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家电论坛,众多有奖活动等你来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T1-2成长记 玩耳机也有些年头了,从舌簧、动圈等高、低阻原始耳机开始(大约在60年代),一直到现代的动铁、动圈,这两三年拥有的耳塞和耳机已经超过十个。 网上坛子里说:不同厂家、不同国家、不同材料的耳机,都有着不同的脾性和声音,所以在孜孜不倦地探索脾性与声音中,不知不觉地踏进了随身HIFI的泥潭。 总是有种感觉:我的耳机或系统可能由于某种原因,声音还是有差距!正中了HIFI无止境的说法,可能已经不错了,但还不是更好(知道没有最好)。 于是最近做了许多的功课,首先换了音源和耳放,源头的品质已经是中级水准了(数万元),那么终端(耳机)也该升级了吧?这回买就买个到位的旗舰级产品,免得还有更好的梦想。 我已经有了森海的HD650和歌德的RS1e,因为歌德是低阻耳机而且用随身的AK120-2推着就已经好听了,所以只在森海和拜亚之间来做选择。 森海的HD800名声很大,坛子里有说好听有说不好听的大概各占50%。拜亚动力的T1也是大名鼎鼎,录音棚里的监听耳机大多都是拜亚的产品,在电声界声誉很高,坛子里也是说好说不好的各占50%。到底选哪一个就成了一块心病。 对于HD650的听感来说,声音多多少少有些粗糙,尤其是通透和解析不尽人意,但是森海家特有的穹顶之下的厅堂音还是很震撼。看了许多已经使用HD800的烧友的评价,知道其声场和解析是无敌的,比较适合古典音乐的聆听,能够把舞台上的横、纵向声场表现的淋漓尽致,但是中频(人声)较差(除个别坛友说煲过300小时后还可以),听流行和摇滚就有点遗憾了。 对于拜亚动力的T1来说,同样是德国制造,烧友们的评价也是适合听古典,尤其听是室内音乐无敌,声场小于HD800,但由于特拉斯技术的应用,密度和解析都是强项。 在两个旗舰耳机之间犹豫了许久,因为我听的比较杂食,古典、民乐、人声、电子合成、电影原声都喜欢,又说到了歌德的RS1e,这个耳机别看其貌不扬制作粗糙,但是听摇滚、流行那可是难寻对手,所以这次选择就想选一个较为全面并以听感为主的耳机,而不是去追求监听无染、高密度、大声场、超解析的耳机。 在纠结之中的时候,突然发现拜亚出来了两款升级的T1,一个是90周年纪念款,一个是T1-2,又做了许多的功课,最终选择了拜亚动力的T1-2耳机。 新耳机买回来需要煲机,有的烧友推崇自然听音来实现煲机,那对耳机振膜自然是好,但是煲好耳机就有点慢了,除非你整天耳朵都在听歌。我这几年煲过十几个耳机耳塞还是有了一定的心得和感受的,下面就说说我的T1-2煲机过程中的不断进步。 就不罗嗦外形、头戴感觉了,将耳机接入系统,开机便是一耳朵的惊喜,随后便用二、三十张不同风格的HQCD、AHQCD、SACD轮番测试,片源都是非常好的,这样才能听出优劣来。 基本满意,但是感觉耳膜相对有些紧,当播放大动态音域时延伸下潜还是有点硬,听歌剧和一般人声还是不错,但是当女高音拔高到第三个八度时,有金属味道的声音还伴随着一些齿音,毕竟是新机子表现已经不错了。 白天就用不同风格的音乐歌曲煲,休息两三个小时后,晚上就用收音机的白电平煲,前20小时用稍小音量,再20小时用中等音量,再10小时用较大音量。就这样连续煲了一周左右,大概已经超过50小时了。 再用同样的CD唱片试听,感觉耳机振膜宽松了不少,音频的上下延伸都好听了许多,尤其是听女高音时金属声基本消失了,但齿音还在,听男声已经没有问题,这时候把冒险选择T1-2的顾虑打消了,原来认为听古典肯定没有问题,但是听流行是个未知数,现在看来听流行也没错,但是味道还是不如歌德那么迷人,又看到烧友在坛子里说:T1听流行尚可,但你让他唱嗲妹子就难为了。 抱着不放弃的心态,继续煲机!毕竟我这是T1-2而非T1。 又煲了几天,期间还是用不同的乐曲中等音量持续来煲机,当煲过100小时时,奇迹出现了,放童丽、放伽菲珈而、放龚玥、放常安等等,居然好听了起来,不但能以另外一种风格与歌德的人声比美,而且唱的韵味十足,句句都能唱的人心头兔兔直跳呢,呵呵,谁说唱嗲妹子不行?! 现在这个耳机已经煲过150小时,每天都在不断地进步,我打算煲过200小时后再自然听音,期待着还会有更好的声音表现。 以上就是我的T1-2成长记 2016年1月27日 于西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