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811578
威望10
金钱7136
交易诚信度2
主题37
帖子1704
注册时间2011-5-9
最后登录2025-5-1
中级会员
  
交易诚信度2
注册时间2011-5-9
|
转发一下耳机大家坛一老烧刘嘉明的帖子节选,说明了常见的MD碟片档次区别问题。虽说不让转载,写得不错,实在是忍不住。{:soso_e113:}
【MD篇】
磁带部分分享到这里,接下来的这一段文字,就是在2007年在加入论坛的周年纪念帖中收录的一部分。关于MD的分享。这里特别地分享给喜欢MD录音的朋友。
正如先前提到学友的那段演唱会独白。这里,我仅希望借助论坛的平台,再一次让这些我觉得很想分享,但又未必会被多数人所提及和关注的文字,获得第二次生命。接下来要分享的这段文字,承托着我个人对MD的感情,希望喜欢MD的朋友们,可以进来互相交流,谢谢!
MD盘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档次,档次处于最低的,是标准录音MD,也就是我们一般说的标准碟或者彩碟,属于这一类碟的型号比较多,为人熟悉的有SONY的COLOR COLLECTION系列,NEIGE系列等;TDK的FINE系列,MUSIC JACK系列,BIT CLUB系列等;MAXELL的COLOR CLUB系列,“MD”系列,TWINKLE系列,COULER系列等;AXIA的J’Z系列;im系列等;以及DENON的LAPISIA系列等等……
标准录音MD碟,通常售价会在7-10元不等,一般面向普通消费者,特点是价格公道,录音素质有自我特色,包装设计较贴近潮流,颜色及花样选择较多,容易购买等。如果拥有一套比较发烧的录音系统,但对盘片的追求也不算痴迷的朋友,其实可以考虑这个档次的MD盘片。
中档录音MD碟(防磁MD),也就是音质和耐用性比先前提到的标准录音MD那些高一个级别的,市场上比较常见的有SONY的ES系列,LUMINA系列,TDK的XA系列,AXIA的PS系列等。这类MD碟,录音整体素质会较标准MD高,声音精度会更好,而且一般更为耐用。比如SONY的ES系列,是标称有防磁设计的。而TDK的XA系列,是属于镀金盘片,声音的细节感更丰富。这个系列的MD碟,市场流通量及产品的型号均较标准录音MD少。售价约为标准录音MD的两倍。但寿命更长,对于经常重复刷数据写的朋友来说,选择这个档次的MD,是有必要的。
最后是专业录音MD碟,一般是用在电台及录音棚进行专业录音用。型号相对较少,分别有SONY的MD2000,TDK的XA-PRO,MAXELL的XL-II-Pro,AXIA的MD-Pro等四款。当然了被烧友称为Pro-Black的SONY专业录音MD,型号: PRMD74,也可以列入这个级别了,它也算是比较稀有的东西,一般只有从日本购得,我有幸在二手市场见过并入手了一回。因为仅供电台录音专用,所以极少流出市面,曾经在网上被炒的沸沸扬扬的,PMD74的身价矜贵度几乎仅次于MD2000。但外壳却是和ES一样。这个级别的MD,在一般消费市场上不易见到,而且价格一般都在50以上,只是后期MD没落,有一段时间才看到TDK XA-Pro降价发售,正常状态下,这个级别的MD一般都应该买到50元。售价是中档MD的2.5-3倍。对于普通MD玩家,这个级别的录音MD无疑是奢耗品。但对于MD发烧友,这个档次的产品,绝对是收藏品了。
下面就我刚才提及的个别型号的MD碟,这里简单地分享一下我的个人感受。
首先是标准录音MD碟部分,也有朋友说这普通录音MD,其实也是一样的,只是称呼不同而已,指代的事物是一样的。
SONY:
【1】COLOR COLLECTION系列:
