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家电论坛,众多有奖活动等你来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现在我来讲一下影院环绕声技术的发展历史,可能很多小伙伴们都知道了,咱知道的小伙伴们也可以当做复读,回忆一下。
以当下时代来说很难想象,很久以前的电影是没有声音的,在1888年,世界上第一部电影《RoundhayGarden Scence》( 朗德海花园场景),就是没有声音的。
如今让我们看一部没有声音的电影,比如把复联2,静音掉来观看的话,是不是都能让人发狂呀?哈哈哈
咳咳,言归正传
单声道的来源开始是在1910 年,爱迪生将留声机和电影摄影机结合到一起, 发明了一台即可纪录声音,又可以摄影的机器,那个时候爱迪生发明的有声电影机也仅仅是通过机器本身的发声来为影片服务。
然后在1929年拍摄的《纽约之光》,这部只有57 分钟的电影, 对世界电影史而言却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正是这部电影,使得电影声音技术的成为一种独立的声音技术。(第一部单声道电影)
立体声的起源:是贝尔实验室在1933 年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宪法大厅进行的一个演示,他们当时通过左、中、右三个扬声器进行声场组合,来模拟出立体声效果,但这仅仅是一次实验。 虽然是一个实验,也是一步很大的跨步呀!
双声道呢,就是根据左右耳的相位差原理,用扬声器来模拟人耳的相位差,通过两个声音回放通道来实现。 在两个扬声器声源的辐射轴线的焦点位置,就可以感受较好的双声道立体声效果。 随后人们将这种技术运用到电影院中,使得观众能够更好的融入到电影画面中去。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当人们发现,电影声音变得不再那么单调乏味之后,如何让声音更加接近真实,更加有融合感,便是研究者们开始的新课题。 于是乎!!!!!!!! 多声道环绕出现了!它出现了!!出现了!!! 干杯!!!
在193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尝试一种新技术对古典音乐电影《幻想曲》进行声音制作, 它使用了迪斯尼公司“幻想声”5 声道技术,采用左/中/右/左环绕/右环绕通道进行声音播放,这种新的五声道音频多轨录制播放模式,使得环绕扬声器矩阵也从此走入了影院。 由此,一个里程碑的事件——电影环绕声就此诞生了! 大家基本上都看过米老鼠和唐老鸭吧,真是一部超级经典的动画,也是一个不会忘坏的幼时回忆。
《幻想曲》《Fantasound》是迪斯尼公司研发,在录制音频时使用多轨录音法、声像定位法和多轨叠录法,并在剧场中设置环绕扬声器阵列,幻想声是所有环绕声系统的先驱。
接下小编我继续啰嗦一下多声道环绕 在1953 年,20 世纪福克斯公司制定立体声宽银幕电影的基准Cinemascope。他们将该技术运用在电影《圣袍千秋》中, Cinemascope 系统拥有(左/中/右/环绕)四个通道,将4轨录音磁条添加到35mm 的发行拷贝中,通过现场的四个通道来达到实现环绕声的效果。 下图是海报,小伙伴们有兴趣也可以找机会看一下,毕竟是充斥着满满的历程感的一部电影
接下来是最后一小段要说的啦,马上结束了,小伙伴们看到现在是意犹未尽的感觉还是希望小编我麻溜结束呢? 最后呀,是说一下家庭影院(私人影院) 家庭影院(私人影院)是在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出现的,当时十分高贵和奢华的家庭影院系统渐渐的进入到美国富人家庭生活。 虽然当时的家庭影院仅仅能播放双声道立体声,但这也满足了当时大多数人对声音品质需要了。
好了,谢谢大家的阅读!看到这里的,小编我感觉非常开心! 这次就是先基础的讲一下历程,下次讲更详细点的影院环绕声技术的内容
好啦,小伙伴们,晚安file:///C:\Users\周小宣\AppData\Local\Temp\SGPicFaceTpBq\5396\28C8E4F5.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