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年份。2018年的广州音展创展25周年,同时也有了一位英俊的德国青年钢琴家做官方代言人,更不平凡的是,大自然的嘉宾——超强台风“山竹”隆重莅临本次展会。这也让音展多了几分传奇色彩。这个帖子在正文之前,首先向甘愿品尝“山竹”的滋味也不辞辛苦的本次观展烧友行者们致敬,在发烧友的热情面前再个大的“山竹”也不足畏惧。而在音响行业的凄风苦雨中,一众国内外音响行者们能顶风冒雨,专注于hifi音响这样的小众行业的修行,苦中作乐,为音响爱好者们奉献着自己对音响和音乐心意。我就以本帖的这个命名来向所有音响爱好者和音响设计者致敬,感谢大家共同为芸芸众生带来了缤纷多彩的音乐婆娑世界。 熟悉我的一些朋友都知道每年音展残剑观展的过程是最苦的。展会几天基本不吃中午饭直到下午观展时间截止。但我个人觉得恰恰这是最幸福的听音状态,可以在中午饭这个人流量最少的时段以半饥饿的头脑清晰状态来认真静心聆听不同系统所呈现出的别样美感,又能从不同系统搭配和环境摆位的调整区别当中感悟到hifi音响的些许实践体会,这些获得都令我徜徉其中。而每年我也都会将自己在展会上听到的一些印象深刻的系统做一些梳理与诸位朋友分享。这里的印象“深刻”有相对好声,令人沉醉其中的搭配;也有设计特色,心意十足的组合;还有改变我原先固有音响认知的系统搭配;当然也有因为搭配环境等因素使得实际音响效果呈现远低于心理预期的系统。无论是哪一类型的“深刻”印象,如果仔细感受分析,都能从中悟出很多音响的“道”与“术”。这也是我将我的些许个人感受与诸君分享的初衷。在此帖完成后,我还会就音展上的个别“现象”级认识来发帖和大家做针对性的讨论与交流。 先上一张大展杂志图片镇楼。 一、神秘的“隐士”——价格最贵的国产超级号角仅仅是“贵”么? 第一层听感就是国产器材,估计很多支持洋货的朋友该吐口水了。但毫无疑问这一整套定价接近三百万的国产品牌“隐士”带来的超级巨无霸号角西装给我带来了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力,更带来出乎意料的听觉感受。首先,这个品牌号角在用料上的极致化呈现令人咂舌:励磁、truextent铍膜、坡莫合金、钛合金三明治膜、全碳纤维号角.......这些在HiFi音响界贵为上宾的制造材料在一款产品里统统加持,同时特质的号角曲线和独门的防谐振结果说明这个大家伙不仅仅是堆料而已。前端全套设备也都是隐士自家产品:全独立供电与独立隔离技术的的转盘,时钟,解码系统;独立供电全平衡无反馈前级+甲类100w单声道后级+5路单声道模拟分频器。每一件产品的设计和用料几乎不惜成本。甚至每一组机器上的山水画图案都是不一样的。真可谓是用心至极!这么一套样貌和价格都“夸张”的系统声音到底又如何呢?是否也像国内某某音响品牌那样以卖“音响家具”知名于世呢? 在说这套器材声音之前,我不得不提到同为巨无霸号角的著名品牌——喇叭花,喇叭花产品我在不同的展会和场合听过多次,上至上海音展的旗舰展示,下至其几十万的“普及”产品,聆听空间也算是有一定的呼吸容纳度,但没有一次我能在其播放音乐时听出乐队相对准确的规模形制和乐器与人声定位。同时音乐本身所蕴含的更丰富的内容表现被强大的能量感和排山倒海的气势一并吞没,甚至曾给我一种错觉:我是在一间超高档电影院里听音乐么?从而我也一度得出一个结论:这类超大圆号角的设计是不适合用在普通家用环境中。但这套国产巨无霸号角的声音表现改变了我的固有思维。在东方宾馆总统套房不太大且两边空间反射不规则的环境中,这套系统表现出了高水准的声音纯度和密度,以及远高于喇叭花号角的空间定位与结像力。信息量丰富的同时完全没有大号角中近场聆听时的压迫和吵闹感。整体声音风格没有一般此类号角产品张扬,反而有着非常良好的精致度,播放多个音乐体裁是声音表现都从容不迫,举重若轻。与其品牌名号“隐士”确实颇为契合。能在音展的恶劣环境下听到这种大型圆号角有此等表现,在国内音响行业相对浮躁的大环境下能看到有如此追求极致的国产品牌出现真心不易。不管未来这个“隐士”是飞龙在天还是潜龙在渊,“隐士”风骨当下值得一赞! 二、一样的乌托邦,不一样的“乌托邦”! 第二个要说的声音是这套focal 乌托邦evo系统。这套系统之所以在本次观展印象深刻的第二位出现,是因为这套系统的表现扭转了我对focal音箱品牌十几年以来的固有声音认知。