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论坛

聆客音频
 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2940|回复: 47

关于音乐、发烧及家电论坛的杂想—兼谈B&W和丹拿

[复制链接]

1

主题

5

帖子

7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3-4-13
发表于 2003-5-5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家电论坛,众多有奖活动等你来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前两天因为被S805的魅力彻底俘虏,忍不住随手发了一个看起来很幼稚的帖子,不想引起了巨大的争论。刚才我把该帖的所有内容又看了一遍,忽然感觉即使对普通人,音乐也不再是很单纯的一种艺术享受(许多人好象是把听音乐作为一门艰深痛苦的学问在做),而承载本次争论的家电论坛,也不仅仅是一个聊天的休闲场所,竟然也隐含着参与者的竞争和搏杀,偶尔还反映出商业利益的争夺。发帖和跟帖之间,人生百态依稀可见。


关于音乐

我听音乐是受父亲,一个农民,的影响。当时,可能是1987年左右,村里刚出现了第一台电视机,这台电视几乎成了全村的公用机,几乎半村人每晚都聚集在买电视者的院子里一起看。人人都希望有钱后自己也买一台。但是,父亲攒够钱后却买了一套组合柜式音响,含LP、收音机和磁带机等。虽然是三无产品,但经其播放的天仙配、井台会、李二嫂改嫁以及朱逢博、程琳等人的歌声却滋润着全家人的心灵。后来,父亲对我听音乐的要求一直大力支持。上大学时,我有了一台东芝随身听,没注意型号,但我清晰的记得有5个频段的均衡调节、带收音机、价格是500元整,机身虽小但是特重,父母一起挑选的,那是1990年。这台机器两年后丢了,而且丢后市场上就再也买不到这款机器了,当时痛彻心肺的感觉至今依然记得。可能是失去的东西就觉得特别好,反正之后再没有听过那么好听的随身听,包括我之后用过的爱华T28MKII、爱华JX729、爱华JX899(目前正在随身听交易区出售)、SONY WM65(好象是这个型号)、SONY E900(目前正在随身听交易区出售)、SONY EJ01。

当时真是一心一意的听音乐,在音乐中获得休息和巨大的乐趣,根本不会去比较机器。而现在,我们许多人不是在听音乐,而是在“玩音响”,不停的折腾器材。确实,好的音响器材可以更好的反映音乐的精神,但是,我相信有些人折腾器材根本不是更好的听音乐,一两年换一次,投入大量金钱,但是唱片却没有增加几张。我想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条:一是心态浮躁,根本无法静心去听音乐;二是喜欢追求刺激,多听几种不同音色,好象吃饭换口味一样,可笑的是,这种人里面竟然有好多人还自称追求所谓“监听无染色”、“高度真实的声音”,高度真实的声音应该就一种,何必搞那么多箱子?第三,喜欢斗箱。有钱当然可以随便玩,但是,对于我以及象我这样的工薪族,我感觉还是一次选定一套可以听一世的音响为好:我们毕竟还有生存危机,还要为事业奋斗,不可能在音响上投入太多精力。听音乐,只不过是休息、放松、激励自己,以便更好的为生活尽责、为前途冲刺,玩物丧志则不是好事。当然,衣食无忧者可随便玩。

我的音乐口味主要就是通过随身听建立的,而且我也从来没有感觉哪款随身听听不下去、非要去换一台,我想主要原因就是随身听有“音乐味”,耳机也可能有染色,这样就可以把人吸引住。而现在好多器材放出的声音调子都对,但是就是没有感染力。我以前也曾经迷惑过,询问LDH斑竹,他说:“无所谓,好比油画和照片,你喜欢什么就选什么。”(本引言未征求LDH斑竹许可,如果斑竹不高兴,就当我胡说)照片准确,油画唯美。因此我特意去听了著名监听音箱PMC和监听功放BRYSTON的组合,动态、音场等都没的说,听交响乐非常过瘾,但就是感觉如白开水,一点味道也没有。我不适应这种音色。我觉得可能是我的品位低级,真正搞音乐的就是应该用这种组合。但我本身工作就很累,不想再强迫自己去学习、适应另一种品位。我也去听了SPENDOR一类的箱子,音乐味是浓了,但是感觉象隔雾看花,不过瘾。而B&W S805正好适合我的口味,既有音乐味,又有解吸力。我本想预算不要超过30000元,这样看来办不到了。但是,如果真是能以后不用再换箱,安稳听音乐,那还是值得的。

