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政策开始实施的2012年,空气能热水器就首次出现了行业下滑的情况。产业在线的数据显示,2012年空气能热水器总计(含内销及出口)销售量为74.6万台,同比降幅为11.82%。2013年尽管行业总体呈上涨趋势,但增幅较前几年也明显放缓。产业在线分析师杨润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预计2013年空气能热水器全年增长率将保持在15%~20%。 市场将进入深度调整期 随着能效标准的发布实施,一些中小企业将遭到淘汰,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作为新兴产业,空气能热水器行业近几年发展较快,从2000年第一台空气能热水器研制成功,到2013年约600家空气能生产企业的火热,行业已初具规模。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行业也存在产品质量不过关、能效造假等诸多问题。 据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研究员成建宏介绍,自2008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行业标准,对空气能热水器产品的生产和使用做了明确规定,对于行业的整体发展也起到了很好的规范和促进作用,但始终缺乏统一的能源利用效率评价体系和比较平台。 事实上,进入2013年以来,我国家电行业新一轮国标的修订和制定也进入了一个高峰期,从平板电视、空调到冰箱、洗衣机、吸油烟机,相关部门对于节能家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此次《能效标准》的发布属行业首次,理所当然成为了继节能补贴政策退市后行业最瞩目的焦点。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能效标准》明确规定了空气能热水器的能效限定值、节能评价值,以及能源效率等级的判定、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其中能源效率共分成5个等级,1级表示能源效率最高。 据杨润介绍,目前我国市场上共有空气能热水器生产企业600多家,前十五大企业占到市场总量(含内销及出口)的59.34%,行业集中度较低。随着《能效标准》的出台,一些中小企业将遭到淘汰,行业的集中度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成建宏也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能效标准的出台,一是能够淘汰市场中的高耗能产品;二是有助于消费者识别产品的能效水平,选择高效产品;三是规范市场,树立鼓励先进、淘汰落后的机制,通过技术竞争促进产业技术升级。而对于业界“标准实施后,行业近20%的企业会被淘汰”的说法,叶世乐认为,20%恐怕只是保守估计,“目前整个空气能热水器市场鱼龙混杂,有的小企业偷工减料、能效虚标,甚至没有规范的检测实验室。尤其是盘踞在珠三角地区的众多贴牌企业,如果不能积极应对节能门槛的提高,势必要退出市场。”叶世乐说。 但力诺瑞特副总工程师刘磊则对《中国电子报》记者强调,能效标准只是一部分,真正从根本上规范这个产业,应该定义各种基本型的产品,对基本型产品的配置(如压缩机功率、蒸发器面积、换热器面积等)做硬性的要求,杜绝企业为了迷惑消费者做那些换汤不换药的产品,促使企业将产品研发往提高性能、增加功能的方向发展。 |
Archiver|手机版|手机版|客服: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 QQ:895456697|广告合作|账号注销|家电联盟网 ( 京ICP备09075138号-8 )
GMT+8, 2025-5-15 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