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37265
威望473
金钱1707235
交易诚信度0
主题31
帖子7780
注册时间2003-4-29
最后登录2024-11-22
版主

  
交易诚信度0
注册时间2003-4-29
|
唱片兄轻松一下看转贴一文
标 题:我的音响经历 (1千字)
发信人:阿戴
时 间:2003-7-10 0:20:20
阅读次数:70
详细信息:
第一套,是84年刚工作了4个月,在北新桥商场买了红灯双卡录音机。
2、89年买了带cd的费力扑落地套机。
3、93年配了k6,罗杰思15欧的3/5a,cec891
4、2000年惠普写真1号,索尼3000和柯颂v8;
5、2003年3月换了丹拿的c3和老关的182,其他没有变。
近20年,沧海桑田,大事记如下:
1、最荒谬的信条是:有钱的人烧器材,有文化的人烧软件,结果从北新桥的华夏,米市的中图,北新桥的陈力和姚吉,西单和新街口的魏松林。截止到目前有cd1500,lp300磁带无数。除了100多ylj,全是正版。
2、最不可思意的是94年把罗杰思送人,改听 cd随身听,出差用歌德80,在家用耳机公房听AKG501.主要是开始迷恋金属和u2和bruce springseen,不喜欢罗杰思3/5的娘娘腔。
3、最不好判断对错的是:95年,有点穷人乍富,托魏公村经纶音响的李含配音响,他给我推荐了全套的linn,总价值20多个。或者是铝带屏风加ml大概近30个,毕竟是全部积蓄,反复听了很多次,后来又拉上lp和哥们,都说好听,我却感觉有娘娘腔,犹豫再三,结果换了jeep7250,,几年过去,linn一去不复返,7250烧油从15个长到23,供不起,5个出手了,结果换来一场空。
4、最占便宜的是:2000年搬新家,37米厅里空空荡荡,刚申办奥运成功,听老泡说,现在洋人的东西成本如何的低,同样的1个可以买国货2个甚至3个的东西,于是,实用主义占了上风,花了2个买了一套除了音源的国货高档品,让我伤心的是自己如此多情,结果惠普先后换了5对,都是因为音箱开裂,哈,还好全额退了,白听了1年多。
5、最难忘的声音是,是在经纶听瓜拉力。标价8个,可以7个多给我,有收藏价值等等,犹豫的时候卖了,好象再也没有看到它的身影。
6、最荒唐的是去广州出差,在海印买了31张ECM的唱片,因为是往返机票也没有仔细估算,记着应该有回家的钱,还挑了夏历,结果,只有30多,没有办法,让老婆送钱下楼,差点跪搓板。
7、因为孩子,因为养房,因为自己再也没有失败的本钱,所以不玩了就准备抱着c3过一辈子。年轻读杨朔和秦牧,真美啊,现在连一行也读不下去,情愿看世说新语。年轻的时候,看美美喜欢波大,眼睛流彩,现在,喜欢山里的村姑。年轻喜欢夸张美艳的声音,现在喜欢质感飘逸,不懂什么叫高频低频,只图现场还原。
8、为了c3准备在有生之年,先换线,后换源。再换前,待等到,头发没全白,巨无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