一共有红,橙,黑,蓝,绿等,好几个颜色,也就是我们说的彩碟,也是市场上最为常见的SONY MD碟。价格略微比其它几个牌子的彩碟贵,声音素质尚可,SONY的这款MD碟,中频的质感方面,在普通碟里面算是出众的了,尤其是应用在人声的录音方面。整体的解析力和声场都在众品牌普通碟当中,位居中上水平。而且碟质较好,不容易出现坏碟和光头纠错频繁,搜索时间过长等不良问题。除了价格略偏贵之外,这款盘片可算是MD迷不错的选择。
【2】NEIGE系列:
只有一个颜色的NEIGE系列,外观比COLOR COLLECTION系列更加具透明感,全透明的外壳没有加以任何颜色去渲染。直接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盘片,可惜上层外壳没有磨砂,容易刮花。下层外壳则采用了一贯的磨砂设计,比较耐磨。至于声音方面,NEIGE和COLOR COLLECTION系列是同级的,只是数码味较COLOR COLLECTION系列稍重,人声的颗粒感更明显,高频略带毛刺感,其他方面基本和COLOR COLLECTION相仿,售价较COLOR COLLECTION便宜一元。
【3】PREMIUM系列:
这个所谓的金碟,其实打开MD右面的保护片一看,就可以清楚发现,盘片并不是金碟。只是普通的银碟,外壳则采用透明金色的设计,感觉上容易让消费者误以为是金碟。其实一切皆因那正面的透明金黄色外壳所引起。同样的,上层外壳是全透明设计,不防刮不耐磨,下层是磨砂的。比起SONY的普通录音MD的主打系列: COLOR COLLECTION系列来说,PREMIUM的低频更富弹性,低频的量感会稍多,声音更加醇厚温润。密度感和质感也稍有提升。但大陆市场上最为常见的仿佛只有74分钟。值得一提的是,老版本的PREMIUM系列声音数码味会更低一点,听感更为舒服自然。
TDK:
【1】FINE系列:
FINE系列,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整体素质真的不错。三频段平衡,解析力也让人满意,声音柔和自然,数码感并不强烈,而且后期出的FINE比较人性化,MD碟的上层外壳可以直接用油性笔在上面写字。同样是彩碟系列,所以FINE备有粉红,粉蓝,粉绿,粉黄,灰黑五款颜色,而灰黑是特别版,外壳是黑色的,数量也较前面四款少。FINE从我开始接触MD到现在,已经更变了好几个版本,但每次更变,只是把颜色和外壳作适度改变,声音风格基本保持一致,这也是我比较喜欢FINE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直到现在,我依然首推FINE为性价比最好的标准录音MD碟。作为TDK旗下的主打标准MD,FINE的特点是声音平衡耐听,没有什么极为突出也没有致命缺陷。所以一般的通俗类音乐用FINE去录音是挺适合的。平顺自然则是它的声音特点。
【2】 MUSIC JACK系列:
MUSIC JACK又称为MJ,是TDK比较老的一个系列了,MUSIC JACK也是唯一的一款老版MD有金碟的,老版的MUSIC JACK声音相当好,人声细腻,细节丰富,三频平衡,质感一流,综合素质超过了旧版的FINE,算是普通碟里面最好声的产品之一,而且MUSIC JACK的盘片,声音的解析力相当好,数码味非常轻,声音自然度高。比起FINE,人声更加纤细,解析力也略胜于FINE,MUSIC JACK总共出了四版,第一版是全透明外壳的,而且只有一种颜色,就是透明。第二,三版都是彩碟,一共有红,蓝,橙,黄,绿五种颜色。前三版都是金碟,声音的细节和质感都很好,后期的版本大概为了节缩成本,从原有的金碟改为了普通银碟,音质上有所下降,解析力和层次感都不如前面三代好,而且后期的产品,为了迎合现代录音的刺激感,数码味有所增加,听感上不及FINE。作为引领TDK标准录音MD的代表,自从更变为银碟之后,除了外壳感官变得有些神秘感之外,真的不知道这第四代MJ出来之后,是进步还是退步?