罗嗦这么多,就是想给权威捣乱。喜欢音乐又没钱的朋友,千万别相信什么权威写手,自己去听好了,而且要多听,听上一年半载还不烦的,娶回家好了。切记:选自己能一生喜欢的,不费太多力气就能出好声的。那些需要费尽精力和金钱、需要专家才能调整出好声的产品,不要也罢。说到这里就得说说丹拿了。丹拿据说是发烧友心目中的神,不听丹拿不是真正的发烧友。我仔细听过1.3SE以及更低档次的箱子,确实不错,但没有打动我;而且丹拿搭配功放的成本高是公认的,对CD机和线材的要求也很高,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本来就没有被打动的我一听就被吓退了,不想惹这麻烦。我相信丹拿信心系列的产品绝对是精品,但不是给我等下里巴人准备的。而1.3SE以及更低档次产品我认为不值得费那么大力气去折腾。而且,丹拿最适合斗箱,我相信若对各项指标分别品评的话,恐怕没有哪个品牌能击败它,这真是个危险的诱惑。我绝对相信丹拿生产最好的音箱,但是我不敢玩它,也没有时间和金钱玩他。

关于发烧(还没有写,若前文被拍的太惨就不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434

帖子

235

威望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交易诚信度
13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5-5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音乐、发烧及家电论坛的杂想—兼谈B&W和丹拿

好帖子;斑竹考虑加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475

帖子

217

威望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极参与奖影音发烧友

交易诚信度
2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5-5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音乐、发烧及家电论坛的杂想—兼谈B&W和丹拿

好贴!
只不过要发烧友不换器材就像要狗不吃屎一样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58

帖子

160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极品音响特约嘉宾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5-5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音乐、发烧及家电论坛的杂想—兼谈B&W和丹拿

最初由 musicil 发表
[B]前两天因为被S805的魅力彻底俘虏,忍不住随手发了一个看起来很幼稚的帖子,不想引起了巨大的争论。刚才我把该帖的所有内容又看了一遍,忽然感觉即使对普通人,音乐也不再是很单纯的一种艺术享受(许多人好象是把听音... [/B]

参合你这个帖子一句吧!
我认可赵阔对B&W 的认识,尤其是使用这个N系列高音的产品。他的高频尤其难摆平,所以我说几乎怀疑是为了影院设计的专用品。

声音真的是萝卜青菜吗?如果认为普通话只有一种标准,那不是北京话,更不是台湾话;如果认为英语有种标准,不认可牛津音是标准的可能是美语区来的吧!

聆听古典音乐的人都会认可几只世界一流乐团,很遗憾,不是美国的乐团。至少波士顿、克利夫兰、芝加哥都不是,更轮不上俄罗斯的一大堆乐团。英国5大乐团我个人也私下怀疑。但他们是客观存在,不是我们个人主观判断的结果。

我给喜欢丹拿的朋友泼过冷水,与他的民用箱比,他的专业箱Dynaudio Acoustics也是很少味道的,民用箱也是有了“味道”的。信心3号的钢琴非常好听,但信心并不适合古典音乐。这种说法你看看CCTV录音师李小沛的文章就相信了,不是我一个人这么感觉。

好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

帖子

7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3-4-13
 楼主| 发表于 2003-5-6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音乐、发烧及家电论坛的杂想—兼谈B&W和丹拿

关于发烧

谢谢各位前辈捧场,现续写部分内容。

发烧,这个词本身就表明不是一种正常状态。即使不是病态的话,至少也显示了一种偏执、钻入牛角尖的倔劲。华尔街面对微软之类的公司感慨,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但是,对音乐器材的偏执能带来什么呢?问问自己:在对音乐器材投入狂热精力和无数金钱的同时,可曾考虑妻子儿女的感受?当你高谈阔论发烧器材的时候,是否忽略了同家人感情的交流?是抠门的积攒金钱一点点投入发烧,还是偶尔送给家人一份小礼物、带给他们一份惊喜?不说了,扫大家的兴,搞的我象唐憎似的。

我觉得垃圾兄的留言里有一句话特别有警示作用:弄来弄去都成垃圾!三万元买的CD机,可能很快被3000元的SACD机彻底打败,目前的高价音箱、功放可能也不会适合新技术而被淘汰,或者被更高型号的产品代替。有人说,新产品可能不如老产品;我从来不会这样认为,我对技术进步满怀信心,之所以出现新不如旧这种说法,一是个人口味不同,二是时间还不够长,新技术不成熟。职业人员紧跟时代潮流无可厚非,一个不以此为职业的普通爱乐者有必要吗?

