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評論 二聲道後級擴大機
輸出功率:171 瓦(於4 歐姆負載)、300 瓦(單聲道模式,於4 歐姆負載),持續峰值輸出電流:30 安培,阻尼因素:優於1800,訊噪比:優於81dB,頻率
響應:0-200kHz(-3dB),外形尺寸:95×482×482mm(高寬深),重量:25 公斤.
甚多德國製造的機械精品,雖然已是垂垂老矣的古董,其設計之前衛獨到, 時至今日依舊讓人讚嘆叫絕。在音響製品中, 德國製造的Burmester作品,就能給我這種亙久精彩的絕佳信賴感。其來何自?以他們家最成功的808 前級擴大機來說,早在1980 年就已經研發完成,擁有許多擴大機線路上的創舉,還融入主事者Dieter Burmester醫療量測系統及電腦設計介面上的專業,不但是完善的平衡式設計,甚至採用其它廠家疑慮甚高的直接交連設計(Direct Coupling),訊號路徑只使用「最好的電容」-也就是完全不用任何電容。事實證明其設計先進精確,時至今日仍優異得讓人難以挑剔,一如所有經久耐用、令人嘆服的德製古董精品。不過Burmester並非走入歷史的經典,而是持續發光發熱的德國音響精品。經得起歲月考驗的經典經過二、三年的音響市場變化,808 前級擴大機當年的設計創舉,目前依然是Hi End前級擴大機的指標傑作之一,甚至基本線路架構幾乎沒有什麼大改變。不僅Burmester 808 前級如此經得起歲月考驗,他們家的909 後級擴大機,一樣是音響迷之間傳為佳話的經典,因為自1990 年推出至今,其基本線路架構之成熟完善,近二十年完全無需「重大改款」。甚至其後推出的家族後級作品,皆是源自這部「老古董後級」的設計概念,每部都成為風靡當時高級音響市場的耀眼明星。這些「源自經典的經典作品」,從來毋須跟隨市場新鮮感的「創新設計」,而是開發承襲經典創舉的精髓簡化版。無怪乎它們家所有作品在愛用者心中,都有無可取代的絕對價值感。
以我個人而言,真正令我心動的Burmester產品,就是所謂「源自經典的經典作品」,例如這部Burmester 036 後級擴大機即是。它們通常比標竿旗艦作品划算許多,但嚴謹的作工和迷人的氣質絲毫不減,就算來與頂級標竿相較,相對簡化的功能或功率,對一般用家來說可能更為「實用」,卻可以獲得毫不妥協的核心價值與技術!收藏包浩斯經典看這裡專就Burmester 036 後級來說,它跟911、956 等高級型號作品一樣,承襲許多經典旗艦後級909 的設計概念,華美細緻的頂尖金屬加工完全相同,精確嚴謹的德國人工製造是標準配備,耀眼又耐看的藝術品級外形則是如出一轍。甚至以箱體比例來說,036 後級的均衡美感更是深得我心,而高達171 瓦的輸出功率(四歐姆負載狀態)及優於1800 的阻尼因素,幾乎驅動地球上多數喇叭都是無比實用,價格卻是這些後級明星中最可親者!綜合以上條件,036 後級顯得格外誘人,尤其預算吻合的音響迷,實在很難抗拒這種經典魅力。
比起Burmester家族其它後級,036 的箱體更適合一般居家空間擺設,其細膩華貴的外形綴上亮麗鍍鉻面板,完全實踐包浩斯(Bauhaus)工業設計與生活機能協調的訴求,因此三十年前到現在,甚至是三十年後的今天,其外Sharon Bezaly在這張錄音中所收錄的四首長笛樂曲,不但錄音品質極為出色,旋律動聽程度絕對是長笛曲目中的大師傑作。其中普羅高菲夫1943 年的D大調長笛奏鳴曲,充分突顯獨奏樂器明亮、清透、古典的質感,讓大衛歐伊斯特拉夫大為青睞,甚至要求作曲家改編為小提琴奏鳴曲,其動聽程度可見一斑。其中最有趣的曲目選錄,是喬利維取材自希臘神話的里諾斯之歌,故事中里諾斯是一位優秀樂器高手,因冒昧跟阿波羅挑戰音樂而自取滅亡,Sharon挑戰此曲的動機和優異的技巧詮釋,絕對可令愛樂者玩味再三。
(BIS-SACD-1429,上揚)背板
Burmester 036 背板上的喇叭端子,並不選用Hi End 器材最常見的WBT 產品,而是可以牢牢鎖固喇叭線的特製品,本機備有平衡及單端輸入端子。另外還可視用途切換成單聲道後級使用。
外觀
沒親眼見過Burmester 036 後級擴大機之前,您大概很難想像其金屬加工之細緻程度,還有簡潔無比的箱體線條,為何有如此令人怦然心動的視覺質感,鏡子般亮麗的鍍鉻面板當然不會缺席。
內部
Burmester 036 內部線路佈局的縝密整齊,讓人一看就充滿信心。機箱中顯眼的大型環形變壓器標榜德國手工製作,濾波電容二聲道共用上二十四枚6,800μF 容量的Nippon Chemi-con 製品,對於供電品質及供電速度都非常講究。輸出級到喇叭端子更用上粗達10mm 的高純度銅質機內配線,
證明其大電流驅動能力貨真價實。
音響論壇