一直以来focal音箱给我的感受就是与同级别的德系美系hiend音箱品牌相比声音缺乏足够的密度和重量感,同时中高频也带有一定程度的刻意渲染,甚至在很多搭配当中会带出一丝“妖媚之气”(当然很多烧友是甘愿为其魅惑之气折腰的)。展会的这款乌托邦evo音箱我在不下4套搭配当中听过,其中基本也都属于高阶hiend前端,虽然每套搭配音都有令人陶醉之处,但乌托邦上固有的那股“妖媚之气”无论多与少始终存在着。这也让我有了一个判断:一对音箱固有的声音肌底是非常难以撼动的。此次展会上全套simaudio旗舰前后级功放+xlo高端型号线材搭配下的乌托邦却给我呈现出一个与之前聆听时大不一样的声音状态,在前端音源仅仅是NAD高端数播(没有用天价黑胶之类的高端讯源)的情况下。这套系统呈现出了非常饱满绵密的声音基底,高级的密度感营造出了优良的声音纹理。这种极富层次的声音纹理贯彻全频段。有其在低频段对低音提琴的质感刻画令人不禁竖起大拇指!当时我瞬间出现了一个疑问:focal的声音基底被颠覆了么?乌托邦还是原来的乌托邦么?再进一步仔细聆听我发现,focal的声音基底尚在,内在依然有明显可闻的focal式感性声底。但这种感性是听起来一定程度上化作了乌托邦的隐性基因,因而听起来更加中正健康和自然又绝不会不解风情。当然这样的focal声也许很多烧友反而并不太感冒。但不管你是否喜欢,起码证明了一点:原来乌托邦也可以不仅仅让你在温柔魅惑中找到“乌托邦”,也可以成为另一类爱乐者心中的伊甸园。 三、何为“巅峰”?爱因斯坦与奥丁的神人交互! 这个标题里有三个品牌出现:synastec audio德国巅峰、Einstein audio德国爱因斯坦、ODEON AUDIO德国奥丁。这三个牌子在中国的东家均属于南京威虹。南京威虹在前几次音展上获得的声音品质表现有目共睹,本以为此次音展威虹老周又会祭出诸如布鲁门贺夫、凡尔登、精准这样的成熟音箱品牌以及沿用爱因斯坦前端作为经典搭配。熟不知今年老周又带来了新物色的品牌进行展示。 首先,我必须要说一下synastec audio德国巅峰旗舰前后级功放。这款机器我第一次接触它是在今年上海音展,但并不是威虹的展房而是piega音箱的展示厅。当时piega旗舰音箱在这款功放+爱因斯坦黑胶讯源的驱动下给了我非常深刻印象。虽然庞大的体积下所标称的功率只是每声道250w,但那种源源不断涌动的绵密低频和丝丝纹理毕现的中高频在整个上海音展的展厅当中名列前茅(上海音展报道帖中有过细述)。当时凭我的浅薄经验无法准确判断到底是piega音箱起了决定性作用还是前端效果更为显著。但此次观展后我可以确定:爱因斯坦讯源和巅峰前后级功放在上海音展时的表现居功至伟。因为同样是piega,今年在东方展房里的展示,虽然是低了两个级别的型号,但在没有上海音展前端加持下听感瞬间从气定神闲的王宫贵族跌落成村妇平民,之前的亮点荡然无存! 此次展会上,同样的爱因斯坦与巅峰前端搭配德国冠廷落地箱。再次使我找回了并更加当时的感觉。虽然我个人对离子高音的声音质感并非特别感冒,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套搭配呈现出的平衡度,宁静感以及极致的频响范围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个展房当中有两套以上的系统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屈指可数,今年威虹展房算做到了。在展会第三天爱因斯坦全套前端搭配奥丁号角旗舰音箱的表现,让你很容易就明白了何为极致强弱对比度与微动态的呈现。这个北欧之神奥丁在与爱因斯坦的智慧神交中表现出了极为精准理性却不古板的声底。而且整体音场与空间的融合度非常之高,这在音展展房的恶劣条件下是非常不容易的。周先生对于系统的摆位调整也是极尽其能。让每一套展示系统都找到了适应展房环境空间的G点。一个音响商能像高烧友一样对器材空间环境调整追求到一定的高度,对声音和音乐的认知又能有正确的方向,那么优秀的声音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无论是爱因斯坦还是奥丁,在它们身后做掌控的那双手才是也许才是让他们达到巅峰的钥匙。 四、别羡慕哥,哥只是传说——蓝猫到底是“猫”还是“虎”? DANISH AUDIO design蓝猫这个hiend音响品牌在今年上海音展时正式发布,当时被称为整个展会上最贵价的系统。据说是设计师多年以来听了几乎所有的hiend音响品牌都觉得声音不尽如人意进而自己亲自设计了这款顶级hiend产品。