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论坛

聆客音频
 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mzyr

[各地社区] Hifi巅峰@华山论剑俱乐部

  [复制链接]

1

主题

148

帖子

3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2-3-9
 楼主| 发表于 2012-5-5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zyr 于 2012-5-6 15:25 编辑

发烧家4,个性化:
“无论是指挥家、录音师、还是HIFI器材,处理的对象是音乐、是艺术,不是死板、教条化的东西。 既然指挥家可以在对原谱的演绎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录音师可以在录音的过程中创造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那么HIFI器材没有理由不可以在回放的过程中建立属于自己的‘个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8

帖子

3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2-3-9
 楼主| 发表于 2012-5-6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确严谨、固执而高傲的Dynaudio丹拿
       世界上名牌喇叭单元有 Dynaudio、Eton、Focal、JBL、KEF、Scan、Seas等。其中有三个品牌的单元代表音响美学的三大流派,就是丹麦的Dynaudio、法国的Focal和美国的JBL。
       世界音响爱好者没有人不知道Dynaudio的。但大部分人都误以为它是丹麦品牌,其实它只是在丹麦生产而已,而它的掌舵人是德国人,它的公司总部包括研究和开发部门也都在德国。产品具有明显的日尔曼烙印:精确、严谨、可靠、高科技和高完成度,在80年代末,Dynaudio的高音单元就能做到瞬时输入1000瓦功率而波形不失真的惊人指标,它的顶级高音Esotar T-330D更能达到瞬时输入2000瓦而保证波形不失真! Dynaudio 有一款二分频书架箱Micron,高音是Esotec D-260,不但分频点低达1.5KHz,而且竟只用一阶分音。别的品质先不说,单就承受大功率这一点,其他产品就被Dynaudio远远抛离。  
       Dynaudio喇叭单元的高超品质,源自德国人传统的一丝不苟、毫不妥协,但它也带有德国人的固执:多年来,他们丝毫不为市场所动, 仿佛是在为自己制造单元和音箱,不去迎合发烧友的口味而修改设计,平淡如白开水。  
        与Dynaudio风格相似者,还有德国Eton,美国Thiel、Avalon,英国ATC,澳洲的 Duntech等喇叭品牌,众多采用这些单元的扬声器创立了当代音响美学中的所谓“纯水派”。 这一流派讲究声底干净和真实,高透明度和高分析力,重质不重量,为求失真低而甘愿放弃驱动效率,所以所设计的音箱都十分难推,一般的功放很难让他们发出好声音。  
       Dynaudio单元的价钱是最贵的。Dynaudio前任“高音王”Esotar T-330D零售每对要价人民币7000元,而且是不二价; Dynaudio球顶中音Esotar M560二手价每对都要超过10000元人民币;但这并不算Dynaudio家族中最贵的,Dynaudio新旗舰Evidence上那4只配对高音总价竟然超过十万元,如果零售的话每只要30000元!真是让人难以置信。因此Dynaudio的单元质素很好,但性价比却很差。而在产品最为人捧场的情况下,Dynaudio却宣布从2000年开始不再对外出售单元。放着能赚的钱不赚,Dynaudio之高傲可见一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8

帖子

3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2-3-9
 楼主| 发表于 2012-5-6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zyr 于 2012-5-7 00:38 编辑

刘∶其实,现在一般都并没有把音响真正定义为有艺术、生命力的东西,艺术是有生命力的,但严格来说音响是没有的。将音响的外形搞成艺术品是可以,但从声音角度来看,艺术还谈不上。如果说一个音响的重播能够忠实于唱片,那也就OK了。

杨∶我们是在聊一个发烧友很感兴趣的话题,即“音响到底是什么?” 当然,也可以认为音响器材只是一个工具,它应该是忠实传达唱片录音的一个媒介,因此发烧友应该在音乐软件上多一些投入。你们昌业公司经常在开一些音响音乐演示会,也是强调这一点吧?

刘∶这个问题企业也不能解决,这牵涉到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和生活习惯。为什么中国只听见发烧友谈音响,却很少有人谈音乐呢?因为它没有这样一种文化底蕴,我看了欧州的教育,发现他们的孩子在小学时基本上是玩的,回家是没有作业的,小孩子在小学一年级就有音乐选修,他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
这样的教育不是要小孩长大后成为一个音乐家,而是让他们受到音乐的熏淘。因为他们有机会接触乐器,所以他们对音乐就有感觉。不同牌子的钢琴,声音区别是很大的,我们中国的很多发烧友根本连钢琴的声音都没有听过,你叫他们怎么判断音响发出来的钢琴的声音对不对?