【3】BIT CLUB:
比起前面两款,BIT CLUB更加适合现代音乐录音,尤其是HIT-HOP,R&B和一些电子流行乐之类,BIT CLUB给我的最明显的感觉是数码味较明显,声音的刺激感强。不适合弦乐及古典音乐录音。BIT CLUB的亮点在于低频,其低频相当有力度,低频的烘托是三个系列里最多的一个,如果用来录一些较为严肃的音乐,BIT CLUB的低频似乎渲染得有点过头了。另外需提到的是,BIT CLUB的数码味较浓,在音乐的耐听度方面不如前面两个系列。BIT CLUB录音所带来的声音颗粒感较明显,三频不如MJ和FINE细腻顺滑,但BIT CLUB去灌录一些节奏感强烈的音乐,效果却意想惊人。电子乐之类的音乐录音,三者中BIT CLUB绝对是首选。而BIT CLUB的第一代上壳是透明的,下壳是磨砂的,之后出的就全是不透明设计。
MAXELL:
【1】“MD”系列:
大家可别误会了,这个系列的名字就是MD,然后按照盘片的时间长短来命名为MD74,MD80等等……早起的”MD”系列是日本本土生产的,我手上有一张MAXELL最早的MD,就是MD60日版,旧版的MD60声音模拟味很强,人声录音感觉极佳。而且整体分析力比现在的”MD”系列高。后期的”MD”系列,已经转移到英格兰制造了,声音的解析力和透明度都很一般,根本不如TDK和SONY的彩碟,而且声音偏厚,偏朦,不够通透。听感是属于温暖厚实的风格,但是温厚之余解析力却欠缺,声音之感不强,所以市场指导价一般都比前面介绍的两个品牌的几款同级系列产品低。而且MAXELL非常聪明,很会节约成本,”MD”系列转移生产基地后,其产品的MD保护滑片,均采用塑料材料制作。所以在重量方面,比其他牌子轻。该系列除了早起日版是单一的深蓝色以外,自转到英格兰生产后,”MD”系列已经彩碟,共有红,蓝,黄,绿四种颜色。虽然已经改变了容貌,但外观变化上,实在没有什么吸引的地方。太普通了。
【2】 COLOR CLUB系列/TWINKLE系列:
这两个系列都是日本制造的盘片,解析力比前面的MD系列好,声音也没有那么混厚,尤其是人声部分。值得一提的是,COLOR CLUB系列/TWINKLE系列的外观都很有意思,虽然都是彩碟,但是不同的是,COLOR CLUB系列的外壳是颜色不同,而TWINKLE系列则是盘片的颜色不同,TWINKLE系列是普通碟模拟较罕有的彩碟系列,这个彩碟不是壳子的颜色出彩,而是盘片的颜色变幻。红的,绿的,蓝的,橙的……好几个颜色。而且每一代的设计都可以说别出心裁。从录音素质来说,COLOR CLUB系列声音较为平衡,高频毛刺感低,数码味轻。颗粒感不明显。相反TWINKLE则整体分析力较佳,细节感较强,数码味较COLOR CLUB系列稍重,但声音较薄。两个系列在外壳及外观的设计上都花了不少心思,所以外观都很吸引。而且COLOR CLUB曾经一度被商家把价格炒起来。一张COLOR CLUB的彩碟售价甚至比XA-Pro还贵。或许是因为在大陆市场较为罕见,所以COLOR CLUB的高价也曾被一些奢豪的玩家所接受。也有把其当作收藏品入手。值不值得,真的要看个人的消费心理了。
AXIA:
J’Z:
这个牌子其实就是富士旗下的一个产品品牌。它的MD种类其实也不少,但是很少在大陆市场上开卖,所以我们接触到的都较为有限,而且来到这里都被商家炒得很贵。我手上只有这个系列,标准版本和一张被炒起来的动物图案三色特别版。动物三色版由于数量很少,所以挺有收藏价值,我手上这只一直留着没拿来用,这个系列只有三款颜色,只有两款图案。就只有蓝,黑,绿三色,只有蝙蝠和蜥蜴两种图案,图案是印在MD保护滑片上的,挺COOL的印刷。可惜没有使用,所以无法评价它的声音。而普通版本,外壳采用不透明设计,让你无法直接看到盘片。普通版本备有红,蓝,绿,白,黄等几款颜色。声音素质平平,数码味较明显,高频略为粗糙。声音整体素质和SONY的彩碟及TDK FINE都有明显区别。令我颇有微词的是它的听感,数码味较重,细节感有些刻意,声音不够顺滑自然。这里不推荐大家选用。但售价方面却算是几个品牌中最合理的一款,二字记之曰:”便宜“!
