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arbee DVP-5000內建「HI DEF」(高畫質)、「GAMING」(遊戲)與「FULL POP」(全開)三種影像處理模式,原廠建議對於BD這類高解析度影像來源使用「HI DEF」,我們就先以此模式觀看。此外,Darbee DVP-5000有兩種DEMO示範模式,能將畫面左右切割或以垂直線左右不斷掃瞄方式,讓用家直接比較處理前與處理後的畫面差異,在這裡就以左右分割的方式方便比較,左方為原始未處理影響,右側則為Darbee DVP-5000處理後的影像(以下照片皆相同)。在上圖右下角可看到「DARBEE 100%」字樣,數字代表「處理效果強度」,從0%到120%之間可自由設定,原廠預設為100%,我們就設定在這個數值來作比較。這個段落裡所使用的都 是JVC今年最新推出的BD測試片,原始素材以4K攝影機拍攝再製作成2K解析度之BD,畫質比一般BD更為優異,請特別注意上圖左右半部草地及樹葉的立體感差異。 |
|
 |
比較一下左右兩半的草地,經過Darbee DVP-5000處理後的立體感與色彩層次顯然更為明顯豐富。或許您會覺得右半部的畫面太過強烈、有些「人工化」的感覺,其實這是為了凸顯處理差異所選定的,經實測本站系統配備Sony VPL-VW80投影機大約以「80%」左右是最自然且有效的影像提昇設定點。請記得,Darbee DVP-5000的影像處理強度由0%至120%都可隨時調整設定,絕對能找到最符合您喜好及系統搭配的位置。 |
|
 |
請看看遠處山頭樹木的細節、立體感與色彩層次,橋樑及河面水波紋路的描繪,全都是右側Darbee DVP-5000處理過的勝出。 |
|
 |
日本京都天龍寺的屋瓦,左右兩半的屋瓦影像原本是完全相同的,右半部經過Darbee DVP-5000處理,明顯可看出細節、立體感與遠近層次的提昇。 |
|
 |
經過Darbee DVP-5000處理,右側珠寶的透明度與整體明暗對比都顯得更好。 |
|
 |
左右兩半部對應比較,明顯可發現右側Darbee DVP-5000對毛線細節、立體感與物件質感的提昇非常有幫助。 |
|
 |
請比較一下玉米外表包覆葉子的紋路立體感與質感,Darbee DVP-5000的影像增強效果真是厲害。 |
|
 |
花瓣上水珠的透明感及立體感,還有花蕊的線條與細緻度,都可看出Darbee DVP-5000影像處理功力之不凡。 |
|
 |
同樣地,洋芋片表面的立體感、細節與像真的質感,有了Darbee DVP-5000的處理就是不同。 |
|
 |
上面兩段BD及DVD都是原本收錄影像畫質就很好的測試片,難道Darbee DVP-5000只對原始素材優異的影像有處理效果嗎?當然不是,來看看這段「少女時代」2011年日本首度巡迴演唱會的鏡頭,開場所有成員所穿著的蕾絲服裝材質是相同的,請比較一下左半及右半服裝細節、立體感的差別,明顯可看出Darbee DVP-5000的效果。 |
|
 |
再來一張遠景鏡頭,各位可再詳細比較一番。肩膀上垂下的珠飾、蕾絲短褲的花紋、長統馬靴正面鞋帶的立體感與質感,是比較觀察的重點。右側經Darbee DVP-5000處理的影像,是不是「吸睛」許多? |
|
 |
來看看大家都看過的《阿凡達》BD吧,右半部Darbee DVP-5000處理過的畫面,是否顯得透明感及明暗對比度、立體感都提昇許多?右邊三隻靈鳥的立體感也遠比左半兩隻好上許多。 |
|
 |
這個鏡頭請將焦點放在傑克頭上的髮飾,右側經Darbee DVP-5000處理後,牙齒及編織細繩的不同質感,都要比左半部刻畫得更細緻。 |
|
 |
這是《雨果的冒險》剛開始的場景,左右兩半臉部的皺紋以及白色鬍鬚的線條,都顯示出經Darbee DVP-5000處理後,細節與物件的立體感、質感都明確提昇。 |
|
 |
再進一步拉近鏡頭,右半畫面的眉毛、皺紋甚至皮膚表面的毛孔,全都彰顯出Darbee DVP-5000驚人的細節描寫能力。 |
|
 |
這是《鐵達尼號》的片頭,光是片頭Paramount字樣及周圍星星的立體感,就可看到Darbee DVP-5000的功力,左半部原始圖像無論文字或星星邊緣的線條,都顯得較為模糊。 |
|
 |
傑克在幫蘿絲畫畫像時的臉部特寫,右半部的臉部毛細孔、痘疤小坑洞明顯可見。 |
|
 |
和CD內頁比較一下,就可看出Darbee DVP-5000的體型相當小巧(寬6.35 x 長10 x 高1.9 cm),其外殼為透明塑膠材質,乍看之下很像一個2.5吋的外接硬碟盒。Darbee DVP-5000是隨插即用設計,只要使用HDMI線在右側的「HDMI IN」與訊源相連,再用另一條HDMI線在左側的「HDMI OUT」與顯示器材相連,接著再接上5V直流的外接電源供應器就可以了。 |
