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论坛

聆客音频
 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北美之声
麦尼塔4K蓝光机
高清先生8K
查看: 61659|回复: 238

我不试M&K,谁试M&K?

[复制链接]

140

主题

6548

帖子

732

威望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技术专家奖最佳写手奖

交易诚信度
6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6-1-11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k影音专家 多珀doopoo

马上注册 家电论坛,众多有奖活动等你来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关于……
关于什么呢?一向习惯于监督E某帖子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近期E某的帖子喜欢用“写在前面”做导引句,无他,一是怕驴唇不对马嘴,或在技术坛发灌水帖,或在灌水坛发技术帖,唯恐充满正义感的版主用乱棒打出;二是怕内容枯燥、味同嚼蜡,令各看官昏昏欲睡,所以每当底气不足时都会用“写在前面”做遮羞布遮掩一番,权且蒙混过关,各位以后若看到这四个字时大可跳过开场白,直接对其乏味的文字、肤浅的内容痛加鞭鞑,此人罪有应得。
关于……唉,硬着头皮写下去吧。


关于M&K,在本坛绝对算得上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焦点话题,每当有关话题的出现,势必会引起一场大论战,支持者和反对者各执一词,最终往往会不欢而散。
翻开以前的记录,争议的焦点不外乎是:
价格问题。
重播音乐的效果。
关于前者,无可否认,E某也是俗子一名,年年盼望BOSS大幅加薪、年年盼望自己所喜欢的物事大幅降价,但是……但是价格这怪物只受控于市场供求关系和经济杠杆的调节,倘若只需某英雄人物振臂一呼、价格便会应声而落的话,人类社会早已经提前进入“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的乌托邦国度里去了,试问世间还何来这诸多纷扰?
所以请各位原谅在下避重就轻,直接进入下一个话题。
近年来,本人愈来愈迷恋大口径单元那种浑厚凝重、君临天下的质感和气势,“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的重型多声道喇叭系统是心里头的终极目标,正是这先入为主的观念,致使对所有体态轻盈的中小型喇叭系统都视若无物,即便连反对者也不否认其影院音效优秀的M&K,也未引起足够的关注
其实早在五六年之前已经聆听过M&K的表现,那时候被公司派往香港公干,同事家里那不足100呎(10平方)的小客厅里除摆了一台28吋的SHARP16:9天域电视机外,还有一套类似现在MP-6那样的5。1卫星,当时只觉得这套卫星除了声音清亮、外形极其适合尺金寸土的香港家居环境外,实在没留下太深的印象。
直到去年中,同事将5。1卫星里面那颗VX-7的小炮带回大陆,我随手将它接到写字楼那套音响里面试听,只觉得这颗其貌不扬的8吋小炮竟然能发出非常有层次感的低频,于是便将它带了回家接到影院系统里去,但由于当时手头上同时有三只12吋的炮,所以这颗VX-7只被安排到与后环绕配合,以提升后部声场的能量感。
00a.jpg
00b.jpg
00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6548

帖子

732

威望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技术专家奖最佳写手奖

交易诚信度
6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缘起……
真正让我产生尝试欲望的是在去年底的白天鹅音展上,记得有一句老话说:要想让器材出丑就让它参加音展——音展安排的听音房间一般是宾馆客房临时布置的,空间结构多数不合理,摩肩接踵的人流更加会扰乱精心策划的音场分布,而人体又是极好的中高频吸收体,所以为了弥补这种缺陷,参展商往往会在周边搭配上动用最昂贵的器材,即使这样,能在音响展上正常发挥出真正水准的系统也只是凤毛麟角。
但是在这次音展上的M&K S-150THX 5.1系统仅用一台相对廉价的DENON合并机来推,就能在人满为患的房间内营造出纵横交错而充满力度的清晰音效.
更让人开心的事,在这里碰到了神交已久的网友歌台舞榭,作为资深的电影界专业人士同时又作为资深的LCR750THX系统的用户,他对该系统的评价似乎比任何商业广告更具说服力,自那时起,心里就产生了借一套这个品牌小箱子回来仔细把玩的念头。
0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6548

帖子

732

威望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技术专家奖最佳写手奖

交易诚信度
6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巧合的是,朋友那栋采光良好的欧式别墅刚落成交楼,影音系统的策划自然就落在我头上,但是由于总设计师的室内效果图还未见过, 只知道装饰是以白色为基调的地中海式风格,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到工地的空楼盘内指指画画的作纸上谈兵。
面对这60多平方的大客厅,脑海中第一时间就浮现出用K2 S5500、DD-18这样的重型装甲部队来驻集,但当我在草图上兴致勃勃地描绘出粗样时, 朋友那颇具品味与主见的太太却表示绝对不能接受在家里摆上这样一对呲牙裂嘴的怪物!因为这庞然大物把整个格调都破坏了!
是呀, 自己的喜好并不等于别人的喜好,在客厅内兼容影音系统时,器材本身越隐形越好,最好便是安装入墙式系统,但由于这里的室内设计没打算做夹墙, 入墙式系统是无法安装的,于是我心里便产生了恶作剧似的报复想法:你既然嫌我推荐的器材形体太大,那么我就走极端,来最小的!