我的观点是要发烧,但要适度。一套较好的器材听音乐得了,没有必要去反复折腾器材,最后喧宾夺主、忘了买器材的最终目的是听音乐。要玩器材,最好是到音响店里免费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

帖子

17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5-6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音乐、发烧及家电论坛的杂想—兼谈B&W和丹拿

老唱片兄,李小沛的文章在哪里能找到呀?
香港弦声音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58

帖子

160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极品音响特约嘉宾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5-6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音乐、发烧及家电论坛的杂想—兼谈B&W和丹拿

看的出你是个有心人,体会也真切,但似乎把一些东西混肴了。
音响本来就是属于精神的范畴,说的直接点,他是温饱以后的事情。音乐是上层建筑,音响更是上层建筑,基础当然是经济基础,所以没米是万万不行的,但有米也未必就一定很灵。因为音响与很多东西不一样,他是一种文化。更多的不是技术。

过去的一二年里,我很关注另一个东西是钢琴的现场演奏。我们可以进口斯坦威的零部件拿来组装,但国内还从来没有谁制造的钢琴发出了斯坦威的琴声。仅仅以客观琴声来说,其实美国斯坦威和汉堡斯坦威的琴声也是有区别的。这是文化的差异在音响制品上的体现。文化需要积淀,不是花点钱就可以得到的。

人都有嗜好,音响就是一种嗜好。这里有玩弄音响的,有企图从中获得其他满足的......,不管哪种嗜好,都是离不开经济的支持。任何的嗜好都有疯狂的一面,不仅仅是音响发烧。但音响毕竟是一种健康的嗜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应该是的到认可的,即使是玩弄音响的朋友也是精神享受为先的君子,应该受到理解和尊敬的。


大家都应该对技术进步满怀信心,否则没有那么多的新东西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技术、说紧跟时代潮流也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提到这些,我总是想到前卫、想到时尚、想到很多这类的东西。说实话,其中不少并不是能被正面肯定的。以市场为导向和以技术为导向不是一个概念吧!微软更多的是市场运作的考虑,大家佩服比尔·盖茨精明的赢利目光和能力大于其他。

很多朋友说买来买去是垃圾,我觉得这话说对了一半。你了解古典音乐正确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吗?你了解各种音响美学观的差异何在吗?你究竟希望获得的声音走向是哪个类型呢?在没有搞明白这些大方向之前,我真很难说自己不会走错了路。

在初级阶段经济并不发达的地域,有如此多的发烧友涌现,我也觉得不正常。也许是解决饥饿口渴后大家心理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太迫切使然吧?不过听音乐听音响,或是玩器材,都比搓麻吸粉打炮要强,所以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尽管我是听音乐的人,基本不玩硬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

帖子

105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极品音响特约嘉宾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3-2-24
发表于 2003-5-6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音乐、发烧及家电论坛的杂想—兼谈B&W和丹拿

凭良心说这是个好帖子,有一些值得思考的东西:
1。说出了心里话,很诚恳,前面一段也很感人,比如“天仙配……朱逢博、程琳等人的歌声却滋润着全家人的心灵。”等等,类似的经历可能许多人都有过(当然不一定是具体的某个歌手)。怀念那个岁月啊,虽然大家经济上都落后点,但少了许多为人不齿的东西。
2。“我相信有些人折腾器材根本不是更好的听音乐,一两年换一次,投入大量金钱,但是唱片却没有增加几张。我想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条:一是心态浮躁,根本无法静心去听音乐……”这的确反映出一种现象,折腾器材究竟为了什么?是去”斗箱“?去攀比,还是去”烧钱“玩,要知道这是大街上的混混才作得出来的事,是爆发户心态下的产物。有人一天到晚就倒腾那几张”烧碟“(还指不准都是盗版的),去争名夺利,真让人叹息……
3。”而现在好多器材放出的声音调子都对,但是就是没有感染力……“这确有其事,数码音响原本是先进的,原先有些搞模拟声的厂家一直不愿意涉足数码产品,不是没有道理的。可叹的是现在的一些厂家(可能为利益所驱使)走上了歧途!
4。至于说到具体东西,您说的丹拿,我听的不多,不敢乱说。但N805与以前的S805的确不是一码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4

