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论坛

聆客音频
 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北美之声
麦尼塔4K蓝光机
高清先生8K
楼主: yuran

DVI 与 HDMI 等接口实际图片汇总:

[复制链接]

162

主题

1852

帖子

8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4-11-15
发表于 2005-3-7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8k影音专家 多珀doopoo
不过,我有个疑问。
748的DVI-I是不是接不了普通液晶显示器的DVI-D或者DVI-I接口呢?因为普通的液晶没有HDCP。

所以我想如果接普通液晶的话,只好用DVI-I转VGA,然后再用VGA线连起来。因为748的HDCP应该
只对纯数字信号输出起作用,对748的模拟输出应该不会干扰。

不过 yuran兄说 748 没有模拟电路。 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没有模拟电路 直接DVI-D接口就好了,干嘛弄成DVI-I接口呢?

这些是我一直以来的疑问,请yuran 兄继续帮忙哦。
谢谢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帖子

0

威望

新手上路

Rank: 1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5-1-21
发表于 2005-3-7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Re:“高手” 谈不上。

下面是引用 yuran 于 2005-03-06 22:05 发表的“高手” 谈不上。:
  熟能生巧而已。 将来大家都实际玩上这个, 就都是高手了。

  综合起来一并回答吧。

  HDMI 有  HDCP 版权保护的技术。 但是大家不必担心。 这些都做在 芯片中了。
.......
谢谢回复,收益非浅,但是我的DVD(3910)紧跟着投影,而HTPC在书房,我计划用光纤到AMP,用什么连接DVD呢,投影只有1个DVI已经连着DVD了,用色差吗?可这是模拟传输啊,用了好复杂的HTPC就是想看高清数字信号,用色差不甘心呐.如何解决?还望高手指点迷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36

帖子

1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4-3-26
发表于 2005-3-7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M1-da接口的针脚定义是什么??

大牛呀!!
请问infocus,ibm的投影机上常用的M1-da接口的针脚怎么定义的?
转换成DVI方便吗??
多谢多谢亚!!
目前准备买infocus的4805,正在为这个接口头疼呀!
请问有没有qq之类的联系方式亚
音联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9

帖子

34

威望

禁止访问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4-5-23
发表于 2005-3-8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想问一个问题:DVI-I----->HDMI时,音频需要重新接线吗?如果要另外接线,那不是不能体现HDMI的优势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6

帖子

1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4-9-24
发表于 2005-3-8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dvi-hdmi线

dvi-dvi线加上dvi-hdmi转接头

这两种方式信号的质量一样吗?
http://www.jd-bbs.com/read.php?tid=421434 大连菜鸟试音记 http://www.jd-bbs.com/read.php?tid=443028&page=3&fpage=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70

帖子

45

威望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4-1-28
 楼主| 发表于 2005-3-8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DVI 只涉及到 视频。

  DVI  是 数字视频信号传输的规范。 因此没有音频的事情。

对于投影仪来说:  目前投影仪的 HDMI 接口  接  信号源 例如  影碟机的 DVI  接口, 只是兼容数字视频信号传输。

  HDMI 的优势在联接 诸如 AV 功放, 大屏幕/背投电视机等同时需要 音视频联接电器时, 可以体现出优势,

参见本贴的第53 楼的贴图 :

http://www.jd-bbs.com/read.php?t ... ;toread=&page=4

当 节目源 与 终端 都是 HDMI接口 时。  也就是 HDMI 与 HDMI 相联接时, 就发挥出优势了。


  这就像 USB 2.0 的移动硬盘 联接仅支持  USB1.1   的PC 主机, 有什么优势呢?!

  还不是自动降为USB1.1 的传输速度了。  

当  USB2.0  的移动硬盘 接新款的且支持  USB2.0 规范的PC主机时,优势不就出来了嘛, 传输(拷贝)速度飞快。




  HDMI 接  DVI 本身就不是标准推荐的用法, 只是由 DVI  到 HDMI 过渡时的折衷接法。

所以没有什么优势, 因为只能用到  数字视频信号传输效能。

  但是将来  DVD 影碟机, AV 功放, 电视机 等都配备 HDMI 时呢, 不就有优势了嘛......

就像 第53楼图示那样简洁、方便了。

(  对于投影仪来说也没什么优势, 因为投影仪也不需要 音频啊。既使将来投影仪是 HDMI 接口, DVD 影碟机是 HDMI接口,

联接起来也只是 视频数字视频传输起了作用。 也没有音频的事情。

倒是 大屏幕电视机、AV功放等同时需要 音频和视频。 )

  俺已经说过了:  HDMI 兼容 DVI ,都是数字视频信号传输。  所以质量应是一样的。


参见以前的叙述。 (俺不久要出去一段时间, 可能来不及回复。)

下面是引用 TOBEE 于 2005-03-08 13:31 发表的:
想问一个问题:DVI-I----->HDMI时,音频需要重新接线吗?如果要另外接线,那不是不能体现HDMI的优势了吗?


