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595074
威望0
金钱350
交易诚信度0
主题0
帖子7
注册时间2009-5-18
最后登录2009-7-1
新手上路

交易诚信度0
注册时间2009-5-18
|
为何静电喇叭难有锥盘喇叭的低频?
在进入评论主题之前,我想要与读者讨论一件事情:我听过不少纯静电喇叭(以下所言都是指纯静电喇叭),但从来没有在经典喇叭身上听过很Q很柔很软很多的低频段,而这种很Q很柔很软很多的低频段可以在锥盘单体喇叭身上听到。
为什么静电喇叭的低频段与锥盘喇叭有那么大的不同呢?到底是静电喇叭的低频段表现正确呢?还是锥盘喇叭的低频段正确?纯以理性的角度来论,静电喇叭没有箱体,所以不会有锥盘喇叭的箱体振动,还是否代表静电喇叭的低频段表现会比较正确?静电喇叭的速度反应快过锥盘喇叭也是众所公认的,既然如此,静电喇叭所表现出来的低频段是否比锥盘喇叭还要正确?还有,静电喇叭没有分音器,这对于低频的相位正确性也有一定的帮助。
换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大家都知道静电喇叭的振膜前后振幅很小,所以无法发出如锥盘喇叭那么多的低频段量感与强劲音量,除非静电振膜的面积很大。既然如此,锥盘喇叭所表现出来的很Q很柔很软很多的低频特性是否跟"低频量感多"有直接的关系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锥盘喇叭如果能够将箱体振动控制好,甚至去除,它所发出来的低频段比现是否会比静电喇叭正确呢?这几个问题,请读者们仔细想一想。
理性与感性之争
就我个人的"感性"好恶而言,我宁可相信锥盘单体很Q很柔很软很多的低频段是正确的。为什么?第一:我喜欢。第二:比较现场多听到的音响效果,不论是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或爵士乐皆自然。或许有读者会插嘴问:既然如此,刘总编认为静电喇叭的低频段表现是不正确的罗!不!纯以"理性"的判断来论,我比较倾向认定静电喇叭的低频段表现是比较正确的。问题在于:静电喇叭的振膜是否大到能够发出"充足丰富"低频段量感。
看到这里,我想有许多读者一定忍不住要骂:刘总编是否头壳坏去了?一下子理性,难道不会精神错乱吗?不!我要说第三次"不"了,我没有精神错乱,我反而是因为知道锥盘低音单体先天的缺陷有哪些?有不少,在此我只提出一个比较严重,而且跟"很Q很柔很软很多"有关的先天缺陷,那就是:锥盘低音单体由于振膜面积大,音圈大,因此质量也大,代表无法瞬间立即启动或瞬间立即停止,这是无法突破的惯性。
既然无法立即启动,就代表有一些振膜尚未开始运动时就已经输入喇叭的音乐讯号无法再生出来;既然无法立即停止,就代表当音乐讯号停止时,还会有许多"无中生有"的声音被振膜发出来。或许,这正是锥盘喇叭的低频段听起来比较Q比较软比较柔,量感比较多的原因之一,事实上这是失真。
看到这里,我想读者们应该暸解,我为何会在感性上支持锥盘喇叭的低频表现,却又在理性上认为静电喇叭的低频段表现才是比较正确的。话说回来,如果能够,在静电喇叭身上听到我喜欢的锥盘喇叭低频段表现,那不就是最完美的吗?没错!我衷心期待,而且,QUAD2905静电喇叭正一步步朝这个目标逼近。
先用流行音乐来测试
对于静电喇叭的声音表现我早有经验,因此一开始我用来测试它的软体并非小提琴,而是流行音乐与爵士乐,这样才算是直捣黄龙,可以马上听出中频段与低频段是否饱满丰足。至于高频段则不需要太担心,只要中频段与低频段够饱满丰足,高频段通常都能够满足一般人的要求。我第一张听的就是江蕙的"爱着啊!"只要听江蕙能够过关,2905就成功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在哪里?在钢琴和大型管弦乐。
先说江蕙,当第一首的饱满男声与江蕙嗓音飘荡在空气中时,才不过几秒钟,我就已经对2905产生好感了。男声与女声横跨中频段与中低频段,如果这个频段听起来饱满健康,就好像人的肝很健康一般。接下来脚踩大鼓声在我的聆听空间内扎实,此时我又知道2905的低频段量感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了。那脚踩大鼓的声音比锥盘喇叭还要短,但是扎实的程度不遑多让,已经具有软Q的味道,而且反应更快。