很不幸在上海音展时几次做现场开声演示的时间我都遗憾的错过了。听闻此次广州展蓝猫将再度开声便看好了时间准时到场领略蓝猫的天籁之声。可在现场演示播放的结果却让我有点傻眼了。这是顶级hiend器材所发出的声音吗?where is detail?where is transparency?where is 3D feeling? Almost nothing!有的只是力度,强烈的冲击力度。一副少林武僧横打横推的硬派功夫。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展示的环境位置,是前两年金驰旗舰音箱所在的区域无疑。可为何金驰搭配能发出令人感动的声音而这只大蓝猫却无能为力呢?如果这套蓝猫在音展上所表现的声音是hiend代名词的话,那我此生对hiend音响便再无可恋了。 我在来广州音观展前,本地同好专门跟我说让我一定抽时间去听听这个蓝猫hiend把听感与他分享,并且眼神中充满深情的喃喃自语:那声音一定太牛了!我现在可以告诉我这位兄弟:别羡慕哥,哥只是个传说~! 五、居“殿堂”之上者,宁有种乎? 德国殿堂这个音箱品牌我认为是一个科技含金量非常高的品牌。无论是它在十多年前就运用纯熟的360度椎体发声方式,还是特殊的箱体抗谐振结构,以及碳纤维,金属,木材多种复合材料的融合使用。在当时音箱制作业内绝对算是科技先行的品牌。但其在国内的普及推广前些年真心多舛,就光名字换了三个,从德国物理到蜚声国际又到现在的德国殿堂。音展近些年来也没少参加,记得前几年广州展用YBA旗舰前后级驱动当家老二型号,声音表现不能说惨不忍闻但也绝对属于下下水准。曾和玩过这个箱子的少数几个烧友交流,大家一致认为:箱子很不好伺候,但推好了可获得其他大多数音箱品牌难以获得的空间层次感和临场感。但怎样算是能推好殿堂呢?今年上海音展我的游记帖里有简单的描述。在殿堂自家双后级 +AA前级+世纪格雷9iad乌金终极版音源上总算瞥到了殿堂音箱的惊鸿一瞬。在今年广州音展上,在不同展房德国殿堂祭出了两套价位带,两个级别的搭配组合。那么两套不同价位带的前端是否都能堂堂正正的稳居“殿堂”之上呢? 首先先说一下殿堂的“主公”诺昌音响东方宾馆一楼展房:全套德国AA旗舰前后级+旗舰胆cd转盘解码+殿堂老二型号音箱做展示。不得不说,这是一套实力与魅力并重兼得的系统。在保持着偏中性饱满的声底基础上,音乐的情感表达充沛,有血有肉。同时高频还带有一丝高雅之气。很好的发挥挖掘了殿堂音箱应有的声音素质。当然,这套系统无论是前端的哪一件器材单件都在6位数以上。整个一套下来好几百万的,有此声音水准既有些许惊喜其实亦尚在意料之中。 另外一套围绕殿堂音箱搭配的系统给我的感受确实就可以用“惊喜”二字形容了。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是非常不愿意同一个品牌每年都会出现在我的音展印象帖中,多少可能会给人以先入为主之感。但客观来讲不得不说世纪格雷展房在我几次观展当中每次所展示的新品内容和听音感受都让人根本无法忽略它的存在价值。每一年展房声音都能有明显的进步这在音响行业尤其是国产音响品牌里是非常之不易。今年世纪格雷又带来了不一样的惊喜:自家新旗舰1000w全平衡前后级(单声道后级)功放9i-938/9i-958来对付两个都很难对付的家伙:殿堂和ATC。 虽然我承认这套前后级的外观设计(尤其是后级)我非常感冒甚至中毒,但以貌取声的低级错误我自认为还不会那么容易出现。所以我在三天展会当中抽出了近2个小时先后3次到访了格雷展房先后聆听了这套机器驱动殿堂老三落地箱和ATC100落地箱。得出的结论:如果谁听了这套系统搭配后仍然认为国产音响品牌只能提性价比,永远与hiend不沾边的话我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在全套西装搭配殿堂老三的表现上,虽然音箱的低频单元尺寸比楼下老二要小,整体的能量感不及诺昌展房。但音场构架的稳定度,乐队形制音场比例掌握,强弱音对比的层次表现都达到了非常不错的水准,基本做到了收放自如。就声音风格而言,格雷前端和全套AA前端相比少了一点重量感和冲击力,高频部分的情感和乐感表达没有 AA那么丰厚,其他方面如果盲听的话,我相信绝大多数烧友不会认为这两套前端会出现几个级别档次系统的声音表现差异。就声音风格而言,世纪格雷音源功放呈现的声底能听出是基本统一的。清透流畅自然,各频段不会有多余的赘肉同时又保持着良好的密度与结像力。