im
im系列是AXIA标准录音MD中最常见的系列,声音的数码感较J’Z轻,但录音效果仍不及其余三大品牌的同级产品。外壳的花色却是相当不错。设计方面,AXIA算是几个品牌里面最舍得花心思进去的品牌。只可惜声音方面却未尽人意。im系列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是推出5片装的套碟,套碟附送一个便携式MD盒,可以一次装载5片MD,方便出行携带。而且5片装的im碟壳的图案设计相当好看,很卡通,很有新意。除了声音平平,其实im系列算是一款不错的选择。听音之余也喜欢外壳漂亮的朋友,这里可以考虑5片装的im彩碟套装。
标准录音MD就分享到这里,对于一般的MD迷,如果不太苛求盘片对音质所带来的变化,其实标准录音MD也可以玩出乐趣。而且,在MD消亡的今天,标准录音MD较易求得。价格上也相对合理。所以,一般的MD迷不妨考虑。
接下来是中档MD碟,中档MD碟在声音的平衡感和盘片的耐用性上都比标准MD碟好。
但价格方面,却是标准碟的两倍。而且现在已经基本无法购买,只能通过二手购入或者从日本市场带回。
SONY:
ES:
ES的外观相信很多烧友都非常熟悉了,白色的外壳,一份无比的纯洁与细腻的感觉,让人难以忘怀。还记得我刚买MD台机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有MD随身听,录了的MD碟只能放到台机上听,那时也不舍得买贵碟,ES对于我来说,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但是后来还是买了一张,一直保留到现在还在用。可惜碟壳上的字体已经掉色了。ES是SONY的高档器材的代名词了,记得磁带里面也有ES。ES所谓的防磁设计,其实也可以看作它耐用的一个方面,防止被磁化,对于一张MD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而一般的普通碟,防磁能力都很一般,所以在一些高磁性的环境里,普通MD就备受考验了。ES的设计相当不错,那么它的声音呢?声音才是咱们MD迷最关心的问题,ES的声音也不错,这个用过的朋友应该很清楚,ES的声音比起SONY的彩碟系列,更加平衡细腻,人声的质感和密度都有所提升,绝对是值回票价。但是在MD还是比较盛行的时候,ES的身价也颇高,比起同级的TDK的XA要贵。而这个“贵”,大家都很明白,这个其实是SONY一贯的作风了。
LUMINA:
严格上说,LUMINA不能算一般中档碟,LUMINA是比较有纪念意义的中档MD碟。它的数量相对比较少,而且外包装的花纹和图案都极为别致,所以比较有收藏意义。旧版的LUMINA是磨砂半透明的设计,有粉红和粉蓝两个版本,碟壳的花纹是星星,而且碟壳上沾满了一点点细小闪光的颗粒,灯光下十分闪耀,新版的LUMINA系列只有红色和蓝色,花纹便成了小红花了。但外壳还是会一点点颗粒闪闪发亮。声音整体素质,和ES同级,所以也有一个说法:LUMINA就是ES的特别版。LUMINA的声音细节和声场都做得不错,解析力还比ES稍高一点,但数码味略略较ES重,声音没有那么ES顺滑。听感上略微硬朗些许。但LUMINA的意义其实更多地体现在它的收藏价值,毕竟发行量相对ES少。而且颜色是一双一对的,碟壳的图案设计也别出心裁,所以好多MD爱好者及发烧友都人手一套去收藏。
TDK:
XA:
