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家电论坛,众多有奖活动等你来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garnettayumili 于 2016-12-15 23:56 编辑
作为一名玩机20多年,从买盗版磁带听WALKMAN开始,到经历了MD CD到目前主流数播的层层变迁老机友,起初的热情,在而立的这几年也随着事业,家庭的种种繁琐而慢慢磨灭。原本经常交流的朋友,也渐渐的消失在话题之中。一对有源书架插着电脑,手机原配的耳机要是还听的过去,那也就是这么凑活的继续享受着音乐。偶尔还是关注一下家电的两个随身板块,虽然知道也没什么要买的,只是满足一下自己的情怀罢了。直到不经意间发现了蒋生的那篇帖子,近乎BUG的售价又燃起了我那颗习惯性作死的好奇心。卧槽~不能吧,特么现在随便一款国内作坊的耳放也得是这个两倍的价钱。抱着要是买到假货,走淘宝投诉,死皮赖的都能退货的心态,忐忑的再次买入了退烧之后的第一款耳放international+光纤版,其实到手之后的第一件事都不是试听,而是直接拿螺丝刀给整个拆开了,对比过之前在网上查询过的资料,然后根据做工判断,应该可以放心了。
当连上音源,插上耳机以后,那种久违的发烧感似乎又重新找了回来,原本手里的铁三角AD10已经是封箱多时准备收藏了,UM3也就是拿来听听网易云音乐睡觉用的,但是在这台小小的耳放下,似乎又找到了以前的活力。然后,作为一名发烧友意识深层的折腾精神又开始萌芽了~由于这款机型的玩法多样,折腾的空间确实够大了,先试给电脑弄了光纤输出,然后又买了光纤线,平时作为台式耳放拿来推耳机,然后又翻出雪藏已久的ZVM,配合DOCK转3.5接单端,再找一根OTG线联手机,总之能折腾都想着物尽其用的来一遍。折腾过半以后,才开始细细评味它的实力。整体偏流行风格的声音走向是我比较喜欢的,而且90108K2M的素质也算不错,中频相对突出,听流行人声很有味道,但是由于搭配问题,推UM3这款塞子又会显得中频过于肥大,声场虽然较直推来说是大了很多,但还是显得比较浑浊,高低频收减的比较厉害,趁着双十一京东特价,有再次剁手了一副索尼Z5回来(大法有信仰,大法有平衡)。 开始初听,小弟真的是对INT+这款耳放的声音是持怀疑态度的,完全衬不上官网599美金的售价,如此混乱的声场以及三频凌乱的表现,根本不像一个大厂的作为,但是直到跟朋友又借了不同的耳机,试了很多搭配以后,发现这款耳放的搭配性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就像音响发烧友对于箱子跟功放和转盘以及其他各类搭配一样,要是搭配不好的话是比较容易出恶声的,但是通过自己跟身边以及群里的朋友不断的交流请教,以及对这款耳放的慢慢熟悉,慢慢的摸清楚的这款耳放的特性,特别满意的就是EXK,Z5以及TF10这三款塞子(当然也不能全面),考虑到EXK跟TF10已经属于上一梯队的产品,所以还是决定入手大法Z5。虽然Z5的平衡线跟INT+的四针平衡线并不适用,但是整体出来的效果已经是让人非常满意的,相比大法的PHA1(器材有限,见谅),又是别有一番韵味,主要区别于ALO一贯的调音风格,比较中性,但是又会有它独有的音染在里面,内敛不浮夸,却又不会不会让人感觉到寡味,很多细节像是用心雕刻过以后再呈现给你的,而不是你想要的中高低频统统塞给你然后让你自己去拿捏的味道。出于不折腾不会死的烧友精神,将Z5的双3.5插头改成了4针的平衡口,进一步去发掘这台宝贝的潜力,真正到上了平衡以后,我才发现原来提升的空间还可以这样大,整体的提升如果要可以量化的话,应该是在30-40%左右,中频结像的清晰度以及高低频的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改进(可能用词不到位,但对我来说确实是改进),人声结像对比以前单端更加的清晰有力,低频(相对)会紧实,高频出于Z5自身的优异表现,起码对于我来说,很满意了。(可以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一晚上静静的听歌去想自己的静静。) 其实对于现在众多国砖来说,一款13年的产品在现在新品辈出的年代,真的占不了什么优势,论素质,各类旗舰标榜的指标已经足以让她无以自容了,但是她却用一种独有的味道可以吸引着真正拥有了解过她的人,不争锋,不出头,就像一盘普普通通的家常菜,在饕尽了山珍海味以后,可以静下心来找寻自己的一个归宿,吾等市井小民,也自认尝不了太多肥鱼艳肉,当工作、出行,只是需要的时候,可以用上她,给自己欣赏的音乐多一份情趣,也就够了。年岁渐长,对于音乐的追求,又回到的期望起初希望带来一丝共鸣和感动的境界,不再累心于各类细节、指标、瑕疵的挑剔。总结自身只是一名音乐爱好者或者玩家,更多的是去关注音乐的感染力,而不是再去不与疲累的分析它的各类细节。(ALO的产品前几年我接触得够多了,就是这个韵味,而且我只能定性为韵味,不然它的售价TM确实坑爹) 如今,整个的圈子比我们当年真的是优越太多了,器材的不断进步已经让人咋舌(当然,包括TMD售价!)理念的更新常常让人目不暇接,各路玩家出手的大方程度也比以前阔绰好多,但是交流却越来越少,家电这个板块是陪伴我从学生时代走到今天的,虽然我也开始慢慢寂静,只是身边可以交流的朋友越来越少了,如果真的还有人在这个兴趣上继续追寻的话,我也想着为论坛发一份声,大家不要沉寂下去,多交流,多探讨,不然以后真的我们不知道再去那里找到和我们有共鸣的一群人了。
再次谢谢蒋老板,谢谢群主,感谢你们让我这个退役多年的老友站出来说一句话。 祝论坛兴旺! 文笔不好,一介草莽,无奈生了一颗文艺心,各位见笑。
garnettayumili随笔于2016年12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