|
 |
底板有公司相關資訊與「美國製造」的標示,右側最下方還標示著Darbee所申請通過的兩項美國專利證號。 |
|
 |
機身右側有兩個接口,分別是HDMI輸入與5V直流電源輸入(HDMI輸出在機身左側),隨機附有一個體型小巧的5V直流電源變壓器,或許發燒玩家會想另外以「發燒級」5V電源供應器,再進一步提昇Darbee DVP-5000的影像表現。不過,Darbee原廠表明對使用非原廠電源供應器所造成的損害不予保固,這點請特別注意。 |
|
 |
Darbee DVP-5000底板有四顆固定螺絲,移去後就可以拿開頂板,看到簡潔的內在,所有電路整合為一塊電路板。 |
|
 |
包括HDMI端子、操作按鍵和電源輸入接頭,全都直接焊接在電路板上,沒有使用任何配線。 |
|
 |
Darbee DVP-5000電路板上有四顆較主要的大型晶片,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正中央的Altera Cyclone IV可程式化FPGA晶片,Paul Darbee所開發的超強力影像處理運算程式就燒錄在裡面,由它負責大量影像數據的即時運算處理。 |
|
 |
看看電路板的背面,銲滿了密密麻麻的SMD表面黏著電容及電阻等被動元件。 |
|
 |
Darbee DVP-5000真的是百分之百的「美國製造」產品,連外殼都是由加州在地的Serpac Electronic Enclosures 所製造的。 |
|
 |
Darbee DVP-5000所附的是輕巧的名片型遙控器,雖然沒有背後照明設計,但由於只有簡單的八個按鍵,常用的更只有左上三個淺藍色者,稍稍使用就能輕鬆上手。 |
|
 |
任何時候,按下遙控器或面板上的「MENU」鍵就可叫出銀幕顯示選單。最上面的三項是「HI DEF」(高畫質)、「GAMING」(遊戲)與「FULL POP」(全開)三種影像處理模式切換,用家也可隨時按遙控器上對應的按鍵直接切換,並不需要進入選單處理,因此主要的操作都在「SETTINGS」(設定)選項裡。對了,「HI DEF」(高畫質)、「GAMING」(遊戲)與「FULL POP」(全開)三種模式,原廠的建議是分別對應「高畫質」、「遊戲」與「低解析度」影像訊源,但實際上用家不一定得拘泥於此,因為三種模式有不同的調性,也可依照自己的喜好挑選調整。 |
|
 |
「SETTINGS」(設定)選項裡有「DEMO MODE」(示範模式)、「LOGO PROPERTIES」(標誌性質)、「LED BRIGHTNESS」(LED亮度)、「LANGUAGE」(語言)、「ADVANCED SETTINGS」(進階設定)與「RESET ALL SETTINGS」(重設所有設定)等選項。 |
|
|
「DEMO MODE」(示範模式)裡面有關閉、開啟與分割畫面等三個選項,開啟模式時分隔線會不斷地左右掃瞄,分割畫面則是像前文解說照片般分割為左右兩部份,方便用家比較Darbee DVP-5000的處理效果。以上這三種模式,只要接連按下遙控器右下角的「DEMO」按鍵也可連續切換,並不一定要進入選單中處理。 |
|
 |
「LOGO PROPERTIES」(標誌性質)指的是Darbee標誌與「處理效果強度」數值的顯示,可以設定其顯示在畫面左下角、中央下緣、右下角或關閉不顯示。 |
|
 |
Darbee DVP-5000內部有紅色、藍色及綠色LED各一顆,由於塑膠機殼是透明的,因此LED所發出的光線會透出來。投影機用家一定會想到LED亮光是否會影響畫面的問題,Darbee都已經考慮周全了,「LED BRIGHTNESS」(LED亮度)選單裡可以選擇「明亮」(BRIGHT)、「稍暗」(DIMMER)或「最暗」(DIMMEST),甚至還可完全將 LED「關閉」(OFF),絕對不會影響銀幕畫面之畫質。 |
|
 |
「LANGUAGE」(語言)設定選項裡有英文、德文、西班牙文與法文等四種,雖然沒有中文,但由於選單內容十分簡單,設定在英文應該就可輕鬆操作。 |
|
 |
「ADVANCED SETTINGS」(進階設定)裡有一個「FINE CONTROL」(精細控制)選項,原本Darbee DVP-5000內建的「處理效果強度」間隔是5%,「FINE CONTROL」打開之後就可變為1%,由0%到120%共有多達121段可挑選,用家肯定能找到最符合自己喜好與要求的位置,完全符合影音玩家的期待。 |
|
 |
「RESET ALL SETTINGS」(重設所有設定)就是將Darbee DVP-5000調整參數完全回歸到原廠的初始設定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