杨∶很认同你的这个观点,我也写过一点这方面的体会,叫做“一点并非说教的个人感受”,意思是说音乐的素养很重要,它能直接影响一个人的音乐鉴赏审美品位。

刘∶中国现在的音响消费和欧州的音响理念相违背,我们很多人买音响回去后,不是为了听音乐。特别是发烧友,我这里把发烧友分成两种,一种是很有钱就爱折腾器材的;另一种发烧友不一定很有钱,家里也没有很高档的音响,但平时很喜欢欣赏音乐,也爱看书,相比之下我比较认同后者。

杨∶我一直认为Hi-Fi就是Hi-Fi,我不喜欢用Hi-Fi来兼容AV家庭影院,你怎么看?

刘∶中国人有Hi-Fi和AV水火不容的一些概念,但美国根本就没有。当初也只有Hi-Fi两个声道,后来美国人发现既有图像又有声音会给我们带来更丰富的信息量。所以从Hi-Fi到AV只是功能上的延伸,它本身并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不是说我要做了AV就不能做Hi-Fi,为什么中国人会认为AV和Hi-Fi会有矛盾呢?这个就要怪日本人了,尤其是雅马哈,当初六十年代末期日本工业起来时,全世界进行了第三次工业革命。
雅马哈以前是做乐器的,先是做钢琴,后来又搞电子琴。他们把钢琴的频谱记录下来,电子琴中按一下就能出钢琴的声音,但市场的销量并不大,因为人们发现电子琴的声音和钢琴的声音毕竟不是一回事。而随着AV概念的推出,雅马哈立马跟进,他们发现一般人在看AV时,注意力全集中在图像上,对声音的注意力有所降低,所以他们以牺牲声音来保存图像。以前我专门写过一篇《什么叫家庭影院》的文章,其实家庭影院没有明确的定义说只能是五声道的,只要质量好,哪怕用两声道或2.1声道在家庭欣赏电影也未尝不可,所以我认为AV就是Hi-Fi的延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8

帖子

3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2-3-9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zyr 于 2012-5-10 07:16 编辑

一、PC-HIFI系统上能播放更多格式、更高规格的音频文件。
    众所周知,CD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发明的,当时由于技术限制,而且CD在重放方面,基本能覆盖了人耳的听觉范围,因此两大发明者把CD的规格定在了16bit 44.1k。 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音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说CD理论上能重放22.05k的高频,但是只是能重放出这个频率,而对于原始模拟信号而言,每秒44100的采样还是太少,直接表现就是数码味重,细节丢失多。
    采样率大小和模拟波形的关系,就好比正多边形和圆形的关系:正多边形永远不可能等于圆形,但是可以通过边数的增加更接近圆形。
因此,我们虽然不可能通过提高采样率,达到100%采集完整的模拟信号,但是能更接近,或者说更真实的还原出模拟信号的样子。而16bit,就注定了CD的最高理论动态只能达到96db,注意,是理论,实际上还要差一点。
    而现在一场交响乐的动态,甚至能达到110db,那么要用CD来播放,就意味和被压缩了。  基于以上原因,很多厂家不断找寻方法,试图把CD唱片的音质提高,比如HDCD,XRCD等等,虽然说这些东西确实比普通CD碟音质好了一些,但是还是没法达到一个质的飞跃。
从90年代至今,人们就开始在音乐制作中使用高比特和高采样率的格式来制作,而新一代的编码解码芯片也纷纷诞生了,但是CD的规格已经定死了,不管原始是什么格式的音源,都得压缩成16bit44.1k后才能刻碟。这就是说,CD上存储的信息量本来就这么多,不管现代的高级CD机用了什么升频技术,或者24bit192k的解码芯片,都是噱头大于实用性。
    好在几大音频巨头看到了CD的不足,从90年代末就开始推出了DVD-AUDIO和SACD,不可否认,这两种唱片的信息量已经达到现代音频的极限,但是唱片太贵,素质高的唱机太贵,使得10年后的今天,仍然未见DVD-AUDIO和SACD普及。
再来看看PC-HIFI,只要加上合适的声卡,24bit192k的PCM格式音频文件的播放简直是小儿科。只要声卡支持,播放DSD格式的音频也不是难事。至于播放CD,那就更不用说了,一切向下兼容。
二、PC-HIFI比传统数字音源系统更能接近原始音乐成品的表现效果。
    现在的中高档声卡,基本都为音乐制作而设计的,很多唱片也是这些声卡录音、监听、混缩而得,我们用相同或者相近的设备去回放,显然更能还原原本音乐作品生成的面貌。
    有些发烧友看不起数千元的声卡,说现在的发烧级唱片都是通过数十万PROTOOLS HD来制作的。不可否认,PROTOOLS HD是当今世界的顶级数字录音混音系统。但是这些发烧友有所不知的是,PROTOOLS HD也是基于电脑平台才能使用的!
也就是说,需要把PROTOOLS HD的DSP卡插到电脑中的PCI或PCIE插槽中使用,而这里所说的电脑则包括PC和MAC,并且我可以确定地说,这些电脑和我们家用电脑并没有什么区别。
    因此,没有仔细研究 PC-HIFI系统就随意下定论说PC HIFI系统不如CD机,甚至对PC-HIFI不屑一顾的人是无知的。下面我以PROTOOLS HD的中文说明书截图来证明,世界顶级的数字音乐制作系统在WINDOWS XP下工作的证据。
三、PC-HIFI更接近HI-FI理念。
    H I-FI的本意就是高保真。至于音响中的高保真的概念,我要强调的是,高保真不是为了让你去“保真”完全真实的乐器或人声直达人耳,所听到的效果。
因为在音乐制作过程中,首先话筒拾取的声波信号转成电信号的过程,就不保真了,因为不同的话筒有不同的音色,当然也有失真,而最不保真的是混音师把音频素材加上不同的效果器,比如EQ、压缩、混响等等,而人声还要经过音准纠正,节奏纠正,最后混缩成一个成品文件,我们应该当成是艺术品去看待,把音乐作品当做艺术去欣赏,而不是要从中得到完全真实的感觉。
     当然,美化是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是有一定限度的,男歌手的声音再美化也不能让人听起来觉得是女人,艺术照也一样,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更美。如果本质都变了,那也不是一件好的艺术品。
    当然,以上的事情都是唱片公司来做的。我们所要做的高保真,就是要尽量把唱片中的信息还原出来。
如果我们的播放设备能还原出母带处理师最后做成确定音乐成品处理完全结束时,所得到效果,那就是完全的保真了。但这对发烧友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设备、环境不同,但PC-HIFI至少更有条件去接近:
1.现在的中高档声卡,本身就是设计给音乐制作用的,几乎有个共同点就是音染少、解析度高,更能把音乐作品的真实面目表现出来。
2.音乐作品本身在制作时就是以高比特、高采样制作的,PC-HIFI可以直接播放这个母带WAV文件,而CD必须要先压缩、刻碟才能播放,哪个更保真显而易见。
虽然本人并不否定各种CD机、功放,甚至线材或许加上的音染更讨好个别人的耳朵,但起码对于原始文件来说,离HIFI的概念更远了。
四、PC-HIFI对音频文件的管理、播放更方便。
    PC-HIFI上使用播放器播放,选曲十分方便,而且存储、管理、分类都很方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8