下面是引用 zzaa 于 2005-03-08 13:33 发表的:
dvi-hdmi线

dvi-dvi线加上dvi-hdmi转接头

这两种方式信号的质量一样吗?
尽享3D影音效果的隐士:玩转3D/4K摄像->3D/4K视频剪辑->8声道音频混相、3D音频全景声及4K HDR的整体流程。LG OLED 4K HDR电视+天龙旗舰功放8500H+MK 7.2.6音箱组
香港弦声音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6

帖子

1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4-9-24
发表于 2005-3-16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丁以下 hehe
http://www.jd-bbs.com/read.php?tid=421434 大连菜鸟试音记 http://www.jd-bbs.com/read.php?tid=443028&page=3&fpage=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87

帖子

38

威望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交易诚信度
1
注册时间
2004-8-3
发表于 2005-5-2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看到下滑推出一款带HDMI接口的LCD了——42T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89

帖子

20

威望

禁止发言

交易诚信度
1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5-5-2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长知识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0

威望

新手上路

Rank: 1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4-11-9
发表于 2005-6-5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0

威望

新手上路

Rank: 1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5-5-12
发表于 2005-6-8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70

帖子

45

威望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4-1-28
 楼主| 发表于 2005-6-13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SunsWong 提出了一些疑问。 现补充如下:

  感谢 SunsWong 的钻研, 推敲。

  也怪俺 的水平不高, 俺当时没有说清楚。   [s:10]


  现在补充一些, 个人见解, 非权威。   现补充如下:




  当初的俺叙述的 所谓 1280 X1024 以及 1920 X 1080 都没有谈及 场频 。

所以给大家一些误解。  补充后会更清楚一些:



  按照 DDWG 的规范说明:

Single Link

Single Link DVI supports a maximum bandwidth of 165 MHz

(1920x1080 at 60 Hz, 1280x1024 at 85Hz).

A single link implementation utilizes 12 of the 24 available pins.

也就是说 在 通常的 60Hz 场频时, Single Link 可以支持到: 1920 X 1080   [s:17]

在  较高的场频例如 85Hz 时, Single Link 就只能支持到  1280 X 1024 了。   [s:8]


  所以 在讲 Single Link 的优点时 , 俺们愿意用 1920 X 1080  的这个数据。

而讲 Single Link  的缺点以及对比的 不足时, 俺们就爱用 1280  X 1024  这个数据。

实际二者的场频 不同, 前者是 60Hz 的 ,  后者是 85Hz  的。

  以前没有讲清楚[s:10]



------


Dual Link                 


Dual Link DVI supports 2x165 MHz (2048x1536 at 60 Hz, 1920x1080 at 85 Hz).

A dual link implementation utilizes all 24 of the available pins.

这就是说 场频是在 85 Hz 时 , 使用 Dual Link  可以 支持到

(Single Link  在同样 85Hz 场频时 做不到的 ) 1920 X 1080   !! [s:6]   [s:37]  [s:37]

若是 场频再降低一些, 降到 60 Hz 时, 使用 Dual Link 就 可以更提升到 2048 X 1536 !

这就是  Dual Link 的 优势。


===================
尽享3D影音效果的隐士:玩转3D/4K摄像->3D/4K视频剪辑->8声道音频混相、3D音频全景声及4K HDR的整体流程。LG OLED 4K HDR电视+天龙旗舰功放8500H+MK 7.2.6音箱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70

帖子

45

威望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4-1-28
 楼主| 发表于 2005-6-13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所谓的算法, 俺认为是这样的 :

  DDWG 给出了计算说明, 是这样的:


   Bandwidth   Estimation

  The bandwidth that is required over a physical medium is easy to estimate.

按照 DDWG 的阐述:

  带宽的计算是  

Data required as input are Horizontal Pixels, Vertical Pixels , Refresh Frequency ( HZ ),

Bandwidth Overhead ( loosely defined as blanking ).  An equation to quickly estimate

the bandwidth required is :

  To measure the link bandwidth in pixels per second assumes each of the three channels

is transmitting an  R-Pel , G-Pel, and B-pel data in unison.

