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402376
威望11
金钱23883
交易诚信度4
主题4
帖子614
注册时间2007-3-28
最后登录2022-11-23
中级会员
  
交易诚信度4
注册时间2007-3-28
|
景丰HDM-03S多媒体音频播放器试音实践(转发)
分享者 2013-12-22 19:52:44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评价新型的数码音频播放器无非就是关注两个内容,一是功能,二是音效,由于功能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了以往CD机那种单调播放的功能,使得操作熟悉的时间也变得较长,因此在试验该机时,我先关注的还是先从音效如何着手,繁杂的功能和操作以后再慢慢体会。
拿到景丰的这台播放器时,根据以往的习惯,先要做的是煲机过程,不必急着开始评价,在不间断地开机一个星期后,才进入试音过程。
初期的试音内容是从万利达的数码输出口用同轴线连接到HDM-03S的解码器输入口,将播放器仅当作解码器使用,万利达机内的DAC芯片是英国欧胜(Wolfson)的WM8740,而景丰选择的是上一档规格的WM8741,由于是同一个公司的芯片,对比时有一定的说服力,从整体表现来看,播放CD唱片时,景丰播放机的中频段落的细节还原能力略强于万利达,而两者的总体音色上依然是我喜欢的平顺、细腻的特点。再切换到使用DVD音乐片来播放,并且在DVD播放器上选择与CD一样的双声道PCM输出格式,此时DVD碟片的精度是48KHz/16BIT,稍微比CD格式高一些,这时,万利达与景丰的音色差异几乎很难辨别,看来两者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平时一直喜欢万利达在播放DVD音乐片时的“好声”音效,存在一定的缘由。
景丰播放器除了播放CD格式以外,当然还有更多的其它格式的音乐可以播放,剔除有损的MP3格式之后,余下的如FLAC、APE、WAV等都是无损格式,以前也尝试过在网上买了一些无损的母带级别的音乐曲目,感觉不少曲目的录音明显优于CD唱片,因此在购买了景丰之后再到网上买了些高规格的片源。
目前一些国外的唱片公司都有高精度的音乐片源在销售,其中比较知名的有挪威的2L公司,除了CD、MP3格式以外,还有SACD、24/96和24/192的FLAC格式的音乐,与2L公司类似地,英国的莲(LINN)公司也有多种精度的片源销售,从MP3直到高规格的24/192母带级别都有。而荷兰五音(PentaTone)主推的高品质音乐则是SACD格式,由于 SACD多年前已有破解的抓轨技术,因此国内市场上就出现了将SACD转为传统的PCM格式保存的高精度的音乐片源,精度也不低,之所以要转换,是因为SACD采用的编码技术在数码技术领域讲是属于串行采样方式,而我们平时接触的CD格式则是属于并行采样方式,所以,为了适应目前大多数的数码音频播放器的功能就必须进行转换,目前国内买到的五音片源多为24BIT/88.2KHz的精度。除了五音公司,其它一些知名的唱片公司也有SACD的片源销售。像发烧唱片的名厂,美国的Chesky公司的品质也不少,既有CD和SACD规格,还有192/24的WAV格式的碟片销售以及DVD-AUDIO的唱片,总之,在音源市场上,不再像以前CD唱片那种只有单一的规格购买,现在的片源品种及规格依然是很丰富的。
试音时的音源都为FLAC无损压缩格式,先选择2L公司的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3、4、5。编号是2L038,录音时间为2006年5月,该片源的原始母带精度较高,为352.8KHz,24BIT,然后将其制作成各种格式的音源,如SACD、FLAC、CD等,还包括黑胶唱片,只是曲目减为只有3和4。播放伊始就感觉到与平时CD唱片全然不同的音效,主要表现在空间感明显和乐器的质感十分鲜明,各个乐器都有很清晰的特征,可以形容为整个乐队很通透,如果经常去音乐厅欣赏音乐的烧友应该会感觉到这种录音十分接近于现场音效,而且是近距离座位聆听时的音效,由于这一片源录音时的话筒较近,所以会拾取到更多的细节成分,欣赏这个音源,无疑是种享受。
也正是这种近乎现场的音效,那么在聆听这一音源时,会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去体验音乐,而不会过多的在意什么高音、低音、频响、解析力之类的音响评语,就如同我们在听音乐会时那样只是感受音乐而已。由于该音源具备了很高的素质,难怪美国的Stereophile杂志的“Records to die for”(拼死以求)2008年的栏目将其列入优选榜单。
再试的是LINN的莫扎特交响乐录音,为《Symphonies No.29,31,32,35,36 》,编号CKD 350, 于2009年录音, 精度为24/192 ,
与上述的2L录音有些类地,各类乐器特别是弦乐器那种特有的质感表现得十分清晰,很接近于真实乐器的音效,另外,空间感也很明显,乐器之间的响度差异控制的很好,总体感觉就是无可挑剔,我还特意到官网上查看了一些信息,发现有众多的媒体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比如获得了德国的回声年度大奖(echo klassik awards),还登上了英国的BBC音乐杂志、留声机杂志(Gramophone)的排行榜单、美国知名音乐杂志《公告牌》(BillBoard)等,真的是“实至名归”。