帖子

3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2-3-9
 楼主| 发表于 2012-5-8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数码玩家:   
       PC还达不到中档的台式CD机的效果。因为PC-HIFI源头上就已经不足,APE本来就是从CD上抓取的,EAC是号称最精确的抓轨软件,但略略了解CD音频白皮书的人都知道,CD不是完整的数据文件,不具精确复制的特性,而在抓轨到硬盘,带来多少失真谁也无法精确知道所以,我觉得这就是天价CD台机一直还有它生存空间的原因,也是发烧碟的制作公司一直生存的原因。个人观点,有错不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8

帖子

3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2-3-9
 楼主| 发表于 2012-5-8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zyr 于 2012-5-8 19:22 编辑

{:soso_e175:}1
香港弦声音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98

帖子

2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1-2-11
发表于 2012-5-9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顶不行!!
:victory::victor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8

帖子

3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2-3-9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zyr 于 2012-5-9 15:43 编辑

累了,听听总统先生演奏
u275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8

帖子

3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2-3-9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现代音响器材中,音箱可谓最古老而神奇的成员.有人说它具有"灵性"和"生命",说它是一个国家民族风格和历史与文化的沉淀物.的确, 不同国度,不同民族所打造的音箱无不烙上生产国国 民的文化素养, 天生秉赋和性格牲征. 尤其品质愈高, 愈上档次的音箱, 这种个性特征就会越明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8

帖子

3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2-3-9
 楼主| 发表于 2012-5-12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发烧家论声卡
一般烧友不接触专业设备,CD的母盘其实是在PC上制成的,只不过用的是专业声卡而已。比较经典的:

RME的AES32,再有钱可在DAC前面加个时钟。
价格低一点的:LYNX的AES16+DAC。
对于普通烧家,LYNX TWO的模拟输出已经达到中高档CD的水平了,DAC可不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主题

1万

帖子

393

威望

版主

Rank: 10

最佳影评奖最佳人气奖杰出贡献奖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1-2-12
发表于 2012-5-12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8

帖子

3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2-3-9
 楼主| 发表于 2012-5-16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zyr 于 2012-5-16 11:31 编辑