整体平衡度做的非常和谐。 如果说德国殿堂的声音特质因为用家有限,很多烧友不太了解的话,那么大名鼎鼎的ATC100应该是大家更为熟悉的经典音箱了。在世纪格雷的另一间展房里。同样是这套前后级(银色面板)推动atc100的效果我认为对于广大烧友的参考价值更高。毫无疑问这对atc100在这套前后级面前俯首称臣,一静一动完全在前端的掌控中。而且这套搭配下的atc100没有出现丝毫的呆板滞重,播放各类音乐时都有着十足的精气神和优良的透彻度。这种搭配组合呈现的效果对于深恋atc50以上大型音箱却因国外hiend品牌产品的高昂价格望而却步的烧友可谓佳音。在现场我就该前后级的具体情况咨询了厂方设计师,对方表示这两套机器还属于工程样机的阶段,前级的一些电气参数目前只是粗调,下一步还要做进一步细致的调整和优化。就价格而言目前也还没有核算成本最终定价。希望这款具备优秀潜质的产品再次出关登“殿堂”之日能带来真正惊艳的声音表现。Hiend殿堂登堂入室,有种乎?谬矣! 六、大炮只能轰电影?——这个MJ炮不简单! 在世纪格雷展房里举行的英国MJ ACOUSTICS 参考系列低音炮三款产品全球首发会相信不少朋友已经看到一些相关报道了,我这些年在不同的音展场合与不同的音响烧友家里听过太多的低音炮,说实话从未对此类产品产生太多兴趣和关注,一方面可能我自己的系统是传统双声道立体声很少在家中看电影因而用炮的机会比较少,另一个重点是基本上我听过的炮直观感受就是为电影而生的,除去那些低价低质的炮不谈,贵价的所谓“名炮”基本也是以速度冲击力见长,拳拳到肉锤锤砸心者居多。但应该MJ这个系列的炮很有意思,可能由于使用了大电流分立mosfet放大器的缘故,它的低频质感与那些D类功放驱动的低音炮有着明显的区别。少了些许捶胸顿足的压迫感,多了真实低频应有的弹性,和暗涌式下潜。但这种变化不代表低频力度和质感的削弱,相反在经典的“八爪鱼”高素质低音单元素质的保障以及密闭式箱体结构与独家内部加强设计的基础上。低频力度的收放非常自如,所以在连续几段大音量下电影大场面表现和多声道大动态蓝光音乐的表现后,我的听觉并未感到丝毫的疲惫,相反更加享受低频下潜带来的听觉按摩感。 很有意思的是MJ厂方提供了一副配套的卡农转喇叭端子的连接线,可以将其与功放喇叭输出端口或喇叭接线端口连接。调整好分配点就能将自己的小型两分频书架箱秒变三分频大系统!所以以MJ低音炮的设计用料以及声音风格而言,除了高级别影院系统的用途之外,也许作为小型双声道2.0hifi系统的超级2.2低频拓展方案MJ低音炮在传统hifi音响领域依然会有用武之地。不过2.2hifi系统低频拓展方案是否就低音炮加入后低频相位做出适当的调整,调整的方式方法怎样,这还有待将来有机会向相关人士进一步咨询学习。 MJ低音炮,未来前景可期可待......... 七、哪个才是它的真面目?——boulder驾驭下的“另类”eggleston andra3 se Eggleston这个音箱品牌前几年曾经在烧友圈子不大不小火过一把。经典的丹拿330高音+摩雷高端碳纤维单元配置以及独家箱体结构设计让不少烧友垂涎三尺,但几年玩下来后,eggleston落地箱难推难玩这个评价仿佛成了烧友间都默许的结论。就我这些年来对eggleston家落地箱不同型号在不同搭配下的多次聆听经验而言,也确实没有哪一套搭配能真正发挥出丹拿和摩雷单元的潜质的,甚至很多系统出现了典型的“高音刺,低音混”的状况。进而有一些diy箱高手开始冷评其单元配置,分频器设计等诸多方面甚至大有全盘否定eggleston之势。在今年上海音展与广州展的艾盛展房里VTL胆机与eggleston Savoy签名版的搭配声音表现甚至也让我开始怀疑这个品牌是否真的具备调教整合优秀喇叭单元的能力?但在另连升公司展房内boulder2010分体电源前级+3060甲类立体声后级+天琴cd唱机搭配andra3签名版的声音表现终于让我对eggeleson落地箱重拾了一份信心!客观来说,如果就整个展会的绝对好声音系统而言,客观的说这套搭配连前15位都很难排进去。但就我之前听过的eggeleton andra及其以上级别落地箱的搭配表现而言,此次这套boulder对它的驾驭是非常称职负责的。它使Andra全频呈现出了非常饱满致密,端正而坦荡的声音基底。这种基底下丹拿330高音和摩雷中低音单元本身的声音特性被很大程度的激发了出来。各个频段衔接呈现出优秀线性连贯感。而向来被人所诟病的andra难以推好的低频也表现出了较为出色的质感和层次。