在草图里画上BOSE AM系列,这回轮到朋友不满意了,说很难相信巴掌大小的箱子能在这么大的空间内出到他想要的效果,我私下也觉得:开玩笑归开玩笑, BOSE AM系列虽然能满足女主人的外形要求,但AM系列搭配的宽容度不太理想, 只能用原装炮,想改用其它大功率大口径的低音炮来加强下盘会存在着频率衔接的问题. 反复权衡下,我想到M&K LCR750THX的体型虽小,但承受功率:却有200瓦 RMS以上,而且灵敏度也不低,只要选用强力的放大器,声压效果应能达到要求.于是重新修改方案: LCR750用支架安装在墙上,投影幕采用菊池油压式地拉幕,这回可是皆大欢喜了,不但朋友能接受,连女主人也觉得前面用三颗小巧的黑色LCR750能在白色基调的环境内点缀出强烈的对比效果,于是,在要提前试验声压效果能否达到要求的借口下,一套LCR750THX的7.1系统顺理成章地送到了我的寒舍中.
02.jpg
03副本.jpg
03.jpg
04.jpg
音联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6548

帖子

732

威望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技术专家奖最佳写手奖

交易诚信度
6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初试……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开包检查时还是觉得太……太过小巧玲珑了,小到什么程度?将一颗Surround-55和一颗Surround-550同时摆到我原来系统里最小的后环绕箱—JBL 4206的肚皮上还有地方可空出来!
05.jpg
05a.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6548

帖子

732

威望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技术专家奖最佳写手奖

交易诚信度
6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置、中置与原来系统相比较,体型的落差也是颇大的,唯独那颗油光闪亮的VX-1250炮却一点也不肯占下风.
0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6548

帖子

732

威望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技术专家奖最佳写手奖

交易诚信度
6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当有新的喇叭系统到来时,我总是喜欢先接上一对前置主箱来开声听音乐,然后继续忙其他的工作,这已经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了.
初步的感觉是这对LCR-750的声音特性是直白锐利,细节非常丰富,人声的结像点很自然地由两箱中间稳稳地出现,但是下盘发飘,中频也不够厚度,这种声音特性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像什么呢?对了,就像YAMAHA著名的白纸盆NS-10, 白纸盆NS-10在音频工作者的案头上几乎人手一对,但民间人士却鲜有买它回家听音乐的,何解?就是它的分析力太好了,会把你家里唱片和器材的毛病都通通暴露出来, 而且白纸盆的中频冷静中性得不近人情,试问即使是绝色美女,又有谁愿意天天拿着高倍放大镜来寻找自己脸上的毛孔呢?

老谋深算的英国喇叭制造商可不愿这么笨,他们通常会将高频调得暗暗的,中频弄得忌廉汤似的浓浓稠稠,灯下看美人,怎么看怎么美丽, 于是乎,英国声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世界范围内大热,由此可见,当人类要百分百地面对现实时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
想到这点,似乎若有所悟,竖起耳朵在LCR-750的上下左右方向仔细探听一番虚实,发觉LCR-750的水平扩散角非常宽阔,而垂直扩散角的指向范围比较狭窄,于是,快步奔向百宝箱里,从中寻找出珍藏多年的纯铜垫块将LCR-750垫成一个向下倾斜的俯角,顺势将中置的轴向也调成指向高于头顶,这样一来,它们之间的交点就定在皇帝位前约一米的位置,再坐下来细听,此时高频的侵略性已经大为收敛,从而令中频也变得更结实饱满, Carol Kidd姐姐的歌喉更加撩拨心房了,不过低频还是未有多大起色, 下盘仍然在发飘,但我一点也不担心,因为M&K系统从来都不会以2.0方式出现的,没有那个0.1就不会成为M&K了,而直到现在,这套系统的灵魂--VX-1250炮还没来得及加入战团中.
08.jpg
06.jpg
香港弦声音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6548

帖子

732

威望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技术专家奖最佳写手奖

交易诚信度
6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说对环境的声学特性了如指掌,但调整的过程还是规规矩矩地按步骤进行,打开解码前级的OSD菜单,将所有箱子一律设为“Small”, Crossover分频点先定为80Hz,待主观试听后再决定是否修改.
1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6548

