似的位置,效果却不太理想。这个时候Stirling HE音色太过浓稠了,即使用附属脚钉把喇叭垫高,同轴单体轴心仍然无法与耳朵高度一致,于是听到低音太多,多到连中音都浑浊而缺少透明度,高频延伸则明显不足。这种浓浓的味道很适合听日本演歌,喉韵十足,不用真空管机驱动都有晕黄而暖洋洋的色泽,别有一番趣味。其实这样的表现仍然会吸引许多人,用来唱卡拉OK,「好乐迪」KTV铁定被迫关门;用来听二次大战前的老录音,现代许多喇叭都比不上;用来播江蕙的「骂春风」,哀怨情愁会增加好几倍。日本演歌老将五木宽之的一些老录音,CD处理得硬而频宽不足,这时候的Stirling/HE却让它变得相当温柔可人,真的很好听。但总不能只听这些老歌吧?个人以为Tannoy改款的目的也不在此,所以重新帮Stirling/HE找一个合适的摆位。原厂建议距离任何墙边最好都在1公尺以上,经过一番挪移,Stirling/HE被拉到离背墙3公尺、侧墙1公尺的位置,前面以角锥高高顶起,让喇叭变成仰角,离聆听位置还有2公尺的距离。这时候Stirling/HE的同轴单体几乎是正对着聆听点的耳朵高度,成为正三角形的摆法,可以听到最多的直接音,也把空间干扰因素尽量降低。不过,这种摆法不太美观,Tannoy老用家可能会有意见,因此我说「仅供参考」。Stirling/HE附有二种脚钉,一种是尖型钢钉,一种是下面有圆盘的螺丝,不怕刮伤木头地板的话,用尖钉能改善低频的清晰度。当我把Stirling/HE前端顶起来时,圆盘脚座就很好用,它能让喇叭稳固不移。
高音能量控制学问颇大
找到合适的摆位点,过浓的低频与不清晰的中频有部份改善,但Stirling/HE的高频延伸还是不足,听不到录音中熟悉的空间感,三角铁等乐器的亮度也暗了些,比起其它喇叭还真像「朦胧的美」。这时候开始调整高音能量。增加1.5dB以后,弥漫在音场前面的雾气逐渐褪去,中频线条比较明确,铜管非常饱实有肉,弦乐绵密成群,木管形体感极佳,人声的表情更丰富有变化,钢琴不会过于臃肿而显得呆滞,鼓声则仍然孔武有力,声音规模感相当庞大。不过,我期待的空气感与细节在哪里呢?再把高音能量增加到3dB。宾果!这就对了。铜管的金属光泽与泼辣味道出来了,铙钹的耀眼动态更有生气了,老录音中磁带的嘶声不再隐
Stirling/HE的中频让小提琴木头味弥漫,萨斯风性感有魅力,钢琴散发典雅气质,各种打击乐器都具有份量感。除了饱满,它的中频密度极高,所有音像都结实不空虚,更重要的是它不硬,再大声听起来都很舒服。
摆位调整重点
外观部份,Stirling/HE禀持Tannoy传统,像是古典造型音箱、毛料前饰板、18mm的实木装贴,边角全部由胡桃原木切割而成,再附上一瓶家具蜡,让您用得愈久喇叭愈漂亮。利用一把大钥匙打开厚重的毛料网罩,Stirling/HE下方有一个以螺丝控制的高音调整,可对1.7KHz以上频率进行正负3dB共五段的增减。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发觉要让Stirling/HE在好听之余,还能兼顾Hi-Fi的需求,有三个需要调整的重点:一是摆位,一是高音能量的控制,第三才是扩大机搭配。我所谓的好听是高音不刺激、中低频温暖宽厚且饱满、速度中庸、音质松软可口。如果您的要求仅止于此,那好解决,Stirling/HE买来唱个十天,随便摆个地方都有类似效果;如果要更进一步,我的一些经验或许可以作为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