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923176
威望101
金钱24200
交易诚信度0
主题106
帖子7510
注册时间2011-12-17
最后登录2025-5-3
超级会员
     
交易诚信度0
注册时间2011-12-17
|
本帖最后由 david-ease 于 2020-10-21 12:51 编辑
这是好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问题的思路。
但针对“设计改进建议”部分的几点,我也说一下个人看法。
看sony的磁带机的设计电路和耳放芯片TA7688F的PDF,感觉楼主有些说法是不太准确的,发出来供大家讨论。
但我不懂电路设计,楼主看来是做电路设计的。
如果我说得不对,请楼主指正。
1、“直流有刷电机单向运转设计时增加续流电路”,这一点我跟上面17楼朋友dazedase的看法一致,我觉得在用电池供电的磁带机上
加上这个二极管,并没有什么作用,也起不到能显著降低电机底噪的效果。看SONY众多款磁带机驱动电路图来看,也从来没有
看到过任何一台磁带机在马达驱动部分会加上这个续流二极管。当然aiwa、panasonic的磁带机我玩的少,不太熟悉。
如果其它朋友发现原厂的电路马达驱动部分有加这个二极管的,请其他朋友补充。
如果这个二极管能明显降低电机底噪,我想sony、aiwa、panasonic早就这样设计了。
2、现在大家都知道无刷电机低噪音、省电、寿命高,但SONY WM-55应该是1985年的机器,当年可没有那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微型无刷电机供SONY设计师使用。后期磁带机使用的微型无刷电机,是后来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
4、WM-55耳放电路的R112=3.3R,对应的就是你说这个“3.9R限流电阻”,TA7688F的PDF给出的参考值3.9R,
WM-55里面用的是3.3R。
R112和C113,构成耳放的输出保护电路。
你的“变更后”的图是这样的,这个3.9R电阻放这里我没有看懂:
sony的原厂设计,参考其他有名的机器,比如WM-DD30,TA7688F部分是在电容旁边并联了一个1.5K的电阻。是这样设计的:
5、关于耳放电压增益的部分,TA7688F的PDF也给出了说明和数据,但纵观SONY使用TA7688F芯片的所有名机,都没有使用TA7688F的PDF的参考电路,这个降低或增大电压增益的电路,在磁带机上实际起到什么效果,有多大作用?我不太懂。
请楼主补充一下。
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