层次感非常好,解析力高
再者,虽然只听到第一首,但我已经可以感受到2905的层次感特别好,解析力很高,音场内那么多的细微伴奏乐音梳理得很顺,让耳朵听起来一点都不乱。此外,音场内透明感的感觉就好像山间小溪,不仅清澈见底,还带有很美的光泽。
江蕙一首首听下去,可以感觉江蕙的嗓音既不会显得太年轻,也不会太老,嗓音年纪刚刚好成熟。嗓音太年轻代表什么?中频段量感比较少。嗓音太老呢?代表中频段量感可能嫌多了。唯有成熟又妩媚,还有适当厚度的江蕙嗓音才代表平衡的中频。此外,曲中经常出现的吉他声(例如第五首)吉他实不刺耳,还带有清脆的弹奏质感,这验证了2905的中频段至中高频段量感分布相当平衡,没有特别突兀之处。
低频形体凝聚量感足够
来到第六首,这是低频的考验处,此处的低频要低,要凝聚成形,还要有软Q的弹性。2905的表现如何?如果跟我的ARE MOMENTUM相比,其量感以及软Q的程度或许还不如,但对绝对大多数人而言,已经足够了。而且,我要再度强调,锥盘喇叭所发出那么软Q的低频说不定是低音单体无法马上停止所发出的多余声音。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论,说不定2905在此处所表现的低频段还"更真实"。
接下来是第七首,乐曲一开始,我就感受到音场的透明感特别好,吉他的声音特别轻盈,江蕙的嗓音甜润又有光泽,一切听起来都那么美好。等到BASS出现时,我又可以感受到那BASS的音粒很凝聚,量感也适中,就是尾巴拖得比较短,这表示2905振膜说停就停,说动就动,一切都很感触,不会拖泥带水。
听过江蕙之后,我几乎可以确定2905的表现好过以前我所听过的QUAD静电喇叭,尤其在整体声音的平衡感上更是如此。听江蕙时,我根本不必担心是否会有声破声出现,当我将音量转大声时,2905也都能够轻松应付,没有紧绷的缺点,也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让我觉得高频段太突出。
连猛烈的鼓声也能过关
为了更加确定2905的功率承受能力,我拿出MARANTZ测试片第二集,跳到第八首,想要听听看2905能否将猛烈的爵士套鼓演奏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听到的小鼓很清脆,鼓皮振动的刷刷声很真实。再来,此处的脚踩大股非常扎实而且短促,不是软Q那种,2905的噗噗声真可说干净利落,扎实中好像还可以感受到更多的鼓棰与紧绷鼓皮的接触刹那质感。此外,那些钹的金属振动敲击质感当然更不用说,清脆而爽甜。听过这一首,我对2905唱流行音乐的能力完全放心。
通过流行音乐的考验之后,我要听听看2905的钢琴表现,祭出的是香港2004年高级音响影视展赠送片,我听的是第九首。这首钢琴奏鸣曲音域宽广,动态范围大,演奏力度从若到强通包,是相当好的测试片段。整首曲子听完,我发现2905的活生感非常好,钢琴的各种速度反应非常快,听起来经常会有"电光石火"那种感觉。要知道,有些喇叭在唱这首钢琴奏鸣曲时,会显得太软化,太钝化了,那代表暂态反应不够快。而2905不仅暂态反映很快,钢琴的音粒轮廓很清晰,不会含糊,而且琴音清脆,听来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
还有,02905能够将演奏者弹钢琴的力度完全显现,没有打折扣,渣使得钢琴演奏更为真实。最后,2905也能够将低音键的庞大权威感与震撼力表现出来,而且您会感觉低音键的振动细节更为清晰。演奏中,我试着将音量转大声,在我认可的范围内,2905应付欲如,没有破声出现。此时,我突然忆起以前在音响展中听QUAD静电喇叭时,竟然还会听到钢琴的破声,我想这应该跟电压太低,电流供应不够有关系,而不是静电喇叭无法承受钢琴的强音。
大型管弦乐不会浑浊,透明清晰
听过第九首,接下来就是大型管弦乐"天方夜谈",这也是考验2905的最佳片断之一。我首先感受到的是整体管弦乐变得透明清晰,条理分明,从前到后的层次即使层层重叠也很清楚。再来,那大鼓的鼓型清楚,配合着管弦乐总奏,并不会有浑浊之感。此外,那钹的巧计声比一般更爽脆,金属振动的细节更多,而非"笨笨钝钝"的声音。至于小提琴?声音线条很细,但细得还可以听出质感,而且小提琴音好像浮在管弦乐之上,如油水难分离。最后,我所听到的2905是非常热情而且反应活泼快速的,没有拖泥带水,也没有冲得让人耳嗓。