就其低频下潜与量感的感受,虽然感觉前端依然没有充分让andra的低音“激荡”起来,但andra整体的整体声音面目较之以前听过的感受已是焕然一新了。难道这就是eggleston的真正面目么?我不知道。但至少有一点肯定的是:我终于看到了andra的另一张面庞。 八、别过早定论!原来它一直前进着——金琅音箱的破茧成蝶 如果在hifi168论坛呆的久的烧友也许还能记得在几年前的广州音展印象帖中我曾经不吝言辞的差评过一个国产音响展房所搭配出的声音效果,那个品牌就是老牌音箱厂家金琅。当时金琅展房用某国产品牌入门级前级,索尼CD唱机搭配自家老款型号落地箱出来的效果真让我对其大失所望。加之前些年对金琅一些型号音箱的聆听感受,我当时心中就对该品牌下了一个结论:一个只会做好喇叭单元,不会做好声音箱且对国内烧友缺乏诚意的品牌。此次金琅再次参展,并且推出了两款全新产品:优闲8号旗舰4.5分频落地箱与优闲5号25周年纪念版书架箱。起初看到此消息时我并不以为然,甚至它家的展房都没有太多想进去观览的欲望。但就在路过金琅展房不经意间的一耳朵聆听后,瞬间萌生的探知心理让我不得不停下脚步仔细聆听了金琅家的这对新产品。最终我得出的结论是:世事无常,任何事都别太早下定论了! 就金琅展房的前端搭配而言,可以说在展示落地箱的国内外音箱品牌厂家和代理中是算比较寒酸的。依然是索尼老款cd唱机,不过较之以往展示时新加入了一个不知名的韩国品牌解码与前级(参考价万元级的产品),后级是乐林之前的老款型号(熟悉乐林的老烧友基本上都认为乐林就名气与声音而言是不太成正比的,尤其是低频驱动力与控制力方面)。所用线材全部是千元级廉价线材。但就是这样的前端搭配下,金琅优闲8号呈现出展会上很多高价系统都没有达到的声音品质与平衡度。在自家研发的履带高音与气动高音的共同加持下,优闲八号的中高频部分既有迷人温和的光泽度又有足够柔韧顺畅的质感,空气感和泛音表现可圈可点。中低频有足够的绵密感并一改以往我听金琅音箱时的偏空虚状态,高档音箱该有的饱满度和层次感在如此前端搭配下依然有不错的答卷交出。最关键的是优闲八号在三频段能量的线性分布和频段相位上非常均衡自然,这一点上是以往金琅落地箱包括很多国产落地箱都没法解决好的问题。我随后咨询了厂方负责人,得知金琅目前所有的产品在去年到今年之间都做了参数的重新调教,部分喇叭单元材料和分频器配件都做了升级,目前金琅的音箱型号声音品质较之以往会有明显的提升。负责人也略显歉意的表示:前些年我们主要精力放在了外销产品的研发投入和国外喇叭单元订单的生产上,对国内市场确实没有投入更多的精力,这次带来的新产品就是让烧友们看看金琅的真实研发水准和面对国内hifi市场的诚意。据厂方称,在11月前后金琅还会有一款性价比极高的普罗大众型产品发布。到时可能会让大家感受到有一个不一样的金琅。 如果此次展会你没有进金琅这个展房或者进去但没有仔细听优闲8号这款产品的话,我觉得可能有点走宝了。想想前两年我的评价,再看看现在的优闲8号,我自己貌似在啪啪打脸,至此我也深切感受到了何为“厚积而薄发”,原来金琅并不是“迟迟老矣”,它一直在默默前进中。 九、谁说有源不“有缘”——ATC SCM300英国大咖的“美式”霸气 力高展房每年都是东方宾馆一楼展厅里的重头戏,前两年貌似着重展示超级hiend影院效果。今年终于重回传统hifi大队。围绕着ATC scm300大型有源落地箱搭配playback最新顶级音源与bricasti旗舰前级组建了一套英美超级hiend舰队,playback讯源近几年可以算是hiend音源界的当红炸子鸡。无论是技术含量还是实际播放效果都名列前茅。在这套英美联军强强组合下,ATC SCM300展现出了雄浑庄严的大将风范。声底重量感十足的同时纹理感丝丝入扣。声音厚重却不古板,严谨沉稳同时依然保留住音乐应有的鲜活度,给人以认真投入音乐的情感与气韵表达。在我看来:“举重若轻,张弛有度”是这套系统最凝练的概括。但就这区区八个字,却是大部分展房所望尘莫及的! 在很多烧友眼中,有源音箱往往是同级别音箱中妥协的代名词。但就这些年我接触过的一些有源音箱而言,是否“有缘”,还要看它面对的是不是那个心仪的“它”了。谁说有源不“有缘”?ATC这套搭配也许会给你不一样的答案。 十、手到心到好声必到——仙瑟展房的调声秘法 仙瑟展房是这几年我的音展观感帖当中主观上不太愿意反复提到但又不得不提到的展厅。其原因有二。第一:有多少人能相信一个展房能单靠一个品牌的线材与附件搭配就能将每次参展都与之前所用完全不同之系统调教出绝对的高素质声底。