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1399052
威望9
金钱5562
交易诚信度0
主题29
帖子1237
注册时间2017-4-7
最后登录2025-5-13
中级会员
  
交易诚信度0
注册时间2017-4-7
|
海报中男孩、海景、乐器元素、影片调子、时间、胶片的味道.....比现在照片的浮华泛滥有底蕴。
这组海报放到现在看也不过时。这海报在80年代看是时髦,现在看是精品。看的出来设计者对产品的表达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与当今平面广告公司模量产块化的设计理念不同。80年代后期,认识日本的工业产品,电器产品,有相当一部分是平面海报的印刷品,相机,音响,等,光看广告页就爱不释手,用心设计,用心制作。产品、场景没有PS ,照片是认真使用胶片拍的,暗房冲印的。哪像现在广告页泛滥的情形。当时看日本的产品,相机、音响、打火机等,都属于高大上产品,只能在电影见到,如:电影追捕,杜秋的公寓的落地音响、失村搜查的卡农DF相机(诬陷偷横路的),杜秋的打火机(出现在山洞里,电影院当时有观众说是烧气的 ),那时候看日本的产品有种对材料本身省的不能再省了的感觉,产品很精巧,相比我们的产品,满足同样的功能要笨重很多, 看的出来日本人对材料的珍惜程度、对产品、品牌的尊重程度。可能是这个理念,造就产品即记录了当年审美时尚的元素,又在今天经典传承。那个年代的卡座和90年代后期我们国产盛行的家庭影院卡拉OK相比,有一种欧洲老式建筑和仿欧式建筑的商业街相比的感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