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80326
威望7
金钱13224
交易诚信度0
主题7
帖子1187
注册时间2004-7-29
最后登录2023-12-26
禁止发言
交易诚信度0
注册时间2004-7-29
|
本帖最后由 neon 于 2022-9-23 12:14 编辑
之前有位坛友类比了个“10年铁棒磨成针”的例子,我觉得放在这是不是合适,得就事论事看,比如
大家熟悉的圆珠笔头的经典案例,中国人追着日本搞了几十年才搞出来,但圆珠笔市场就这个价,当年几角一圆,今天普通的几元十几块顶天了。
从这个现象看,在这个层面别把“十年”的价值算进去逻辑是成立的。但是
你也得看稀缺性,就拿圆珠笔来说,就算不看那些卖品牌附加值的奢侈品,高端笔也有一百二百的,品牌我就不说了,他们有没有仿品?大把,咸鱼挂个大几十的多了去了。
那买卖仿品的双方是什么心态?所以之前在讨论中我举了个仿造自行车的例子,因为这个东西在价值上比较放大,在探讨其内在逻辑的适合,比用严重内卷的一百二百的华强北果味耳机看得更清楚。
因为即使做仿品的,就那么一两家,上w的车子,他卖三四千,而且买的人大有所在,虽然我作为内行在骑行时看到这类车子基本一眼从车架就能看出真仿(自己再进一步1比1加工打磨的不包括),ps,前面忘了说了,其实这款车的车架形状设计很经典复古,国产模仿这个形状的普通杂牌二折车不少,一般车行就卖小几百,买的人也不少,但这两者也不是一回事吧。。。
那么这个耳机的市场定位是如何呢?这个我作为外行并无充分的发言权,我只是从商业层面的逻辑展开一下,虽然当时因为讨论歪楼脱离就事论事,且涉及人身攻击了我也有些上头的话,但这个事情本身是可以好好讨论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