PentaTone公司的曲目中试听的是莫扎特的交响协奏曲《Sinfonia concertante K364》和第13、24钢琴协奏曲,均为2007发行,精度24/88.2,编号依次是PTC5186 098和PTC5186 305,交响协奏曲的特点是演奏时含有小提琴和中提琴相互交替穿插的演奏,以前接触过同曲目的CD唱片,总感觉这两件乐器的差异感不是很明显,而在这段音源中,两种提琴音色的差别交代的十分清楚,足以说明新的、高规格的录音方式有显而易见的优势。而钢琴协奏曲也是如此的音色,各个乐手都在认真的、各司其职又配合默契地演奏曲目,令整个演出十分精彩。另外,还试听了该公司的其它古典曲目,感觉整体音色平稳而不乏细腻,比较讲究乐队整体的协调感,而且空间感十分明显。
之后又试了一段名为“YARLUNG”公司的录音曲目,是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组曲的中的WM1004,精度24/88.2,该片源的小提琴独奏听起来像真度很高,感觉就像以前在现场听室内乐演奏时的音效,听感有时候就这么奇妙,感觉对了就是对了,这种正确的声音的捕捉和判断多半是自己平时积累的听音体验的累积而成,而很难用音响评价用语来形容,在这种感觉下,我特意将音量调整到较响的音量,来模拟在现场欣赏演奏时的响度,此时,就像身居演出场所时那种悠闲品味音乐时的感觉,小提琴的韵味如实地体现了出来,听感十分惬意。之后再到网络查询了下,该品牌是美国的一家小型录音公司,专注制作高品质音乐,果然师出有名。
试音曲目中还有一家德国MDG公司的曲目,该品牌也是一个追求发烧品质的古典唱片小厂,选择海顿的101交响乐,感觉交响乐队的形体感很好,听起来毫无压迫感,且有足够的动态范围,乐器的质感和分离度很好。
这次购买的网上音乐也算有了一定的数量,因此也花费了不少的时间来慢慢品味,从一个阶段的试音情况来看,母带级别的音源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而如果系统本身的保真度较高的话,更容易体验到高规格音源的这种优点。
不过,关于高规格的音频格式,有一点要提及的是,高精度的音频格式仅仅是一个规格数据而已,并不是说一旦采用了高规格的技术来保存和记录的音源就会展现出高音质的效果,怎么理解呢?这里假设有一盘几十年前的磁带母带,而且原本音质假设可以评分为60分,那么使用当今数字化技术的高采样率高量化的手段将其保存为192KHz/24BIT的母带,那么此时的音质是多少分呢?显然还是60分,充其量,如果可以做些噪音降低的处理手段,也不会将音质得分提高多少。因此,如果要想得到高保真定义下的优良音质,在购买音源时应该事先留意下片源的音质大致达到了哪种水准,而不是一听到高采样高量化的音源就认为是高音质,像我这次试音时感觉音质较好的录音大多是在2000年之后的录音,如果究其原因,可以猜测是数码技术的快速发展进而推进了高精度录音器材的制造业的发展,使得唱片公司可以得心应手地利用这种设备来制作出高品质的音乐曲目。
另外,尽管听到的曲目多为高规格的无损格式,但我还是可以猜测一下,由于录音质量本身的优异,即使将这些曲目的母带制作成CD格式,也会比以前一些CD唱片的录音音质好许多,因此,如果暂时不打算添置新格式的播放器,那么设法购买一些上述介绍的厂牌音源,其新录制的高品质的CD音源也是可行的。
上述谈及的试音评价,主要是以古典曲目为主,这是因为我个人感觉古典音乐中的自然乐器音色大多十分和谐,而且平时多听了这些乐器的会很自然地记忆下这些乐器的音色,如果播放器材不能将这种和谐的音效还原出来,那么听感上必然会觉得有些异样,或者是感觉不耐听。也正是自然乐器可以作为参照,那么较之于普通的流行乐曲,自然乐器的还原难度更大,因为随时有个可以比较的尺度,而流行乐曲则很难知道原本音效究竟如何,所以对于这次买来的一些无损流行乐曲,主要作为欣赏而不是试音使用。
从总体来看,景丰的这台HDM-03S的播放器有着很高的保真度,因为它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曲目,都能够如实地反映出各自的细节特征,这就是高保真的特点。而如果哪位买家感觉这款播放器有着明显不良的声音效果,那么首先应该检查下播放的音源是否为高品质的音源,如果是的话,那么就无需怀疑播放器的音源器材部分了,不良音效极有可能是播放器之后的功放和音箱或其他因素引起。而如果不是高品质的音源,那么就应该试试这类音源后再作定论。
经过高规格音源的播放实践,可以明显体会到现在的数码音源部分的录音技术已经发展到了较高的层面了,也表明,有了高品质的音源,会有助于系统的购买配置,而以前配置器材时,经常会遇到细节不够声音偏硬CD唱片,许多烧友会过多的考虑如何从器材里面“挖出”细节来,挖出“解析力”来,或者经常顾虑如何去“阴阳调和”、互补、柔化等的音效追求了,而现在,有了高品质的音源,器材组合难度降低了不少,至少,作为三个大件之一的音源器材无需多作折腾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