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1298351
威望3
金钱3719
交易诚信度0
主题5
帖子197
注册时间2015-10-8
最后登录2025-4-30
初级会员
 
交易诚信度0
注册时间2015-10-8
|

楼主 |
发表于 2015-10-21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占位待续
补充内容 (2015-10-21 14:40):
三、多媒体音乐。2001年,家里开始配置并组装电脑,搭配的多媒体音箱是漫步者北美版301T(有点忘记型号了),开始接触数字音乐。期间,在网上注册了好几个音乐论坛并下载收集音乐,以MP3为主,当时也高兴了一阵子,毕竟音乐播放方式简捷方便很多。在论坛呆久了,知道了一些音响常识。听音乐的话,多媒体2.1听音乐不及2.0好听。在2012年中期购买了一对2.0的惠威D1080-4有源音箱和一个外置声卡,音乐让我听得废寝忘食。后来,经过对比,发现MP3的质感比无损的WAV/FLAC/APE等格式音乐差,声音明显发闷,调频也不足。于是,我又把电脑里的MP3格式音乐全部删除,从此,音乐下载改为以收集无损音乐为主。到目前,家里共有5个硬盘,大约有7T容量,全部收藏或转换存储为FLAC格式音乐,绝大部分是80-90年代的港台和新马专辑。
由于,电脑电脑硬盘多次坏过,在认真维护电脑的同时,也购买了一台DVD刻录光驱,喜欢或稀缺的专辑就刻录收藏备份。前前后后,我仅仅用于购买空白CD光盘就花掉了3-4000元。不过,心里高兴,因为毕竟是自己的唯一爱好。
补充内容 (2015-10-21 15:12):
四、初玩CD。在论坛闲逛久了,看过老烧们的谈论和启发,知道了音响、HIFI、摆位什么的,很想尝试一下,于是心里发痒,蠢蠢欲动。苦于购买二套房和家里发生一件难以预料的事情,花费了不少钱,口袋已是空瘪不堪,我只能把音响总预算控制在2W以内。这样,所谓的入门音响开始进驻我家(见图)。器材到位后,开始不停地在网上学习并实时摆弄,知道了“前硬中吸后扩散”这些东西。鉴于客厅听音,在既无太多的声学知识,更没有大手笔改造情况下,只好在现有条件下尽量做得好一些,比如增设脚架、地毯、柜子和其他物件,重新布置沙发,微调音箱位置和内凹角等。音响专线就借用原来的空调电源专线,并调整了电源相位(极性),反正是在现有条件能做的都做了,至此,音质也有模有样了,什么高、中、低频一样不少,调频飘逸、中频厚实,低频结实有力,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拳拳到肉感觉。经过与另外一个烧友的7-8W音响配置(他的箱子是丹拿书架,型号忘记了)比较并不逊色,很是满足。
这期间,学会了Adobe Audition 3.0、EAC、Audiochecker和nero等音频软件,开始选择真无损刻录CD播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