第二:展会搭配的三大件(尤其是音箱)次次不同的情况下又有多少人能相信最终调教出声音审美的取向能有如此的一致性?但这两点在以往仙瑟展房听到声音表现后感觉貌似真的都不是事儿!今年音展开始的头一天晚上我溜进东方宾馆先行做了一番探路。在路过仙瑟展房时驻足听了一耳朵,不由的倒吸一口凉气:此次所用的奥丁双6.5寸小型号角落地箱的表现很不尽如人意,高频过于犀利,中低频快速少量,一副烈马刺头的架势!完全找不到以往仙瑟展房art产品加持系统后的现场感和动人乐感。仙瑟老大黄信老师表示系统刚刚开始调教,建议我第二天再来仔细聆听。话虽如此,但我心中对该系统是否能单靠调教脱胎换骨始终存疑所以音展第一天并未再次前往。在周六进入仙瑟展房时,正在播放的马斯内《希德》组曲让我无法继续前往下个展房了。 这还是前天晚上的声音么?高频的犀利感消失殆尽,换来的是爽透且纹理感鲜明的质感表现。中低频饱满中正,奥丁音箱理性的基调未曾变化但却多了几份演奏情绪主动投射。另外一个巨大的变化就是低频无论能量、下潜、瞬态,各个方面都与之前判若两箱。双6.5寸低音在正方形的恶劣空间环境中营造出了非常优秀的规模感且没有任何驻波出现!仔细感受下我发现这套系统调教出的声音与之前仙瑟展示所用的每一套系统声音基底都是有明显区别,奥丁音箱本身的理性中正声底没有被ART的这些线材和附件掩盖,只是在其基础上让音乐情感的表达更透彻,音场的构架和频宽表现的更加充分。我起身去观察了一下系统后方,果不其然!黄信老师拿手的art环境调音角锥,不同型号art线材(并没有用一条顶级旗舰型号,相反用了多条art散线制作成品),经典的ART排插,低频管理器等这些“法器”历历在目。而且我留意到,每一次音展在不同音箱系统中,黄老师对art环境调音角锥摆放位置和数量都是不同的,完全是针对一套新系统的自有属性进行的针对性调教。这样针对性的调教能力没有足够丰富的听音经验和大量的实践积累是不可能做到的。 仙瑟展房在此次音展上又更进一步我深化了我的hifi体悟:hifi好声音的获得远不仅仅是器材本身,满怀谦逊和敬畏心的对各个环节悉心调教才是玩hifi音响不可获缺的漫长修行。如果手到心意到,苦苦追寻好声音的还会远么? 十一、小僧也有大智慧——布鲁门贺夫小号角与丽确胆机的和合而生 丽确音响展房是前两年观展我必去的一家,当年布鲁门贺夫在中国大陆音展上的第一次开声也是在这里。当年丽确胆机驱动布鲁门贺夫入门书架箱以及10寸号角箱的良好表现让我对这两个品牌都留下了不错的印象,这家展房的听感报道也进入了我2015年的广州观展帖当中。不过在2016年展会上丽确展房的表现不知因何原因,并未让我我感受到更多惊喜。也许是设计者的江郎才尽?亦或是与其他多个展房使用布鲁门贺夫搭配更高价前端设备的的相形见绌?带着这些疑问今年我再次进入丽确展房仔细聆听,此次两者的碰撞结果真的有些出乎意料了。 今年丽确展示的音箱是全球首发的布鲁门贺夫T20 SPEZIAL 40周年纪念版8寸号角落地箱,较之前几届音展上丽确的搭配,这款音箱无论是在布鲁门贺夫自家档次分级中还是其定价档次方面都是算入门级的小僧。按理来说与更高级别大僧正相比应该会有明显道行上的差距。但实际表现远非如此!在丽确新调教的前后级驱动下,T20的声音质感非常清明致密,同时保持着高级胆机应有的适度的柔润度和不错的空气感。全频呈现出优秀的流畅连贯性,前端给予音箱的驱动力非常充分,从声音判断可以说做到了对T20的各方面特质得完全掌控和挖掘。无论是大编制的交响乐作品还是简单配器的人声作品,这套系统都应对的非常从容自然,最关键的一点:这套系统保持住了布鲁门贺夫最珍贵的声音品质:理性的肌底鲜活的心!就这一点而言,丽确这套胆前后级与布鲁门贺夫是非常搭调的。 本次广州展,丽确展房的声音进步使我又对其产品的调教能力与心意有了新的认知。能让T20这个小僧获得般若大智慧,丽确胆机内力不俗也! 十二、一心无二,必有所成——佛山丽磁的对声与型坚持与守望 佛山丽磁这个展房,在往年的音展观感帖中也曾出现过。在像我这个早已在多年不玩胆的烧友,每次来观展依然会被它的声音牵扯的留住脚步乃至在其展房多呆些时分。就产品外形而言佛山丽磁应该是基本忽略了年轻一代人的外观审美诉求,甚至我这个四十岁的中年人对其功放外观最直观的的感受是:回忆起了儿时在父亲的实验室见到的那些古老笨重的大块头仪器们。但很显然佛山丽磁并未打算做出任何此方面的改变,依然“我行我素”的追求电子管黄金时代的“原始”外形。也正是因为这种一心无二的坚守,今年的丽磁展房又一次让我领略和别样的难忘的声音。 