DDWG 计算公式的图解:  每秒需传输 像素位的  速率 :




而不是 按照含及   Pixel 像素  24 bit 来计算的 。

所以用 1.1920X1080*60Hz*24Bit 计算就 肯定有矛盾

(所谓的  1.1920X1080*60Hz*24Bit  =2.985984e+09bps=2.986Gbps>>1.65Gbps )



  虽然 DDWG 组织 (  DVI 规范的 制定者) 介绍了 图像像素是 24 位 的 。

Pixel Data:

  24-bit data to be transported over the T.M.D.S link. The three individual bytes of the pixel data,which are mapped onto individual T.M.D.S data channels , are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Red, Green , Blue.

  A digital CRT that is compliant with VESA's Generalized Timing Formula ( GTF ) ......

但是他们也声明了, 计算带宽时 :

To measure the link bandwidth in pixels per second assumes each of the three channels

is transmitting an  R-Pel , G-Pel, and B-pel data in unison.


  俺的英文水平太差, 俺自己认为 其含义是:  

传输时 DVI 所用的  T.M.D.S信号时, 可以 认为  RGB 都在传输。

所以他们的 计算公式中 不必 顾及 24  bit 像素 位。

因为在 实际传输时 ,  DVI 的 10 位 数据信号 已经不是 24 位原像素位了。

( 可以参见下面的 图示。)

=============


这是疑问的 原文 : http://www.jd-bbs.com/read.php?fid=26&tid=635128
下面是引用 SunsWong 于 2005-06-12 20:34 发表的关于DVI接口支持分辨率的讨论:
  DVI Single Link究竟能支持多高的分辨率?对这个问题心存疑惑,如果按照下图一来说,DVI Single Link的带宽为1.65G bps,可以支持1920*1080*60Hz的视频;
但是偶的疑点有二:
1.1920X1080*60Hz*24Bit(我不清楚应该算出24位还是32位,姑且按低的算)=2.985984e+09bps=2.986Gbps>>1.65Gbps;
2.下图二中写的是DVI Single Link支持下1280*1024的分辨率,Dual Link才支持1920*1080的分辨率
(注:以上两附图均来自yuran网友的视频数字接口知识普及贴:
.......
尽享3D影音效果的隐士:玩转3D/4K摄像->3D/4K视频剪辑->8声道音频混相、3D音频全景声及4K HDR的整体流程。LG OLED 4K HDR电视+天龙旗舰功放8500H+MK 7.2.6音箱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70

帖子

45

威望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4-1-28
 楼主| 发表于 2005-6-13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 DDWG 的计算:

  Single Link DVI supports a maximum bandwidth of 165 MHz ,

并且是 10 位 传输 (已经不是原始的  24 位 像素位了 )

165 MHz X 10 = 1.65 GHz  .

Dual Link 时  双通道必须一致的传输速率 。  例如 两个都是 100 MHz  , 就是

100 X 2 X 10 = 2 GHz 。

  其实如何计算, 不必管它。

  DDWG 有他们自己的理论, 他们给出了一个 图解, 看看这个就行了。

  显示器方面还有 VESA 等 规范, DDWG 也说明了 :

  A digital CRT that is compliant with VESA's Generalized Timing Formula ( GTF )

等等。

   他们又 他们的计算数据, 我们都不是发明/创造者。 所以根据他们给出的

图式, 看明白就行了。  俺的水平不高, 以后找个时间自己再查各方面资料算算,

或是直接找他们咨询...



  从这个图里可以看出:

  Single Link 可以 支持 1920  X 1080 ,


不过要 注意 场频

是在  60Hz 时。

  这个图示  还是不错的, 能让大家一目了然。

上图图中示意: 有 三个 Chanel同时 在 传输。


而且下图(俺以前的 示图中)也讲明了:

24 bit 的 Pixel Data 在   DVI -D 转换/传输时,已被分在 三个不同的  Channel 中同时传送 R、G、B 。

  所以计算时 自然就 不能再  用   24 bit  去乘 :




[s:9]  [s:9]

[s:30]
尽享3D影音效果的隐士:玩转3D/4K摄像->3D/4K视频剪辑->8声道音频混相、3D音频全景声及4K HDR的整体流程。LG OLED 4K HDR电视+天龙旗舰功放8500H+MK 7.2.6音箱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4559

帖子

306

威望

版主

Rank: 10

交易诚信度
23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5-6-13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找这方面的资料呢,好帖
象“科学家”那样工作,象“艺术家”那样生活!
微信订阅号:HIFI意可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丹拿声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活动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手机版|客服: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 QQ:895456697|广告合作|账号注销|家电联盟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207号 ( 京ICP证041102号,京ICP备09075138号-9 )

GMT+8, 2025-5-2 01:11 , Processed in 0.166984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