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226852
威望270
金钱78643
交易诚信度0
主题120
帖子14028
注册时间2006-2-5
最后登录2025-5-3
荣誉会员

  
交易诚信度0
注册时间2006-2-5
|

楼主 |
发表于 2006-3-30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贴沉淀多时,前段时间本坛慢如蜗牛,写个“接口”不知河里去了。多谢有心人又翻出此贴,但愿以下能贴上!
我周围近来有几位烧友听腻了贵族、思奔、丹拿书架,加之近年房地产热,普遍更换了大屋,更因受日本《Stereo Sound》菅野先生“唱片演奏家访谈”(访问对象几乎百分之百的大喇叭)的影响,纷纷玩起了大喇叭。
一般地说,要达到基本的高保真播放CD的动态,在音箱灵敏度90dB/m的情况下,低音喇叭的口径不能小于12英寸,否则不能保证失真小于5%,这好象是多位国际电声学专家的共识。只有在小声近场聆听,不需反映录音原声压和线性动态,可使用小喇叭。这就是玩到一定程度的发烧友不约而同的转向大喇叭的根本原因。
大喇叭一般灵敏度较高,线性最大声压高,承受功率大,能够较好地还原录音信息。但象低音号角这样的音箱没有成熟的设计和精湛的制作工艺是难以搞好的,其实这种后加载低音号角二十多年我做了三起三落,前几次都因设计失误、喇叭不配或漏气而失败。
我这套号角系统是比较满意的,调校分频点、中、高号角的衰减,是靠数字调音台的参量均衡器作电子分频,三公房推动,配合信号发生器、声级计,先调出声压的一致。得出衰减dB数,再通过Q值、转折点的调整找出自己满意的参数。在此三个参数的基础上设计分频器,再通过微观挑电阻电容细调音色。
[ 本帖最后由 普兰 于 2006-3-30 23:07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