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早上才刚拿到,所以先开箱拍照,之后才会做测试,如果网兄们有任何疑问, 或需要小弟帮忙测试的项目,请尽量提出,小弟只有周末有时间玩, 所以得抓紧时间才行。 先看照片吧(下面垫着的是PioneerBDP-450):
遥控器.....先不管质感,手感还行,不过想当然不会有背光,也没有发射指示灯, 实际操作的手感如何就等会试过才知道了....
电源线不能换.....这对发烧友而言是件很绝望的事,端子想当然尔也不会有镀金,不过这也是摸机农的.... 说实话,加个镀金端子是能增加多少成本?(抓头)。
小弟这边的设备: 1. 屏幕PanasonicVT20W,开箱文:http://www.myav.com.tw/bbs/showthread.php?threadid=20444319&pagenumber=1 2.投影机OptomaHD33(目前只用了160hr,想换都没机会),开箱文:http://www.myav.com.tw/bbs/showthread.php?threadid=20455977&pagenumber=0 3.扩大机,原本用DenonAVC-A1HD,不过雷击事件后HDMI板故障,目前是买了台二手Yamaha A3030暂用,A1HD开箱:http://www.myav.com.tw/bbs/showthread.php?threadid=353100 4.主喇叭是UsherAC-20 DMD,开箱文:http://www.myav.com.tw/bbs/showthread.php?threadid=20455025&pagenumber=0 5.播放器的PioneerBDP-450雷击事件后挂点,目前有的机器是PS3,PS4,和BD-D Turner(可拨2D BD)Pansonic的某台,型号忘了(死)。 6.中声道是FocalCC900,环绕是DZ1SC,5.1声道配置。 7.重音是BuckTSW-900。 8.之前的PioneerBDP-450开箱文(目前故障中):http://www.myav.com.tw/bbs/showthread.php?threadid=20457925&pagenumber=0 9.其实我目前有三台环绕扩大机,DenonAVC-A1HD,YamahaDSP-Z7,和YamahaA3030,不过没特别说明下,都以A3030为主。 因为前一阵子家中遭雷击,机器故障一狗票,机器修到眼泪流不完......最近BDP-450终于整个挂掉,虽然可以用PS3撑一下, 毕竟很不方便,所以也是该找台替代品的时候了。 小弟这边的测试重点会放在: 1.透过网络(NFS/Samba),可否顺畅的播放3D BD ISO,这点之前的BDP-450是做不到的(会严重delay)。 ==>可以使用Samba(网芳),而且速度还可以(不过不会跟HD600A一样显示连接速度),NFS确认无法联机,只能用网芳;拨阿凡达3D BD ISO还是略有delay,但Harry Porter看起来还满顺的(没整部看完),哈比人2的话,也一样,都还是会发生偶尔delay的问题,不过!!!他不会有跟BDP-450一样3D眼镜”错位”的问题(delay时,左右眼会随机数的交换), 所以虽然会delay,但勉强可以看下去,当然,对任真想欣赏电影的人恐怕会无法接受。 ==>最终而言,大家应该还是会乖乖的外接硬盘吧?另外我翻遍了说明书,都没找到网络卡的相关规格,小弟家的网络环境是全1000baseT的,PC间透过网络传文件速度都可以超过80MB/sec, 所以应该不会是网络环境的问题。 2.能否使用Samba,感觉上这台是用Mtk solution,理论上Samba的支持应该会跟BDP-450一样糟糕。 ==>可以用Samba,速度也还不错,应该说反应速度比BDP-450还要快,所以它是用Mtk solution吗?好想拆开来看.... 3.能否透过网络mountSACD ISO,可否HDMIDSD Bitstram直出。 ==>尚未实验成功,之前BDP-450需要放一片SACD在机器里面伪装,不过BDP3500不支持SACD吧?可能需要再实验一下。 ==>实验后我认为3500是不支持mount SACD-R的!!可能可以直接拨DSF,但mount是不行的,这点可能需要再看看大陆那边的状况吧,不过仔细想想也是很合理的,毕竟本来3500就不支持SACD。 4.外挂字幕的兼容度与好用程度。 ==>如果用外接硬盘,可以外挂字幕,调整和预览方面也比BDP-450好用。 ==>不过!!! 透过网络mountISO时 无法 外挂字幕,不论是2D/3D BD-ISO都一样!!!!(用Expenadable 3 Dolby Atom版实验) 5.静音保护的处理。 6.