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论坛

京东旗舰店
 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37792|回复: 38

实践中的音响技术

[复制链接]

60

主题

2163

帖子

186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9-8-16
发表于 2014-8-21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家电论坛,众多有奖活动等你来参与!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TRAVEL 于 2014-8-21 17:38 编辑

有发烧友买尽欧美、日本及香港等地具代表性的音响杂志,闲来无事细心研读,作为评价音响器材的根据。不能否认通过阅读,可以得到不少产品资讯及品评,尽管写稿人的立场、搭配能力各有差异,最终影响了结果,但仍具可观性。


纯粹纸上谈兵,靠文字品评,即使言论中肯,发烧友仍像隔岸观火,知而不体会。在火场中被烧至遍体鳞伤,亲身感觉如何?您可有切肤之痛?故此,音响发烧友不能只顾早晚看音响杂志,便自以为已知天下事,不重视、轻视多听、多比较。应多结识些有料子的发烧友的重要性。


不少音响代理或分销商,试音间的音响效果水平上相差颇大,但总体上要比一般二手店好得多。除了极少数外,二手店贩买的尽是器材以往的那些名气,音响效果好与坏并非促成交易的首要条件。试想想,满屋器材,每天出入不知几何;客人上门试听陆续有来,店家是不会费神,随便插上,就地开声。只要器材工作正常,价钱合理,货便卖了。至于音响效果,搭配如何似乎并不重要。正因如此,发烧友若要增加对音响效果的判断力,逛二手店并非良策。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爱迪君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2163

帖子

186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9-8-16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RAVEL 于 2014-8-21 17:45 编辑

如想掌握音响技术途径有以下几种:

(一)小心读音响杂志--选择言论公正的音响杂志来阅读,那些看罢脑海中好产品全无印象,或每每拿五千元器材比较十万元器材,然后告诉您前者表现较后者是如何的接近。又或是今期说某某器材可听过世,但下一期却说可以拿来填海,只因有另一款更佳云云…此等言论的背后,有什么动机您全不知道;加之用词夸张,读者一不留神很容易受到迷惑,相信五千元可买十万元质素的产品,最终蒙受损失的只是阁下一人。

(二)多参加音乐欣赏会--音响器材是作为重塑录音讯息的工具。若要拿出标准判断音响器材的好与坏,欣赏现场演奏(不加扩音的场合),的确有助我们认识真乐器声音究竟是什么样子。当比较现场音乐与音响重播的差异时,不可忽略现场乐器声受到了该处(室内或室外)音响特性所影响。那最终抵达尊耳的声音,很大部分非乐器的直射声,而是经二次、三次并无限次四周反弹,再加上前声与后声混和后制造的独特音响。有否留意,不同场地声音的不一样?这还不只,观众席上聆听位置一变动,效果也不尽相同,故此,现场演奏只可作为判断音响系统声音的参考因素,不可一成不变,强求音响系统声音必定要与现场一样,这是不可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2163

帖子

186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9-8-16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圈中有位专搞唱片监制的,家中音响系统是以日常接触的近距离真乐器声为调声依归。此君理应因天时、地利、人和而对音响物事有充分的理解,事实却非如此。在朋友的主观角度看,经他调整声音的音响系统,播唱所喜欢的爵士音乐,效果不赖,自然心满意足,亦自相信音响一物亦不过如此!毕竟寻常的器材提供了先天优势,但我们必认同一个客观事实,录音本不完善,亦受到唱片监制的个人意愿而裁剪出具个人风格的"声音",假若将迄今仍在不断进步,具缺陷的音响系统,刻意调整出某种类似近距离演奏爵士乐的音响效果时,亦即表现该系统在调声方面加盐加醋。当调味料用得过多时,就会导致不宜于别些类型音乐(如古典)的重播。倘若看官未能理解上文含义,那倒不如反过来设想一下,假如音响系统与录音水平已至达完美无瑕,我们又何需为搭配而烦恼?道理就是如此这般简单。