在声底风格上虽然丽磁明确的强调1:1复刻西电的标语,但在全套系统搭配出的声音基底而言。我认为并不是完全的“西电风”卫道士。而是在传统中稍带有些许现代音响美学气质的表现。其声音风格非常清润爽朗,流畅顺滑的中高频连贯感甚至带出了一丝华美气质。12寸号角带来了饱满丰润的中频质感,对听觉非常友好的同时并没有丢失对细节的呈现。在音展第一天聆听时,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低频的下潜和量感都很一般,很难感受到12寸低音按摩式的包围感。但在“山竹”来临的周日上午我最后一次进入它家展房时,那种宽松富有弹性的低频终于出现了。这让我确信了这套音响系统绝不是“一招鲜吃遍天”,它的整体平衡度是毫无问题的。 在音响这个竞争激烈的大市场下,能坚守传统hifi领域的厂家已经非常之不易,而佛山丽磁一心无二的坚守着对传统胆机声与型的塑造,这也许就来自于设计者对那个辉煌的电子管时代真心的敬意吧。 十三、蓝牙当真锋利否——vibrato与LZE的蓝牙音效“霸业” 在现代普及型音响产品中,带有蓝牙传输方式的小型音响系统估计已经算是目前小型音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音响类型了。虽然在技术上目前的蓝牙传输因为经过压缩转码过程,使得在理论音效上无法比得过wifi传输方式。但由于其使用便利等原因,就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一直远高于wifi音响产品。此次音展上有多家新老音响品牌都推出了蓝牙音源产品做展示。其中静态展示居多,好像大多数厂家都没有勇气在如此大型展会上暴露出“蓝牙牙垢”。不过也有例外,两家国产品牌(大陆与香港)在用其蓝牙产品做展示时,虽然后端搭配完全不同,但都呈现出远高于我原本期待的音响效果。 首先要说的毫无疑问是富盛这几年力推的王牌vibrato旗下畅享5.0高清音乐蓝牙接收器,这款产品的多个“第一”头衔在此我不再赘述,网络上都可见到相关介绍。在展会上富盛展房里搭配的是德国F&F双6.5寸落地箱,功放亦是vibrato家单声道全平衡前后级。所播放的音源全部是手机下载的音乐软件。从整体播放效果上来看,如果在未知情况下,你很难认为音源会是蓝牙传输产品。丝毫没有一般此类产品稀薄寡淡的数码声表现,整体柔顺流畅同时有足够饱满度和优良的空间层次感。当然其功放音箱的硬素质也为这套系统的基本音效提供了足够的保障。但以我以我的经验,就F&F这种明察秋毫型音箱而言,前端音源如果藏污纳垢的话那是绝对逃不出它的法眼的。而在富盛展厅门口这个蓝牙接收器与纽曼小型书架箱的组合也进一步佐证了了我的判断。 另一个要说的便是LZE这个香港品牌旗下的SR1蓝牙音源,这个小机器看似不太起眼,但售价达到了5千元。在到这个展房之前我以为vibrato的蓝牙音乐传输器定价已经不低了,但相比这个SR1瞬间小巫见大巫。据老板介绍这台小机器内部包含了n个优化传输和净化电源的技术。就实际聆听效果而言,虽然所搭配的focal箱子并非我之所好,但整体表现效果确实可圈可点:良好的通透感,良好的空间感,有一定下潜与弹性的低频这些优良元素都能在这套不太贵价的系统上听出端倪。由此可见SR1的“疯狂”定价也并非张狂自大之举。 由于所搭配的系统,聆听环境完全不同。我无法对vibrato与LZE这两款蓝牙产品声音素质的孰优孰劣做出任何判断。但有一点也许可以得出推论:只要真正做到勤刷精养护,“蓝牙”也能露出它锋利的一面哦。 十四、斯人已逝,精魂不灭——GRAHAM与科宝的BBC“复古”之道 经常上古董材料网的烧友基本都有个体会:一对品相好的BBC ls35A一旦出现,必惊刹十方诸烧。BBC监听系列音箱作为一代英国声的代表,对中国烧友的影响从80年代至今一直未曾消逝。虽然近二十年来,hifi音响美学取向与制造理念与BBC时期发生不小的改变,BBC音响已然成为“古董”,但BBC之声的追随者们一直梦寐以求其精魂能借法重生。于是乎一批BBC授权与未授权的复刻产品应运而生。当然这其中不乏一些貌合神离之品,今年我在上海音展上就听到一家台湾复刻35A品牌,除了外形之外声底与BBC之声毫无雷同之处。竟还美其名曰“改良版”。但此次要说的这两个BBC正式授权的复刻品牌GRAHAM和科宝则让我再一次看到了他们对classic经典的诚意。 英国GRAHAM进入国内时间并不长。之前也只是草草听过一次。