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家电论坛,众多有奖活动等你来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你有没有想过:人类对低频的感知,其实先于听觉? 当猛兽逼近,地面传来的震动让你汗毛倒竖;当大型乐器奏响,腹腔产生的共鸣比耳朵先捕捉到情绪——这才是低频最原始的力量。
专业低音炮,从来不是为了音量大小而生,而是让低频成为可触摸的声音:电影中的地震不再是背景音,而是能让人精神紧绷的地面震颤;音乐鼓点不再是节奏标记,更像是鼓槌敲入人心。 听觉与体感兼具,就是专业低音炮所追求的本质。 用更大的单元、更高的功率提升效果,这几乎成了低音炮市场的规则,于是比拼功率、尺寸的产品比比皆是。
但若是比拼真技术硬实力,天逸的风暴系列低音炮确实是为数不多的硬核产品,当然,这并非是否定大单元大功率的价值。 从10寸到18寸,从入门款到专业级,风暴系列的每一款产品,都遵循需求适配的逻辑:不同空间适配不同型号,这种平衡让它跳出了越大越猛的单一逻辑,也因此积累了不少的好口碑。
而风暴8000,作为该系列中极具话题度的产品之一,更是把这种理念推向极致。 硬件结构,让低频触手可及风暴8000的双15英寸单元,是实现体感低频的物理根基。采用一体成型的高强度铸铝盆架,承受长冲程下的剧烈形变,确保低频精准不发散;高韧橡胶悬边则能有效提升低音喇叭的灵敏度及下潜过程效果,避免普通悬边硬回弹导致的生硬感。
这种刚柔并济的特性,让单元能精准复刻鼓皮震动的弹性张力,或是贝斯弦震颤的细腻层次。
当声音响起,把手轻贴箱体,你会清晰感受到来自喇叭单元的震动,这种震动通过空气传到胸腔,不是生硬的撞击,而是像被均匀推挤的压迫感,蔓延全身,带来被低频包裹的沉浸感。配合前置的五个倒相孔,增加低频的声音辐射效果,减少驻波,能让你清晰分辨出低频的轨迹,如同能看见声音在空气中流动。
在协同下,让低频不再是模糊的轰隆声,而是有层次、能感知的物理存在——这正是风暴8000的魅力所在。 D类数字功放,实现高效能驱动风暴8000中搭载了高效低噪的D类放大模块,不仅在技术成熟度上实现了突破,更以8000W峰值功率,将数字驱动的强悍性能推向极致。这组看似惊人的数字,并非是功率堆砌,而是精准释放的低频震撼。
D类也被称为“数字功放”,早年间的D类放大之所以难以驾驭大动态场景,核心问题在于:要么因瞬间功率不足导致低频软脚,要么因控制精度不足引发失真,因此一度难以得到发烧友的认可。但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飞跃,如今的 D 类放大已完成了脱胎换骨的进化。在关键的低频还原领域,其保真度甚至可与AB类功放媲美,在大动态场景下,凭借极快的响应速度展现出独特优势。 对于低音炮而言,D类放大的适配性堪称天作之合。超低音单元对功率相当严苛,大冲程运动需要持续且强劲的电流驱动,而D类放大如今几乎可达到90%甚至在其以上的能效转换,意味着输入的电能几乎都转化为推动单元的动能,而非以热量形式浪费,使得风暴8000在功率爆发时,机身仍能保持稳定工作温度,无需庞大的散热模块即可实现长时间高强度运行。 DSP处理技术,适配每一个空间家庭影院空间的声学复杂性,一直是低频表现的最大挑战。传统调校方式往往依赖人工经验,通过反复移动低音炮位置或者添加各种吸音材料来减缓,但效果有限且费时费力。 而DSP处理技术,则依托现代算法的飞跃式提升,将传统低音炮调校从经验试错转变为精准科学。
在风暴8000中就搭配了高级的DSP数字音频处理器,调节的细微变化都清晰无比,既有专业级且不复杂,将低频管理自主权赋予用户: 比如7段参量EQ设置,用户可针对特定频率进行精细提升与衰减,有效改善低频,适应不同场景所需的音质表现;另外,在调音师的精心调校下,预设了三大听音模式——Deep(低沉)、Normal(常规)、Strong(强劲)三种,满足90%的用户需求,另外还有User(用户)模式,可根据自己的听音偏好进行个性化调节,让设备记住你的专属低频偏好。
相位调节、高低音滤波调节也一样,省去了复杂的原理说明,只呈现更加直观的效果。 当技术始终围绕需求,参数就是还原真实的底气,专业则是让每个人都能轻松触摸低频本质的能力。 风暴系列能在市场站稳脚跟,关键就在这里:它的硬核,不在于参数表多亮眼,而在于让每个用户都能真切感受到,低频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能让身体也能感受到的颤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