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84286
威望9
金钱28544
交易诚信度0
主题16
帖子707
注册时间2004-8-27
最后登录2025-4-30
中级会员
  
交易诚信度0
注册时间2004-8-27
|
推荐一下这个《盲井》,天下无贼中的傻根的处女作
刚刚从德国归来的导演李杨昨日在京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这位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导演在上个月结束的柏林影展上凭借处女作《盲井》出人意料地获得了银熊大奖,小胜了《英雄》。再度回忆起这部沥血之作,李杨坦称:“这是一部用生命做赌注换回的电影。”
从德国回到北京的李杨征尘未洗便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他说下个月便会和电影局商讨《盲井》在国内公映的可能。李杨特别向记者澄清,《盲井》绝对不是一部“地下电影”,他的剧本改编自获得“老舍文学奖”的作品《神木》。由于该片由海外投资,所以并非代表中国在柏林参赛,但这些都不能改变这是一部“纯纯粹粹的中国电影”。李杨称这是他在旅德15年后作为“海归”派导演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我在德国获奖之后,新华社特别就《盲井》获奖向国内刊发了消息,我对这部影片在国内上映很有信心,即使在一些细节上做出修改也可以接受,为此我在拍摄之初准备了四个结局。”
为了保证影片的真实性,李杨在影片拍摄之前,花费了四个月的时间到山西、河南、宁夏和青海等地考察小煤窑的生存状况。最后选择了其中的一个地方作为该片的外景地。“在拍摄过程中,我们深入到几百米之下的矿井中进行拍摄,最长的一次工作时间将近30个小时,没吃没喝没睡觉,矿井随时有坍塌的可能,所有的人都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李杨一起接受记者的采访该片主演李易祥这样对记者说。李杨告诉记者,那个他们曾经工作过的地下矿井在他们离开几个小时之后发生塌方,几个工人当场被砸死在里面。由于拍摄环境过于艰苦,该片的女主角在拍摄到一半时不辞而别,李杨被迫重新修改剧本。回忆起影片拍摄的艰苦过程,李杨说这是一部用生命做赌注换回的作品。
在柏林参赛过程中,由于组委会工作人员的疏忽,李杨的所有资料包括在电影节的联系方式全部被遗漏于电影节通讯录之外,使得他成为了电影节上惟一的一个“黑人”。由于影片投资有限,没有能力花费大量的资金为影片做宣传,所以李杨只能抱着几百张自己印刷的《盲井》海报在柏林当地的公共建筑物上张贴。然而就是这样一部不为人注意的“黑人作品”最后出人意料地夺走了“最高艺术成就大奖”。下个月《盲井》又将受邀参加香港电影节,而截至目前为止,已经有40多个国家的电影节向《盲井》发出了邀请。
[ 本帖最后由 木吉他 于 2005-10-13 13:17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