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家电论坛,众多有奖活动等你来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多年来,数字电影行业一直满足于仿效模拟时代所熟悉的元素,从帧率、色谱到基于声道的音频,但数字技术持续的推进开启了一系列可能性,其潜力甚巨而不可置之不理。电影沉浸声的出现便佐证了今日技术(特别是强大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让片商和电影院不断完善观影体验成为现实。 电影沉浸声设计旨在重现观众现实生活的声场体验。在更多地方使用更多扬声器,沉浸声创造出更自然的声场,不仅从各个角度环绕观众,还可满足人耳接收反射声与头顶的声音,这是5.1与7.1声道系统望尘莫及的。 这个概念并不完全新颖;最突出的影院沉浸声系统 — 杜比全景声与巴可Auro11.1,后发直追的DTS X (这个是有制作音频能力的厂商)— 已在遍布全球的1000家影院放映厅内安装,并广泛被电影制片商、戏剧影院与观众所接受。影院商发现观众喜爱加强音效体验,并乐意在安装了这门技术的影院里支付额外费用。音频效果以新的方式吸引观众,并支持更引人入胜的故事叙述:制片商欣赏沉浸声在表达艺术内涵时给予的更多的自由与创造力。 对于这一点,制作沉浸式音频的小瑕疵在于每个杰出的系统 — 杜比全景声、Auro11.1以及DTSMDA(多维音频)—都是 专有的,而非使用行业标准。每种系统都能有不同。缺乏统一的用于交换沉浸声数据的可互操作文件格式,一直是制片商与影院的重要绊脚石。 制片方想避开格式之争,摆脱一部电影制作多个版本所导致的时间与成本,他们同时渴望保证无论在哪个放映厅,内容音效都能保持一致,且达到最佳状态。没有统一的可互操作标准,影院投资再大、再好的沉浸声系统也无法保证确实能够放映所有沉浸声电影。他们也无法确定能准确地在放映厅还音,无论他们使用何种品牌的音响设备。 在一个配乐成品中,每个对象都以被渲染和编码的方式传送给发声的影院设备。对于任意指定的放映厅,电影院系统(尤其是渲染器)会制作与电影艺术内涵最匹配的扬声器声音。每家放映厅可能会有所不同,扬声器也在不同的位置,但渲染器足够精深可识别音效设计者的意图,并用最好的方式呈现音效。 现在为了全景声的普及,美国有2家处理音频回放技术的厂家,特别研发的过滤渲染器,已经可以将多声道(5.1,7.1)回放时还原全景声的完美程度提升到一个高度,那么日后全景声的普及就指日可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