形價值感肯定可以讓用家持續引以為傲。試想看看,如果一部音響器材擺在家中,可以讓人一眼驚豔、並且經久耐看,還能加上有口皆碑的聲音品質,愛樂者或音響迷們夫復何求?可惜啊,如此能耐的音響器材肯定不會便宜,還好Burmester推出像036 後級這樣相對超值的作品,讓心儀Burmester的愛好者更具收藏機會。或許有人會疑慮,更划算的價格,是否意味著聲音品質得跟著降低?放心,036 保有價值感非凡的外形,Burmester迷人的聲音風味也依舊鮮明一致,精簡過後的電路性能,更是一般音響迷把錢花在刀口上的好選擇(除非您家中使用阻抗會掉一歐姆以下的「怪獸」喇叭)。
看得到看不到都飽蘊用心036 同樣保有Burmester頂尖後級之設計概念,標榜內部為全平衡線路以及招牌的直接交連設計。身為電子學專家的設計者Dieter認為:「訊號路徑上不該有任何電容存在造成失真,如此也可確保極佳高頻頻寬並穩定相位飄移問題。」對於Burmester來說,擴大機要好聽,起碼得先具備一個要素:低失真、低負迴授、高阻尼因素(通常此數值越高,表示對喇叭單體控制的能力越好)。直接交連設計讓036 在訊號路徑上獲得極低失真。
打開機箱從內部零元件選用及線路佈局來看,Dieter對於低負迴授、高阻尼因素的用心盡顯無遺。036 是相當簡潔的三級放大線路,主動元件的數量也比一般晶體後級來得少,很明顯地要讓負迴授的用量盡可能降低,更藉此獲得極低相位失真。當然,前提是主動元件的配對必須非常精確,也必須有速度快、高頻寬的零件配套,這些都是一般消費者看不到的高昂成本。本機的濾波電容並不選用大容量者, 而是每聲道選用12 枚6,800μF 的Nippon Chemi-con電容,換句話說,二聲道就用上二十四枚,光看濾波電容陣仗就非常壯觀,如此一來可兼顧速度及供電能量。最後外加一顆400VA德國手工製作的環形變壓器,對於電源供應品質之重視由此可以一斑,蓋因Dieter深知高阻尼因素的擴大機,一定要具備非常穩定的電源供應才會好聽,不是刻意壓低擴大機輸出阻抗即可輕易成事、獲得好聲(阻尼因素等於喇叭負載阻抗除以擴大機輸出阻抗)。
柔美與紮實聽感並存我最後用來定稿的二對喇叭, 分別是Yamaha Soavo 2與Spendor G502。Yamaha Soavo2 高頻可延伸至50kHz,可以用來檢視Burmester 036 低失真及低負迴授設計下的音質鮮活程度,低頻控制力越好的擴大機,越能展現其迷人的中低頻豐富階調層次,非常適合用來考驗036 的高阻尼因素的實際表現;另一對中頻極具特色的Spendor G502,專用於考驗036 的中頻質感究竟能表現到麼程度。前端搭配的除了有Burmester自家035 前級擴大機,也包括個性大異其趣的Audio Research LS-17前級擴大機作對比, 訊源則是Yamaha CD S-2000 CD唱盤,聽感描述綜合以上交互搭配。
最近測試器材樂器質感時,我必定不會錯過聆聽BIS的錄音,如果不能立刻感受到那種格外乾淨細緻的音質,那系統調整肯定還有空間,否則就是器材音質未達相當水準。但以Burmester 036 聆聽DanLaurin吹奏維瓦第的「四季」專輯(BIS-SACD-1605),我不但立刻感受到一幅乾淨清澈音樂畫面,各種樂器順暢地流洩出最細微的演奏起伏,弦樂群的細緻層次加上大鍵琴充滿彈性的合奏,真是讓人越聽越興奮的傑出解析力表現。但最令人我驚訝的竟不是傳說中Burmester無比出眾的樂器音質,而是它在解離出最細微的樂器細節、進而帶出美麗質感的同時,聲音的密度和重量感傑出異常。因此不但是樂器質感極為動人,空氣中那種結實到幾乎觸手可及的音像實體感才是一絕!即使是大鍵琴都有著極為豐富的共鳴,有血有肉、沈穩清晰地勾勒出樂器形體,這種紮實沈穩的聲音結像,竟有著真實樂器般軟質而舒適的聽感。我必須承認,只有少數音響器材有此能耐,將柔細質感與聲音重量感,同時表現得如此美妙。
令人震撼的樂器真實感036 優異的聲音密度和重量感,播放管樂器錄音時更加鮮明突出。聆聽Klaus Tennstedt指揮華格納的女武神的飛行時,曲中氣勢磅礡的銅管樂器鳴放,尋常器材大聲播放多半令人坐立難安,036 卻可以讓人心平氣和地享受管樂器厚實美妙的波動層次。再聆聽SharonBezaly以Muramatsu 24K金長笛吹奏普羅高菲夫的D大調長笛奏鳴曲時,長笛氣流瞬間飆噴的樂器真實感令人震撼,紮實的共鳴形體帶著細緻亮麗的高貴光澤,襯著簡單而優雅的鋼琴伴奏,肯定可以長時間享受依舊新鮮耐聽。要研發出如此優異的器材,不僅需要深厚電子知識,更必須是對現場音樂有著深入理解的設計者,而Dieter Burmester不僅時常聆聽現場音樂,對於演奏音樂的熱情更是未曾消褪,聆聽這部036 後級,就像透過音樂與Dieter對談般暢快。036 後級外形有經典包浩斯的簡潔感,內部電路設計不管是看得到的用料、還是看不到的精心佈局,在在都讓人感受到Burmester對自家產品全面性的講究,也是德國人追求精確的美聲寫照。A A音響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