稳定性,之前的BDP-450是整天当机,速度缓慢的,个人并不是很抱希望就是了。 ==>还是会当机,而且电源线不能拆,所以必须拔插头....不过稳定性似乎略高于BDP-450,有待时间证实。 7.画质会很糟吗?这台机器没Qdeo,电源看起来也很廉价(虽然没拆开来看,不过估计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到底妥协到何种程度? ==>没有明确的说比较糟,不过并没有side by side AB test。 8.开机速度,跟PS3/4比,很多机器都会让人流眼泪。 ==>意外的,这台机器很快,不过刚插电时会亮灯,之后会熄灭,也没硬件的电源开关可断电,可能使用了类似待机的技术吧? 不过开机速度确实高于BDP-450。 9.网络档案的播放兼容度,这个小弟也不是很抱期望啦,mkv,mp4,高流量档案,BD ISO,DVD ISO,以及10-bits,HEVC等等格式都会试一下。 ==>可透过网络拨放,24Hz的档案也能正确的输出成24Hz。 10.音质部分,希望至少HDMIBistream的部分不应该声音会变差才是.....CD的数字输出就不太抱期望了,总之还是试试看吧.... ==>预料之中,数字声音输出就别在意了。 11.一些基本的选项可否设定,黑阶选择,输出色阶范围,是否支持8/10/12bits输出等等。 ==>黑阶不能设定,而且看起来是强制设成16-236的样子(个人用肉眼观察);色深只有”自动”可以选,不能选择几位,也不能选择输出是RGB或是YUV。 12.真的很无聊的画可能会再拿HQV之类的片子验证一下内健的图像处理IC能有多糟(说不定也会意外的好,不抱期望就是了)。 13. DVD-Audio的支援? 14.4K影片播放,用精研烤鸭来测试==>想当然是不能拨。 让我们开始吧....
身为一个玩AV器材多年的人而言,这个画面颇为感伤.... 测试用的一些影片:
数字输出也没啥问题(这算是低标吧?):
快速测试的一些说明: 1.韧体升级现在有点搞不太懂,下载韧体拷贝到U盘,插入机器后可以升级,不过升级完接口没差异,版本号无变化,可以看到SMB的计算机,但需要输入账号密码,而且怎么输入都会失败,有待实验。 ==>这边大概搞懂了,修正一下: a.显示的IP等值似乎怪怪的,不太像正确的IP,不过确实可以连上内网。 b.当透过SMB连到你家中的计算机时,会出现需要你输入账号密码,我是用账号”guest”,密码不打的方式进入,账号应该随便填都可以,密码留空即可(不用输入)。 正确的设定后,就可以透过网芳存取远程计算机上的数据了。 2.原版BD的话兼容度很高,读碟速度很快,3D也没问题,声音乍听之下跟PS3/PS4/BDP-450没有很大的差异。 3.音乐文件的话(44.1/48/96/192KHz都试过),可以拨,不过声音普通。 4.可以拨放BS-Dturner烧下来的蓝光BD-R,但日文会是乱码。
這邊是用Panasonic 2x 25GB BD-R,讀取上沒啥問題:
开机画面:
HDMI输出选项,个人觉得少了高色深输出的一些选项,及没有RGB输出level是不太好的:
虽然每个人的管理习惯不同,小弟是用旧计算机和8bayHDD Tower加外接盒来存放影片和音乐的,所以能否透过网络拨放
服务器上的档案对个人而言非常重要;专门的NAS个人觉得太贵而且功能太差,个人不太爱:
这边先打一些结论的框架,正式结论会慢慢补。 优点: 1.开机速度很快,操作起来也很快,快转的反应也很快。 2.网络速度有所提升(相较BDP-450),透过网络看3D BD ISO有明显的改善(还是有些档案会delay)。 3.可以拨BS-DTurner录下来的BD-R。 缺点: 1.电源线不能换,机壳太薄,避震有跟没有一样,拖盘的机够很廉价,材质用料不是很好,端子没有镀金。 2.还是偶尔会当机,而且没有硬件的电源钮,必须拔电线才能重开机,很不方便。 3.遥控器质感和设计对熟悉日式设计的人而言不太好用,而且没有背光和发射指示灯。 4.不能调整黑阶准位,就个人肉眼观察,黑阶是锁在10IRE,输出范围是RGB 16-236。 5.可显示的播放影片信息不足,例如码率,编码格式等等都欠奉。 6.网络mountSACD ISO会造成运作不正常,而且无法正确mount,不正常之后,会连BD ISO或BDMV都无法拨放。 7.不能透过网络mountISO时同时使用外挂字幕(可以单独mountISO播放)。 8.对高色深的输出如果有更详细的设定对玩家而言会比较好。 9.用网络拨3DBD ISO还是会delay,不会造成眼镜错位是好事,但这真的无法让人满意。 10.透过网络连接时,若不小心点选到DLNAserver,就会像当机一样没反应,通常只能关电源,这点不确定是否我这边设定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