TDK的XA是一张相当经典的MD,也是TDK中档碟的唯一,XA声音风格属于清透类型,听感素雅平淡。整体素质不在ES之下,但彼此却风格各异。可以说和ES各擅所长。ES声音风格属于平衡中略带点温暖的感觉,XA解析力稍稍优胜,整体声音较ES薄,中频距离感较近,但人声不算厚。XA本身是一张金碟,声音听感上比较细腻,对于细节的还原相当出色。外壳方面,XA所采用的材料也挺特别,不像ES那样全封闭不透明,感觉也不是旧版MJ那样全透视。XA外壳,在盘片的部分是可视的,上外壳是透明的,下外壳是磨砂透明的。所以你会看到XA的上层是金黄色,下层则是灰褐色。盘片的颜色和老版MJ,XA-Pro都是一样的。三频中,XA的人声略为突出,声音细腻,质感良好,所以对于人声的录音,个人感觉相对适合。而有一点需要让我比较喜欢的是,XA的人声不属于那种厚实但解析力一般的人声,而是距离感较近,但声音不偏厚的感觉。这点我非常欣赏。现在手上XA起码还有四张碟在服役。可惜已经没有收藏品了。
AXIA:
PS:
这款是富士的中档碟,机缘之下我曾经入手过特别版的PS,就是神仙鱼版(蓝色)和菊花版(红色)的PS,这套碟只有两个颜色,和标准版(海豚版)有很大差别,差异主要体现外壳设计。特别版只有两种颜色,而且发行量极少,只是在海印的一家店里见过,估计是从日本直接走私回来的。PS的声音较为中性,三频没有哪个频段明显突出,听感比较舒服,高频明显比标准MD型号的产品优秀。高频虽然不算明亮,但细节还原较佳,高频毛刺感低。听感顺滑。PS的声音颗粒感较低,所以对于人声来说,它的录音效果是不错的。传统的PS是有海豚标志的,而且备有独立包装和5片套装两种选择,共有透明白,浅蓝,粉紫三款颜色。特别版就是神仙鱼和菊花两款图案。市场上仅见过独立包装。另外还有被炒得飞起来的HELLO KITTY版,性质和SONY的LUMINA系列相似。也是机缘,让我拥有HELLO KITTY版,但因为数量不多,加上极具收藏价值,所以我没有拆开使用,HELLO KITTY版的声音方面这里不予评价。
中档MD碟其实已经成为一些MD发烧友的专用碟了,特别是XA和ES两个系列,因为也只有这两款产品,在大陆市场上较容易购买。PS一般只有在香港和日本才会找到。大陆市场较为罕见。所以售价也较XA和ES略高。从声音的综合素质作选择,我个人推荐XA。
最后要分享的是专业录音MD(Pro)碟部分,为大家分享的有以下四款产品。
SONY:
MD2000:
严格来说,SONY的限量版MD录音碟--MD2000属于带有纪念意义的MD碟,当然了,除了收藏价值之外,其声音也是相当出色的,可以说是同其它几个品牌的PRO碟属于同级产品。MD2000我只听过两次,而且自己未曾拥有过。从外表看,MD2000已经可以体现到它的身价了,银色的全封闭外壳,上层外壳采用镁合金制造,造工精细。看上去比市场上任何一款MD都要高档,我记得两次试听都是听人声,两次都是听邓丽君。给我的感觉是,MD2000的人声表现细腻真实,质感和密度感都达到极高水平。声音的还原度相当出色。整体听感相当平衡。解析力比中档碟而言,不算高出甚多,但整体听感更平滑自然,这个才是它的独到之处。再加上漂亮高贵的外壳,独一无二的序列号,当然少不了那个显眼的MD2000字样了,这些因素加起来,足以使它当年开售价达到200元的史上最高。时至今天,MD2000已经很难找到了,当然售价肯定被商家们炒得翻上好几倍。只能说MD2000是可遇不可求的神物。
MAXELL:
XL-II-Pro
如果说我听过的MD碟里,哪款的整体解析力最高,声音细节最丰富,我会肯定地回答是XL-II-Pro。这是一张看上去根本不起眼的专业录音MD碟。无论是MD碟的外盒,MD外壳,再到MD碟的做工,包装,印刷,最后到MD碟的重量……等等每一个方面,你都不会认为它是一张专业录音MD碟,除了看到MD碟的保护片上面刻着“XL-II-Pro”这个字样,其他外观上的一切,你根本看不到它拿方面达到专业录音MD碟的水平。但当你听到它的声音之后,你就会明白,这个烂东西原来真是一张专业录音碟,而且最不靠谱的是,它的保护片居然是一块塑料。而其他任何一款的专业录音MD,都是金属的。薄薄的深蓝色外壳里面包裹着一张普普通通的MD盘片,根本和MAXELL的普通碟“MD”系列一样,而且都是英国制造。