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811578
威望10
金钱7136
交易诚信度2
主题37
帖子1704
注册时间2011-5-9
最后登录2025-5-1
中级会员
  
交易诚信度2
注册时间2011-5-9
|
本帖最后由 mimiair 于 2015-3-11 22:51 编辑
好贴,楼主费心了,赞一个。 其实我理解台机档次区分,最大的标准是回放而不是录音,从台机用料来分析,sony不同档次的比如JA,JB,JE等最大的区别还是在解码,放大电路,供电电路等,台机录音,特别是数字录音,在音源相同的情况下,品质影响最大的还是编码芯片版本,观察台机光驱机构会发现,一般atrac编解码芯片都在光驱机构的电路板上,也就是说录音atrac编解码主要在这部分完成的,而数字录音音源来自光纤和同轴,数字信号进入机器后应该没有经过加工直接进入atrac部分,而这部分在同系列机器中区别往往不是很大,比如JB980和JE480,atrac版本都是CXD2664R(type s),所以单从数字录音品质来说,如果音源相同的话,因为光驱部分基本相同,很难说两机录音效果有多大区别,最大的区别还是回放。楼主说E12声音不通透,声场不大,801声音通透,声场大,其实这也是atrac版本的区别,801没研究过,从楼主描述录音听感表现来看,应该是sony的atrac4-4.5版本,这时期sony的atrac编码已经发展到了巅峰时期,这之后的atrac编码素质已经很高了,楼主对801录音的描述的也都是4.5的特点,但听感上带来了一些诟病,虽然声音通透,解析好,但人声薄,不丰满,颗粒感重,究其原因SONY认为是由于采样及编码能力提高,虽说记录声音信息量更大,更接近真实,但同时由于atrac编码规则制约造成一些人们不喜欢的声音也同时被编码记录下来,造成听感不舒适,所以后来sony推出的type r和type s,主要是从编码层面对听感进行的改善,对人声编码进行了强化,声场有所缩小,使听感更自然,更容易被人接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