再说回现场演奏,观众席上的位置,与台上几位爵士乐手少说也有一段距离,家中音响系统给调出来的声音,结像如在眼前,似把耳朵贴近乐器来听,这种强大的能量感也不一定人人喜欢。毕竟,音响只是供人娱乐,声音除要真实外也要加进客观因素,才不失玩的原意。世事无绝对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2163

帖子

186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9-8-16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RAVEL 于 2014-8-21 19:52 编辑

(三)认识技术--发烧友必定遇到许多所谓音响神话,例如磨CD碟面,例如冷藏CD碟,例如在墙上贴些大概一寸多面积金属片等,据称这样可以改善声音云云。君不见在香港这些所谓"调声大法"过不了多久便销声匿迹,大概是经不起时间考验吧?

  音响之所以存在,全因为发烧友重视音响理论,将改变声音视作为改善声音。还好声音只是变了质,可以有"痛改前非"之日;万一生出意,把碟面的水滴进碟仓、线路板上,或因CD的磨花,造成碟面不够光滑透明,CD机改错系统不断进行修正而影响声音甚至导致故障,这便冤枉也。即使这真的有效,我们也不应舍本逐末,只讲旁枝而讲理论,不求对音响的认知。

  市场上许多关于电声技术的专门书籍;音响杂志亦兼有提及技术性也有玩音响心得的文章,对于音响初入门者或会艰深了点,一时间未能明了没关系,总可以剪存下来,留待日后学以致用,在玩音响的过程中总会有机会遇上文中所述的情况,届时自当心领神会,得益匪浅。

  (四)广交益友对一般发烧友来说,不似部分写稿人,可以经常在设备良好的环境里,利用不同搭配品味无可计数的音响器材。故此,论见识发烧友固然大打折扣,对声音的好与坏可能说没有了相对准则。要知道,音响若无比较,发烧友只是闭门造车,是很易满足于眼前器材的表现,相信这就是音响终极理想,再无改进的余地。发烧友欲增加音响认识多些发烧高手,以及多看技术性文章,事关音响一物是以技术特性为本,有结合调声与搭配这类"临床实践"互相印证,音响功力方能大增。发烧友不可掉以轻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2163

帖子

186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9-8-16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多听不同类型音乐--倘若您只听单类音乐(特别是流行曲),由于录音多属一般,声音没动态,层次欠佳,结像位置也不够自然,甚至乎还加上许多人工化效果(例如人造残响),根本没有资格作为调声工具。有些爵士乐发烧友,给系统调校出来的声音侧重于浓重刚劲,这便不宜于重播讲究声部层次,大型编制的音乐。事实上,好的音响系统表现较具适应性,听每类音乐均有基础表现,若要达到这个理想,我们便要接触古典音乐。从独奏、声乐到交响乐都应多听一点。古典音乐讲究严格的清晰度,堂音、空气感、动态对比与宽阔的频率响应,这些都不是其它类型音乐可比。音响系统通过古典音乐的考验才能接近理想,至于我们根据个人口味,给声音稍为调校一下,当然悉听尊便,无可非议。如果一句话我不听古典音乐,就抹杀了古典音乐调声的重要性,置之于不理,那么音响系统个性多会强烈,无标准可依,达到真正特性与音乐感受两者并存的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2163

帖子

186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9-8-16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次在X先生的聆听室里,我足足当了好几个小时的“皇帝”,他不但一张张唱片有条不紊地播放给我听,而且还循序渐进,让音响效果逐渐达到高潮,虽然音量及动态是逐渐放大,但是从X先生播放的第一曲开始,我就感受得出来他调音的细腻已经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当人声出现时让我感到很惊讶,因为歌手的声音不偏不倚就在我的前方,那种3D立体的存在感非常强烈,犹如一个活生生的人站在我面前唱歌,音色、表情、形体一览无遗,而且无论是唱到那一个音阶,都不会膨大,而音箱则是完全消失。虽然音像定位如此精准的声音我多年前就已听过,但是X先生这里有生命而如临场的真实,依然让我有耳界大开的兴奋,由于我对一些唱片的录音不熟,所以我初时认定这是录音的效果,但是随后X先生所播放的碟片,无论是新旧录音,结果也都是和这张一样精准无比,虽然因为录音的关系不一定每个歌者都在正中央,但是音像位置的精确却是一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2163