样子,构造也都一样。除了保护片上面印的型号说明了它们之间的身份不同,其它的就没什么可以值得去说了。声音方面,XL-II-Pro绝对是一张好碟,非常高的解析力,是我听到过的几款PRO碟里面声音解析力最强的一款,但是略微带点数码味,值得一提,这款产品的声音动态非常出色,也是同级别的几款专业碟里面最佳的。而且声音的刚性十足,灌录大动态的古典乐一流。XL-II-Pro有着较高的信噪比及出色的细节感和平衡感,可以说是PRO碟里面的声音首选了。但由于外观较差,所以XL-II-Pro很容易就被人误认为滥竽充数的水货。在几年前,MD开始没落,XL-II-Pro也渐渐在市场上绝迹了。
TDK:
XA-Pro:
这个名字我想是最为烧友熟悉的了,也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PRO碟了,过去,基本上一些有规模的买MD的铺面都可以找到XA-Pro的身影。而且现在,因为MD已经退出随身听舞台,随之而来,MD碟也渐渐绝迹。所以XA-Pro的价格从几年前呈下滑的趋势,又渐渐逐步回升,到了现在,却是有价没货了。XA-Pro的做工是TDK里面最好的,比起同级的产品,也算是相当不错的一款专业碟。而且从盘片的质量和重量去看,已经可以看到PRO碟应该有的风范了, XA-Pro是金碟,从数据读取以及防纠错的角度去看,XA-Pro是绝对达到专业的水平,它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这个和它的碟壳构造有着密切关系。声音方面,XA-Pro比起XA声音更加平衡细腻,XA的人声是靠前的,略微突出,但是XA-PRO却没有,距离感较XA远,声场也比XA宽松。XA-Pro比起MAXELL的XL-II-Pro来说,解析力和细节都稍逊,声音的通透感不及XL-II-Pro好。但XA-Pro也有自己的优势,就是声音平衡感很好,声音真实自然,两者听感上是两回事,如果一般流行或人声录音,XA-Pro会更加适合,因为MAXELL的XL-II-Pro声音的刚性比XA-Pro强,声音也略比XA-Pro硬朗,人声不如XA-Pro细腻。而综合素质而言,它们几款都属于同级产品。只是各擅所长而已。
AXIA:
MD-Pro:
最后出场的MD-Pro是富士公司的顶级产品,虽然价格上未必比那些所谓HELLO KETTY限量版MD碟贵多少,但是音质就肯定是不同档次了。纪念碟一般都不是什么专业录音碟,只是花纹和图案比较特别,市场上较为罕见而已。MD-Pro的声音算是四款专业碟里面相对平庸的一个了,如果和低一个级的产品作比较,它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如果和不同牌子的同级专业碟作比较,MD-Pro只能说是居于末位。就专业级别的录音MD水平而言,MD-Pro的声音没有什么太突出的亮点,也没有什么太明显的缺点。也就是不过不失罢了。而设计上,据说采用了高科技的抗震设计,但是外观还是比较土的,黑色的全封闭外壳,没有什么起眼点,除了壳子不透明可以区分开PRO碟和普通碟的身份之外,其它根本就是一个“土”字。遗憾的是,现在市场上也及其罕见了,即使有开卖,售价应该也接近80元。这里建议作为收藏品收一张即可。如果真正追求专业碟,还是选XA-Pro或者XL-II-Pro更为理想。
BONUS:
而到了附加部分,之前2007年的原帖是没有这段落的,这里加插一款专业级别的MD录音碟分享。型号是:PRMD74,主要是用于电台广播录音,也就是我们说的Pro-Black的SONY专业录音MD。这款MD市面极为罕见,这个也与它的用途有点关系。一般而言,
