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5228
威望160
金钱21760
交易诚信度0
主题8
帖子258
注册时间2001-11-21
最后登录1970-1-1
超级会员
     
极品音响特约嘉宾
交易诚信度0
注册时间2001-11-21
|
马上注册 家电论坛,众多有奖活动等你来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最近看到一些帖子,振振有辞,比如这个叫亲近艺术与科学远离玄学与神话。我个人赞同他的很多观点,或许说赞同他本质的东西,但说的不少意见,很容易引起大家误读。所以,也谈谈自己对这些问题思考观点的再思考。
1、没进过音乐厅的“听音大师”
最近,本人有幸参加了一场由南方某著名“听音大师”主持的一场Hi-Fi器材演示会(实际上是某厂产品的推销会)。大师自称听Hi-Fi多年,特别注意定位、声场、解析力等,并告诫发烧友们要“多练耳功”。但“大师”当场为演绎器材使用的大都是些高不成低不就的“发烧盘”——张学友、蔡琴、大眼妹之类的“声乐”,加州酒店之类的摇滚乐,以及与Hi-Fi一点沾不上边儿的电钢琴等,本人耐着性子听了几张,感觉这套器材在表现流行歌曲、电子乐等方面还可以,听不出什么大毛病,后来应听众要求,播放了几张由发烧友听众自带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合唱幻想曲》等西方古典音乐唱片,这套Hi-Fi器材马上不Hi-Fi了:钢琴声明显失真;唱片里那架几十万美元的“斯坦威”连降数级,颇有国产低档钢琴的“水果糖味儿”,小提琴带有明显的声染色,好听但不保真,那把“瓜奈里”琴的琴弓上好象抹的不是松香,而是蜂蜜,那种甜的发腻的感觉叫在座的几位来自交响乐队的发烧友大摇其头。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整套器材左右声道接反,小提琴组与大提琴组来了个大换位,可谓声场大乱,定位全反,然而,“大师”全然不知,还在大讲特讲这套器材定位如何准确。按说“大师”耳朵并不差,可以听出演员口型大小:××是血盆大口、××是樱桃小口,甚至可以听出线材的含铜量和脚钉的材质,可惜的是“大师”对音乐的最高形式——交响乐与交响乐队一无所知,恐怕一辈子也没进过音乐厅,要不然怎么会把酒巴音乐家克莱德曼当成浪漫主义钢琴大师了呢,怎么连交响乐队在舞台上的排列摆位都不知道呢?
再思考第一:用古典碟片试听就一定能听出系统问题?
我个人很喜欢的瓦尔特指挥的碟片,无论演绎还是录音都很有水准,用他试音如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