帖子

186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9-8-16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来X先生又端出一张我听得很熟悉的唱片,结果我不但听到了最清晰的口水声,最真实的堂音,而且还听到了人声与乐器最清晰的分布感,同时既密实又凝聚,结像清楚无比,这代表什么呢?这表示X先生在调音找定位的时候,不是只依赖中音域的人声,而是在整个音域。因为一般玩Hi-Fi音响在调音的时候,重点都是放在中音部份,因为中音域的人声、器乐占的比例最多,中高音及高音由于波长短,所以定位很容易自然浮现,只要音箱够高级,单元做过配对,中高音与高音的定位通常不必操心,最多只是音色、强弱以及软硬调的问题。但是对中低频、低频来说,想要像人声那样去抓定位、前后、形体就是较难的问题了,因为频率越低,波长越长,空间的影响反而是最大的变量。所以一般我在聆听Hi-Fi音响的时候,我的注意力多只注重中音的部份,高音的部分我会着重在堂音、临场感的表现,而低频部份通常只能听听量感或是猛爆的程度,通常除了像定音鼓这种有大量谐波的低频乐器外,我是很少专门针对低频去品头论足的,因为绝大多数的音响系统,多受制于空间环境以及音箱本身动态受限的影响,不但低频的动态感无法充分表现,想要展现低频乐器的形体与定位,简直是不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2163

帖子

186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9-8-16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这次在X先生这里聆听的时候,却让我有崭新的体验,这里的低频不但够低,有如地底涌出来的饱满,而且清晰无比,无论是管风琴、大鼓,或是不知名的低音乐器、合成器,低频的凝聚、强劲都有如大地震般的撼动心弦。即使是在最大音量下,无论高中低音整个系统都毫无溃散的现象,而且低频有绝佳的密实感,击点清晰,迫力十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2163

帖子

186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9-8-16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量力而行基于这样的事实,以前LP时代,由于刻片技术的限制,唱片的沟纹无法做太大富度的摆动,而对卡拉扬指挥的贝多芬交响曲做了极大的限制,这也是为什么卡拉扬在晚年还要以数字方式录下最后一次贝多芬九大的原因之一。进入CD时代,讯源动态范围的问题大致上解决了,扩大机与喇叭有都有能够应付贝多芬九大的能力。问题是,不是每一个音响迷都买得起大功率后级与大体积喇叭。更要命的是,很多音响迷不了解古典时期交响乐音响效果的特质:高频段不会太亮,应该是稍暗:中频段与低频段要够饱满够稳固;弦乐群的进行应该像潮水涌来,而不是单薄如纸。因为不了解音乐的特质,使得调整音响的大方向走偏了。
富贵在天,我们不一定买得起大套的音响器材,这是「命」。但是,我辈音响迷事实上有能力纠正自己的音响观,以自己对音乐的正确了解来调整音响系统,使得音响系统能够平衡的表现出各类音乐,这就是「运」。或许我们不能改变生下来的「命」,但是我们可以将后天的「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现在,我们就可以藉由这套卡拉扬的贝多芬来改变我们的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2163

帖子

186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9-8-16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我们来验证贝多芬从第一号到第八号的交响曲。您就从第一号听起吧!弦乐群会不会太亮?会不会太薄?在此,弦乐群应该如我所言,像潮水般涌来,而且是稍暗的,不会亮。此外,到处都可以听到弦乐群的木头味以整群的擦弦质感。木管呢?木管有没有光彩?有没有形体?铜管是不是很含蓄的担任着增加声音厚度的角色?音乐的进行是否一直都很鲜活、充满朝气?强弱的对比反应是否够快,不会死气沉沉?低频段是否扎实雄厚、一直担任管弦乐的良好基础?整个乐曲是否充满堂音,尤其是定音鼓猛擂时堂音够清楚吗?