来到第十一首胡琴与扬琴演奏,此时我发现2905的型体好像不见般,那胡琴和扬琴的声音好像漂浮在空气中,不是经过喇叭的再生,而且演奏者在拉胡琴时力度的变化非常明显,这种表现也验证了静电喇叭那薄如蝉翼振膜的灵敏性。
接下来是首中国大鼓,其要求与表现刚好与胡琴,扬琴相反,2905的表现能力又如何?在此我要持平的说,我认为2905再生中国大鼓虽然爽脆快速,鼓皮振动质感非常清晰,但还是少了些非常实体的重量感。此外当我经音量逐渐转大时,2905也缺乏锥盘落地大喇叭"不怕你来整"的那种沈稳。不过,中国大鼓的考验已经脱离一般聆听音乐的需求,2905在此处显得勉强也是常情。
清淡中带有回甘,自然中性
听过上述几张软体后,我们还是要回归"原点",听听2905的小提琴奏鸣曲表现,我用PHILIPS那张OISTRAKH演奏的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春-克罗采"。第一轨一出,线条凝聚,声音清晰的小提琴充满室内,小提琴带有一点稍暗的木头味,擦弦质感清晰,一点都不过亮或嗓耳。而钢琴的音粒则大小适中,并没有特别庞大或具有特别的重量感。整体来说,小提琴与钢琴没有什么让人觉得过隐之处,但听起来很自然,就好像饮用真正的矿泉水,没有饮料的人工甜味,但清淡中仍有一点回甘。像这样的小提琴与钢琴表现,我宁可相信它们是趋向中性的。
小音量下仍然保持原形
2905还有一个强项,那就是将音量关小后,各种声音都还能够保持"原形",而且"清楚异常"。所谓"原形",就是各种乐器或人声的型体大小比例都以等比例缩小,各种乐器与人声的个别音量也是等比例缩小,这种表现是一般锥盘喇叭很难做到的。至于"清楚异常",假若府上背景嗓音够低,您就能暸解"清楚异常"的真意,那种清楚就好像各种细微的声音浮在空气之上,有如油浮在水面上一般。
有一次时间晚了,我以小音量听"MA ON SA"那张软体时,2905这种小音量下的杰出表现就让我印象深刻。这张软体中特有的细致乐器以及各种弹拨擦弦质感并不因为小音量而消失,它们仍然很清晰的表现在小音量中。而且,小音量是,BASS的声音一粒粒就好像秃烟一般,质量那么轻,但形体却又那么的清楚。
写到此处,我想应该可以为2905做个简单结论了:2905是不是清清如水,没有味道的静电喇叭?不!虽然还是清清如水,但已经有了肉味。不过,如果您听过2905之后再回头听传统锥盘喇叭,就会发现锥盘喇叭的"色彩"的确是浓厚些。
2905能否开大声听?绝对可以,只要您不怕嘈到邻居。2905能否承受瞬间大功率?没有问题,就算把钢琴当做打击乐器来演奏,2905也能够承受。不过,与落地式大型锥盘喇叭相比,2905的气势还没有锥盘那么大。2905的中频段够不够饱满?我不敢说会肥腴到让您大呼过隐,但绝对是健康且形体真实的饱满。
2905的低频段量感够不够应付各种音乐?没有问题,不过爽朗利落的低频段还是跟软Q拖着尾巴的低频不同。此外,2905的层次感非常好,听大编制音乐以及小音量都可以感受到条理分明的清晰。2905的音乐活生感非常好,暂态反应非常快,音乐细微的细节以及微弱的演奏力度变化都可以表现出来。
五十几年不断改良的静电喇叭
读者们。假若您追求的是理性;假若您能体会为何QUAD经历五十几年仍坚持不放弃静电喇叭的原因;假若您不想让喇叭箱体以及分音器污染了乐器的自然音原,那么,QUAD2905是极少数能够满足您需求的喇叭之一。
静电喇叭的工作原理
静电喇叭的发声并非由锥盘活塞运动得来,而是以一面非常薄(厚度大约为头发的十分之一)、看起来类似保鲜膜的薄膜发声。在这片薄膜上必须镀上一层导电体,再将这层薄膜安置在前后二片镂空电极之间,前后二片电极带正电荷,而薄膜则带负电荷。当音乐讯号的电压变化流入前后电极片时,就会诱使中间的薄膜在极高电压的静电场内做"呼吸"运动,从而产生我们所听到的声音。
或许读者会不解,为什么称为"静电"喇叭呢?这是因为发声薄膜与电极之间存在着极高的电压(几千伏至上万伏),这些电压没有电位差,所以不会流通产生电流,这也是"静电"名称的由来。这么高的电压会不会电死人?由于前后二片电极涂有绝缘材料,因此不会让人触电,不必担心安全问题。对了,市电只有220V,这么高的电压从何而来?利用静电喇叭里的变压(升压)器将市电提升至所需高电压,如此才能产生静电场的吸斥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