帖子

732

威望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技术专家奖最佳写手奖

交易诚信度
6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箱子到聆听点的距离用拉尺精确测量,声压计用三脚架支好并调致人耳等高摆在聆听点的中心位置,分别用解码前级自带的粉红测试噪声和测试光盘内的粉红测试噪声对各声道电平作精确微调,各取重复3次测试的平均值输入到解码前级,然后再分别重播复核,为什么要做得这样认真?主要是想了解这套系统在最合理的调试后究竟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12.jpg
1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930

帖子

40

威望

禁止访问

交易诚信度
19
注册时间
2004-2-27
发表于 2006-1-11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支持,搬凳子等住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6548

帖子

732

威望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技术专家奖最佳写手奖

交易诚信度
6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播上几张熟悉的电影节目,出来的效果令人精神为之一振!主要表现在音像空间分布点清晰,枪炮声等突发性音效的波型跟随能力几乎没压缩,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速度快” “瞬态好”了,小口径喇叭单元的振膜质量轻,加上其物理尺寸较小,因而刚度足够,能有效防止盆分割振动的发生,“速度快” “瞬态好”便是小口径喇叭单元的先天性优点。
听着听着,慢慢地从鸡蛋里面挑出骨头来了:《王者归来》点燃烽火台那段雄伟壮丽的配乐中的大提琴低音部总会有那么几下忽高忽低的不够畅顺,《角斗士》主题曲也有类似问题产生,试将Crossover分频点改定为100 Hz、120 Hz,相位从0度调成180度,改善的幅度不大,而且分频点越高,音箱与炮的协调感就越下降,听来听去还是回到80Hz比较自然,可是我可不是那种轻易妥协的人,虽说现在这套LCR750与低音炮的协调感已经远胜于很多同型号系统,但我觉得与大型落地系统相比还有可改善的余地,找出《保罗·莫里哀》与《天鹅湖》序曲的CD一听,低音大管和倍大提琴的演奏证实了我刚才的判断。

在这里特别提一下:ROTEL RSP-1066解码前级的SUB SETUP低音炮电平可以在各个模式内分别设定,例如DD与DTS可以设为不同,5.1/7.1与STEREO两声道立体声状态时也可以设为不同,尤其是后者,对于喜欢用2.1加炮听音乐的朋友特别有用,因为多声道状态与两声道立体声状态时低音炮电平是不等量的,用多声道状态时低音炮的电平来听两声道立体声音乐,此时的低频就会过量;相反,用两声道立体声状态时低音炮的电平来看多声道电影,低频就会不足了,所以这种贴心设计亦是ROTEL RSP系列解码前级的卖点之一这比那些所谓的直通电路有用多了。
14.jpg
1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62

帖子

20

威望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3-11-16
QQ
发表于 2006-1-11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E版是文章就是一种享受,因为要出去,先赞一下,希望写的越详细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6548

帖子

732

威望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技术专家奖最佳写手奖

交易诚信度
6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源找到了,但是要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呢?此时此刻,容不得我不动用更高科技的手段了。
找出一支频响达15~20000 Hz的测试用电容麦克风接到一台可以进行RTA实时频谱分析的机器上,加上幻像电源,这时候就可以对音箱与低音炮之间的频率衔接点进行实时频谱分析了。
1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6548

帖子

732

威望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技术专家奖最佳写手奖

交易诚信度
6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张《影音新时代》杂志年鉴赠送的测试碟十分有用,其中一段测试信号就是从高频率到低频率发出扫描信号,目的就是检查Crossover分频点是否衔接平滑。
从测试碟中的菜单选项里操作,可以让扫描信号从任何一个声道音箱下滑到低音炮的频率范围内。

[ 本帖最后由 epos 于 2006-1-11 17:32 编辑 ]
17.jpg
1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6548

帖子

732

威望

终极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技术专家奖最佳写手奖

交易诚信度
6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的症结找到了,果然是分频点是衔接处出现了一个谷点,两端的频率却又给迫出两个峰点,而这些峰谷点十分地讨厌,即使你分频点改定为100 Hz、120 Hz,峰谷点也是随动的跟着跑!这可能就是声波的互相干涉所造成的。
1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主题

3603

帖子

21

威望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交易诚信度
3
注册时间
2005-11-11
发表于 2006-1-11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丹拿声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活动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手机版|客服: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 QQ:895456697|广告合作|账号注销|家电联盟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207号 ( 京ICP证041102号,京ICP备09075138号-9 )

GMT+8, 2025-5-4 20:19 , Processed in 0.403665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