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32643
威望67
金钱81547
交易诚信度0
主题30
帖子937
注册时间2003-3-6
最后登录2021-9-29
特级会员
    
交易诚信度0
注册时间2003-3-6
|

楼主 |
发表于 2006-3-6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好!
昨天把箱子调整了一下
看来还是老话,一切最好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发,把高频分频器电阻又4.76调为两个1欧串联,也就是2欧,高频被释放出来,延伸和泛音基本达到我们的要求,高音我们是拿帕格尼尼的小提琴独奏来校的,在小提琴的高频泛音上高音是不是正确表现尤为突出(亮度和延伸的高度),在3.3欧时还是达不到要求,在2时基本达到.超低音开始时将棉添满了箱体,结果超低频太紧,感觉大鼓表现的像电子鼓,缺乏鼓皮的弹性,太快(有点像我用柏林之声911推的感觉,前天把柏林之声911拿回来推推试试,感觉不太适合这个箱子),当将最底下的半个箱体里的棉拿出来后,超低频在15平米的房间里表现才很不错,现在有可能导向管有点长,我把一马兰士的AV前级AV600+两个MA500(150W/8欧)接在箱子上用24小时的音乐台褒它一周再做进一步调整.
原本高音没有调整的时候,中音尤其是那陶瓷的5寸中音,感觉很突出,我们本想在降低高频电阻之时,提高只频的3.3欧到4.7欧,衰减中音,好在我们再做调整的时候是每调一只高音开声就和另一没有做调整的进行对比,然后再整体做调整,后来发现我们在做完高音调整好后,中音也就不突出了,现在音箱的高中低和超低还是很平衡的,就看在连续24小时褒两个星期后怎么样,正常的话陶瓷高音和中音的能量会逐渐降低,低频和超低频也会松弛很多.整个音箱的反映会逐渐平和,那时再做完工前的调整!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