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刚做完马兰士的AV10前级和AMP10多声道后级的评测,这过去没多长时间呢,就收到了这台前阵子刚上市的马兰士Cinema40。既然东西都拿到了,就顺便做个评测。10前后级作为旗舰确实是好,声音干净,氛围感好,可玩儿性很高,性价比也好,不过毕竟天猫上还是要九万五一套,离普通消费者确实是远了一点儿。所以从价格这个角度来讲,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天猫价格在两万出头的Cinema40还是更实际一些。而且就我看到的,网上有些手快的朋友已经下手收到货了。 从产品的架构来讲,新一代的马兰士家庭影院功放,随着这台Cinema40它的上市,现在差不多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架构。低端产品是超薄款的Cinema70,不过70在国内应该不会销售。然后往上,是Cinema60,算是一个入门级的定位。再往上,是Cinema50,它是中低端的定位。然后在中高端这块儿,现在有了Cinema40,填上了这个空白。不过现在还缺一款高端的合并机,所以我估计马兰士在后面应该还会再推出一款Cinema30或者Cinema20,这样的话它在合并式AV功放这一块的架构就非常完整了。 接下来咱们还回到这台Cinema40上。之前也发布过马兰士Cinema50的评测,很多朋友也是很关心40和50有哪些差距。先简单说说。 40和50的机身宽度完全相同,都是44厘米,但在高度上,不算WiFi天线和功放支脚的话,50的净高度是14.8厘米,40是17.2厘米。在重量上,50是13.5公斤,40是15.1公斤。在8欧负载下的全频段功率,50是110瓦,40是125瓦。整机功耗上,50是680瓦,40是710瓦。所以从功率和功耗这块儿来看,40和50的差距似乎并不大,然后来看一下产品细节。为了保持前面板的简约风格,Cinema40设置了舱门,这里可以打开Pure Direct纯直通模式,M-DAX压缩音频音质提升模式,也可以通过Dimmer按键控制显示屏的亮度。 最重要的还是恢复出厂设置,也是在这里通过组合键来实现操作。在功放背板这边,左上角有2路同轴输入和2路光纤输入。旁边是网线端口,虽然它也有WiFi天线,但如果要播放高码率的网络流媒体音乐资源的话,网线还是最好的连接方案。 Cinema40配置了7进3出的HDMI端口,全部支持4K120赫兹和8K60赫兹。最右边这里有两路复合视频输入端口和一组分量视频输入端口。第二排端口,这里是收音机天线,这里是5组模拟音频输入端口,加一组黑胶唱机端口。再过来,是第二区和第三区信号输出端口,和一组11.4声道的前级信号输出端口。第三排是中控端口。最下面是11组音箱接线柱,可以连接11只音箱,并且推动其中9只音箱同时工作,不使用后级的情况下,最多可以支持到5.1.4或者7.1.2这两种音箱布局。 另外,在产地这里,我们能看到这里写的是日本白河工厂制造。这也是白河工厂第一次生产这个定位的功放,以前在家庭影院功放这块,只有高端型号才会安排在白河工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