假若您认为管弦乐不够扎实,低频太薄、弦乐又亮又尖又薄,小提琴群没有稍暗且适当的光泽,整体声音干干的没有水分没有光彩,我认为这些都是错的。从第一号到第八号,您先不要说被贝多芬的音乐所感动(我相信这份功力的人比较少),您应该会先被它们的音响效果所感动才对。即令是最早完成的第一号交响曲,它的音响效果都很迷人,如果您所听到的音响效果是干干尖尖瘦瘦剌耳的,我不相信您能了解贝多芬音乐的真正迷人之处。
再来说到第九号交响曲。对于音响器材与聆听空间而言,这实在是高难度的考验。它难在那里?难在要将音量开得够大声,否则庞大磅礴的气势出不来。您接受一个管弦乐团、一个庞大的合唱团以及四位歌手挤成小鼻子小眼睛的音响效果吗?如果是这,干脆把这首交响曲改为弦乐四重奏算了。再来您听听整个音场,它是既宽广又深的音场。假若音场小小扁扁的,那也不对。
合唱交响曲

其实,不必说那么多,就光是第一乐章一开始几次由弱转强的乐段,其动态对比就很惊人,表现不好的器材在此就会中箭落马,根本无法熬到第四乐章。您觉得卡拉扬指挥够「凌厉」吗?如果不觉得,那就不对。您觉得合唱团够雄厚够有力够清楚吗?如果不觉得,那也不对。您觉得四位歌手的声音会薄而剌耳吗?如果会,当然也不对。听到最后,您没有被惊心动魄的音响效果所感动而意犹未尽吗?如果这些都没有,唉!您的音响系统恐怕从来就没有正确的响过。这么多年来,您都还没有享受过音乐真正迷人之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2163

帖子

186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9-8-16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聆听音响有无客观标准?这个问题可能不十分正确,因为我们是聆听音乐「music」;至于「音响」,则是聆听音乐时的必要器材及操控工具。但这些年来,音响的地位早已凌驾音乐,每位音响迷都是「听音响」,听音响器材所发出来的声响。

确实有不少人认为聆听音响并无客观的标准,你喜欢管机,他喜欢晶体机,我喜欢真空管+晶体管的混合机。有人偏爱小提琴的弦乐,所以很在意高音「油不油」、细不细?有人嗜好尺八及double bass,所以很在意低音能不能「出得来」、下得去?或是只爱听人声的CD片,高音及低音的表现还在其次,他要求中频的表现要有「肉声」、要饱满。

正因为没有客观标准,所以制造厂商上千,各式各样产品更是上万;各种不同的说法也比比皆是。正因为没有客观标准,所以就算是材质完全相同,只要标上「for audio─音响专用」几个字,就能多卖好几个钱。在一般人看来,听音响的行为有如吃安非他命般的「中毒」,当毒瘾袭来,所谓客观标准就完全不存在了。认为听音响并无客观标准的人,理当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奉行者。我没见过西施,但想必婀娜多姿;若是体重七、八十公斤,状似孔龙妹,那大概也只能终年溪边浣纱,上不了龙床。全世界各国几乎都有选美活动,而且年年举办。参赛美女都有自傲的身材,不谈内在修养如何,但她们的body上可不能有一点疤痕和赘肉。而你的情人眼里出的那位「西施」,可能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2163

帖子

186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9-8-16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聆听音响的标准,中文高传真、英文Hi-Fi,就是客观的标准,而且存活历史至少已有30年,人人皆知。纯粹以声音的表现阐明客观的标准,一点不困难。随便说说,至少应包括1:宽广平直的频率响应;2:极低的噪音(应该是没有);3:透明的左右音场再现;4:透明的前后深度再现;5:透明的音场高度再现;6:不压缩的高动态…。请注意,这些条件应该是同时必需的,并非是单选题,也不是复选题。

