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47283
威望61
金钱85312
交易诚信度11
主题9
帖子895
注册时间2003-9-13
最后登录2023-9-21
特级会员
    
交易诚信度11
注册时间2003-9-13
|

楼主 |
发表于 2006-2-19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置和低音炮是播放电影的主力,750很优秀地完成重播任务。其实我觉得m&k箱子最大的优点不是广告宣传中所说的温暖平衡,而是“一贯的快, 狠, 准”,低端到高端都有这个优点。750音乐味不突出,但中频做的很突出也非常有层次感,而且能够承受很大的音压而不失真,可以让聆听者在免受高音刮耳之痛的同时感受到很强的感观刺激。在与dali皇太子2限量版的对比中,mk在这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s:15]
mx700的介绍可以看看mk网站的介绍,使用心得我还在慢慢摸索,偷个懒先,摘抄一段:
用技术
双8吋MX700单元 Push Pull双单元推挽
全密闭式抗振箱体 Headroom Maximizer V
BackFire逆火式超低音技术
背景介绍
采用M&K的BackFire Technology(逆火式技术), 将超低音炮的体积大幅缩小, 却能产生20Hz ± 2dB的极低频, 并且创造了澎湃汹涌的低音能量. 快如闪电的低音速度与强大的解析力, 让Widescreen Review与Prime AV将MX-700誉为是「超低音中的法拉利」, 更让欧洲以严苛著名的评审员Stuart Robinson 将MX-700所发出的超低音评为满分10颗星. 如果你想要世界上最快速的超低音, 又想享受20Hz -2dB极低频, MX-700将是此等级最优秀的机型. Sony DVD, 伦敦DAT音乐录音室等等也是众多MX-700的爱用户之一.
美国HiFi杂志的专栏作家Colin Miller将MX-700低音炮比喻为「两声道音响世界的终极组合」, 他说道:「MX-700系列的确能再生全世界最好的低音. 主动式超低音与系统中的主声道要混合出好听的声音,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很荣幸的,目前市面上绝大部份的主动式超低音, 我都有过机会做过搭配以及调整的功夫, 然而,表现最好的就是M&K--没错! MX-700主动式超低音在工作时, 它与音乐完美的搭配性, 您将听不到它所发出的声音, 因为您会以为这只是主声道的一部份.」
采用双8吋MX700单元
MX700单元 为M&K最顶级的8吋单元, 他以快如F1速度着称. MX-700超低音炮使用Push Pull双推挽技术, 使得MX-700超低音的速度达到空前的快速直接, 并且搭配200瓦RMS专业功放, 使得MX700单元获得非常充沛的控制力, 能产生800瓦的超低音输出能量.
Push Pull双单元推挽技术
M&K独家的PUSH-PULL双单元双推挽技术是超低音炮的一大突破, 他能消除失真低音的翁鸣声, 并且产生高解析力与超快速的极低频. 这个技术原理如下: 将两个超低音单元装置在一个经过精密计算尺寸的箱体里, 两个单元一正一反的对着外面, 两个单元在箱体内以相反的行径进行动作, 如图所示, 当装置于前面的单元往内动作时, 位于底端的另一个单元正面也同时往内动作, 这时藉由箱体内聚集的强大压力, 会马上将两颗超低音单体迅速的归位并且立即针对下一个讯号来动作. 而这两个单元的相位刚好是一正一反, 换言之他们虽然是两颗单元但是却是同时达到一个单元的运动路径. 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消除只采用一个单元时, 震盆摆动移位所造成的非线性失真, 因为震盆来回震动不会固定在一条相同的路径上, 这就会引发解析力不够, 以及动态不足的现象. PUSH-PULL使M&K超低音炮能在极低的低频下潜度时具备惊人的低失真度, 并且以爆炸性的单元运动来达到绝佳的速度.
不使用Servo EQ伺服电路
M&K超低音炮的优良HiFi性归功于三个主要结构: 超低音单元, 密闭式箱体设计与录音级驱动扩大机. M&K自1972年发明主动式超低音炮以来, 累积超过30年的超低音单元技术, 致力于超低失真单体的设计, 并且结合密闭式箱体与超低失真扩大机的研发. M&K于1980年舍弃了Servo伺服线路, 其原因为:
Servo伺服线路就是在超低音单元后面装置一个小型感应器, 这个感应器会侦测单元的运动状况, 然后将这个信号传送回内建的功放与当初外部的输入信号相比对, 如果发现单元所产生的信号与当初的原始信号有误差, 就会将这个误差部分的信号锁定, 并且把误差信号的相位倒转, 然后把这个相位倒转的信号加到当初的原始输入信号上面, 理论上把失真部分的信号抵消掉. 实际上, 音乐讯号一直在改变, 高低起伏, 忽强忽弱, 变化的很迅速, 当Servo送出一个修正讯号时, 原始音乐讯号已经改变, 导致修正讯号被加到新的音乐录音上.
全密闭式音箱设计 - 真正无方向感的超低音
采用全密闭式箱体设计, 杜绝超低音嗡鸣声与不平滑的超低音曲线. 普遍的超低音设计都是在音箱箱体上打一个孔或是内部装上导管, 为的是能增加低频量感,这种超低音可以放的很大声, 并且标示着极大的功率, 但是这样的设计会导致动态反应速度不足, 产生你所熟悉的超频混浊感, 与失去控制的声音, 听起来非常不舒服. 这一些开孔式超低音会在某一频率产生气流嗡鸣声, 这是气流由箱体内部透过开口孔挤压出来的气流声, 这会导致不愉悦的听感, 并且让超低音变的具方向性, 你会一直感觉超低音是由某一个方向传来, 无法产生3D空间感.
配备两组低通滤波器, 达到36dB/Octave, 能产生具无方向性的超低音频, 不论将M&K超低音炮摆在任何位置, 都能产生最精确的中间结像定位.
录音级AB类扩大机 - Headroom Maximizer IV
所有M&K的超低音扩大机采用AB类, 舍弃常用的D类放大. D类放大成本低, 输出功率大, 但是不具备HiFi等级解析力, 速度亦过于缓慢. M&K使用AB类放大, 配合M&K超低音单元有绝佳的控制力, 解析力与动态反应速度大幅超越D类放大器. 针对AB类功放功率较小, MX-125 MK II配备M&K独家的 Headroom Maximizer IV , 能增加功放在大动态输出时的控制力, 并且设定自动保护装置, 让超低音炮不致于超负荷工作, 不会产生其它采用D类扩大机的超低音炮因采用大功率来控制超低音单体而造成音质不够细腻的现象.
[ 本帖最后由 mega 于 2006-2-19 18:23 编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