PRMD74只针对广播录音,而不对应民用市场。所以PRMD74基本不面向一般消费者。声音方面,PRMD74和上面四款专业录音MD属于同级。声音特点仍在中频上。中频比较顺滑,细节感强。如真的去比较声音整体素质,声音整体素质上PRMD74比MD-Pro稍稍占优,但却略微逊色于XA-Pro及XL-II-Pro。于我而言,能有幸觅得一张PRMD74,也算是泡二手市场以来最大的收获之一。后来获知原来PRMD74已经被商家们炒得沸沸扬扬,才知道,PRMD74也是一张十分有价值,有典藏意义的专业录音MD。这里推荐给喜欢人声录音的发烧友,PRMD74绝对不会让大家失望。
关于MD部分就介绍到这里,总的来说,MD这三个档次里面,标准录音MD碟是市场上最容易找到的,价格也是相对最为划算的,但随着MD市场没落,素质高的普通碟现在已经很难觅寻了,即使能找到一些新版的标准MD,也较过往的产品有所退步。譬如说TDK的MJ(music jack)系列,初期发售的MJ是金碟,声音非常细腻柔顺,后来推出的银碟音质比起过往的同系列产品有所下降,主要体现在数码味重了,耐听度下降了。况且声音的整体解析力也没怎么提高。素质上根本也没有让人感受到是在进步。ES仍旧是不少烧友们的首选,关键是声音平衡,听感自然,而且样子也漂亮。XA-Pro则依旧占领着高档碟的市场,毕竟XA-Pro是最容易找到的PRO碟了。而且当年随着价格的下调,加上素质高出中档碟一筹,所以XA-Pro仍会是ES的有力竞争者。对于有条件的,并且对音质有追求的朋友,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倾向XA-Pro。而选取了好的盘片一般只是其中一环,好的音源,好的录音设备,好的回放器材都是不可忽视。要玩起来所花费的金钱,精神和时间却是少不了的。
结语2:
虽然MD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但时至今天,仍会有像我那般对MD不离不弃的MD爱好者,不断地去寻觅,去发掘MD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即使真的有一天,MD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被淘汰,在我们心中,MD依然活着。以上这段关于MD盘片的分享,正如文章序言所说,一些我觉得很喜欢,很想流行的东西,很想和别人交流的文字,因为某些因素而令到它不能流行或者不能去畅快交流。希望再一次借助论坛的平台,让它们有一次重生的机会,让我自己的感觉再一次得到释放。这里感谢参与此文的朋友。
编者的话:
在这里感谢论坛给予这样的一个交流平台,也再一次感谢各位喜欢磁带及MD的朋友们的支持,感谢大家的参阅。这篇文章其实是刘某注册耳机大家坛6周年的纪念文章,之前的年度纪念文章,从未试过用较长的篇幅去叙述录音介质。这次的尝试,一来是为了完自己的心愿,二来也想籍着这样的一篇文章,去寻找当年的感觉,释放自己心里的那份对磁带,MD的情怀。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文章分享去认识这一方面的同好知音者。
蓦然回首,已经在大家坛走过6个念头了,人生会有几个6年,在这里,经历了许许多多,一路走来,有付出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有共鸣的快乐,也有被误解的苦恼,被冷落的孤独,大家为着共同的爱好来到同一个论坛上,在享受升级器材所收获乐趣的过程中,逐渐回归到音乐欣赏的真谛上,这是让我最感慨的。录音介质,其实不怎么会被这里的朋友提起,也希望这段文字,能给予一些喜欢MD,磁带的朋友们带来共鸣。谢谢大家!
注:本文仅在耳机大家坛分享,请勿转载!
刘嘉明
2011.07.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