理想的音乐环境
qx_foqu.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8

帖子

3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2-3-9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zyr 于 2012-5-18 14:57 编辑

hifi文化------Kharma 蕴含深意

      荷兰Kharma(理想之声) 是世界顶级音响品牌。Kharma 与karma(轮回)发音相同, Kharma 公司设计师兼总裁Charles 深信佛教的轮回,你今生做了些什么,就会有相对应的报应。
    轮回是佛教的基本理论,人永远处于生死循环状态,循环共有六道: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恶鬼道、地狱道。在哪条道上循环取决于活着时所做的善事和恶事。作善业,生于上三道,作恶业,生于下三道。
    唯物主义的轮回:是物质的循环过程,整个过程中能量守恒。自然宇宙中的万物,都是由物质的分解或组合所构成的。物质由静力(引力或排斥力)和动力(能量的递增或衰减)而产生位移,位移的物质由于惯性而再次带动或促进其他物质的移动。
    Kharma 公司的绝版产品是Grand Enigma(意思是伟大的奇迹),诞生于90年代,集合当今最先进的科技及声学构成原理,由24支平面高音单元、48支6寸中音单元、24支15寸低音单元所组成;技术指标惊人: 10—100K Hz、100db/1w 5m、超过30Kw的功率输出,重量10吨。这套系统放在一个经过特殊设计的4500平方米聆听环境中,可以重现距离十米时现场那种庞大的能量和动态。这是全世界发烧家梦寐以求的音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48

帖子

3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2-3-9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音响器材与奢侈品
       大家都知道的一则真理:财富本身不会带来幸福感,财富的对比才会带来幸福感。可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进行直观的对比呢?很明显,你不可能将自己的银行账户余额写在脸上,于是奢侈品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富人蜂拥挤入各大奢侈品商店,用金钱来购买幸福。
  其实略懂经济学的人一定知道,商品的售价与成本无关,这是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当初日本人发明了石英表,这种表的精度大幅领先于传统机械表,即使是最廉价的石英表,一天的误差也不会超过1秒,于是消费者纷纷转用日本表,连体育赛事也用日本表来计时。眼看瑞士的钟表业就要没落了,但瑞士人很聪明,他们心想拼产量、成本、精度,我都不是你的对手,但我可以减少产量并大幅提高售价,毕竟我这么多年的品牌还在。于是瑞士人严格限制手表的产量,并且将价格提高到了一个普通消费者无法承受的地步。结果,竟然成功了。人们相信价格越高质量越好,更愿意花数十倍于国产表的价格买瑞士表,特别是那些富人。
       音响属于奢侈品,并非家庭必需品。
       大多数家庭现代家电,数码产品一应俱全,往往唯独没有音响,难道真的是价格高昂到令人无法负担?其实不然,现在的人们注意力主要集中到了高科技的电子产品上,科技的发展赋予了现在的电子产品非凡的魔力,IPHONE,IPAD ,电脑,游戏......人们沉浸在令人无比愉悦的用户体验上,不亦乐乎。可是,在新鲜感过去之后,有没有望着几千大元换来的小东西稍感空虚落寞的时候?这是不是因为他们只是给你带来了一些非常表浅的精神愉悦,或者干脆充当你用来彰显个人品味与档次的道具。
       而精神上的慰藉却能让人有持久的愉悦感,并且会经过时间的沉淀发酵成灵魂上的超脱。比如说听听音乐,用高保真的音响器材最大限度的感受真实的音乐......而我们居然没有一对像样的音响?
      于是天价hifi器材生产商仿效瑞士手表的方法,减少产量、提高价格,于是产品越来越受追捧。
       一般人对发烧器材的心理公式是这样的“十倍的投入=少量的音质提升”=不值!

发烧友对发烧器材的心理公式是这样的“十倍的投入=少量的音质提升+大量的心理满足感”=值!


       往后三两朋友前来作客,便拉友人一同聆赏曼妙乐曲,说这器材价格如何高昂,几十上百万,声音如何如何正点。友人一听,不知道的觉得的确是不错,毕竟这样的器材装置调试摆位得再差也比街边小贩的五块十元的耳机好得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3554

帖子

181

威望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2-5-11
发表于 2012-5-19 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执迷尔悟 于 2012-5-19 04:00 编辑
mzyr 发表于 2012-5-18 22:18
音响器材与奢侈品       大家都知道的一则真理:财富本身不会带来幸福感,财富的对比才会带来幸福感 ...

一句话,服了!!!!!!!!!
从来没读到过如此融会贯通的文章,感谢了 {:soso_e183:} {:soso_e183:} {:soso_e183:} {:soso_e183:} {:soso_e18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活动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手机版|客服: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 QQ:895456697|广告合作|账号注销|家电联盟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207号 ( 京ICP证041102号,京ICP备09075138号-9 )

GMT+8, 2025-5-10 06:05 , Processed in 0.149829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