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478273
威望10
金钱1788
交易诚信度0
主题2
帖子82
注册时间2008-3-16
最后登录2017-9-27
中级会员
  
交易诚信度0
注册时间2008-3-16
|

楼主 |
发表于 2015-1-4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kman2002 于 2015-1-4 18:10 编辑
5、DOLBY ATMOS的”蝴蝶效应“
再重复上面说过的话:ATMOS音效测试,目前最出名无非就是DOLBY公司自己出的DEMO测试碟了。而这张碟,最出名的就是第1轨和第3轨,但如果你只注意这2个音轨,或者,认为ATMOS就是注意聆听新增加的顶置声道的声效,雨声、雷声、树叶等等什么的,那么,你就辜负了DOLBY公司工程师制作这张碟的苦心了。
蝴蝶效应,百度百科的解释是:蝴蝶效应( 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
ATMOS测试碟音轨,360度环绕声效中,恰恰有这么一个貌似是蝴蝶或者长翅膀的小爱神一样东西,来了个360度飞翔演示。刚刚用coredraw画了一个传统7.1声道和ATMOS处理,同一个效果的差异。
传统7.1声道布局中,这个环绕效果,是从前置-中置-侧环-后环,再回到前置的一个360度环绕轨迹,这个声音轨迹能明显听的到,但这个声音轨迹,是平面的,仿佛人造卫星绕着地球旋转,是在设定的轨迹中转动或移动的过程,给人感觉声音是”死“的:只是“机械”的从一个音箱(声道)到另一个音箱(声道)。
ATMOS演示最大的不同的是:这只”蝴蝶“活了,通过增加的顶部音箱,ATMOS特效的混音处理,提供了更加大的空间和上下落差,营造了蝴蝶,上下翻飞,小范围震动的效果,这样的声音轨迹自然也就更加自然也更加逼真。
这其实就是,杜比实验室开发ATMOS的初衷,让声音”活“起来,像这只蝴蝶一样,并且,希望这只小小的蝴蝶能带来多声道环绕系统的划时代的进步。
联想蝴蝶效应的科普,小东西带动大气候,我们不妨姑且称之为DOLBY ATMOS的”蝴蝶效应“,再来看看这只蝴蝶带来了什么?
注意到这个蝴蝶,那么你再去聆听这张著名的ATMOS DEMO测试谍,你会有全新的发现,例如:那片树叶的场景,你会发现类似蝴蝶移动的效果,树叶在风的吹动下,从上到左下,又到右下,又突然回到上面,进入画面,并且这个过程中树叶充满”蝴蝶效应”一般的动感,上下翻飞,自然灵动;又例如,拿指挥棒的小孩子,从DOBLY标志下,使用魔方“荡秋千”的场景,也漂亮的来了段“蝴蝶效应”移动;等等,等等,其实所有音轨,都能发现这种“蝴蝶效应”。
当你理解了这个“蝴蝶效应”,那么,你不会再去过多只关注自己的头顶,而是去发现更多除了蝴蝶效应之外更多的变化,例如,蝴蝶飞了,其他鸟鸣、风声是否也存在细微的变化,雨声从头顶上下来的感觉更强烈,雷声的纵深定位更加精确,同时,是否雨声、雷声也有了相比传统7.1更加丰富的变化,大小、轻重、层次、包围感,等等。你会从关注头顶逐步转移到:对声音轨迹的圆滑和自然度,整体环绕背景环境声效细节和临场感,声画更加统一的感觉等等的全新感受。
晚上,我通过截图和摆位对比,可以一起去发掘这张碟很多有趣的东西。
需要注意是:永远不要太过于神化ATMOS,这是一门的新的技术,并且并不是我们先前猜测的,取消传统声道进入全智能声音“元数据”或“对象”的新时代。从杜比实验室的官网的解说来看,ATMOS 声效,目前应用只是其中一部分,并非所有声效都需要ATMOS混音。但即使是这一部分,也已经迈出了从2D-3D演变的关键一步,足够让我们期待更加出色的3D声效。
这是杜比实验室官网的原话:杜比全景声 (Dolby Atmos) 使用创新的分层方法来建立音轨。基础层中主要包括静态环境声音,使用常见的基于声道的方法进行混音(我的理解:其实,就是传统的声道布局,传统声道混音还是必不可少)。上层是动态声音元素,可以精确地布置和移动以匹配银幕上的画面(这才是,ATMOS置顶音箱布局的主要作用,而天才的混音室会充分利用这个“工具”发挥出神奇的作用---THIS IS DOBLY ATMO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