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交易诚信度0
注册时间2023-1-24
|

楼主 |
发表于 2024-9-16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按sony当年的体量和能力,期间生产了几万台777ESII也不是没可能,道理上也是。但事实肯定没有几万台。
原因也简单SONY 产影音产品很多,不只是生产卡座,单单卡座在同期生产的型号就是很多,一个型号的生产周期不长。如777ESII生产就在1986-1987年,可能时间上不满两年。
777ESII应该是K777系列第三代,是ES后缀的二代。当时能够冠ES的产品都不差。777ESII属于当时SONY 的巅峰之作,之后虽然SONY 生产了K555ESJ等一系列5ES新型高端卡座,但型号都低于777系列,777依然是SONY 产品的顶级型号,直到后期SONY KA7ES的出现(1995年,12万日元),成为高端卡座的绝唱。
777ESII虽然机芯结构不及666ES(1982年12万日元)的考究,但机芯卷带轴尖端都用闪亮的金属制作,双电源变压器。售价同ES都是168000日元。在1986年按日元升值的状态看并不便宜,而同年上市的中道CR70(7)居然售价高达228000日元,由此可以说SONY K777ESII在制作上是不惜工本,内部做工和用料更是要让CR70相形见绌。
中道CR70生产周期是1986年-1993年,生产了7年。我也有台CR7 SN 16000之后,根据检验标识是1991年12月出厂,因此也可以估算出CR70(CR7)产量。根据5800的生产序号和生产周期,说明1986年生产量不大会在5000台之上,777ESII两年生产出来的数量肯定不会有几万台。
尽管是当时公认的巅峰之作,如今K777ESII仍然在二手市场上价格不高(海外市场除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