此次搭配同族老绅士EAR胆机前端在中国大酒店高端展房开声亮相,走进展房的第一刻起,不管这种声音风格你是否钟情,但我想只要是爱乐人士毫无疑问会坐下来静静的听一会儿,感受这套系统香醇绵润的声音气息,这是一种使人能够安然沉静的声音,这种醇和饱满的基底流畅的分布在全频的各个角落。在这种质感下听者一瞬间可以将音场,速度,瞬态这些名词的影响忽略到最小化,毋需评判,只需感受。这是这套英国老贵族带给我的最直观感受了。 香港科宝从当年电影无间道走红到现在这么多个年头,虽然在国内电子管功放品牌的强势竞争霸气早已不复当年,但这几年来凭借复刻BBC系列音箱的出彩效果一直被一部分古董音箱迷们关注着。虽然在一些BBC老烧友眼里认为其复刻的BBC产品并没有完全再现BBC之风范。但就其声音而言客观的说是非常值得肯定的。首先科宝的复刻并没有丢失掉BBC音箱之基本神识,从它的声底当中依然能感受到传统英国音声之道,在此基础上适当改善层次感与低频重量,使得它家的复刻BBC对音乐体裁的适应面更加广泛。也看到了科宝对BBC之声的专属体悟。 我有一个梦想:如果有机会将来能将GRAHAM与科宝同型号的复刻BBC产品放在同样的前端同样的环境下与原版BBC音箱做abc对比,这种穿越时空间对话将又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呢?呵呵,也许不用对比,认真的体验当下,这就是对“classic of BBC”的最高敬意了吧。 纽曼有源这次第一次参加广州音展。其产品声音有自己的特点。虽然同为监听箱品牌但与真力,adam,丹拿声学等监听音箱的风格都没有雷同。虽然价格并不算亲民但却值得一听。 金琅这次的声音即使对比音展当中的所有进口品牌,其呈现的效果已经属于中高水准的范畴了。关键是前端和线材附件搭配相对低端和平价的情况下能得到这样的声音。厂家这几年的努力确实令人刮目相看。 十五、只羡鸳鸯不羡仙——VOXATIV与LYRIC AUDIO的煦暖撩骚 听音响是为了什么?恐怕大多数朋友最简单直接的反应就是——为了享受。虽然有时这种享受可能一定程度上只停留在某个单维度层面,但如果对你的听觉感官产生足够强大的调教和催眠,依然可以让人一定程度上忽略它的某些天生不足,甘于被它沉迷。德国VOXATIV全频喇叭+lyric胆机就是属于这样的音响毒品。无论是voxativ当家的9.87系统(无源全频+有源铷低音炮)搭配自家单端845胆机,还是voxativ全频迷宫小型音箱搭配lyric胆机。这套德国组合一改以往我们对传统德国风格的理解。那是一种带有些许微醺撩骚气息的,温和煦暖的磁性声音,但这种声音又不会显得过于妖治魅惑,依然是一种健康的声音爱欲。相较之全套voxativ前后端的带有些炉火般温暖和细豆沙般磁性质感的声音而言,lyric胆机推动下的voxativ更加秀丽温婉,感性柔情。这两套组合在一瞬间会让人有放弃去试听大编制作品的欲望,只是想不受外界打扰,静静沉浸在音乐低吟浅唱的耳畔私磨中。这种音响毒品估计很多已过不惑之年的朋友依然难逃它的掌心的撩骚。 纵然天仙美艳富贵,不及鸳鸯双栖蝶双飞。这也许就是这套音响给我心上留下的那一颗种子吧。 本次音展印象深刻的15套系统听感已经上传完毕。需要说明一下的是:印象深刻并不代表绝对的声音好坏。有些展房声音水准很不错,甚至高于帖子里的大多数系统组合。但由于之前音展已多次听到且在声音调教上较之以往并未太多变化所以没有进入这个“印象深刻”帖子里。另外还有一些声音有明显问题的,引发我听感不快的“印象深刻”系统展房,考虑到厂家商家的辛苦付出与参展经验与系统搭配等因素,也不在帖子里谈论了。以免管中窥豹,对大家产生不必要的误导。 在此再次向所有参展品牌与主办方致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希望来年的展会上能看到更多的精彩与感动。 如果大家对音展上其它哪些展房的声音还有想了解交流的,可在帖子里踊跃交流,我也会分享我个人简单的感受。 每年音展如果认真观展聆听,都会有不一样的新发现。无论是产品上的还是发烧音响调教上的。所以音展其实就是一次观察总结与学习的机会。 |
Archiver|手机版|手机版|客服: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 QQ:895456697|广告合作|账号注销|家电联盟网 ( 京ICP备09075138号-8 )
GMT+8, 2025-5-1 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