上述几项标准还未扯上音质表现,都是从大方向看;试以「宽广平直的频率响应」做说明。你认为20Hz~20KHz很容易?对喇叭而言就非常困难,还不是普通的困难,甚至永远无法达成20Hz要求。将低音条件改成30Hz,还是困难重重。有些小尺寸、小单体喇叭,再生70Hz就已勉强,更别提频率低至50Hz、40Hz。如果你是这种小喇叭的用家,感想如何?是暗自懊恼、决心努力改进,还是也跟着别人认定「聆听音响并无客观的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2163

帖子

186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9-8-16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某些英文版音响刊物中,常有stereo image、sound stage等字眼出现,「有低音」与「有干净的低音」完全是两码子事。器材超级的好,聆听空间也不能逊色。30Hz的波长是11公尺,不容易吧?在英文版音响刊物中,常有stereo image、sound stage等字眼出现,这与音场的宽度、深度有关。某些静电及铝带型平面喇叭,由于具有双向发音特性,因此厂商都会建议使用者在摆位时要稍稍远离背墙,最低要求是2公尺。如果音响迷的聆听空间小,喇叭必须紧靠背墙,甚至也紧贴侧墙,那不是全然放弃音场、深度?在此情况下,你听到的是混混的声音,而无法听到透明、清晰的声音。所以,在老百姓的音响室内想听到透明、清晰的声音,绝非易事。器材素质要高,特别是喇叭,本身就不能有箱音;摆位也要正确。这意味着空间坪数不宜太小,并且最好还有简单的吸音处理。好的空间、好的器材,在加上好的环境处理,就比较有可能呈现音场正确的宽度、深度与高度。这绝对是客观标准,而且放诸四海皆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2163

帖子

186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9-8-16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所谓技术派的人士,谈到音响的客观标准时,都会提到以仪器做测试。聆听音响,喇叭单体的发声,以及空间(聆听室)的架构,都不是属于电子特性,而是物理特性。并非物理特性不能检测,而是电子特性比较容易建立客观标准。假设有某台综合扩大机,推某喇叭时,低频表现似乎差些。若究其原因,则扩大机与喇叭应该都有问题,扩大机可能是power不够,推不动这对喇叭。但扩大机power够,驱动力不是问题时,那就是喇叭低音不足,理应是更换喇叭。正确的观念是:测试此综合扩大机,接上标准假负载,以讯号产生器及示波器观察;说不定当负载阻抗降低时,此扩大机会因驱动电流不够,造成低频响应衰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2163

帖子

186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9-8-16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低音不够?要怎样才够?你的客厅能放置12英吋以上低音的三音路落地式喇叭吗?如若不然,你如何期待小喇叭能发出深沉、结实的低音?这是有违物理特性的。将你的小喇叭贴墙摆,再加上驻波的帮忙,你或许还可以听到低音─当然清析度会差很多。因此设计一对「均衡」发声的喇叭就很重要,Dynaudio就有一套,B&W就逊色多了。很多人常听到批评B&W 801,某杂志社就曾买过一对,它的缺点就是不均衡,一听就知道,后来很便宜就卖了。《音响论坛》的刘总编也承认B&W 801听起来不均衡,其实这个问题人家一早就知道了?但他至少晚了6年才说出来。除了B&W 801,杂志社还买过Infinity Kappa 9及Tannoy TD-215,但都不是能发出好声音的喇叭。K9比人还高,215每只重85公斤,最后都便宜出让。制作一对均衡发声的喇叭不容易,有些英国喇叭厂一辈子都弄不出来。B&W 801有救吗?当然有,配合电子分音就帅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客服: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广告合作|账号注销|家电联盟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207号 ( 京ICP证041102号,京ICP备09075138号-9 )

GMT+8, 2024-4-26 23:29 , Processed in 0.197852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