帖子

105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极品音响特约嘉宾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3-2-24
发表于 2003-5-6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音乐、发烧及家电论坛的杂想—兼谈B&W和丹拿

在初级阶段经济并不发达的地域,有如此多的发烧友涌现,我也觉得不正常。也许是解决饥饿口渴后大家心理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太迫切使然吧?不过听音乐听音响,或是玩器材,都比搓麻吸粉打炮要强……”
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58

帖子

160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极品音响特约嘉宾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5-6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音乐、发烧及家电论坛的杂想—兼谈B&W和丹拿

最初由 赵阔 发表
[B]凭良心说这是个好帖子,有一些值得思考的东西:
1。说出了心里话,很诚恳,前面一段也很感人,比如“天仙配……朱逢博、程琳等人的歌声却滋润着全家人的心灵。”等等,类似的经历可能许多人都有过(当然不一定是具体的某个歌手)。怀念那个岁月啊,虽然大家经济上都落后点,但少了许多为人不齿的东西。
2。“我相信有些人折腾器材根本不是更好的听音乐,一两年换一次,投入大量金钱,但是唱片却没有增加几张。我想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条:一是心态浮躁,根本无法静心去听音乐……”这的确反映出一种现象,折腾器材究竟为了什么?是去”斗箱“?去攀比,还是去”烧钱“玩,要知道这是大街上的混混才作得出来的事,是爆发户心态下的产物。有人一天到晚就倒腾那几张”烧碟“(还指不准都是盗版的),去争名夺利,真让人叹息……
3。“而现在好多器材放出的声音调子都对,但是就是没有感染力……”这确有其事,数码音响原本是先进的,原先有些搞模拟声的厂家一直不愿意涉足数码产品,不是没有道理的。可叹的是现在的一些厂家(可能为利益所驱使)走上了歧途!
4。至于说到具体东西,您说的丹拿,我听的不多,不敢乱说。但N805与以前的S805的确不是一码事。. [/B]

也说一点看法。

时尚的不一定就是好的、新的也不一定是优秀的。很多新产品的出现,经常是因为市场的误导、因为经济不良动机原因,不是因为技术先进。即使是技术革新,也不一定就好。

举个例子。从卡拉扬新建柏林爱乐的新音乐厅开头,采用了一种全新概念的设计,即所谓梯田式设计,听众是一层层的环绕舞台排列;也有人说是喷泉式的,大家是围绕中央舞台而坐,声音像喷泉一样从中间发出的。

原来设想这样好处很多,比如听众与本阵乐器声源的距离是最接近,所以可以获得好声,而且有了缺陷,也容易修补,哪里声音不好,就在那里补充,很方便。

这种新的设计,基本上都是不成功的设计,没有传统的声音好,只有个别的例外。柏林爱乐的新音乐厅也被认为不是个好声音的厅。

音乐厅从上个世纪开始到结束,走过一条回头路。现在回头看,这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理想。所以在世纪末的时候,大家又抛弃了这种设计,回到传统的老路上。

折腾器材的人我一向是很敬佩的,特别是那种目标方向明确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这些人执着的不懈努力和追求,才给音响带来了原音重播技术上的进步。

当然现实中更多是另一类的朋友。他们很多虽然为技术或器材奴役,精力财力更多的付出皆付之东流,但其中的乐趣也丰富了生活,添补了人生的某些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还是多一点理解吧!
不过我对这些朋友还是忍不住想说那句话,先搞清楚三个方向性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64

帖子

10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5-6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音乐、发烧及家电论坛的杂想—兼谈B&W和丹拿

30K,也算是不少的投资了。
但能否听“一生”就难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0

威望

新手上路

Rank: 1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3-1-21
发表于 2003-5-6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音乐、发烧及家电论坛的杂想—兼谈B&W和丹拿

李小沛的文章没找着,谁能帖一下。这里有一篇关于单拿监听箱的文章
---------------------------------------------
我为什么选择C2
程一中

我一直在电影和广播电视行业里从事专业音频工作,天天面对的都是专业演播室用的监听扬声器,可是自己家里却没有一对满意的喇叭做个人聆听,这怎么行。其中经济因素当然是非常关键的,没钱什么也办不成,不是吗?在有了经济基础之后,喇叭型号的选择就上升为主要矛盾。这里我讲讲我最后选择了丹麦Dynaudio Acoustics公司C2录音棚监听音箱的一些理由,供大家参考。

大家都在讲听音要听“原汁原味”,这是对的。但是,实际上有很多人并不了解,也不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原汁原味”。真正的“原汁原味”应该是从扬声器里还原出被录对象,如乐器、人声等的声音原貌。最好是还原出录音师在录音控制室里听到的声音(注意,可不是录音棚里那干得要命的声音,而是录音师在声音处理过程中他聆听的监听声音)。作为录音控制室用的监听扬声器与一般发烧喇叭不同,不能有任何附加的味道进入被聆听的声音中。而发烧喇叭可就必须要有自己的个性味道,否则就不成为发烧喇叭了。可是经过有自己味道的喇叭这么一放,声音就肯定不是原汁原味,而是添油加醋了。当然,这里我用“添油加醋”四个字可不是贬义,那就是随个人所好而加的佐料。喇叭的味道在你购买时,要再三思量和反复聆听来决定的。因为虽然比喻作佐料,可是喇叭终究不能像酱油、醋似的可以随便更换品牌和增减数量,以精确满足自己的口味需要。

那么什么样的喇叭才能满足我对听音公正的要求呢?当然“完美”的监听扬声器是最好的选择。问题就来了,因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完美”的基准监听音箱这么个玩意儿。尽管有人假设,扬声器拥有平直的频率响应、宽广的动态范围和准确的立体声像定位,就可以构成人们心目中的“完美”音箱。可是说起来容易,实现起来难。而且现实情况是,有许多专业监听音箱的应用场合,对绝对精确的要求并不是主要的。诸如在某个房间尺寸下的功率输出大小,或者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工作所熟悉的及有倾向接受的特别“声音”等其它考虑,这些考虑可以压倒对上述基本指标的需要。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些录音师特别标榜自己用发烧音箱来作录音监听。可是他们忘了,顾客在聆听买回去的录音制品时用的扬声器却有自己另外的“声音”,因此无法准确体验你录音时聆听的感受。此外,一些生产商为了追求所谓“理想”的音箱,不惜加大尺寸和成本投入。有的厂家功夫不花在声音上,反而一心扑在外观上。有的音箱设计从声学角度来看明显是有问题的,但是木材加工精致、外观美丽动人,好象喇叭不是用来听的,而是用来当摆设的。我实在搞不明白,科技发展到现在,尽管人人都声称自己在追求完美,可是实实在在真正致力实现完美的只有极少数厂家。

从对“原汁原味”的追求,可以得出我希望得到一对完美喇叭的结论。发烧喇叭不管人们称之为什么“××味”,也不管自我标榜是什么“监听××”,终究它们的市场是作为消费者一员的发烧友群体。所以我选择的对象就局限在录音棚监听扬声器中。由于是家庭使用,所以大型的监听和中场监听都不合适。近场监听扬声器的大小、功率、声音质量,以及价格都比较合适,但是品牌、型号多如牛毛,简直让人无从下手。通过有关扬声器资料的大量搜集和实际聆听,又经过长时间反复考虑,有两个专业监听音箱品牌比较符合我的要求。一是Genelec的有源监听,一是Dynaudio Acoustics的无源监听。由于有源监听内部功率放大器在灵活性方面有限制,使得我不得不放弃这个选择。

由于上述理由,我选择了Dynaudio Acoustics公司的产品。但是该公司为不同的应用场合,提供了三种不同范畴的专业监听音箱。“M”系列专门提供给作大功率聆听的录音棚作基准监听音箱。而“PPM”系列着眼于以最小的尺寸得到最好的质量和最大的功率输出。然而,这两种都不符合我的聆听要求。Dynaudio Acoustics还有第三个系列,即C系列监听音箱。这个系列原本是针对那些注重录音中的技术任务,因而监听音箱的绝对准确是至关重要的那些录音师而开发的。其中C2监听音箱的原型是Dynaudio公司的Craft扬声器。

我最初接触这个型号的喇叭是在资深录音师兼发烧友高峰家里。Craft的声音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声音的公正、透明,声像定位之准确,的确是超群的。DynaudioAcoustics公司的老板Andy Munro先生决定把他设计的这款喇叭升级到专业录音监听扬声器,并起名Classic 2,即C2。因为是专业用,所以将Craft的灰色音箱改为黑色。升级的主要方面是单元的精选和准确配对。谁都知道,涉及机械加工、甚至手工工艺的加工,一致性是很难保证的。扬声器就是典型的例子。消费用和发烧用都是只作聆听,不涉及对发行的录音制品的声音控制,所以一致性的容限比较宽。可是升级到专业录音监听扬声器,是作为声音质量控制的工具,对一致性的要求非常高。另外,某些应用场合,例如电台或电视台的演播室里,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那里没有给技术处理留有出错的余地,均衡和平衡需要现场完成,而结果必须绝对可靠。这里也没有给由于监听音箱的不准确造成误差的余地。监听扬声器的反应也必须很快。对于录音公司的录音师,也希望他的扬声器能准确还原出磁带上或录音棚里的信号,这就是我上面说的“原汁原味”。

另外,C2是完全透明的。DynaudioAcoustics公司对C2透明度的追求是源自那些宁可用完全透明的监听系统来工作的录音师,他们迫切需要不附加声音特征的监听系统。请注意,这里的“透明”绝对不单是清晰的意思。这不仅是指高音频段,而是全音频段不附加任何其它东西。为了达到透明的还原,监听系统必须具有一系列特性,包括从40 Hz到20 kHz的全部频率响应都是平直的、瞬态响应好、完美和稳定的立体声像定位,以及非常低的失真等。

在瞬态响应方面,你可以设想一只扬声器,它有1瓦、1米为90 dB的灵敏度,也就是在稳态信号情况下,在1米远的地方产生100 dB声压只要10瓦的功率。为了还原在稳态电平之上20dB的峰值,要求放大器功率和相应扬声器功率承受能力高达1千瓦。根据这个原则,所有DynaudioAcoustics生产的监听扬声器都能接受10毫秒的1千瓦峰值功率,而没有压缩或失真。C2的高音头实际上有接受最大2千瓦输入功率的能力,并且仍能忠实地还原最极端的动态(当然要配合适当功率的放大器)。当在小功率下使用时,当然失真大大减小,而可靠性也就特别的高。这些都是我所喜欢的特性,而且在实际使用中也得益匪浅。一次,我在切换音频信号时,由于粗心大意,没有先将放大器电源关掉或把音量关死,就拔出和插入信号线。这时扬声器发出惊人的爆破声,眼看扬声器锥盆跳了一下,然后像死了一样寂静无声(功放的保护电路这才起作用,以后我把这台老爷功放给退伍了)。我心想这下完了,几万元买来的宝贝烧了,冷汗像闪电般流过全身。在关机几分钟后,再次开机,将音量徐徐开大,发现一切正常,心中一块石头落地。在此,有必要提一下,更换线材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千万别出现这种事情。

如果你不是听单声道声音的话,扬声器的声像定位是很重要的。准确的立体声像定位不仅取决于准确的中音和高音频率响应和线性的相位响应,而且取决于左右通道的完美匹配。C2的高音头在工厂里选配在+0~-0.5 dB范围内,以保证建立完美和稳定的立体声声场。这在我实际聆听中,深有体会。虽然C2不像发烧喇叭有独特的风味,但是它声像定位的准确程度的确是无可比拟的。

C2在生产工艺上也有特别的措施,例如聚丙烯锥盆的采用。C2用的是特别开发的硅酸镁浸渍的聚丙烯低音驱动器锥盆,和手工涂覆的高音头软球顶(著名的ESOTAR T330),都是用手工组装到非常大直径的音圈上去的。而音圈上绕制的是专利的六方截面铝导线。这个设计又与包含大型磁铁的、按空气动力学设计的底座结合起来。这些措施使得能够生产出极低失真的驱动器。C2的总失真(THD + IMD)小于百分之一。这指标可不是电学失真,而是声学失真。

由于DynaudioAcoustics公司是作为小尺寸的近场监听扬声器来设计和制造C2的,因此特别适合各种高质量监听和放送环境。它的作用是作为“监听器”,也就是给听者反映与原始信号形式完全一样的音频信号的器材,没有失真和染色,没有忽略任何内容和细节。这样,录音师知道,他听的是录音,而不是扬声器。这就是我反复提到的“原汁原味”,也就是我最终选择C2的原动力。我使用这对C2已经6、7年了,至今对她没有变心。尽管有人对C2评头品足,但是我觉得只是他们不了解我想听的是录音制品,而不是扬声器的本身而已。

每个人的具体条件不同,各自的爱好也不同,不仅选择的器材不同,而且聆听的对象也不同。所以,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别人。我写这篇短文的目的只是与大家交流一下我的爱好和选择,并没有号召大家都去买专业监听音箱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5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3-4-26
发表于 2003-5-6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音乐、发烧及家电论坛的杂想—兼谈B&W和丹拿

大家谈音响发烧的问题,情真意切,我也忍不住啰嗦几句.
我同意赵阔说的"不过听音乐听音响,或是玩器材,都比搓麻吸粉打炮要强……”哪位老兄发烧是因为SARS引起,那肯定是一场灾难,但如果是为音响而"发烧",是好是坏那就要因人而异了,首先我要说社会需要这样的一个群体,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他们,音响界会是一个什么状态?其次它是集艺术和技术于一身的学问,对他的研究无疑能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增加科技知识.所以说发烧友都是玩物丧志,不免有失偏颇.之所以有人对音响发烧友有一些劝告,是因为音响发烧一般是烧钱而非赚钱,除非你是从事这个行业,但这些劝告一般也都是善意.
关键在于发烧友自己要有清醒的头脑,要量力而行,想想自己有没有更重要工作要做,为发烧花的钱,对家庭来说是锦上添花,还是让家庭陷入了窘境.我赞成有理智的发烧.超过了这个度,事情可能会走到反面.
赵阔说的:"我相信有些人折腾器材根本不是更好的听音乐,一两年换一次,投入大量金钱,但是唱片却没有增加几张。我想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条:一是心态浮躁,根本无法静心去听音乐……”这的确反映出一种现象,折腾器材究竟为了什么?是去”斗箱“?去攀比,还是去”烧钱“玩,要知道这是大街上的混混才作得出来的事,是爆发户心态下的产物。有人一天到晚就倒腾那几张”烧碟“(还指不准都是盗版的),去争名夺利,真让人叹息……"我不同意这样的指责,至少不能指责,谁没有竟争心理,难道你没有?没有才不正常.竟争才有发展嘛.他有这样的条件,这样做无可厚非.
至于喜欢什么风格的声音,罗卜青菜个有所爱,丹拿,N&W都有好箱子,不能简单地说那个比那个好.更不能动不动就骂"垃圾"(垃圾兄,你的名字取得实在不好,很容易误解,我不得不说明此"垃圾"非你垃圾),国外的CAV,有失公允.
以上是我的观点,望各位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434

帖子

235

威望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交易诚信度
13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5-6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音乐、发烧及家电论坛的杂想—兼谈B&W和丹拿

我觉得楼上的把问题严重化了......其实很简单,在自己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买一套好的音响不就得了??
还要提醒一点,音响爱好者和纯粹的音乐爱好者是有区别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5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3-4-26
发表于 2003-5-6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音乐、发烧及家电论坛的杂想—兼谈B&W和丹拿

最初由 赵阔 发表
[B]在初级阶段经济并不发达的地域,有如此多的发烧友涌现,我也觉得不正常。也许是解决饥饿口渴后大家心理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太迫切使然吧?不过听音乐听音响,或是玩器材,都比搓麻吸粉打炮要强……”
好! [/B]
我认为很正常,说明在初级阶段经济并不发达的地域,他们的思想和精神文明还是发达的,有钱有有钱的玩法,没钱有没钱的玩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活动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手机版|客服: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 QQ:895456697|广告合作|账号注销|家电联盟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207号 ( 京ICP证041102号,京ICP备09075138号-9 )

GMT+8, 2025-5-13 23:23 , Processed in 0.079348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